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日期:1990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辑部
刊  期:月刊
 
2014年 25卷 3期
刊出日期:2014-03-20

短篇论著
病例报告
 
       论著
153 ICA-R算法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图像的应用研究
胡亚敏;孙 兵;丁肇华;常春起
DOI:
目的:针对传统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在处理功能磁共振(fMRI)数据时存在计算量大、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基于ICA-R算法处理数据。方法:将脑默认网络的幅值信息作为源信号的部分先验知识,以参考信号的形式引入到传统ICA算法提取静息态fMRI(rsfMRI)数据的默认网络。结果:ICA-R算法能够有效提取符合大脑在静息状态时的自发活动特征的脑默认网络。结论:ICA-R算法克服了传统ICA算法以分离所有的源信号为目标造成的效率低等缺点,避免了传统ICA算法中需要后续处理的步骤,提高了算法效率,并且能够准确地提取脑脑默认网络。
2014 Vol. 25 (3): 153-157 [摘要] ( 717 ) HTML (0 KB)  PDF  (0 KB)  ( 235 )
158 帕金森病基于体素的MRI形态学研究
丁洪彬;田为中;张 继;陈小云;夏建国;赵金丽;顾红梅
DOI:
目的: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方法,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全脑灰质体积异常区域及分布特征。方法:采集3.0T高场强MR高分辨T1WI,运用VBM方法对25例PD患者及23例健康对照组的大脑灰质图像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数据的灰质体积差异采用国际通用的统计参数图表示。结果:PD患者的脑灰质体积较对照组广泛减少,这些区域包括双侧岛叶、海马旁回、杏仁核,右侧颞叶、枕叶、顶叶、额叶,此外还有左额内侧回等区域。结论:VBM方法能较全面、准确、定量地表现PD患者广泛存在的脑灰质体积缺失区域,可以为PD患者的多系统受累的病理机制提供必要的神经影像学依据。
2014 Vol. 25 (3): 158-161 [摘要] ( 668 ) HTML (0 KB)  PDF  (0 KB)  ( 211 )
162 甲状腺髓样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朱蓓琳;邬宏恂;王 隽;臧亚萍;张冰洁
DOI:
目的:对甲状腺髓样癌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其超声特征,评价其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2年12月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39例髓样癌患者51个恶性结节。结果:结节多数纵横比<1(80%,41/51);形态不规则(86%,44/51);边界较清晰(63%,32/51);低回声或稍低回声(94%,48/51);钙化多见(62%,33/51)且多样,但仍以微钙化居多(52%,17/33);液化少见(8%,4/51);CDFI以Ⅳ型多见(55%,28/51);RI多<0.70(62%,29/47);弹性成像Ⅱ级或Ⅳ级(50%,6/12)。部分可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36%,14/39)。结论:髓样癌具有的一些超声特征与乳头状癌、滤泡性肿瘤相类似,注意鉴别。
2014 Vol. 25 (3): 162-164 [摘要] ( 783 ) HTML (0 KB)  PDF  (0 KB)  ( 242 )
165 能谱CT肺灌注成像评价不同病理改变肺组织通气及血流灌注情况
于蒙蒙;白雪冬;陈 荣;张 迪;季 洋;苏贝尔;王 丹
DOI:
目的:初步探讨CT能谱成像技术分析不同病理改变下肺灌注异常区碘及空气的分布情况。材料与方法:对70例临床怀疑肺栓塞患者行能谱CT GSI模式增强扫描,经后处理分析可获得70 keV单能CTPA图像、碘基物质图像和最小密度投影(Min IP)图像。在CTPA图中观察肺动脉内有无栓子,记录栓子位置、类型及数量。分析碘基物质图表现并记录灌注异常区的位置、类型并测量碘含量,然后对照Min IP图像分析灌注异常区肺组织形态及充气情况。结果:正常组(33例)CTPA图未见栓塞征象,碘基物质图灌注均匀。正常患者前、中、后纵隔水平肺野碘含量由腹侧向背侧呈典型梯度分布,同层面两侧肺野碘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在Min IP图中各肺段充气均匀。栓塞组(18例)CTPA图像共发现110个栓子(38个为完全型,72个为不完全型)。不完全型栓塞中有35个表现为灌注减低,碘含量为0.62 mg/mL,Min IP图中灌注异常区肺组织充气无或轻度增加。完全型栓塞碘基物质图均表现为灌注显著减低,碘含量为0.13 mg/mL,Min IP图中栓塞肺组织呈低密度。肺磨玻璃样改变患者(5例)CTPA图正常,碘基灌注图中磨玻璃样改变区呈斑片状高灌注,碘含量为2.56 mg/mL,Min IP图中均表现为与灌注异常区形状相似的高密度影。肺动脉高压患者(6例)CTPA未见栓塞但碘基物质图呈弥漫性灌注缺损,碘含量为0.48 mg/mL,Min IP图中灌注减低区充气增加。弥漫性肺气肿(4例)患者碘基物质图呈弥漫性灌注减低,碘含量为0.20 mg/mL,Min IP图中气肿区充气增加。间质性纤维化(4例)患者碘基物质图呈明显低灌注,碘含量为-0.07 mg/mL,Min IP图充气显著降低呈高密度。结论:CT能谱肺灌注成像可以定量测量不同病理改变下肺组织内碘含量及气体分布情况,为评价肺组织不同病理改变下血流、空气的分布情况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研究方法。
2014 Vol. 25 (3): 165-171 [摘要] ( 730 ) HTML (0 KB)  PDF  (0 KB)  ( 218 )
172 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可行性研究
常 妙;李佩玲;初金刚;赵 宇;王丽洁;徐 克
DOI:
目的:探讨低浓度碘对比剂(270 mgI/mL)配合低管电压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将90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60例应用270 mgI/mL碘对比剂同时使用迭代算法重建,再将A组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A1组(25例)及A2组(35例),A1组(BMI<24 kg/m2)管电压为80 kV,A2组(BMI≥24 kg/m2)管电压为100 kV;B组30例应用370 mgI/mL碘对比剂,120 kV管电压。两组均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记录扫描辐射剂量,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客观分析。结果:平均有效辐射剂量(ED)A1组为(2.00±0.56) mSv,A2组为(2.35±0.74) mSv,B组为(3.98±1.78) mSv,A1组与B组间及A2组与B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5.34和-4.95,P<0.05)。图像质量方面,A1组与B组间及A2组与B组间主观评价优秀率无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1.10和2.04,P值均>0.05);客观评价图像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亦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尽可能低浓度的碘对比剂(270 mgI/mL)配合低管电压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是可行的,超重人群(BMI≥24 kg/m2)亦可应用,同时显著的降低了辐射剂量和碘注射量。
2014 Vol. 25 (3): 172-175 [摘要] ( 653 ) HTML (0 KB)  PDF  (0 KB)  ( 247 )
176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评价肝脏射频消融灶的价值
彭金波;杨 红;何 云;覃肖溪
DOI:
目的:利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eal-time elastography,RTE)观察离体及活体肝脏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术后消融灶的弹性变化,探讨RTE评估RFA消融范围的价值。方法:离体实验选取新鲜离体猪肝5个,活体实验选取新西兰大白兔20只。在超声引导下将射频针置于猪肝及兔肝内进行消融,分别得到消融灶20个。RFA结束后采用RTE观察消融灶,测量消融灶最大切面的左右径及前后径并计算面积,与大体标本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消融结束后RTE图像显示离体猪肝及活体兔肝消融灶呈均匀蓝色,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离体猪肝RFA术后RTE测量消融灶面积与大体标本测量结果呈显著相关(r=0.91,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活体兔肝RFA术后RTE测量消融灶面积与大体标本测量结果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49,P<0.05)。结论:RTE可清晰显示肝脏RFA灶的范围,有望成为评价RFA的有效方法。
2014 Vol. 25 (3): 176-178 [摘要] ( 650 ) HTML (0 KB)  PDF  (0 KB)  ( 246 )
179 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分析技术诊断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曾碧丹;祝志敏;陈 菲;邱少东
DOI: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5分法及定量分析技术对慢性移植肾肾病(CAN)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46例,其中移植肾肾功能稳定者26例归为稳定组,发生CAN且出现肾功能不全患者20例归为CAN组,使用超声弹性成像5分法、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测定及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分析组间差异。结果:CAN组UE声像图表现为:锥体及肾柱部分大部分呈绿色并点状蓝色镶嵌,皮质呈大部蓝色或全部蓝色;稳定组UE声像图表现为:椎体及皮质可见均匀分布的绿色,肾周脂肪及弓形动脉呈带状红色。5分法评分结果显示稳定组患者评分均在2分或2分以下,CAN组评分均在2分以上,其中3分及3分以上占80%;CAN组髓质与皮质B/A比值、皮质AREA%大于稳定组,MEAN值小于稳定组。结论:UE定量分析技术可用于CAN的诊断,有望为临床移植肾术后监测肾功能提供一种新的、无创的、便捷的影像学方法。
2014 Vol. 25 (3): 179-181 [摘要] ( 662 ) HTML (0 KB)  PDF  (0 KB)  ( 345 )
182 内侧半月板半脱位与膝关节损伤的MRI评价
李 飞;孟 帆;富聪聪;王子文;夏丽莹;刘 强;张 军;潘诗农
DOI:
目的:通过分析伴有内侧半月板半脱位的膝关节MRI影像学改变,探讨内侧半月板半脱位与膝关节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内侧半月板半脱位的膝关节MRI表现。结果:①韧带损伤:26例前交叉韧带断裂(4例完全断裂、22例部分断裂),与关节镜诊断完全符合率为88.8%;26例后交叉韧带断裂(3例完全断裂、23例部分断裂),与关节镜诊断完全符合率为95%;17例内侧副韧带损伤(1例Ⅲ级损伤、13例Ⅱ级损伤、3例Ⅰ级损伤);13例外侧副韧带损伤(8例Ⅱ级损伤,5例Ⅰ级损伤);与关节镜诊断完全符合率为90%。②半月板损伤:73例内侧半月板损伤(50例Ⅲ度损伤、13例Ⅱ度损伤、10例Ⅰ度损伤);30例外侧半月板损伤(10例Ⅲ度损伤、8例Ⅱ度损伤、12例Ⅰ度损伤);MRI对半月板诊断结果与关节镜诊断完全符合率为90.5%;46例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与关节镜诊断完全符合率为92.21%。③软骨损伤:68例软骨损伤(1例4级损伤,21例3级损伤,46例2级损伤);与关节镜诊断完全符合率为73%。④骨质增生:40例骨赘形成。结论:半月板半脱位是膝关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及骨质增生的重要间接征象。重视MRI内侧半月板半脱位,对于上述膝关节损伤的检出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防止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发生与发展。
2014 Vol. 25 (3): 182-185 [摘要] ( 721 ) HTML (0 KB)  PDF  (0 KB)  ( 179 )
186 DWI-MRI多b值水通道蛋白分子成像机理和方法学研究
李加慧;李秋菊;于 兵;张 新;赵周社;石 喻;辛 军;郭启勇
DOI:
目的:本研究对DWI-MRI多b值水通道蛋白分子成像机理和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在3T MRI设备上,采用18个b值(0到4 500 s/mm2),选择水、对比剂、全血、血浆和红细胞等不同组织,并用乙酰唑胺作为全血中红细胞膜水通道蛋白抑制剂,观察抑制剂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以及在18个b值中不同组织成分信号强度变化规律。结果:结果表明乙酰唑胺能够使红细胞直径增加10%以上。b值在0~200 s/mm2范围能够区分不同组织,b值在300~1 500 s/mm2范围并不能区分不同组织成分,当b值>1 700 s/mm2时能够显示红细胞膜水通道蛋白信息。结论:该研究结果提示采用DWI-MRI多b值分子成像时,低b值具有组织特异性,而高b值能够实现水通道蛋白成像。
2014 Vol. 25 (3): 186-189 [摘要] ( 691 ) HTML (0 KB)  PDF  (0 KB)  ( 164 )
191 iDose4双模型迭代重建算法对CT图像质量及扫描剂量影响的模体研究
李金霞;王文生;任 华;张 毅;张海萍
DOI:
目的:评价双模型迭代重建算法(iDose4)和滤波反投影算法(FBP)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应用iDose4降低扫描剂量的潜力。方法:应用256层螺旋CT(Philips Brilliance iCT),在120 kV管电压条件下分别采用200/180/160/140/120/100/80/60/40/20 mAs条件下扫描Catphan模体,采用FBP和iDose4 1~6重建横断图像,以200 mAs FBP重建图像作为参照,分析扫描条件、重建算法对图像质量的影响(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以及低对比度分辨力),并分析图像质量与扫描剂量的关系。结果:iDose4与FBP重建图像CT值有高度的一致性(P>0.05);iDose4级别1~6重建可以不同程度的降低图像噪声(9.46%~43.30%);在管电流降低至初始值40%~50%时(80~100 mAs),iDose4级别6重建图像与200 mAs FBP重建图像其图像噪声无统计学差异(P>0.05);管电流降低至初始值50%~60%情况下(100~120 mAs),其低对比度分辨力基本维持不变。结论:iDose4可以显著降低图像噪声,提高信噪比,改善图像质量。相对于FBP重建图像,利用iDose4高级迭代重建技术可以在扫描剂量隆低至40%~50%情况下,维持图像质量不变。
2014 Vol. 25 (3): 191-194 [摘要] ( 583 ) HTML (0 KB)  PDF  (0 KB)  ( 242 )
       综述
195 小儿心血管MDCT成像的低剂量技术进展
赵鹏飞;侯 阳;刘 琴;郭启勇
DOI:
2014 Vol. 25 (3): 195-197 [摘要] ( 675 ) HTML (0 KB)  PDF  (0 KB)  ( 209 )
198 宝石能谱CT在肝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特点
曹高群;程红岩
DOI:
2014 Vol. 25 (3): 198-199 [摘要] ( 549 ) HTML (0 KB)  PDF  (0 KB)  ( 182 )
       短篇论著
200 低场磁共振FLAIR序列对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价值
石 璧;段 炼;胡知文
DOI: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FLAIR序列在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急性(3 d内)SAH患者28例,均行常规T1WI、T2WI、FLAIR序列及CT检查,对SAH的显示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28例SAH在FLAIR上均表现为高信号,其中5例少量出血CT检查未能显示。结论:FLAIR序列检查SAH的敏感性高于CT,对SAH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4 Vol. 25 (3): 200-201 [摘要] ( 541 ) HTML (0 KB)  PDF  (0 KB)  ( 191 )
201 乳腺纤维腺瘤超声误诊原因分析
郭玉萍;郭汉涛;王满立;甘科红;安秀艳
DOI:
2014 Vol. 25 (3): 201-203 [摘要] ( 565 ) HTML (0 KB)  PDF  (0 KB)  ( 428 )
204 CT-3D技术在儿童Poland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侯志彬;刘俊刚;王春祥;杨 楠
DOI: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3D(MSCT-3D)不同后处理技术在儿童Poland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2013年临床发现的6例儿童胸廓不对称患儿行MSCT检查,全部病例图像均在工作站进行3D后处理,包括:容积重组(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或)曲面重组(CPR),比较不同后处理技术对Poland综合征的显示效果。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全部病例MSCT均诊断为Poland综合征,VRT能清楚显示胸壁软组织、肋骨及肋软骨的异常改变,SSD对肋骨病变显示良好,但对软组织及肋软骨无法显示,CPR对软组织及肋软骨局部细节显示清楚,但无法显示病变轮廓,缺乏整体感。MIP能真实反应肋软骨形态及密度改变,但与肋软骨周围组织关系的显示不清。结论:Poland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传统的X线检查无法满足对该病的诊断要求,随着CT-3D后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它能立体、全景式的显示该病形态学改变,及早、准确的诊断该病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014 Vol. 25 (3): 204-206 [摘要] ( 634 ) HTML (0 KB)  PDF  (0 KB)  ( 247 )
206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在脾功能亢进治疗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
秦 维;纪付华;厉彦卓;张文娟;盛清华
DOI: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在脾功能亢进治疗中的应用,并重点探讨脾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对53例脾功能亢进患者实施了PSE,应用配对t检验对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53例患者于栓塞后2~3 d,白细胞和血小板即开始回升,其中以白细胞回升最快,一般10~15 d后恢复到正常范围。其中有3例患者出院时白细胞和血小板仍略低于正常范围,但较术前明显提高;有1例患者发生异位栓塞而紧急行外科手术;1例患者术后9月因脾亢复发而行第二次栓塞。未有脾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PSE因其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满意,且保留部分脾功能等优点,已成为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如何防范和处置并发症的发生,则是我们在工作中应特别注意的。
2014 Vol. 25 (3): 206-209 [摘要] ( 712 ) HTML (0 KB)  PDF  (0 KB)  ( 184 )
209 肾上腺淋巴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王东侠;程姚儿;韩志江
DOI:
2014 Vol. 25 (3): 209-211 [摘要] ( 747 ) HTML (0 KB)  PDF  (0 KB)  ( 202 )
212 超声造影检查在肾活检术后的应用价值
陈利民;贺 军;柳 刚;叶 风;邵克忠;李蓓蕾
DOI:
目的:探讨肾穿刺活检术后应用超声造影检查的价值。方法:对120例超声引导下肾活检的患者于术后立即、术后4 h、8 h、72 h进行超声造影,观察有无出血及超声造影表现特征。其中术前无镜下血尿22例,观察术后血尿情况,回顾性分析尿液观察及超声造影在肾活检术后的应用价值,所有病例均取得良好病理。结果:超声造影检出肾及肾周血肿38例,检出肾及肾周血肿伴活动性出血8例。超声造影表现为肾及肾周血肿时,在穿刺点周围出现异常无增强区,伴活动性出血时可见造影剂自穿刺点呈喷泉状或细线状流向肾周,并在肾周的无增强区域内形成异常的高增强区域。术后4 h、8 h、72 h超声造影检出活动性出血分别为2例、1例、1例;术前无镜下血尿的22例患者中,术后出现镜下血尿17例,占77.2%,均在术后1~2 d消失。结论:肾活检术后应定时行超声造影检查。
2014 Vol. 25 (3): 212-213 [摘要] ( 790 ) HTML (0 KB)  PDF  (0 KB)  ( 166 )
213 阑尾黏液腺癌CT表现(附3例报告并复习文献)
胡劲松;夏瑞明;赵振华;陶 健
DOI:
目的:探讨阑尾黏液腺癌的CT表现。方法:搜集3例经病理证实的阑尾黏液腺癌的临床及CT资料,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例回盲部及盆腔囊实性肿块,以囊性为主,肿块内部见斑点状钙化,肿块形态不规则,体积较大,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强化;1例回盲部囊性肿块,无明显实质性病灶,囊壁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仅囊壁轻度强化;2例同时合并盆腔积液。结论:阑尾黏液腺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等可考虑本病,确诊需依靠病理活检。
2014 Vol. 25 (3): 213-215 [摘要] ( 871 ) HTML (0 KB)  PDF  (0 KB)  ( 197 )
215 早中孕期NT增厚和颈部水囊瘤与胎儿心脏畸形的相关性研究
张玉娟;张 辉;李 剑;林 琪;韩翠峰
DOI:
目的:探讨早中孕期胎儿NT增厚及颈部水囊瘤与心脏畸形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2005年3月—2013年7月早中孕筛查326例NT增厚以及282例出现颈部水囊瘤的胎儿的病例,追踪胎儿心脏结构的情况,分析NT增厚以及颈部水囊瘤胎儿与心脏畸形相关性以及心脏异常的类型分布。结果:以NT≥2.5 mm为界,NT增厚的胎儿心脏畸形的发生率约为4.9%,颈部水囊瘤胎儿伴心脏畸形发生率约14.2%,两者统计学差异明显。NT增厚胎儿心脏畸形发生率与NT厚度正相关,而颈部水囊瘤心脏畸形发生率与囊性包块大小无关。并且两组常见的伴发心脏畸形均为左心系统畸形。结论:NT增厚和颈部水囊瘤与胎儿心脏畸形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出现颈部水囊瘤时心脏畸形的发生率更高,早中孕期胎儿NT增厚和出现颈部水囊瘤时要进行针对性心脏超声检查并注重对左心系统畸形的排查。
2014 Vol. 25 (3): 215-217 [摘要] ( 1002 ) HTML (0 KB)  PDF  (0 KB)  ( 206 )
218 体积测量CT值阈值法的准确性及应用研究
张国来;陈自谦;陈光辉
DOI: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体积测量CT值阈值法软件的准确性及应用。方法:4粒分别注入5 mL、10 mL、15 mL及20 mL自来水的乒乓球行螺旋CT扫描后传入后处理工作站,在自身携带的软件内分别以自来水CT值±50 HU、±100 HU及
±150 HU为测量阈值范围进行体积测量,测得各组测量值减去乒乓球体积进行校正,以校正前、后测量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得出各组差异比,所得同组校正前、后差异比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及不同组校正后差异比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各自同组校正前、后差异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T值±50 HU组与±100 HU及±150 HU组之间校正后差异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T值±100 HU和±150 HU组之间校正后差异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64排螺旋CT体积测量CT值阈值法具有简便、客观、可重复性操作及“适形”等优点,其测量准确性关键点在于设置恰当CT值阈值范围,临床上有选择及应用。
2014 Vol. 25 (3): 218-220 [摘要] ( 644 ) HTML (0 KB)  PDF  (0 KB)  ( 313 )
       病例报告
220 膀胱巨大平滑肌瘤超声表现1例
魏晓敏
DOI:
2014 Vol. 25 (3): 220-220 [摘要] ( 613 ) HTML (0 KB)  PDF  (0 KB)  ( 222 )
221 肺小细胞癌骨转移并发渗透压性脱髓鞘综合征1例
李小佼;孙永辉;李小伟
DOI:
2014 Vol. 25 (3): 221-222 [摘要] ( 674 ) HTML (0 KB)  PDF  (0 KB)  ( 270 )
222 右心室血管瘤1例
谈章懋;陈 东;范 英;赵冬梅
DOI:
2014 Vol. 25 (3): 222-224 [摘要] ( 618 ) HTML (0 KB)  PDF  (0 KB)  ( 209 )
224 肝未分化肉瘤1例
周大昕;刘兆玉
DOI:
2014 Vol. 25 (3): 224-225 [摘要] ( 657 ) HTML (0 KB)  PDF  (0 KB)  ( 191 )
226 肝肾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合并肾脏病变出血1例
马晶晶;刘 洋;全冠民;袁 涛
DOI:
2014 Vol. 25 (3): 226-227 [摘要] ( 714 ) HTML (0 KB)  PDF  (0 KB)  ( 229 )
227 超声诊断胎儿十二指肠闭锁1例并相关文献复习
罗 萍;马万奎;汪玉丽
DOI:
2014 Vol. 25 (3): 227-227 [摘要] ( 591 ) HTML (0 KB)  PDF  (0 KB)  ( 395 )
228 伴发双肾多发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结节性硬化1例
颜立群;闫乐卡;汪国石
DOI:
2014 Vol. 25 (3): 228-228 [摘要] ( 653 ) HTML (0 KB)  PDF  (0 KB)  ( 298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