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日期:1990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辑部
刊  期:月刊
 
2013年 24卷 1期
刊出日期:2013-01-20

短篇论著
病例报告
 
       短篇论著
0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左室功能
刘楠楠;任卫东;宋平梅;关晓猛;姜 镔;乔 伟
DOI: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的等容收缩期加速度指标在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方面的应用。方法:43例患者分别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和术后72 h内行超声检查,进行常规超声参数LVEDd、LVESd、LVEDV、LVESV及LVEF及左室心肌16节段圆周与径向STI参数等容收缩期加速度的测定。结果:左室射血分数术后明显提高((49±19)% vs (52±18)%,P<0.05),左室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左室前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等心肌梗死节段术后圆周等容收缩期加速度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左室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左室前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等心肌梗死节段术后径向等容收缩期加速度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恢复,表现在圆周、径向的缺血节段等容收缩期加速度增加。二维STI技术定量评价心肌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为评价左室收缩功能提供有价值信息。
2013 Vol. 24 (1): 0-58 [摘要] ( 656 ) HTML (0 KB)  PDF  (0 KB)  ( 190 )
       论著
1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
陈济铭;万仁均;郑 惠
DOI: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9例(51次手术)术前均行双侧颈内、外动脉及椎动脉造影,明确肿瘤血供后,用明胶海绵微粒栓塞颈外动脉供养血管网,在此基础上再以1 mm×1 mm×10 mm明胶海绵条或弹簧圈栓塞供血动脉主干,栓塞后1~3天手术切除肿瘤(栓塞组);17例(28次手术)直接行手术切除肿瘤(未栓塞组)。结果:栓塞组术前血管造影中见到丰富的肿瘤血管网、肿瘤染色。栓塞后造影复查,所有被栓塞血管供养区域肿瘤血管网及肿瘤染色消失、供血动脉主干闭塞,无严重并发症。栓塞组有术中出血量记录者37例,出血量50~6 000 mL,平均(1 636.22±1 529.79) mL;未栓塞组有术中出血量记录者12例,出血量500~3 900 mL,平均(2 816.67±1 154.31) mL,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能减少术中出血,增加手术的安全性,是理想的术前辅助治疗手段。
2013 Vol. 24 (1): 1-4 [摘要] ( 684 ) HTML (0 KB)  PDF  (0 KB)  ( 418 )
5 正常婴幼儿及成人蜗神经管、内耳道及蜗神经影像学对照研究
郑 慧;李玉华;曹雯君;李惠民;虞崚崴;张忠阳
DOI:
目的:测量正常婴幼儿和成人蜗神经管(CNC)、内耳道(IAC)及蜗神经(CN)的正常值并观察两组之间有无差异,为婴幼儿期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术(CI)提供必要依据。方法:选择婴幼儿及成人各30名,均行颞骨HRCT扫描,另选择婴幼儿及成人各20名,均行内耳道MRI FIESTA序列扫描,所有病例均排除内耳疾患。在HRCT图像上分别测量CNC宽度及IAC最大径,在MRI图像上测量CN直径,各测量结果以均值±标准差表示。各测量指标均进行婴幼儿及成人组间比较。结果:正常婴幼儿和成人CNC宽度、IAC最大径及CN直径测量结果分别如下:CNC宽度(1.92±0.25) mm、(1.84±0.19) mm;IAC最大径(4.92±0.69) mm、(5.04±0.59) mm;CN直径(1.06±0.08) mm、(1.02±0.11) mm。以上各测量指标婴幼儿及成人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正常婴幼儿CNC、IAC及CN大小与成人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表明婴幼儿期开展CI是可行的。同时本研究所得到的测量值为蜗神经发育不良(CND)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013 Vol. 24 (1): 5-8 [摘要] ( 667 ) HTML (0 KB)  PDF  (0 KB)  ( 369 )
9 BI-RADS-US与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葛 晖;丁 中;王 矛;李成华;张 峰;陈 寒
DOI:
目的:比较BI-RADS-US诊断标准与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0例患者共159个肿块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并按照BI-RADS-US标准诊断分级,再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测定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弹性应变率比值,以弹性应变率比值≥3.08为界点判断肿块良恶性,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方法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准确度;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两种方法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效率。结果:良性78例共88个肿块,恶性62例共71个肿块,BI-RADS-US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91.55%(65/71),特异性为73.86%(65/88),准确性为81.76%(130/159);弹性应变率比值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敏感性为94.37%(67/71),特异性为87.50%(77/88),准确性为90.56%(144/159)。构建ROC曲线后,两种方法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BI-RADS-US诊断0.851,95%可信区间0.791~0.911;应变率比值诊断0.887,95%可信区间0.825~0.950。两种方法准确性的配对卡方McNemar检验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测定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较BI-RADS-US诊断分级准确性高,对于BI-RADS-US Ⅳ级肿块更具诊断价值。
2013 Vol. 24 (1): 9-12 [摘要] ( 655 ) HTML (0 KB)  PDF  (0 KB)  ( 292 )
13 实时三平面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心室收缩同步运动
沈燕华;贺 声;宋 凯;张云山;余泽辉
DOI:
目的:探讨实时三平面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对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右心室壁收缩同步运动的临床价值。方法:同步实时采集行冠脉造影139例患者(分4组)心尖四腔观、心尖两腔观和心尖左室长轴观的组织速度动态图像,测量左右心室壁基底段收缩达峰时间(Ts)并计算室内及室间收缩不同步差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部分左室壁基底段Ts在组间比较中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室内及室间收缩不同步差量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室间隔Ts对冠状动脉狭窄≥50%的诊断价值最高(P<0.01)。结论:实时三平面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可较准确评价心室壁收缩同步运动,对诊断缺血心肌的敏感性高于常规超声心动图。
2013 Vol. 24 (1): 13-16 [摘要] ( 734 ) HTML (0 KB)  PDF  (0 KB)  ( 237 )
17 3.0T磁共振不同DWI序列在正常胰腺中的分析评价
姚秀忠;冯 豪;陈文芳;饶圣祥;孙 非;王 鹤;曾蒙苏
DOI:
目的:分析比较3.0T磁共振不同DWI序列在正常胰腺中的伪影及信噪比(SNR)。方法:在3.0T磁共振上,30例正常志愿者行常规T1WI、频率饱和脂肪抑制T2WI,MRCP,DWI及LAVE平扫,DWI序列均基于SE-EPI序列及b值为0和600 s/mm2,包括X、Y、Z三轴弥散梯度憋气DWI(BH600ALL)、Z轴弥散梯度憋气DWI(BH600SI)、呼吸门控DWI(TRIG600)、呼吸门控翻转恢复脂肪抑制DWI(TRIG600+BS)、自由呼吸翻转恢复脂肪抑制DWI(FB600+BS)及憋气翻转恢复脂肪抑制DWI(BH600ALL+BS),统计学比较分析不同DWI序列正常胰腺伪影评分值及SNR。结果:正常胰腺在TRIG600+BS序列伪影评分最低,胰腺轮廓清晰,呈均匀低信号,FB600+BS胰腺轮廓模糊,TRIG600胰腺多呈不均匀高信号,憋气背景抑制DWI伪影评分最高,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01。正常胰腺在BH600ALL,BH600SI,TRIG600,TRIG600+BS,FB600+BS和BH600+BS六个DWI序列上的SNR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TRIG600序列的SNR最高,BH600+BS序列最低;在不同DWI序列中,胰头、胰体及胰尾的SNR逐渐增加,胰头与胰尾的SNR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3.0T MR仪上,TRIG600+BS中胰腺呈均匀一致低信号,轮廓清晰,图像质量优于其它五个DWI序列。
2013 Vol. 24 (1): 17-22 [摘要] ( 605 ) HTML (0 KB)  PDF  (0 KB)  ( 188 )
23 单侧与双侧股动脉穿刺行子宫动脉栓塞的系统评价
姜英杰;苏 瑞;畅智慧;卢再鸣;刘兆玉
DOI:
目的:系统评价单侧与双侧股动脉穿刺在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2年7月。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提取数据。用RevMan 5.0.2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篇文献,1篇为随机对照试验,共57例患者,结果双侧股动脉穿刺组较单侧组曝光时间及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但两组在剂量-面积乘积(DAP)上无统计学差异。另1篇为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共24例患者,结果双侧股动脉穿刺组较单侧组曝光时间明显缩短,但两组在手术时间及DAP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目前证据表明双侧股动脉穿刺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可能减少曝光时间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但因纳入研究数量少,论证强度较弱,本研究结果尚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2013 Vol. 24 (1): 23-25 [摘要] ( 769 ) HTML (0 KB)  PDF  (0 KB)  ( 182 )
26 ADC值对宫颈癌的评估价值
邝 菲;陈自谦;钟 群;付丽媛
DOI:
目的:联合利用不同b值的弥散加权成像(DWI),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评估宫颈癌各项特性的价值。方法:采用3.0T MRI对112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盆腔常规MRI、DWI及DCE-MRI扫描,将宫颈癌患者根据以下因素分组:①肿瘤的不同分化程度;②不同肿瘤类型;③术后有无肿瘤复发或转移;④高低级FIGO分期;⑤不同淋巴结状态(0,1,2,3);⑥不同肿瘤直径(最长径≤2 cm,2~4 cm,>4 cm);⑦不同年龄组(30~,40~,50~,60~)。所有ADC值均由b=0,600 s/mm2及b=0,1 000 s/mm2两组ADC图计算得出,比较各组的ADC值。结果:ADC值在低分化宫颈癌(G3)与高中分化宫颈癌(G1/2)之间,在宫颈鳞癌与腺癌之间,在肿瘤术后复发或转移与术后无复发或转移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ADC值在高低级FIGO分期、不同淋巴结状态(0,1,2,3)、不同肿瘤直径及不同年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ADC值对于预测患者预后(术后是否复发或转移)的价值较高,ADC值可以用来提示宫颈癌患者的组织学级别及类型,尽管仍有一定的交叠,两组b值对于评估宫颈癌不同特性的价值相当。
2013 Vol. 24 (1): 26-31 [摘要] ( 809 ) HTML (0 KB)  PDF  (0 KB)  ( 168 )
32 列表模式采集在18F-FDG PET/CT采集时长优化中的初步应用
冯洪波;张延军;张 硕
DOI:
目的:探讨应用列表采集模式优化18F-FDG PET/CT采集时长的可行性。方法:共22例常规接受PET/CT检查患者入选本研究。患者按照7.4 MBq/kg的标准注射显像剂,显像仪器为西门子Biograph 64 PET/CT。选择肝脏作为靶器官,先行CT扫描,然后行180 s列表模式PET采集。通过设置不同的采集时间长度参数对原始数据重建静态图像,获得40~180 s间8个时长条件下的PET图像。选择肝脏最大层面、无病灶区域勾画直径为4 cm的感兴趣区,测量感兴趣区的SUVmax及SUVmean。所有统计分析使用SPSS 16完成。结果:SUVmax与SUVmean均呈现出随采集时间增加而降低的变化趋势,在采集时长≥80 s的情况下,各组间SUVmax与SUVmean均无显著差异,与常规PET/CT采集获得图像亦无显著差异。结论:优化的采集时长在保证图像质量基础上显著提高了检查效率。列表模式采集能够动态反映采集时长与图像质量间的关系,可以作为确定18F-FDG PET/CT最优采集时长的有效方法。
2013 Vol. 24 (1): 32-34 [摘要] ( 594 ) HTML (0 KB)  PDF  (0 KB)  ( 167 )
35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椎体骨质变化的磁共振波谱初步分析
高才良;曾南林;董国礼;余灵安;夏成云;郭永榜;刘 念;刘 斌;王 飞
DOI: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椎体骨质变化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的对64例经临床确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L2椎体1H-MRS采集,同时以年龄相仿的34名健康志愿者L2椎体1H-MRS作为对照组,定量分析两组感兴趣区脂肪含量(FF%)及脂水比(LWR)的差异,并分析FF%、LWR与eGFR的相关性,及作ROC曲线。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组L2椎体平均FF%为(52.56±10.74)%,平均LWR为1.25±0.68;对照组L2椎体平均FF%为(43.24±12.19)%,平均LWR为0.85±0.4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52,P=0.000和t=-3.512,P=0.001)。FF%与eGFR呈负相关关系(r=-0.264,P=0.035),LWR与eGFR呈负相关关系(r=-0.264,P=0.035)。F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6,95%CI为0.591~0.821,诊断临界值为33.29%,灵敏度为0.984,特异度为0.296;LW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6,95%CI为0.591~0.821,诊断临界值为50.00%,灵敏度为0.984,特异度为0.296。结论:1H-MRS可无创性的检测椎体FF%及LWR,进而可以用FF%及LWR来间接的评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骨质变化情况。
2013 Vol. 24 (1): 35-39 [摘要] ( 661 ) HTML (0 KB)  PDF  (0 KB)  ( 222 )
40 四肢关节骨折在急诊CR影像中漏诊原因分析
张玉新;王淑丽
DOI:
目的:探讨应用CR系统摄影出现四肢关节骨折漏诊的成因。方法:总结2006年6月—2011年4月间搜集的36例因急诊CR首诊漏诊,造成患者一定质疑的完整影像资料,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9~68岁(平均41.5岁)。结果:36例病例中遗漏骨折38处,于当天复查摄片或3~11天后复查时确诊(平均4.9天),其中标准体位投照23例、非标准体位投照13例(外伤骨折后的解剖结构紊乱或被动体位造成)。19例行CT检查、8例行MR检查。结论:造成急诊首诊骨折漏诊的不可避免的原因包括:①局部骨折后解剖结构改变造成影像遮挡而被忽略的其它部位骨折;②因体位原因造成骨质结构影像遮挡而骨折被漏诊;③CR影像不能显示的微细或隐匿骨折。因此规范影像检查操作,充分认识可能出现的问题,紧密结合患者的临床体征,密切随诊或进一步检查可避免不必要的临床纠纷出现。
2013 Vol. 24 (1): 40-43 [摘要] ( 677 ) HTML (0 KB)  PDF  (0 KB)  ( 168 )
       综述
44 PET成像中部分容积效应的成因及影响因素
崔 燕;李亚明
DOI:
2013 Vol. 24 (1): 44-46 [摘要] ( 846 ) HTML (0 KB)  PDF  (0 KB)  ( 214 )
       短篇论著
47 超声在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陈红兵;岑 波;谭安娜;李红玲
DOI: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神经外科手术切除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10例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患者,术中超声确定血管畸形的部位、大小、边界、与周边毗邻重要结构的关系,测量距皮层的距离,选择适宜的皮层或脑沟作为入路,超声动态监测手术切除情况,同时判断病变切除程度\有无残留及血肿。结果:10例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在术中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并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全部切除病灶;术后8例基本恢复正常,1例出现轻度运动性失语,1例出现肢体轻度瘫痪,经康复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术中超声引导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脑深部血管畸形能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减少手术副损伤,提高全切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2013 Vol. 24 (1): 47-48 [摘要] ( 731 ) HTML (0 KB)  PDF  (0 KB)  ( 240 )
49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眼内膜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马红英;陈 怡
DOI: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眼内膜病变的鉴别作用。方法:对我院72例经超声诊断为眼内膜性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考察其超声的图像特征。结果:根据超声图像特征可分为4种主要眼内膜性病变,与临床手术后诊断的符合率达87.6%。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较好地鉴别眼内膜性病变。
2013 Vol. 24 (1): 49-51 [摘要] ( 625 ) HTML (0 KB)  PDF  (0 KB)  ( 217 )
51 应用Micropure技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
时 博;李士星;任卫东
DOI:
目的:探讨Micropure技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TMC)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TMC常规及Micropure技术超声图像特点,比较灰阶超声与Micropure技术对TMC病灶内微小钙化检出率。结果:39例TMC中均为乳头状癌,其中35例含有砂粒体,病灶均为实性、边界均模糊,常规超声表现以类圆形(31/39,79.49%)、低回声(32/39,82.05%)、A/L比值>1(27/39,69.23%)为主;多数病灶内CDFI检出点、条状血流信号(21/39,53.85%)。微小钙化检出率:灰阶超声51.28%(20/39),Micropure技术84.62%(33/39),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Micropure技术可明显提高TMC微小钙化的检出率,从而提高TMC的诊断率,为外科医生提供更可靠的手术证据。
2013 Vol. 24 (1): 51-52 [摘要] ( 719 ) HTML (0 KB)  PDF  (0 KB)  ( 197 )
53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图像分析
孟 彬;朱文军;全丽娟;金惠红;冯 萍;周赵良;徐明民;王 庭
DOI: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声像图特征,提高甲状腺PTMC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患者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0个PTMC结节声像图特征并与同期随机40个良性结节进行对照。结果:PTMC结节的最大直径超声平均测值、病理镜检平均测值分别为(11.47±9.56) mm、(4.93±2.39) mm,PTMC大小的超声测值与病理镜检测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5)。80个PTMC结节中,形态不规则占38.75%(31/80),边界不清占37.50%(30/80),纵横比≥1占33.75%(27/80),呈实性回声占81.25%(65/80),呈实性极低回声占67.50%(54/80),伴有微钙化占42.50%(34/80),乏血供占80.00%(64/80),周边无声晕占97.50%(2/80)。PTMC结节在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纵横比≥1、实性回声、极低回声、微钙化及乏血供等方面与良性结节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5)。超声诊断PTMC准确率78.75%(63/80),敏感度82.50%,特异度87.50%。结论:典型的PTMC结节特点是体积小、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周边无声晕、纵横比≥1、内部呈实性极低回声及伴有微钙化。其中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纵横比≥1、实性极低回声、微钙化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通过综合分析,可以有效提高PTMC超声诊断准确率。
2013 Vol. 24 (1): 53-55 [摘要] ( 695 ) HTML (0 KB)  PDF  (0 KB)  ( 232 )
55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左室功能
刘楠楠;任卫东;宋平梅;关晓猛;姜 镔;乔 伟
DOI: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的等容收缩期加速度指标在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方面的应用。方法:43例患者分别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和术后72 h内行超声检查,进行常规超声参数LVEDd、LVESd、LVEDV、LVESV及LVEF及左室心肌16节段圆周与径向STI参数等容收缩期加速度的测定。结果:左室射血分数术后明显提高((49±19)% vs (52±18)%,P<0.05),左室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左室前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等心肌梗死节段术后圆周等容收缩期加速度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左室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左室前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等心肌梗死节段术后径向等容收缩期加速度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恢复,表现在圆周、径向的缺血节段等容收缩期加速度增加。二维STI技术定量评价心肌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为评价左室收缩功能提供有价值信息。
2013 Vol. 24 (1): 55-58 [摘要] ( 676 ) HTML (0 KB)  PDF  (0 KB)  ( 177 )
58 超声造影在肝脏恶性肿瘤微波治疗后的后期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张丽英;李开艳;崔 贤;张婷婷
DOI: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CEUS)在肝脏恶性肿瘤微波消融术后的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35例肝脏恶性肿瘤共49个病灶微波消融治疗的后期随访过程中,出现甲胎蛋白不降或升高、常规超声检查微波灶可疑残存时,应用第二代超声造影剂进行CEUS检查,判断微波灶是否有肿瘤组织残存。CEUS检查后,经过3月以上的随访,以最终临床结果为标准,从而来判断CEUS在肝脏恶性肿瘤微波后的后期随访过程中的价值。结果:在对49个病灶CEUS检查中,43个病灶在三个造影时相中均未见造影剂填充,判断为肿瘤灭活;5个病灶动脉期周边可见增强, 判断为肿瘤残存;1个病灶倾向残存;以最终随访结果为诊断标准,CEUS的准确性为91.8%。结论:CEUS是肝脏恶性肿瘤微波治疗后复诊过程中正确地判断肿瘤残存的有效方法,可成为肝癌微波治疗长期随访的重要手段,并且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2013 Vol. 24 (1): 58-60 [摘要] ( 609 ) HTML (0 KB)  PDF  (0 KB)  ( 239 )
60 改良双腔球囊导管行子宫输卵管造影临床应用分析
武卫华;杨爱军
DOI:
目的:探讨改良双腔球囊导管法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HSG)的优势。资料与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2年1月本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行HSG不孕不育患者2 923例,其中行常规双腔球囊导管造影1 667例(常规组),行改良双腔球囊导管造影1 256例(改良组)。比较两组插管失败率,分析改良组操作及显影优势。结果:改良式双腔球囊导管法操作简单,插管失败率低,显影图像完整清晰,假阳性率低。结论:应用改良式双腔球囊导管法行HSG可提高造影插管成功率,降低子宫畸形的误诊率,降低单侧输卵管显影假阳性率。
2013 Vol. 24 (1): 60-62 [摘要] ( 709 ) HTML (0 KB)  PDF  (0 KB)  ( 222 )
62 增强型血流成像技术在胎儿肺静脉超声检查中的探讨
周丽霞;卢冬敏;杨雪辉
DOI:
目的:探讨增强型血流成像技术(e-Flow)在中、晚孕胎儿肺静脉超声检查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使用Aloka α7和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随机抽取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且胎儿心脏无异常的130例孕妇,孕龄16~40周,采用e-Flow和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CDFI)对同一胎儿肺静脉进行超声检查。结果:130例胎儿肺静脉在应用e-Flow技术后,均不同程度地减少伪像,肺静脉的显示率及图像质量明显高于CDFI。结论:e-Flow技术在胎儿肺静脉超声检查中是可行的,并且较CDFI具有明显优势,在排除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2013 Vol. 24 (1): 62-63 [摘要] ( 608 ) HTML (0 KB)  PDF  (0 KB)  ( 248 )
64 左侧异构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
叶 风;陈利民;陈蓓蕾;陈蓉蓉;董雪琴
DOI: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左侧异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产后确诊的左侧异构胎儿的病例资料,对其超声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产前超声发现下腔静脉中断14例(14/16),心脏畸形15例(15/16),心脏传导阻滞5例(5/16),胎儿胸、腹腔脏器位置异常13例(13/16)。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左侧异构具有很高的价值。产前超声发现胎儿心脏畸形及胸、腹腔脏器位置异常合并下腔静脉中断和/或心脏传导阻滞,提示左侧异构。
2013 Vol. 24 (1): 64-65 [摘要] ( 636 ) HTML (0 KB)  PDF  (0 KB)  ( 205 )
66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阴茎海绵体破裂的诊断价值
袁新春;罗礼云;周爱云;陈 莉;邓林云
DOI:
目的:探讨阴茎海绵体破裂的彩超声像图表现及相关血流参数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12年收治的7例阴茎海绵体破裂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和彩超声像图特点。结果:7例患者年龄20~49岁,平均36岁。7例阴茎海绵体破裂,其中单纯单侧阴茎海绵体破裂4例,单侧阴茎海绵体破裂合并Buck筋膜破裂2例,双侧阴茎海绵体破裂合并尿道断裂1例。破裂口位置探查:位于阴茎近端1/3处5例,位于阴茎远端的有2例。7例患者均在受伤后4~24 h内进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探查结果与彩超检查结果基本符合。结论:彩超检查简便、安全、迅速、准确率高,便于随访观察,可以更有效指导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因此是本病的首选检查手段,在临床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013 Vol. 24 (1): 66-67 [摘要] ( 663 ) HTML (0 KB)  PDF  (0 KB)  ( 268 )
       病例报告
68 超声诊断腮腺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1例
刘新杰;毕崇才;马洪喜;杨松青
DOI:
2013 Vol. 24 (1): 68-69 [摘要] ( 638 ) HTML (0 KB)  PDF  (0 KB)  ( 200 )
69 成人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1例
王宏超;宁爱东;陈少辉
DOI:
2013 Vol. 24 (1): 69-70 [摘要] ( 655 ) HTML (0 KB)  PDF  (0 KB)  ( 357 )
70 胸壁多发性低分化滑膜肉瘤1例
李晓燕;杨 全;李晓兰
DOI:
2013 Vol. 24 (1): 70-71 [摘要] ( 603 ) HTML (0 KB)  PDF  (0 KB)  ( 259 )
72 成人右位两腔心1例
姜 静;王小丛;张艳丽;裴莉平;于 微;宋 琦
DOI:
2013 Vol. 24 (1): 72-73 [摘要] ( 723 ) HTML (0 KB)  PDF  (0 KB)  ( 165 )
73 膀胱副神经节细胞瘤1例
朱玉春;周 伟;张怀信
DOI:
2013 Vol. 24 (1): 73-74 [摘要] ( 652 ) HTML (0 KB)  PDF  (0 KB)  ( 364 )
74 两性人子宫肌瘤CT及MRI诊断1例
安 润;曲耀东;朱德银
DOI:
2013 Vol. 24 (1): 74-75 [摘要] ( 728 ) HTML (0 KB)  PDF  (0 KB)  ( 359 )
76 髂骨血管源性平滑肌肉瘤1例
陈方明;陈金勇
DOI:
2013 Vol. 24 (1): 76-76 [摘要] ( 662 ) HTML (0 KB)  PDF  (0 KB)  ( 241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