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门控心肌显像局部室壁收缩增厚率在冠心病中的价值 |
陈正国,王自正,姚薇萱,王 峰,曹 艳,孟庆乐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临床核医学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6 |
|
|
摘要 目的:探讨局部室壁收缩增厚率在评价冠心病患者心功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通过测定冠心病组共37例与正常对照组共24例99mTc-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中局部室壁增厚率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前降支、回旋支、右冠各支病变组支配区域总评分与正常组相应区域总评分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三病变冠脉支配区域共有324个亚段。发现有显著性差异亚段数为245个,无显著性差异亚段数中除去基底部亚段有22个亚段无显著性差异;无显著性差异亚段在心尖部、近心尖部、近基底部、基底部4个区域分布中,心尖部为0个,而基底部则有57个。结论:局部室壁收缩增厚率是评估心功能的一个可信功能参数,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心肌室壁运动状态,但对于评价基底部室壁运动价值有限。
|
|
关键词 :
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
收稿日期: 2003-12-04
|
|
[1] |
张连娜;杨 芳;冯 瑾. 甲旁亢与骨软化症的骨显像对比分析[J]. , 2015, 26(9): 663-666. |
[2] |
李 伟;张汝森;刘 枫;卢斌贵;傅文海. 99mTc-MDP全身骨扫描中颌面部示踪剂浓集灶分布与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关系[J]. , 2015, 26(8): 548-553. |
[3] |
冯 瑾;娄路馨;张连娜;杨 芳;程晓光. 骨显像半定量法对骨肉瘤侵袭范围的评估及其与MRI的对照研究[J]. , 2015, 26(5): 349-354. |
[4] |
李 健;郭庆乐;赵 静;刘景旺;周瑞臣;高玉龙;崔刘福;乔建民. 心外膜脂肪密度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相关研究[J]. , 2015, 26(3): 179-182. |
[5] |
孔淑红;岳学旺;孔 生. 冠状动脉瘘的CT诊断价值[J]. , 2015, 26(2): 134-136. |
[6] |
唐 恺;刘志军. 食管癌伴骨化99Tcm-MDP SPECT局部断层显像1例[J]. , 2015, 26(10): 757-758. |
[7] |
杜补林;李雪娜;李 娜;刘 一;崔 燕;李亚明. 腋窝骨外骨肉瘤18F-FDG PET/CT显像1例[J]. , 2015, 26(10): 758-759. |
[8] |
郑 磊;谢来平;罗朝学;厉红民;陈 杰;黄定德. 易被误诊为多发骨转移瘤的全身骨显像病例分析[J]. , 2015, 26(1): 63-65. |
[9] |
黄乐生;刘金丰;刘海龙;黄培楷;罗妮苑;刘天柱. 640层螺旋CT结合心脏超声对冠状动脉迂曲的初步分析[J]. , 2015, 26(07): 473-475. |
[10] |
王 刚;张镇滔;郑晓林;张玉兰;蔡庆文;梁满球;袁焕初;李德维;陈炤庭;邓 磊. 个性化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CTA与DSA对照分析[J]. , 2014, 25(7): 477-481. |
[11] |
成满平;牛娟琴;杜林芝;罗 樱;郝晓东;李欣怡;杨菊红;强海霞;韩月东. 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浓度在320排CT冠脉成像中的应用[J]. , 2014, 25(7): 486-488. |
[12] |
张 新;辛 军;赵周社;曹 礼;石 喻;郭启勇. 99mTc-3PRGD2靶向整合素αvβ3分子显像在评价肝损伤的初步研究[J]. , 2014, 25(6): 401-405. |
[13] |
杨晨光;汪 芳;孙由静;张瑞生;王海燕.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脉狭窄患者左心室局部纵向收缩功能的研究[J]. , 2014, 25(5): 325-328. |
[14] |
常 妙;李佩玲;初金刚;赵 宇;王丽洁;徐 克. 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可行性研究[J]. , 2014, 25(3): 172-175. |
[15] |
郑茹瑜;周长钰;郑成环.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评价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J]. , 2014, 25(2): 81-8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