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日期:1990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辑部
刊 期:月刊
2013年 24卷 12期
刊出日期:2013-12-20
短篇论著
病例报告
论著
837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开颅夹闭动脉瘤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李 平;杨福兵;董劲虎
DOI: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开颅夹闭动脉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11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开颅夹闭动脉瘤患者术后CTA随访病例63例。图像重建后主要观察动脉瘤夹闭与否、有无残留、有无再发动脉瘤、瘤夹位置与数量、瘤夹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判断载瘤动脉与邻近血管的通畅情况,同时观察有无血管痉挛及部位、有无脑积水、有无梗死灶。结果:63例患者共68个动脉瘤,所有病例均能清晰显示瘤夹与载瘤动脉及邻近血管的空间关系、瘤夹的个数、载瘤动脉及邻近血管的通畅情况,脑室、脑实质及脑血管痉挛也显示清楚。结论:64层螺旋CT能准确显示动脉瘤夹闭后颅内血管、脑室、脑实质的情况,提供的信息丰富全面,且操作简捷、价廉、风险低,可作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病例的随访工具。
2013 Vol. 24 (12): 837-840 [
摘要
] (
688
)
HTML
(0 KB)
PDF
(0 KB) (
361
)
841
联合应用PWI与DWI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
沙 琳;范国光;曹 倩;边 杰
DOI: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弥散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的价值。方法:52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对放疗后影像随访过程中首次出现异常强化病灶的患者进行常规MR及PWI、DWI检查,测量病灶强化区域的最大相对脑血容积(rCBVmax)值、强化实质区的最小ADC(ADCmin)值,根据病理及临床随诊结果,分析联合应用PWI与DWI在肿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价值。结果:52例患者中,胶质瘤复发30例,放射性损伤22例,肿瘤复发区rCBVmax值为2.43±1.52、ADCmin值为0.86±0.21,与放射性损伤的rCBVmax值0.67±0.44、ADCmin值1.17±0.27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DWI诊断准确率为76.9%,PWI诊断准确率为82.7%,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为90.4%。结论:DWI与PWI可用于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的鉴别诊断,二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2013 Vol. 24 (12): 841-845 [
摘要
] (
726
)
HTML
(0 KB)
PDF
(0 KB) (
236
)
病例报告
845
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双活胎1例
吴新财;薛 玉
DOI:
2013 Vol. 24 (12): 845-845 [
摘要
] (
599
)
HTML
(0 KB)
PDF
(0 KB) (
163
)
论著
846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MRI表现与病理分析
王 敏;王建伟;张 玲
DOI: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MRI特征表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5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15例肿瘤均位于颅内脑外,MRI表现为肿瘤大多呈分叶状,T1呈等或稍低信号,T2呈稍高信号,肿块内可见囊变坏死及流空血管,周围见轻度水肿;增强扫描后肿块实质性部分明显强化,其中2例可见“脑膜尾征”。12例患者作免疫组化显示CD34、Vim均为阳性,而EMA、CK、GFAP及S-100蛋白均为阴性,Bcl-2阳性6例;10例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标记阳性,其中2例为10%表达,1例为10%~15%表达。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提高其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2013 Vol. 24 (12): 846-848 [
摘要
] (
585
)
HTML
(0 KB)
PDF
(0 KB) (
199
)
849
甲状腺结节粗钙化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舒艳艳;陈文辉;韩志江;丁金旺
DOI:
目的:总结甲状腺结节粗钙化的CT特点,评价粗钙化在良恶性结节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5例217枚粗钙化结节,依据钙化周围有无软组织肿块将其分为单纯粗钙化(SCC)和非单纯粗钙化(non-SCC),再依据钙化的形态将non-SCC分为规则粗钙化和不规则粗钙化。观察SCC、规则粗钙化、不规则粗钙化及增强后钙化周围较平扫清晰在良恶性结节中的分布,并统计SCC对良性结节、增强后钙化周围较平扫清晰对non-SCC的良性结节及不规则粗钙化对non-SCC的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217枚粗钙化中,169枚为良性结节,48枚为恶性结节。SCC多见于良性结节中(P<0.05),增强后钙化周围较平扫清晰多见于non-SCC的良性结节中(P<0.05),而不规则粗钙化多见于non-SCC的恶性结节中(P<0.05)。SCC对良性结节、增强后钙化周围较平扫清晰对non-SCC的良性结节及不规则粗钙化对non-SCC的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29% vs 60.8% vs 57.1%、87.5% vs 71.4% vs 71.7%、89.1% vs 85.9% vs 41.4%和41.9% vs 63.6% vs 67.9%。结论:SCC有助于良性结节的诊断,增强后钙化周围较平扫清晰倾向于non-SCC的良性结节的诊断,而不规则粗钙化则提示non-SCC的恶性结节的诊断。
2013 Vol. 24 (12): 849-853 [
摘要
] (
673
)
HTML
(0 KB)
PDF
(0 KB) (
348
)
病例报告
853
小儿十二指肠重复畸形1例
路 涛;陈加源;吴筱芸;印隆林;李迎春;孔维芳
DOI:
十二指肠疾病;畸形;儿童;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2013 Vol. 24 (12): 853-853 [
摘要
] (
774
)
HTML
(0 KB)
PDF
(0 KB) (
275
)
论著
854
不同大小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造影定量分析
谭艳娟;包凌云;黄安茜;雷志锴;朱罗茜;许 亮
DOI:
目的:探讨不同大小、不同性质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造影特征。方法:根据甲状腺结节的最长径及手术病理结果将结节分为4组:最长径≥10 mm的恶性结节49个(Ⅰ组),最长径<10 mm的恶性结节52个(Ⅱ组),最长径≥10 mm的良性结节9个(Ⅲ组),最长径<10 mm的良性结节8个(Ⅳ组),应用Qontrast软件对甲状腺结节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获得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各定量参数,分析不同大小甲状腺结节与周边正常组织间各定量参数的差异性。结果:分析显示Ⅰ组、Ⅱ组与周围正常组织间的峰值强度(PEAK)、达峰时间(TTP)及局部血流量(RBF)差异相互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Ⅲ组间的PEAK、TTP及R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Ⅲ组及Ⅳ组间的PEAK、TTP及RB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局部血容量(RBV)及造影剂平均渡越时间(M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可能为鉴别甲状腺结节提供参考依据,但各组间造影剂灌注特点仍存有一定的重叠性,无特异性,尚不能作为甲状腺结节定性诊断的方法。
2013 Vol. 24 (12): 854-857 [
摘要
] (
697
)
HTML
(0 KB)
PDF
(0 KB) (
227
)
858
低张水充盈法16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
陈志烈;王晓洲;李晓惠;杨景萍;张建清;张定义
DOI:
目的:对经胃镜确诊为胃癌的病人,应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后,行术前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胃癌的影像学征象,探讨MSCT在胃癌检出及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的患者152例,于术前1周内行MSCT检查。胃癌患者空腹于扫描前10~15 min肌注盐酸山莨菪碱20 mg、口服温开水800~1 000 mL后行MSCT扫描,根据病理提供的病变部位调整扫描体位。利用轴位和重建图像观察癌肿在胃壁内外浸润改变(T分期)、周围腹腔淋巴结有无转移(N分期)、周围脏器侵犯转移(M分期)。结果:CT表现为胃壁增厚、软组织肿块152例,病灶检出率为94%,T分期准确率为74.5%,N分期准确率为63.7%,M分期准确率为83.3%。结论:低张水充盈法MSCT动态增强扫描,能提高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准确性,是有效判断局部浸润及远处转移的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013 Vol. 24 (12): 858-860 [
摘要
] (
584
)
HTML
(0 KB)
PDF
(0 KB) (
183
)
861
MRI对T3、T4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价值
高德培;艾丛慧;封 俊;谭 静;张大福;李振辉;王洪波
DOI:
目的:探讨MRI对T3、T4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疗效的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病理证实的T3、T4期直肠癌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前后的MRI影像资料。分析肿瘤大小、肿瘤累及肠管周径的范围、累及肠管的长度范围、增强表现、侵犯层次、管周筋膜情况、管周淋巴结有无肿大、直肠周围器官累及情况、T分期。结果:术前新辅助治疗前后MRI检查对45例直肠肿瘤病变均显示良好,术前新辅助治疗前肿瘤3~≤5 cm 15例,>5 cm 30例;累及肠管周径1/2以上未达全周径17例,全周径28例;累及肠管长度3.0~≤5.0 cm 14例,>5.0 cm 31例;侵犯肌层19例,侵犯直肠系膜15例,侵犯系膜筋膜11例;45例肿瘤均表现为中等度强化,累及周围器官26例;45例DWI均表现为高信号,ADC值均降低;T3期19例,T4期26例。术前新辅助治疗后肿瘤大小<1.0 cm 10例,1.0~<3.0 cm 18例,3.0~<5.0 cm 13例,≥5 cm 4例;累及肠管周径<1/3 7例,1/3~<1/2 19例,1/2~<全部周径10例,全部周径9例;累及肠管长度<1.0 cm 8例,1.0~<3.0 cm 25例,3.0~<5.0 cm 9例,≥5.0 cm 3例;侵犯黏膜层及黏膜下层15例,肌层25例,直肠系膜5例;45例肿瘤均表现为轻度强化,累及周围器官5例;45例DWI均表现为低信号,ADC值均升高。术前新辅助治疗后T分期变化: T1期5例,T2期28例,T3期7例,T4期5例。术后病理分期:T1期4例,T2期29例,T3期7例,T4a期2例,T4b期3例。结论:MRI可以对直肠癌T3、T4期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前后做出良好的分期,能够正确判断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后的降期情况。
2013 Vol. 24 (12): 861-865 [
摘要
] (
646
)
HTML
(0 KB)
PDF
(0 KB) (
165
)
866
经超声诊断的胎儿孤立性透明隔腔消失的临床预后
张 波;杨太珠;朱 琦;罗 红
DOI:
目的:分析和探讨产前超声诊断的孤立性透明隔腔消失(Absence of septum pellucidum,ASP)胎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行超声检查并诊断为胎儿孤立性ASP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产后的追踪随访,重点观察其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结果:产前超声诊断并活产,产后资料完整的孤立性ASP胎儿共14例,其中2例发生神经系统发育迟滞(1例语言及行为障碍,1例为视-隔发育不良及语言障碍),余12例未见异常。5例胎儿于产前行MRI检查,其中4例提示视束及视交叉正常,1例难以评估。结论:超声检查是产前发现胎儿孤立性ASP的有效方法,MRI可作为重要的验证和补充的诊断手段;孤立性ASP胎儿总体预后较好,但应重视出生后的随诊观察,尤其是神经、精神、心理发育的远期评估。
2013 Vol. 24 (12): 866-868 [
摘要
] (
576
)
HTML
(0 KB)
PDF
(0 KB) (
374
)
869
DTI与DTT在外伤性脊髓半切综合征中的应用
邹志孟;巩 涛;曹庆勇;沈晓君;王 滨
DOI:
目的:探讨DTI和DTT对急性脊髓损伤导致脊髓半切综合征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外伤后导致脊髓损伤并出现脊髓半切综合征症状的患者在1周内行常规MRI及DTI检查,分别测量脊髓损伤水平损伤侧(A区)、相对正常侧(B区)、损伤近端(C区)及远端(D区)的FA值和ADC值,然后绘制DTI参数图及DTT图。比较各区域之间的FA值及ADC值的差别,并对各区域间的差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区FA值为0.296±0.011、ADC值为(1.957±0.41)×10-3 mm2/s,B区FA值为0.734±0.059、ADC值为(1.287±0.416)×10-3 mm2/s,A区与B区比较,FA值、ADC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区FA值为0.799±0.076、ADC值为(0.924±0.113)×10-3 mm2/s,D区FA值为0.716±0.078、ADC值为(0.995±0.097)×10-3 mm2/s,C区和D区比较,FA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A区与B区、C区、D区比较,FA值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ADC值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B区与C区、D区比较,F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ADC值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DTT图直观显示脊髓损伤水平纤维束损伤侧向相对正常侧靠拢,且损伤纤维束断裂。结论:脊髓半切损伤水平的损伤侧与相对正常侧和损伤的近端、远端FA值降低,ADC值升高。DTT更形象地显示出神经纤维束的不对称的损伤及程度,与病人表现出的神经功能损伤相符。DTI和DTT能够准确地为外伤导致的脊髓半切综合征病人提供与临床相关的影像信息。
2013 Vol. 24 (12): 869-872 [
摘要
] (
577
)
HTML
(0 KB)
PDF
(0 KB) (
291
)
873
GE 1.5T 430 s MR频率饱和法与水脂分离法膝关节抑制脂肪图像比较分析
李 颖;陈志安;乞文旭;付士阔;李晓飞;王国庆;李 根;王 搏;房丹凤;王宝东;潘诗农;廖 伟;郑晓军;郭启勇
DOI:
目的:传统抑脂方式都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图像质量整体受限,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频率选择脂肪预饱和(Fat Saturation,Fatsat)法和水脂分离(Smartfat)法两种脂肪抑制序列在GE 1.5T optima 430 s关节磁共振上抑脂效果的成像质量、检查时间,以获得最佳的脂肪抑制序列图像。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应用GE 1.5T 430 s MR完成30个健康志愿者(男15,女15)膝关节脂肪抑制序列的检查。将同一患者分别用Fatsat法和Smartfat法扫描,即Fatsat T1WI、Fatsat T2WI、Fatsat PD和Smartfat T1WI、Smartfat T2WI、Smartfat PD,由2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分别对两种脂肪抑制图像上的韧带、软骨、肌肉、半月板和图像均匀性的显示进行评价(将清晰列为3分,欠清晰为2分,模糊为1分)。采用t检验比较分析两种抑脂方法的抑脂效果图像质量、检查时间。采用Kappa检验评价2位阅片者间的诊断一致性。结果:30例志愿者两种检查方法均成功。Fatsat T1WI为(7.5±0.98)分,Smartfat T1WI为(12.2±1.51)分,Fatsat T2WI为(8.4±0.43)分,Smartfat T2WI为(15.1±0.75)分,Fatsat PD为(8.7±0.21)分,Smartfat PD为(12.3±0.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位阅片者间的诊断一致性很好(Kappa值>0.75)。结论:Smartfat法抑脂效果图像质量要大幅度优于Fatsat法,且检查时间相对较短。
2013 Vol. 24 (12): 873-876 [
摘要
] (
741
)
HTML
(0 KB)
PDF
(0 KB) (
197
)
877
18F-FLT、18F-FDG PET-CT显像评价Wistar大鼠Walker 256肿瘤放疗后早期疗效的研究
徐微娜;于树鹏;辛 军;郭启勇
DOI:
目的:应用PET-CT研究18F-FLT、18F-FDG摄取在肿瘤放疗后早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荷Walker 256肿瘤Wistar大鼠放疗前及放疗后24 h、48 h分别行18F-FLT与18F-FDG PET-CT显像,定量测定放疗前后肿瘤18F-FLT与18F-FDG摄取(肿瘤部位ROI内放射性计数与对侧相同部位软组织相同面积ROI内放射性计数比值(T/NT)、每克肿瘤组织摄取放射性百分比(%ID/g))及肿瘤组织Ki-67阳性指数,统计分析放疗前后肿瘤摄取的变化以及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放疗后24 h及48 h大鼠肿瘤部位18F-FLT放射性分布较对照组降低(P<0.001)。与对照组相比,LI-Ki-67在放疗后24 h及48 h均明显降低(P<0.001)。放疗后24 h及48 h的18F-FDG放射性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0.05,P>0.01)。放疗前后18F-FLT及18F-FDG摄取(T/NT)与%ID/g均呈正相关(r分别0.807和0.813)。结论:Wistar大鼠Walker 256肿瘤放疗后早期,18F-FLT摄取降低,且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呈正相关,而18F-FDG摄取降低不明显,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相关不明显。18F-FLT可用于Wistar大鼠Walker 256肿瘤放疗后早期疗效的评价。
2013 Vol. 24 (12): 877-881 [
摘要
] (
625
)
HTML
(0 KB)
PDF
(0 KB) (
192
)
综述
882
超声诊断单脐动脉与胎儿畸形相关性研究进展
姚延峰;冉海涛
DOI:
2013 Vol. 24 (12): 882-885 [
摘要
] (
619
)
HTML
(0 KB)
PDF
(0 KB) (
201
)
病例报告
885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血管环1例
孙玲玉;苏晓婷;陈涛涛
DOI:
2013 Vol. 24 (12): 885-885 [
摘要
] (
624
)
HTML
(0 KB)
PDF
(0 KB) (
204
)
短篇论著
886
青少年假性垂体瘤MRI诊断
包加宏;魏乐勋
DOI:
目的:探讨青少年假性垂体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治疗后证实的青少年假性垂体瘤的MRI表现。结果:本组5例青少年假性垂体瘤主要表现为垂体体积明显增大,以垂体前叶增大为主,其信号与正常脑灰质相等,增强扫描增大的垂体显著均匀强化。结论:青少年假性垂体瘤为少见疾病,其发生部位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本病需与垂体瘤、淋巴细胞性垂体腺炎、垂体脓肿、颅咽管瘤(鞍内型)等病鉴别。
2013 Vol. 24 (12): 886-888 [
摘要
] (
586
)
HTML
(0 KB)
PDF
(0 KB) (
203
)
888
磁共振DWI、STIR及SET1WI+C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
张 鲁;卢瑞沾;唐运成;赵相胜;汪 慧
DOI:
目的:比较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脂肪抑制技术)(Short time in-version recovery,STIR)及SET1WI+C对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测差异,并探讨3者对发现较小转移淋巴结的价值。方法:收集39例鼻咽癌并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R资料,对比DWI、STIR、SET1WI+C上淋巴结的分布,显示小淋巴结的数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DWI、STIR及SET1WI+C分别检出颈部淋巴结转移38例(97.43%)、30例(76.92%)和21例(53.85%)。3种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6,P<0.01);DWI与SET1WI+C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0.11,P<0.01);DWI与STIR检出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7.34,P<0.01);SET1WI+C与STIR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01<P<0.05)。结论:联合应用DWI和STIR,有利于对鼻咽癌颈部较小转移淋巴结的鉴别,可提高病理性淋巴结诊断的准确性。
2013 Vol. 24 (12): 888-890 [
摘要
] (
733
)
HTML
(0 KB)
PDF
(0 KB) (
247
)
890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甲状腺弥漫性疾病的可行性及局限性
刘媛祎;崔可飞;付 超;于小芳;黄媛婧
DOI: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诊断甲状腺弥漫性疾病中的可行性及局限性。方法:应用SWE技术,比较正常甲状腺(35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34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53例)及亚急性甲状腺炎(21例)的组织硬度。选取35位健康志愿者,对其甲状腺组织硬度进行测量,探索不同深度对结果的影响。结果:正常对照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组的组织硬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组成功率高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浅层成功率高于深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E技术可定量评价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组织硬度,有助于鉴别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但受组织深度影响,评价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组织硬度时价值有限。
2013 Vol. 24 (12): 890-892 [
摘要
] (
709
)
HTML
(0 KB)
PDF
(0 KB) (
242
)
893
乳腺X线摄影软、硬拷贝读片方式对低比度背景下小乳腺癌诊断效能的比较研究
苗 淼;张 伟;郭启勇;崔 凤
DOI:
目的:评价软、硬拷贝两种读片方式对乳腺X线摄影低对比度背景下的小乳腺癌诊断效能的影响,探讨相关诊断系统的具体诊断效能。方法:从PACS系统中在线选取乳腺X线摄影的影像图56幅,其中病理诊断为恶性的29幅,诊断为增生病变的27幅。高年资、中年资、低年资的乳腺诊断医生各2名,分别在胶片、高分辨率显示器上读图、描述。对于结果依据描述采用BI-RADS分级。结果:对于乳腺X线摄影,高年资医师使用软、硬拷贝两种读片方式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7、0.765,中年资医师分别为0.814、0.709,低年资医师分别为0.667、0.761。在相同读片方式上不同年资的医师之间及同年资医师不同读片方式上,对乳腺病变的检出效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中、低年资乳腺诊断医生对致密型乳腺小乳腺癌的诊断效能差异无显著性;相同年资乳腺诊断医生对软、硬拷贝两种不同读片方式检测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差异无显著性。致密型乳腺早期小乳腺癌可以通过乳腺X线摄影进行诊断和筛查。
2013 Vol. 24 (12): 893-895 [
摘要
] (
535
)
HTML
(0 KB)
PDF
(0 KB) (
211
)
895
冠心病高危患者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斑块特点的对照研究
朱玉春;王建良;沈纪芳;王伟伟;张 臻;吴志娟;翁丽强;张怀信
DOI: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心病高危患者冠状动脉内的斑块情况。方法:收集150例冠心病高危患者(单纯高血压组50例,单纯高血脂组50例,单纯糖尿病组50例)和50例胸痛患者(无“三高”疾病)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观察4组人群冠状动脉斑块的分布特点与类型,并对各组冠状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进行评价。结果:4组人群对照中,糖尿病组发现斑块数最多(30.9%),而无“三高”疾病人群的受累节段比率最低(4.3%),糖尿病组和高血脂组存在斑块节段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和无“三高”疾病人群,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三高”疾病人群组多以单支病变为主,高血脂和高血压组以2支以下病变居多,而糖尿病组多以2支和3支及以上病变居多(χ2=34.894,P<0.05)。在累及血管段分布中,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χ2=9.969,P>0.05),但是糖尿病组以左冠前降支受累最多,有115例,占49.57%(115/232)。在受累血管段斑块性质中,糖尿病组以混合性斑块和钙化斑块居多,而高血脂组以非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居多(χ2=27.823,P<0.000 1),高血脂组斑块分布与高血压组无明显差异(χ2=4.689,P>0.05)。在受累节段狭窄程度对照中,无“三高”疾病人群和高血压组均以轻度狭窄为主,而糖尿病组和高血脂组以中度狭窄为主(χ2=38.061,P<0.001)。按发病年限分层研究,3组疾病的斑块形成均随着发病年限的延长,血管损害趋于严重,但发展速度和斑块性质分布有所不同。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能够鉴别斑块性质,准确的发现不同冠心病高危患者的粥样斑块之间的特点差异,对疾病诊断和临床评估冠心病风险有重要价值。
2013 Vol. 24 (12): 895-899 [
摘要
] (
674
)
HTML
(0 KB)
PDF
(0 KB) (
191
)
899
骨韧带样纤维瘤5例影像表现并文献复习
尤壮志;于静红;吴春利;秦润生
DOI:
目的:分析骨韧带样纤维瘤(Desmoplastic fibroma of bone,DF)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5例术后病理证实的DF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复习。患者术前均行X线检查,2例行MRI检查,1例行CT检查。结果:5例DF中,病变位于肱骨干上段2例,股骨粗隆部1例,股骨远端1例,髂骨1例。X线表现为囊样骨质破坏2例,溶骨性骨质破坏1例,地图样骨质破坏边缘硬化1例,侵蚀样骨质破坏并大量斑片状、根须状瘤骨形成及巨大软组织肿块1例。2例行MRI检查可见病变区呈等长T1WI、等短T2WI为主的不均匀信号,1例见自肱骨干向外延伸的根须状低信号瘤骨形成。结论:DF是一种罕见的具有局部侵袭性的良性骨肿瘤,X线表现复杂,分型方法不一,诊断具有一定难度,需与MRI检查及临床表现综合考虑,其中以“小梁型”更为罕见,但其X线及MRI表现具有较为特征的影像征象,结合临床可以诊断。
2013 Vol. 24 (12): 899-902 [
摘要
] (
561
)
HTML
(0 KB)
PDF
(0 KB) (
205
)
903
MR斜冠状位薄层质子加权像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作用
梁有禄;韦 骏;黄永杰;王效柱;韦 健;周建飞;邓忠奎;汪 勤;陈 琪;宋国武
DOI:
目的:探讨MR斜冠状位薄层质子加权像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98只外伤膝关节行常规MR扫描,包括斜矢状位、冠状位、横断位,所有病例均行在斜矢状位图像基础上平行于ACL的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斜冠状位薄层无间隔质子密度加权扫描,成像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别评价常规MRI及斜冠状位薄层质子像诊断ACL损伤的真实性。结果:常规MRI诊断ACL损伤的敏感度为76.92%、特异度为87.88%、总符合率为80.61%、漏诊率为23.08%、约登指数为0.66、阳性预测值为92.59%、阴性预测值为65.91%;MR斜冠状位薄层质子像诊断ACL损伤的敏感度为96.92%、特异度为87.88%、总符合率为93.88%、漏诊率为3.08%、约登指数为0.85、阳性预测值为94.03%、阴性预测值为93.55%。常规MRI扫描和关节镜对于ACL损伤的诊断一致性一般,MR斜冠状位薄层质子像和关节镜对于ACL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0和0.86。结论:MR斜冠状位薄层质子像可以提高ACL损伤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并可避免不必要的关节镜检查。
2013 Vol. 24 (12): 903-906 [
摘要
] (
573
)
HTML
(0 KB)
PDF
(0 KB) (
403
)
病例报告
907
儿童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胆系结石1例
郭 立;袁 勇;郭 皓;袁曙光
DOI:
2013 Vol. 24 (12): 907-908 [
摘要
] (
607
)
HTML
(0 KB)
PDF
(0 KB) (
177
)
908
原发性盲肠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张 强;韩月东;郝晓东;刘光耀
DOI:
2013 Vol. 24 (12): 908-909 [
摘要
] (
768
)
HTML
(0 KB)
PDF
(0 KB) (
245
)
909
影像学诊断重复肾伴肾旋转不良1例
闵 洁;周 波;毛晓丽
DOI:
2013 Vol. 24 (12): 909-910 [
摘要
] (
549
)
HTML
(0 KB)
PDF
(0 KB) (
164
)
910
超声诊断输尿管息肉1例
宋军学;李 妍;杨松青
DOI:
2013 Vol. 24 (12): 910-911 [
摘要
] (
617
)
HTML
(0 KB)
PDF
(0 KB) (
293
)
911
先天性指(趾)间关节融合畸形一个家系报告
王德华;兰 军;田荣华
DOI:
2013 Vol. 24 (12): 911-912 [
摘要
] (
649
)
HTML
(0 KB)
PDF
(0 KB) (
199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