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日期:1990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辑部
刊  期:月刊
 
2012年 23卷 11期
刊出日期:2012-11-20

短篇论著
病例报告
 
       论著
761 DTI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皮质脊髓束损伤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白璐娜;高思佳;王永峰;蒋旭远;谷连元
DOI: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皮质脊髓束损伤与肢体运动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探讨DTI在评估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梗死时间为23~90 d的慢性脑梗死患者分别在康复治疗前后进行两次DTI扫描,对数据进行后处理获得各向异性分数(Farctional anisotropy,FA)伪彩图,并重建双侧皮质脊髓束。按病灶与皮质脊髓束的关系把患者分为A、B两组,然后分别测量梗死灶、梗死同侧大脑脚及对侧相应区域皮质脊髓束的FA值。每次磁共振检查之前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和Barthel生活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然后分析临床评分与FA值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3例患者康复前病灶处FA值为0.221±0.085,对侧相应区域FA值为0.514±0.071,梗死灶同侧大脑脚皮质脊髓束FA值为0.550±0.081,健侧FA值为0.682±0.051,经配对t检验两侧脑组织的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两组患者梗死灶同侧大脑脚皮质脊髓束FA值与对侧相应区域FA值的比值(rF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6,P<0.01);康复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大脑脚皮质脊髓束FA值下降的百分数与Fugl-Meyer运动评分增加的百分数之间呈负相关(r=-0.624,P<0.01),与BI变化的百分数没有相关性。结论:通过对梗死区远端皮质脊髓束FA值的测量,可以判断其变性程度,并预测患者的运动功能转归。FA值下降越明显则变性程度越重,神经运动功能恢复就越差。
2012 Vol. 23 (11): 761-765 [摘要] ( 741 ) HTML (0 KB)  PDF  (0 KB)  ( 160 )
766 11C蛋氨酸PET/CT与MRI对脑胶质瘤术前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王 如;钱立庭;汪世存;展凤麟;潘 博;张红雁;马 军
DOI:
目的:探讨11C-MET PET/CT对脑胶质瘤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11例经MRI检查后拟诊胶质瘤的术前患者接受11C-MET PET/CT检查,将结果与术后病理比较。结果:11例患者中,1例术后病理为胶质细胞增生,其余10例均确诊为胶质瘤。11C-MET PET/CT与MRI在术前诊断脑胶质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100%、100%和100%、0、91%。结论:11C-MET PET/CT对脑胶质瘤的术前诊断价值优于MRI。
2012 Vol. 23 (11): 766-768 [摘要] ( 678 ) HTML (0 KB)  PDF  (0 KB)  ( 220 )
769 多层螺旋CT图像中面神经管膝状窝相关径线测量及其临床价值
李玉花;于克文;何 兵;巩若箴
DOI:
目的:测量正常人面神经管膝状窝的相关径线并建立正常值范围,为面神经管膝状窝扩大提供客观诊断依据。资料与方法:收集100耳正常颞骨CT图像,经多平面重组(MPR)得到特定方位的四幅图像Ⅰ~Ⅳ,计算图Ⅲ、Ⅳ的MPR成功率;在图Ⅰ~Ⅳ中设计测量面神经管膝状窝的5种径线A~E,记录数据并按照不同年龄、性别、侧别分组,统计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侧别之间各径线有无差异,估算面神经管膝状窝各径线的95%正常值范围。结果:本组100耳正常人中图Ⅲ、Ⅳ的MPR成功率为96%、97%。正常人面神经管膝状窝各径线之间有年龄差异,不同性别及侧别间无差异。青春期后正常人膝状窝各径线95%正常值范围:径线A:2.81~2.95 mm,径线B:3.23~3.35 mm,径线C:1.59~1.67 mm,径线D:1.62~1.71 mm,径线E:3.20~3.33 mm。结论:本研究设计测量了面神经管膝状窝5个相关径线,并建立正常值范围,为面神经管膝状窝扩大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2012 Vol. 23 (11): 769-772 [摘要] ( 631 ) HTML (0 KB)  PDF  (0 KB)  ( 292 )
773 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前后的DSA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
蔡清源;曹稳福;蔡 驰;郑屏萍;朱玲玲;陈济铭
DOI:
目的:用DSA参数性成像评价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栓塞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及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应用截图软件及Photoshop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分别获得颈内动脉、脑组织及上矢状窦感兴趣区(ROI)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栓塞治疗前、后每个区域各参数的变化。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栓塞前、后各区域ROI的最高强化值(PV),对比剂出现时间(TA),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达峰时间(TP),相对脑循环时间(RTCC)。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患侧脑组织ROI内PV、TP、TA、RMTT、RTCC术前分别为40.75±2.99、(1.85±0.39) s、(0.48±0.36) s、(2.00±0.80) s、(1.30±0.55) s,术后分别为56.50±5.69、(2.95±0.13) s、(0.85±0.31) s、(2.88±0.74) s、(3.23±0.67) s,上述参数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26、8.12、5.00、5.30、9.97,P<0.05);②患侧颈动脉ROI内PV、TP术前分别为77.00±10.68、(0.88±0.22) s,术后分别为98.00±3.67、(1.38±0.10) s,上述参数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0、3.69,P<0.05)。患侧颈动脉ROI内TA、RMTT术前分别为(0.26±0.19) s、(1.45±0.40) s,术后分别为(0.36±0.21) s、(2.08±0.60) s,上述参数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5、1.33,P>0.05)。结论:DSA参数性成像技术在栓塞前、后所得参数变化能够反映出CCF栓塞后脑血流灌注的改善。
2012 Vol. 23 (11): 773-777 [摘要] ( 721 ) HTML (0 KB)  PDF  (0 KB)  ( 211 )
778 256层多排探测器螺旋CT在儿童复杂先心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张琳焓;纪凤颖;李 扬;林祥腾;常 燃;赵连蒙
DOI:
目的:探讨256层多排探测器螺旋CT(256层CT)在儿童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DH)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1年5月在我院行256层CT心脏血管成像(CTA)和经胸部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的69例14岁以下CCDH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手术证实。CTA、TTE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比较256层CT与TTE的诊断优势。结果:256层CT与TTE诊断心脏部分畸形的检出率分别为91.3%和98.8%,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7);256层CT与TTE诊断心脏大血管连接部畸形的检出率分别为95.7%和97.8%,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1.0);256层CT与TTE诊断心外大血管畸形的检出率分别为97.3%和84.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256层CT在CCDH的诊断中检出率很高,尤其是在心外大血管畸形的诊断中,其检出率优于TTE。
2012 Vol. 23 (11): 778-781 [摘要] ( 703 ) HTML (0 KB)  PDF  (0 KB)  ( 223 )
782 第二代双源CT双能量成像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研究
吴 山;武志峰;鄂林宁;江小鹏
DOI:
目的:探讨西门子第二代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能量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42位临床疑诊肺栓塞行双能量肺血管成像(DE-CTPA)扫描的患者的资料,利用工作站双能量软件Lung PBV(肺灌注)、Lung Vessels(肺血管)进行彩色编码成像。2名胸部影像医师结合DE-CTPA与软件提供的信息做出诊断。结果:根据临床及CT结果,其中32例(76.2%,32/42)存在肺动脉栓塞,28例在CTPA上表现为肺动脉充盈缺损, 4例在CTPA上未见异常征象,而双能量成像上表现为亚段或以下水平灌注或充盈缺损。双能量Lung PBV测得32例48个栓塞肺区CT强化值(35.6±12.1) HU,低于非栓塞区域所测得的CT强化值(44.5±10.6) HU,t=-2.336,P=0.027。结论:双能量Lung PBV与Lung Vessels软件能显示肺栓塞所致的灌注及充盈缺损,结合CTPA能提高肺栓塞的检出率,特别是外周性肺动脉栓塞。
2012 Vol. 23 (11): 782-784 [摘要] ( 794 ) HTML (0 KB)  PDF  (0 KB)  ( 221 )
785 评价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对肺结节临床诊断的价值
辛 军;赵周社;吴先衡;齐如海;吴文凯;郭启勇
DOI:
[摘要] 目的:评价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肺部病灶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病灶体积和病灶糖酵解(Lesion glycolysis,LG)变化率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资料和方法:31例患者行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常规显像是在注射18F-FDG后60 min,延迟显像是在注射18F-FDG后120 min开始扫描)。男25例,女6例。年龄(57.90±13.38)岁。肺部良性病灶12例(炎症4例、肺结核8例),肺腺癌和鳞癌15例,肺转移性肿瘤4例。所有患者的数据选择SharpIR+VUE HD+TOF(Time of flight,TOF)重建PET图像。采用GE PET VCAR工具获得病灶最大SUV(SUVmax)和平均SUV(SUVav)、体积和LG的值以及变化率。结果: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在炎症、肺结核、炎症+肺结核、原发肺癌和肺转移性肿瘤延迟显像中,肺部病灶SUVmax、SUVav均具有不同程度增加,SUVmax增加的程度大于SUVav;炎症SUVmax和SUVav增加程度最高为17.97%,而原发性肺癌增加程度最低为2.62%。但是病灶的体积和LG却是既有增高也有降低。肺结核组患者的体积降低最明显,为-35.4%,原发性肺癌LG降低最明显,为-19.00%。结论:采用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病灶SUVmax和SUVav变化率并不能鉴别肺部病灶的良恶性,病灶体积和LG变化率有潜力提高对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以实现对肺癌早期诊断的目的。
2012 Vol. 23 (11): 785-788 [摘要] ( 891 ) HTML (0 KB)  PDF  (0 KB)  ( 178 )
789 胃窗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及两者联合诊断胃癌的价值比较
郭丹阳;程 文;周 洋;温 欣;韩 雪
DOI:
目的:探讨胃窗超声造影(OCU)、多层螺旋CT(MSCT)及两者联合诊断胃癌的价值。方法:60例经胃镜活检和术后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均行OCU、MSCT检查,将TNM分期情况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T分期总准确率OCU为80.00%(48/60)、MSCT为71.67%(43/60)、两者联合为88.33%(53/60),3者对胃癌T分期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胃癌的T1、T2分期OCU(62.5%、77.8%)较MSCT(37.5%、55.6%)准确率高。N分期总准确率OCU为61.67%(37/60)、MSCT为73.33%(44/60)、两者联合为85.00%(51/60),3者对胃癌N分期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3分期准确率OCU为35.00%(7/20)、MSCT为75.00%(15/20),两者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分期单用两种检查及联合检查无显著差异。结论:OCU与MSCT联合诊断,可提高胃癌术前TNM分期,对拟定手术方式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2 Vol. 23 (11): 789-792 [摘要] ( 688 ) HTML (0 KB)  PDF  (0 KB)  ( 361 )
793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重度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赵绘萍;蒋高民
DOI: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重度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重度肾损伤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特点,15例与手术结果相对照,11例临床随访观察,明确CT多期增强扫描在重度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26例患者均为重度肾损伤,11例肾实质裂伤深度超过1.0 cm,无集合系统破裂或尿外渗;10例肾损伤贯穿肾实质和集合系统,肾动脉、静脉主要分支损伤,形成明显肾周血肿和尿外渗;粉碎肾5例。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明确重度肾损伤的程度及范围,对指导临床采取及时的手术治疗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2012 Vol. 23 (11): 793-794 [摘要] ( 618 ) HTML (0 KB)  PDF  (0 KB)  ( 396 )
795 椎管内臂丛神经根损伤类型的CTM冠状位像诊断价值
陈 新;王丛颖;牛琰鑫;王宪雯
DOI:
目的:探讨脊髓造影后CT(CTM)冠状位像在椎管内臂丛神经根损伤及损伤类型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CTM检查成人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297例,均行常规锁骨上探查臂丛神经根术,在重建的冠状位、斜横轴位和矢状位像上观察神经根。结果:共发现768个椎管内神经根损伤,完全型撕脱共608个;部分型损伤121个,其中单纯前根或后根完全撕脱69个,前根和/或后根部分撕脱的有52个;神经根断裂型损伤39个。前根和/或后根部分撕脱及神经根断裂在重建的冠状位图像上有较特异表现。结论:CTM横轴位像结合重建冠状位像能更准确的显示椎管内臂丛神经根损伤及确定损伤类型。
2012 Vol. 23 (11): 795-798 [摘要] ( 677 ) HTML (0 KB)  PDF  (0 KB)  ( 186 )
       综述
799 左心功能评价影像学研究进展
蒋 健;牛娟琴;叶建军;刘光耀;韩月东;马强华
DOI:
2012 Vol. 23 (11): 799-802 [摘要] ( 773 ) HTML (0 KB)  PDF  (0 KB)  ( 155 )
       短篇论著
803 护城河征:超急性期脑实质血肿的特异性MR表现
张德华;王会轩;王俊峰;雷立章
DOI:
目的:在低场MR上超急性期血肿不易与脑肿瘤、脑梗塞等疾病相鉴别,本文主要探讨超急性期脑实质内血肿周边的MR表现,试图总结超急性期脑实质内血肿的特征性MR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CT证实的超急性期脑实质内血肿的周边MR表现。结果:超急性期脑实质内血肿的周边MR表现包括:占位效应、周边长T1长T2水样信号窄带——笔者称之为“护城河征”、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结论:几乎全部超急性期脑实质内血肿周边均可见“护城河征”,通过对比其它脑实质内病变的周边表现,“护城河征”对超急性期脑实质内血肿具有特征性诊断价值。
2012 Vol. 23 (11): 803-804 [摘要] ( 663 ) HTML (0 KB)  PDF  (0 KB)  ( 198 )
805 静脉窦蛛网膜颗粒CT、MRI表现
肖俊强;卢光明;程传虎
DOI: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蛛网膜颗粒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影像诊断为静脉窦蛛网膜颗粒的病例,分析蛛网膜颗粒各静脉窦的分布、大小以及其CT、MRI特点。结果:脑静脉窦蛛网膜颗粒的分布上,以横窦常见,其次为上矢状窦,直窦、乙状窦少见,海绵窦罕见。其最大径为2~16 mm不等,小于8 mm者常见,而大于8 mm者主要见于上矢状窦背侧、横窦外侧端。CT平扫图像上,呈低密度充盈缺损。MRI图像上,T1加权像为低信号,稍高于脑脊液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图像上多为低信号,稍高于脑脊液信号,较大的其内可见絮状稍高信号;增强多无强化,较大的其内可见点、线状强化灶。MRV上均呈附壁状充盈缺损。结论:静脉窦蛛网膜颗粒CT、MRI表现较具特征性,有助于与静脉窦内病变鉴别。
2012 Vol. 23 (11): 805-807 [摘要] ( 835 ) HTML (0 KB)  PDF  (0 KB)  ( 187 )
807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结构血液动力学分析
陈 晶;朱 娜;李小茜;杨英昕;李 铮;杨 阳;王馨蕊
DOI: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解剖学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方法:选择临床诊断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7例及正常对照组4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观察其二维结构及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①病变组内径偏细(小于对照组)78例(其中单侧椎动脉内径偏细57例,双侧椎动脉偏细21例),走形异常49例(其中走形弯曲44例,椎体外走形5例);而对照组未见此改变。②病变组中,内径偏细病例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侧而阻力指数高于相应侧(P<0.05);走形异常患者与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未见明显改变(P>0.05),而行转颈试验后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内径偏细、走形异常等解剖原因引起的,最终导致椎动脉血供不足、阻力增高等血流动力学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检查手段。
2012 Vol. 23 (11): 807-809 [摘要] ( 710 ) HTML (0 KB)  PDF  (0 KB)  ( 172 )
809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无症状酒精性心肌病的8年跟踪观察
黄锦平;陈 宁
DOI: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无症状酒精性心肌病患者的8年跟踪观察,探索早期有哪些因素与患者的转归相关。方法:统计48例无症状酒精性心肌病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酒精摄入时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室间隔收缩期厚度(IVSs)、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左室心肌重量(LVMASSD)、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及A峰、二尖瓣环负向的舒张早期Ea波及舒张晚期Aa波和收缩期正向Sa波;是否合并异常散在斑点状回声。跟踪观察时间为8年,根据是否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无症状时的相关因素比较。结果:文化程度越低、体力劳动越多则发生率越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心肌出现斑点状回声(P<0.01)及Sa、Ea/Aa、E/A、FS%改变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心力衰竭(P<0.05、P<0.01);晚期出现心力衰竭相关的早期因素多变量分析:与斑点状回声(r=-0.611,P<0.01)、Ea/Aa(r=-0.548,P<0.05)和Sa(r=-0.523,P<0.05)独立相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酒精性心肌病患者无症状时的检测数据,对于判断患者最终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具有指导性意义,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
2012 Vol. 23 (11): 809-811 [摘要] ( 594 ) HTML (0 KB)  PDF  (0 KB)  ( 184 )
812 肝内胆管细胞癌超声造影与增强CT表现的对比研究
蒋丽萍;喻 沁;周爱云
DOI:
目的:对比分析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与增强CT(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CECT)的增强表现。方法:对32例经手术病理或肝穿活检证实为ICC的患者的CEUS和CE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两者对ICC的增强程度及模式的不同。结果:CEUS和CECT术前正确诊断ICC的分别为24例(75%)和27例(84%)(P>0.05),如果综合两者,其准确率达94%。动脉期ICC增强方式与病灶大小有一定关系:直径≤3 cm的ICC病灶6个,其中3个在CEUS和4个在CECT上表现为胃全瘤均匀性高增强;而26个直径>3 cm的病灶在CEUS和CECT上表现为不均匀性增强或环形增强的分别为26个和25个。两种大小的病灶动脉期增强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期CEUS和CECT分别有7个和22个ICC为高增强、25个和10个为低增强,两种大小的病灶门脉期增强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CEUS上病灶更多表现为低增强。结论:CEUS和CECT的诊断能力无显著差异,CEUS同CECT一样可用于ICC的定性诊断,两者相互结合可进一步提高ICC的诊断率。动脉期ICC小病灶几乎均为全瘤均匀性高增强,而大病灶倾向于不均匀性增强或环形增强。延迟期CEUS上病灶消退倾向比CECT上明显。
2012 Vol. 23 (11): 812-814 [摘要] ( 781 ) HTML (0 KB)  PDF  (0 KB)  ( 245 )
814 MRCP在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中诊断价值
郭 立;袁 勇;袁曙光;杨 青
DOI:
目的:探讨MRCP显示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可行性。方法:22例临床怀疑吻合口狭窄的患者行MRCP检查,并与手术、胆道造影等最终诊断对照分析,了解MRCP诊断吻合口狭窄的价值及局限性。结果:19例MRCP考虑为吻合口狭窄的病例中有17例为吻合口狭窄,2例为吻合口正常。3例MRCP检查吻合口无明显狭窄而诊断为胆管炎。MRCP诊断吻合口狭窄的准确率为91%、敏感性为89.4%、特异性为100%。结论:MRCP能够正确诊断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的狭窄,必要时结合胆道造影及复查MRCP可进一步协助判断。
2012 Vol. 23 (11): 814-816 [摘要] ( 712 ) HTML (0 KB)  PDF  (0 KB)  ( 323 )
817 不同年龄组正常儿童脾脏体积超声方法的检测
张 静;王冠军;高占恒;刘 悦;王润兰
DOI:
目的:应用超声方法检测不同年龄组正常儿童的脾脏体积,得到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5~16岁的正常儿童120例,按年龄分为4组:5~7岁(A组)、8~10岁(B组)、11~13岁(C组)、14~16岁(D组),每组30例,男、女各15例,通过超声方法测量脾脏特定位置的短轴切面面积,应用一元或二元三次B样条曲线插值法,建立特定的模型,将脾脏短轴切面面积值插入程序,自动计算出脾脏体积。结果:4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内男、女比较,A组及B组内男、女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组及D组内男、女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正常儿童的脾脏体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10岁儿童的脾脏体积无性别差异,11~16岁男性儿童的脾脏体积大于女性儿童。
2012 Vol. 23 (11): 817-818 [摘要] ( 658 ) HTML (0 KB)  PDF  (0 KB)  ( 253 )
818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CT及MRI表现
卢陈英;纪建松;胡祥华;张文伟
DOI:
目的:分析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的CT及MRI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M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CRCC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①病灶均位于肾皮质区,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境界清晰,均由多个囊腔和分隔构成;②囊壁及间隔多菲薄,形态规则,均不见附壁结节,部分可见囊壁、间隔点状钙化;③CT平扫病灶呈等或低密度,增强扫描囊壁、间隔呈进行性延迟强化,分泌期囊壁、间隔显示最清楚;④MRI T2WI能清晰显示薄而规则的囊壁及间隔,囊腔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强化方式同CT。结论:CT及MRI的特征性表现对MCRCC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2012 Vol. 23 (11): 818-821 [摘要] ( 668 ) HTML (0 KB)  PDF  (0 KB)  ( 199 )
821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MRI表现
王伟秀;任庆云;何 丽;耿荣娜;张均喜
DOI: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有阳性MRI表现的30例HFMD患儿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脑干脑炎9例,其中6例合并颈段脊髓炎;单纯脊髓炎21例。脑干脑炎MRI表现为脑桥延髓交界处偏背侧斑片状异常信号,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中2例中脑受累,1例右侧丘脑受累。脊髓炎MRI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脊髓前角区等或长T1长T2信号,病变多集中于C2~C5和/或T11~L1。结论:MR检查能清楚显示HFMD患儿中枢神经受损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2012 Vol. 23 (11): 821-825 [摘要] ( 603 ) HTML (0 KB)  PDF  (0 KB)  ( 381 )
825 皮肤骨膜肥厚症的影像诊断与临床分析(附4例报告)
宋 段;薛明团;叶 亮
DOI:
目的:探讨皮肤骨膜肥厚症的X线特征及临床表现,提高对它的诊断水平。方法:对两院2007—2012年收治的4例病人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其影像学表现、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并结合相关文献开展探讨。结果:4例均为男性,3人为兄弟,1例无家族病史,4例患者均有颜面部皮肤粗糙、增厚、皱纹加深及杵状指(趾),1例伴胸廓成鸡胸改变。行颅骨、双手、双足、双侧尺桡骨及胫腓骨X线摄片,双手各指骨及掌骨远端变细,近端增粗,呈杵状,部分指骨、掌骨、趾骨、跖骨及胫腓骨远端、尺桡骨远端骨皮质增厚,见对称性骨膜增生,呈层状、花边状。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激素等各项检查均正常。结论:皮肤骨膜肥厚症罕见,多见于男性青年,诊断需结合影像结果和临床表现及病史,并与肢端肥大症、继发性肥大型骨关节病等疾病鉴别。
2012 Vol. 23 (11): 825-827 [摘要] ( 698 ) HTML (0 KB)  PDF  (0 KB)  ( 238 )
       病例报告
827 超声诊断阑尾黏液囊肿1例
王 莉;刘倚河
DOI:
2012 Vol. 23 (11): 827-827 [摘要] ( 594 ) HTML (0 KB)  PDF  (0 KB)  ( 354 )
828 Madelung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路 莉;李晶英;李绍东;荣玉涛;徐 凯
DOI:
2012 Vol. 23 (11): 828-829 [摘要] ( 610 ) HTML (0 KB)  PDF  (0 KB)  ( 194 )
829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钝性伤致颈内动脉血栓1例
左思阳;闫瑞玲
DOI:
2012 Vol. 23 (11): 829-830 [摘要] ( 592 ) HTML (0 KB)  PDF  (0 KB)  ( 183 )
830 超声心动图诊断房间隔完整三房心1例
谢迎新;王岳恒
DOI:
2012 Vol. 23 (11): 830-831 [摘要] ( 536 ) HTML (0 KB)  PDF  (0 KB)  ( 197 )
831 心内异物介入下取出术1例
吴永娟;王敬忠
DOI:
2012 Vol. 23 (11): 831-832 [摘要] ( 673 ) HTML (0 KB)  PDF  (0 KB)  ( 175 )
832 重复胃畸形1例
张 强;牛娟琴;韩月东;刘光耀
DOI:
2012 Vol. 23 (11): 832-833 [摘要] ( 581 ) HTML (0 KB)  PDF  (0 KB)  ( 192 )
833 术前诊断腹腔纱布瘤1例
郑 义;芦 钺;钦建平
DOI:
2012 Vol. 23 (11): 833-834 [摘要] ( 578 ) HTML (0 KB)  PDF  (0 KB)  ( 165 )
83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多发转移性钙化1例
欧海宁;赵小华
DOI:
2012 Vol. 23 (11): 834-834 [摘要] ( 575 ) HTML (0 KB)  PDF  (0 KB)  ( 439 )
835 骨斑点症X线表现2例报道
刘淑霞;朱 春;马震卓
DOI:
2012 Vol. 23 (11): 835-836 [摘要] ( 555 ) HTML (0 KB)  PDF  (0 KB)  ( 213 )
836 产前诊断胎儿腹股沟斜疝1例
苏晓婷;陈涛涛;张红卫
DOI:
2012 Vol. 23 (11): 836-836 [摘要] ( 627 ) HTML (0 KB)  PDF  (0 KB)  ( 189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