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日期:1990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辑部
刊  期:月刊
 
2013年 24卷 2期
刊出日期:2013-02-20

短篇论著
病例报告
 
       论著
77 纤维型脑膜瘤的磁共振成像表现
张晓楠;程敬亮;王斐斐;孙梦恬;林亚南;张风光;杨 璐
DOI:
目的:探讨纤维型脑膜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纤维型脑膜瘤的MRI平扫、增强和DWI表现。所有病例术前均行MRI常规横轴位T1WI、T2WI、DWI和增强后T1WI扫描。DWI序列扫描后获得ADC图,经后处理获得肿瘤实质和肿瘤对应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分析纤维型脑膜瘤的常规MRI、DWI表现和ADC值。结果:56例纤维型脑膜瘤中,常规MRI扫描与正常大脑皮层比较,T1WI上,肿瘤呈等信号40例,略低信号14例,混杂信号2例;T2WI上,肿瘤呈等信号35例,略高信号12例,混杂信号6例,略低信号3例;出现瘤周水肿16例。增强T1WI上,34例均匀强化,21例不均匀强化,1例厚壁环形强化,脑膜尾征32例。DWI上,肿瘤呈等信号31例,稍高信号12例,混杂信号10例,低信号3例。ADC图上,肿瘤呈等信号31例,混杂信号15例,稍高信号6例,低信号4例。56例纤维型脑膜瘤肿瘤实质与正常脑白质ADC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伴有瘤周水肿的纤维型脑膜瘤肿瘤实质、瘤周水肿、正常脑白质的ADC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型脑膜瘤的DWI表现多种多样,DWI是常规MRI基础上诊断纤维型脑膜瘤的一种补充手段。
2013 Vol. 24 (2): 77-80 [摘要] ( 669 ) HTML (0 KB)  PDF  (0 KB)  ( 182 )
81 单纯性肥胖儿童颈动脉的超声研究
王 娟;夏 焙;李薇玢;易 玲;胡烈榛;林 洲;何学智
DOI:
目的:应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定量单纯性肥胖儿童颈动脉的结构和血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肥胖儿童(脂肪肝组30例,非脂肪肝组30例)和30名正常儿童进行二维超声测量颈总动脉(CCA)的内径(d)和内膜厚度(IMT),以及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及椎动脉(VA)内径;多普勒超声测量峰值流速(Vs)、舒张期流速(Vd)、平均流速(Vm)、阻力指数(RI)和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的比值(S/D)。结果:①肥胖儿童的CCA IMT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检者IMT与体质量指数(BMI)呈线性正相关,r=0.60,P<0.01。②肥胖儿童的血流速度(CCA-Vs、ICA-Vd、ECA-V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低(P<0.05),而血管阻力(ICA-RI、ECA-RI、ECA-S/D)明显增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脂肪肝组部分颈动脉血流速度(CCA-Vm、ECA-Vs、ECA-Vm、VA-Vs)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颈动脉的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超声对定量检测血管功能的损伤有重要临床意义。
2013 Vol. 24 (2): 81-84 [摘要] ( 637 ) HTML (0 KB)  PDF  (0 KB)  ( 317 )
85 对比研究超声弹性应变率与常规超声鉴别甲状腺结节的价值
安秀艳;丛淑珍;钱 隽;赵晓虹;甘科红;梁 婷
DOI:
 目的:比较超声弹性应变率与常规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65例患者的196个甲状腺结节进行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常规超声采用半定量评分方法判断结节的性质,计算弹性应变率并构建ROC曲线,获得最佳诊断界值,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弹性应变率、常规超声及联合诊断的诊断价值。结果:弹性应变率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Az)为0.826,最佳诊断界值为2.51,弹性应变率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1.63%、72.79%、75.00%;常规超声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7.55%、74.83%、75.51%;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3.47%、88.43%、84.69%。弹性应变率与常规超声准确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1.45,P>0.05)。联合诊断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弹性应变率(χ2=20.48,P<0.05)与常规超声(χ2=14.70,P<0.05)。结论:弹性应变率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方面有中等价值,与常规超声联合诊断对准确性有明显提高。
2013 Vol. 24 (2): 85-87 [摘要] ( 580 ) HTML (0 KB)  PDF  (0 KB)  ( 230 )
88 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鉴别诊断
韩志江;陈文辉;舒艳艳;赖旭峰;项晶晶
DOI:
目的:探讨CT在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PTMC)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MNG)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2例共313枚直径在0.5~1.0 cm甲状腺微小结节的CT资料,其中106例共143枚PTMC(合并最大径0.5~1.0 cm的MNG 8例共15枚),106例共170枚MNG。结果:PTMC与MNG在发病状态、瘤体形态、增强后瘤体边界、甲状腺边缘中断征、细颗粒状钙化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混合钙化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7枚MNG合并腺瘤样增生,其中5枚瘤体强化程度高于周围正常甲状腺。CT平扫未显示的18枚PTMC和41枚MNG中,合并甲状腺炎分别为9枚和36枚。结论:单发、形态不规则、增强后边界较平扫模糊、甲状腺边缘中断征、细颗粒状钙化、瘤体周围多发小淋巴结有助于PTMC的诊断;多发、形态呈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增强后边界较平扫清晰、无甲状腺边缘中断征则提示MNG的诊断;瘤体增强后强化程度高于周围甲状腺组织则倾向腺瘤或MNG合并腺瘤的诊断;甲状腺炎可以掩盖甲状腺微小结节引起漏诊。
2013 Vol. 24 (2): 88-92 [摘要] ( 778 ) HTML (0 KB)  PDF  (0 KB)  ( 228 )
93 高频超声在乳腺微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陈雁威;于 韬
DOI: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微小结节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物患者95例112处微小结节(直径≤1 cm),比较良恶性微小结节间在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微小钙化及内部血流等方面的影像特征,分析图像并总结上述结果在鉴别乳腺良恶性微小结节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乳腺直径≤1 cm的良恶性组微小结节在形态、边界、微钙化灶及血流参数RI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诊断微小乳癌的敏感度为88.46%,特异度为95%,准确率为91.96%。结论:高频彩色超声对乳腺微小结节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提高微小乳癌确诊率具有重要意义。
2013 Vol. 24 (2): 93-95 [摘要] ( 770 ) HTML (0 KB)  PDF  (0 KB)  ( 233 )
96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与左房追踪技术评价不同左心室构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的容积与功能
王 阳;高 林
DOI: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及左房追踪技术(Left atrial tracking,LAT)评价不同左心室构型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左心房容积与功能的变化。方法:正常对照组32例和原发性高血压(EH组)患者133例,按Ganau法将EH组分为:正常左室构型组(Ⅰ组)、向心性重构组(Ⅱ组)、向心性肥厚组(Ⅲ组)、离心性肥厚组(Ⅳ组)。应用RT-3DE技术获得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每搏量(LASV)、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左心房管道容积(LACV)。应用LAT技术获得左心房容积-时间曲线测量得到: LAVmax’、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根据公式计算得到:LASV’、LAEF’、左心房被动排空容积(LAVp)。比较EH各组与对照组、EH组内的差异性。结果:①EH组LAVmax、LAVmin、LASV、LAEF、LAVmax’、LAVmin’、LASV’、LAEF’值高于对照组,LACV、LAVp值小于对照组。②EH组内:向心性肥厚组(Ⅲ组)和离心性肥厚组(Ⅳ组)各参数变化明显(P<0.01),LAEF与LAEF’值在离心性肥厚组(Ⅳ组)较向心性肥厚组(Ⅲ组)减低(P<0.05);向心性重构组(Ⅱ组)LACV与LAVp值较正常左室构型组(Ⅰ组)略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早期即正常左室构型时左心房储存功能及助力泵功能增加,管道功能减低;离心性肥厚阶段左心房助力泵功能减低。正常左室构型与向心性重构阶段左心房管道功能无变化。RT-3DE及LAT两种技术相结合可以很好的评价不同左室构型EH左心房的容积与功能。
2013 Vol. 24 (2): 96-99 [摘要] ( 745 ) HTML (0 KB)  PDF  (0 KB)  ( 224 )
100 超声心动图评价七氟醚诱导对新生儿及低龄婴儿左心功能的影响
乔 伟;任卫东;肖杨杰;喻晓娜;姜 镔;胡 倩;庄 菁;孙 震
DOI:
目的:对比不同浓度七氟醚诱导对新生儿及低龄婴儿左心功能的影响,探讨超声心动图在七氟醚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中的应用。方法:24名行皮肤血管瘤切除术患儿,分为6%、7%、8%三个七氟醚浓度组,分别于诱导前后测量射血分数(EF)、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心率(HR)、二尖瓣环后间隔侧组织多普勒频谱Sa、Ea及Tei指数。结果:诱导后各组内Tei指数、SV与EF值增大,HR、Sa与Ea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各组间EF值、SV、CO、HR、Sa与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组Tei指数小于7%、8%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与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浓度七氟醚诱导均能造成新生儿及低龄婴儿左心室整体功能下降,6%浓度七氟醚诱导对左心功能影响最小,应用Tei指数可以敏感地反映出七氟醚对新生儿及低龄婴儿左心功能影响。
2013 Vol. 24 (2): 100-103 [摘要] ( 657 ) HTML (0 KB)  PDF  (0 KB)  ( 177 )
104 524例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并发症回顾性分析
樊庆勇
DOI:
目的:分析Budd-Chiari综合征(BCS)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524例介入治疗BC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共发生主要并发症74例(74/524,14.1%),探讨并发症的分类、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74例介入治疗并发症患者中,死亡3例(0.57%),余均成功救治。其中术中、术后出现的主要并发症有:穿刺局部严重并发症6例;早期诊断性造影后下腔静脉内血栓形成3例;出血6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例;误穿心包16例,导致心包填塞4例(1例死亡);球囊扩张成形术(PTA)术中急性再狭窄5例,术后再狭窄17例;支架相关并发症19例,发生率13.4%,占总体并发症25.7%(19/74)。结论:介入治疗BCS创伤小、安全有效,但也存在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应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和避免其发生,提高并发症的处理水平及临床成功率。
2013 Vol. 24 (2): 104-109 [摘要] ( 741 ) HTML (0 KB)  PDF  (0 KB)  ( 235 )
110 超声造影评价腹膜后动脉出血的实验研究
范建华;周 佩;向慧娟;周 恒;詹思远;周 雯;周 利
DOI: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腹膜后动脉损伤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5只实验兔,直接穿刺法建立腹膜后髂外动脉活动性出血模型,创伤后2 min、10 min及40 min分别行超声造影观察,创伤后20 min、30 min两次行DSA检查,作为金标准评价损伤动脉出血情况。结果:动脉损伤2 min时行静脉造影检查,可动态观察造影剂自动脉破口处溢出至腹膜后呈“喷射状”,于动脉破口处测得高速血流,动脉损伤后10 min、40 min重复行静脉造影检查,仍可见造影剂自破口处渗出,但流速明显减慢,与DSA检查结果一致。结论:超声造影能准确显示腹膜后动脉活动性出血部位及流速,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2013 Vol. 24 (2): 110-112 [摘要] ( 774 ) HTML (0 KB)  PDF  (0 KB)  ( 293 )
113 CT直方图分析对肾上腺乏脂性腺瘤的定性诊断价值
刘 青;孙浩然;曲方圆;白人驹;赵 新
DOI:
目的:探讨CT直方图分析的负值像素百分比对平扫CT值>10 HU的肾上腺乏脂性腺瘤与非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或随访一年以上的192个肾上腺肿瘤,其中97个平扫CT值≤10 HU富脂性腺瘤,47个平扫CT值>10 HU乏脂性腺瘤,48个非腺瘤。测量富脂性腺瘤、乏脂性腺瘤与非腺瘤平扫CT值和负值像素百分比并比较其间差异,利用受试者操作曲线选择鉴别乏脂性腺瘤与非腺瘤的最合适阈值。结果:乏脂性腺瘤平扫CT值(24.90±9.58) HU与非腺瘤平扫CT值(35.48±8.37) HU无显著差异(P>0.05),乏脂性腺瘤的负值像素百分比(19.49±10.31)%高于非腺瘤(1.89±2.23)%,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31个平扫CT值位于10~30 HU的乏脂性腺瘤的负值像素百分比全部大于10%,而15个平扫CT值>30 HU的乏脂性腺瘤只有8个(53.33%)的负值百分比大于10%。当肾上腺肿瘤的负值像素百分比取10%时,诊断乏脂性腺瘤的敏感性为80.9%,特异性为97.9%。结论:CT直方图分析可提高平扫CT对乏脂性腺瘤的诊断准确性,对平扫CT值为10~30 HU之间的乏脂性腺瘤的诊断效能最高。
2013 Vol. 24 (2): 113-116 [摘要] ( 720 ) HTML (0 KB)  PDF  (0 KB)  ( 210 )
117 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评分法与比值法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的比较
韩来福;林 萍;王 炜;孙卫兵;邹 蕊
DOI:
目的:比较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TRTE)评分法与比值法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67例疑诊为PCa患者经直肠超声二维及弹性成像表现,并对结节进行弹性评分及应变指数(SI)的测量,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确定SI的诊断点,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TRTE评分法及比值法对PCa的诊断价值。结果:TRTE比值法显示良恶性病灶SI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直肠指检(DRE)及常规经直肠超声(TRUS)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比较,TRTE比值法与二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法与TRU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法与比值法之间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TE可提高PCa的诊断率,TRTE比值法为PCa的诊断提供相对客观、可靠的信息。
2013 Vol. 24 (2): 117-119 [摘要] ( 709 ) HTML (0 KB)  PDF  (0 KB)  ( 186 )
       综述
120 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成像技术在肝纤维化中的应用进展
张 兰;石 喻;卞胜昕;郭启勇
DOI:
2013 Vol. 24 (2): 120-122 [摘要] ( 669 ) HTML (0 KB)  PDF  (0 KB)  ( 204 )
       短篇论著
123 颅内皮样囊肿破裂的MRI诊断
杨 璐;程敬亮;张 勇
DOI:
目的:探讨颅内皮样囊肿破裂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1例颅内皮样囊肿破裂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行MRI T1WI、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扫描。结果:颅内皮样囊肿破裂后溢出的游离脂滴在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信号略有衰减,脂肪抑制序列呈极低信号。所有11例患者中,脂滴呈点状散在或弥漫分布于脑沟、脑裂、脑池及脑室内。结论:颅内皮样囊肿破裂后脂滴常分布于纵裂池及侧脑室,且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
2013 Vol. 24 (2): 123-124 [摘要] ( 676 ) HTML (0 KB)  PDF  (0 KB)  ( 274 )
125 儿童肾脏淋巴瘤CT诊断价值
侯志彬;李 欣;王春祥;冯 辉
DOI:
目的:结合文献分析和总结儿童肾脏淋巴瘤CT平扫及增强图像特点,并归纳与其它儿童肾脏肿瘤相鉴别的影像学特征,从而避免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我院2008年4月—2010年12月间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5例儿童肾脏淋巴瘤(肾脏原发淋巴瘤2例,继发者3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该病的CT诊断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8月~12岁,平均6.2岁。结果:儿童肾脏淋巴瘤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根据影像学表现该病分为4型:单发结节型、多发结节型、弥漫浸润型和后腹膜淋巴瘤直接侵犯。本组5例病例均表现为多发结节型。平扫肾实质内见大小不等实质性结节,直径1~3 cm,结节的密度与肾实质相似且均匀。增强后结节强化不明显,低于肾实质;可伴有腹膜后肿大淋巴结融合形成肿块。该病与白血病浸润不同,很少引起肾盂、肾盏的扩张积水。结论:影像学检查对于儿童肾脏淋巴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肿瘤分期和随访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2013 Vol. 24 (2): 125-127 [摘要] ( 696 ) HTML (0 KB)  PDF  (0 KB)  ( 220 )
127 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分析
张海霞;朱学平;毛玲玲
DOI: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成像对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分析。方法:回顾分析116例经宫腔镜及病理确诊为宫腔粘连患者的资料,比较经阴道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成像对宫腔粘连的检出率,并对宫腔粘连进行分型、粘连程度进行分析以及对误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二维超声对宫腔粘连的诊断准确率约为73%,三维超声对宫腔粘连的超声诊断准确率约为91%,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对宫腔粘连的误诊率约为9%(11/116)。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能更全面、直观、准确提供诊断信息,且其为无创性检查,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可作为临床诊断宫腔粘连的重要方法。
2013 Vol. 24 (2): 127-129 [摘要] ( 578 ) HTML (0 KB)  PDF  (0 KB)  ( 221 )
130 正常子宫体肌层低场磁共振T2WI信号表现及随月经周期变化的研究
刘竞艳;万业达;齐 扬;董潇蔓;张继扬;张 越
DOI:
目的:应用低场磁共振T2WI观察正常子宫肌层信号表现及随月经周期变化。方法:12例月经周期规律的育龄期健康志愿者,年龄24~43岁,平均(32±6.77)岁。分别于经期、卵泡期、围排卵期及黄体期观察子宫肌层T2WI信号表现并测量信号强度,分析随月经周期变化规律。结果:T2WI子宫肌层内侧为带状低信号,外侧为占肌层大部分的中等~高信号,二者之间分界不清,可见一灰色的信号带。内侧带的低信号黄体期时信号最高,卵泡期时最低。外侧带及灰色的中间带不随月经周期变化。肉眼观察,内侧带与外侧带在整个月经周期中的卵泡期二者分界最清晰,中间带显示最窄、最不明显;其它时期尤其是经期内侧带与外侧带的分界最不清晰,中间带显示最宽、最明显。即卵泡期是子宫肌层各带区解剖显示最清晰的时期。结论:T2WI子宫结合带与外部肌层之间存在模糊带。对未绝经女性应尽量选择卵泡期行MRI检查。影像科医生在观察子宫MRI信号表现时应考虑病人年龄、月经周期及生理状态。
2013 Vol. 24 (2): 130-132 [摘要] ( 770 ) HTML (0 KB)  PDF  (0 KB)  ( 195 )
133 高频超声检测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的临床价值
侯立业;徐作峰;李 佳;刘 娟;叶德福
DOI: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早孕期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妊娠期在10~12周进行超声检查且胎儿距母体皮下距离<70 mm的孕妇,共600名,分为3组,每组200名,第1组:孕龄≥10周且<11周,第2组:孕龄≥11周且<12周,第3组:孕龄≥12周且<13周,分别用高频超声和常规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结果:高频超声和常规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成功率分别为:第1组:184例和149例,χ2=12.64,P<0.001;第2组:196例和171例,χ2=6.35,P<0.0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3组:196例和182例,χ2=1.97,P>0.05。结论:早孕期高频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比常规超声有显著优越性,可以更早、更精确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
2013 Vol. 24 (2): 133-134 [摘要] ( 694 ) HTML (0 KB)  PDF  (0 KB)  ( 207 )
135 双源CT骨算法容积再现及其它后处理对鼻骨骨折法医鉴定的价值
苏雪娟;葛英辉;李运奇;刘 帆;毛亚菲
DOI:
目的:评价双源CT骨算法容积再现及其它后处理对鼻骨骨折法医鉴定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125例鼻部创伤的双源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VR、MPR及MIP等多种后处理技术进行重组;将鼻骨骨折依其CT表现分为Ⅰ型(骨折线无明显错位或成角)、Ⅱ型(骨折线伴有明显的断端错位或成角)、Ⅲ型(粉碎性骨折)、Ⅳ型(单纯骨缝分离型);单纯上颌骨额突骨折另计。结果:125例受检病人中,鼻骨骨折102例(59例合并周围骨骨折),包括Ⅰ型27例,Ⅱ型24例,Ⅲ型47例,Ⅳ型4例;单纯上颌骨额突骨折12例;排除骨折11例。结论:骨算法容积再现可以更真实显示颌面部骨缝及骨孔,和其它多种后处理技术相结合可以清楚显示鼻骨骨折的部位、范围、分型,为司法鉴定及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2013 Vol. 24 (2): 135-137 [摘要] ( 619 ) HTML (0 KB)  PDF  (0 KB)  ( 192 )
138 33例面神经管膝状窝骨折患者的MSCT表现、径线测量及手术对照
李玉花;于克文;何 兵;巩若箴
DOI:
目的:通过不同方位面神经管(FNC)膝状窝相关径线测量探讨其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在4个特定方位的CT多平面重组(MPR)图像上设计测量膝状窝的5个径线A~E,正常组100耳(青春期后78耳),对照组(青春期后)33耳(均经手术证实有膝状窝骨折),用统计学专业软件SPSS 13.0统计分析两组之间各径线有无差异。与正常值范围比较,计算径线异常者数目及径线变大的百分数。结果:检验水准a=0.05,径线A~E与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以正常值上限为参考标准,径线A增大占54.55%,径线B增大占75.76%,径线C增大占60.61%,径线D增大占66.67%,径线E增大占87.88%。结论:膝状窝扩大可作为骨折的诊断依据,尤其对于隐匿性骨折,相关径线的增大可提示膝状窝骨折的存在。径线E的敏感性最高。
2013 Vol. 24 (2): 138-140 [摘要] ( 640 ) HTML (0 KB)  PDF  (0 KB)  ( 204 )
141 健康女性膝关节骨髓异常信号的MR分析
赵树军
DOI:
目的:探讨正常女性膝关节骨髓水肿的原因及机制。方法:2007—2009年间在我院所有膝关节MRI检查的病例中,发现65例患者,61例为40~74岁女性(93.8%),余4例为17~20岁学生,有军训史,考虑骨髓逆转换,被排除在病例组外。未发现1例中老年男性患此疾病。在61例女性中有15例同时行脊椎、骨盆、上肢MRI检查及膝关节增强扫描,并进行了X线、CT、和实验室检查,5例进行了膝关节骨穿刺活检。所有病例均进行了定期随访。结果:MRI表现为两侧膝关节周围骨对称性散在分布斑片状或融合成大片状T1不均匀低信号,T2等或略低信号,GR T2极低信号,STIR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延时期呈轻度不均匀强化。骨盆、脊椎、上肢骨MRI未见同样改变。膝关节X线、CT检查、血液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组织学上为散在死骨组织,纤维组织,滑膜炎性细胞浸润。结论:我们认为由于膝部周围骨解剖特点和为机体主要持重部位,女性更年期激素水平紊乱,骨质疏松和过度疲劳,发生细微骨小梁骨折,微血管被挤压,骨髓水肿。为自限性改变。
2013 Vol. 24 (2): 141-143 [摘要] ( 648 ) HTML (0 KB)  PDF  (0 KB)  ( 222 )
143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的X线评价
赵菊环;崔二峰;张治礼
DOI: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固定效果及并发症的X线表现,以提高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影像学认识,尽早发现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的180例(197髋)患者的髋关节正侧位及骨盆正位片的X线表现,并进行影像学评价,观察假体放置的位置、是否存在可能的松动及相关的并发症。结果:随访的180例(197髋)中,出现并发症21例,其中双下肢不等长5例,髋臼假体松动4例,股骨柄假体松动5例,股骨头脱位3例,假体周围骨折2例,异位骨化1例,感染1例。结论:X线平片可以很好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做出评估并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
2013 Vol. 24 (2): 143-145 [摘要] ( 671 ) HTML (0 KB)  PDF  (0 KB)  ( 216 )
       病例报告
146 粟粒样钙化性胃癌1例
朱玉春;周 伟;张怀信
DOI:
2013 Vol. 24 (2): 146-147 [摘要] ( 644 ) HTML (0 KB)  PDF  (0 KB)  ( 265 )
147 右侧膈下动脉起源于左肾动脉同时参与肝右叶肝癌供血1例
次旦旺久;卢再鸣
DOI:
2013 Vol. 24 (2): 147-148 [摘要] ( 609 ) HTML (0 KB)  PDF  (0 KB)  ( 174 )
148 3.0T MRI诊断局限性胆囊腺肌症1例
高 飞;李乃玉;董江宁;韦树华;韦 超;方 昕
DOI:
2013 Vol. 24 (2): 148-149 [摘要] ( 586 ) HTML (0 KB)  PDF  (0 KB)  ( 209 )
150 腹膜后无功能性副神经节瘤影像学表现1例
江珍珍;夏国园;钱彩艳
DOI:
2013 Vol. 24 (2): 150-150 [摘要] ( 633 ) HTML (0 KB)  PDF  (0 KB)  ( 210 )
151 附睾错构瘤超声误诊1例
马彩叶
DOI:
2013 Vol. 24 (2): 151-151 [摘要] ( 587 ) HTML (0 KB)  PDF  (0 KB)  ( 257 )
152 颈椎椎管内Rosai-Dorfman病1例
高 刚;王海燕;田培刚
DOI:
2013 Vol. 24 (2): 152-152 [摘要] ( 591 ) HTML (0 KB)  PDF  (0 KB)  ( 175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