|
|
术后腰椎间盘炎治疗的临床分析 |
余文昌,杨建勇,庄文权,陈 伟,谢学斌,刘世俊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89 |
|
|
摘要 目的:探讨术后腰椎间盘炎保守、介入、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1~2002年5月收治的8例术后腰椎间盘炎的诊疗过程,比较保守、介入、手术3种治疗方法疗效、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保守治疗患者好转2例(2/8)。介入和手术治疗患者2例次好转(2/7),5例次治愈(5/7)。保守治疗时间与介入和外科术后恢复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介入治疗后恢复时间均值(19.7天)明显短于手术后恢复时间均值(31.5天)。结论:腰椎间盘炎保守治疗时间长,疗效不确切;外科手术治疗可迅速缓解疼痛,疗效显著,但术后仍需较长恢复时间;介入治疗能以更小的创伤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时间短;可作为腰椎间盘炎治疗时优先考虑的方法。
|
|
关键词 :
椎间盘,
腰椎,
椎间盘切除术,
椎间盘化学松解术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
[1] |
王建伟;许晓泉;王德杭;邹月芬;时 寅;徐 磊;施海彬. T2 mapping技术在腰椎间盘退变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 , 2015, 26(5): 355-358. |
[2] |
邢文华;郝利霞;霍洪军;杨学军;肖宇龙;李 峰;辛大奇. 腰椎管狭窄症椎管狭窄的MRI测量及其临床意义[J]. , 2014, 25(9): 645-648. |
[3] |
薛红强;姚福东;乔正梅;霍敏华;任转勤;陈 涛;张 雷. 腰椎小关节退变影像诊断技术的对照分析[J]. , 2014, 25(7): 497-499. |
[4] |
赵 珑;辛 军;郭文力;刘长平;翟 伟. 腰骶椎CT扫描识别髂腰韧带对定位节段的作用[J]. , 2013, 24(8): 597-599. |
[5] |
张璐璐;李松柏.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鉴别腰椎良、恶性压缩骨折敏感系数值的探讨[J]. , 2013, 24(6): 409-413. |
[6] |
何江涛;陈检文;杨汉丰. 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影像表现[J]. , 2012, 23(5): 365-367. |
[7] |
范志奎;王胜林;崔志新;赵兴家;陈贺明;王富泉. 轮廓勾画法在CT诊断腰椎侧弯阶段椎间盘突出、膨出中的应用价值[J]. , 2010, 21(6): 449-451. |
[8] |
王洪波;陈焱君;吴泽文;肖 林. MR扩散张量成像在腰椎间盘病变中的临床价值[J]. , 2010, 21(2): 103-106. |
[9] |
鲁朝宣;杨汉丰;杜 勇. T2-mapping在椎间盘中的研究现状[J]. , 2010, 21(12): 867-869. |
[10] |
于海涛;张晓锦;董 健;史燕杰;胡智军. 正常腰4、5神经根解剖结构及走行的MR研究[J]. , 2009, 20(7): 570-572. |
[11] |
王 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椎旁脓肿2例[J]. , 2009, 20(11): 879-879. |
[12] |
蒋兆贯;顾光官;夏 鹏;王国祥;孟祥鸿;沈 娟. 下腰痛患者的腰椎终板退变与椎间盘退变相关性的影像学研究[J]. , 2008, 19(8): 541-543. |
[13] |
朱继兰;何树岗;韩金花;张鸣镝. 国人成人腰椎管的CT测量[J]. , 2008, 19(5): 350-352. |
[14] |
王 燕;刘 刚. CT引导下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附223例报告)[J]. , 2008, 19(3): 218-220. |
[15] |
王明友;胡效坤. CT引导下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J]. , 2008, 19(11): 827-82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