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日期:1990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辑部
刊  期:月刊
 
2010年 21卷 10期
刊出日期:2010-10-20

短篇论著
病例报告
 
       论著
685 喉癌放疗后MR复查的临床价值
李伟宁;陈韵彬;李建成;刘 辉;郑 祥;廖 江;陈加优;魏 伟;郑德春;倪晓雷
DOI:
目的:探讨喉癌放疗后MR复查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的喉癌放疗后MR复查的表现。结果:18例单纯放射治疗、17例喉癌术后6~8周开始放疗、2例术后2年发现复发而行放疗。放疗后第6周MR示局部不同程度水肿,3~6个月后水肿消退,肿瘤范围也渐缩小或消失,但其中4例分别于1年、1年半、3年和6年MR复查示慢性水肿;单纯放射治疗后复发2例,术后放疗后复发5例,喉部分切除术后放疗后喉狭窄合并感染1例。结论:MR复查能观察喉癌放疗后出现的反应性水肿、慢性淋巴水肿、喉狭窄、原发肿瘤的好转和复发性喉癌。
2010 Vol. 21 (10): 685-688 [摘要] ( 991 ) HTML (0 KB)  PDF  (0 KB)  ( 192 )
689 硝酸甘油介入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微血管损伤的研究
任少阳;周 青;侯先存;李智勇;朱 辉;夏 勇;张延斌;李东野
DOI:
目的:描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肌微血管损伤在心肌灌注断层显像(MPI)中的影像特征,探讨影像特征与高血压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99Tcm-甲氧基异丁基乙腈(MIBI)MPI定性与半定量计分法,描述1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MPI(R-MPI)结果与硝酸甘油(NTG)介入MPI(NTG-MPI)特点。结果:①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组反向再分布68个节段,占NTG-MPI异常节段数的11.5%; CAG异常组反向再分布170个节段,占NTG-MPI异常节段数的28.8%;两组相比χ2=10.53,P<0.001。②Ⅰ级高血压患者R-MPI和NTG-MPI结果无明显差异(t=1.81,P>0.05);Ⅱ、Ⅲ级高血压患者NTG-MPI心肌缺血节段与R-MPI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8.23、7.55,P<0.001)。③随着高血压病情的加重,SRS、SSS、SDS分别从(2.83±1.25)分、(5.67±2.29)分、(-4.35±2.11)分上升到(15.32±6.54)分、(24.19±7.36)分、(-14.62±3.82)分;各项指标三组相比F值分别为25.77、27.69、26.34,P<0.05、0.01、0.01;而且,每个级别高血压同组的SSS与SRS之间也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4.35、7.78、6.17,P<0.001。结论:①NTG-MPI中心肌缺血节段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高血压患者冠状循环微血管损伤程度;②反向再分布是冠状循环微血管损伤在MPI中的特征性影像表现。
2010 Vol. 21 (10): 689-692 [摘要] ( 1062 ) HTML (0 KB)  PDF  (0 KB)  ( 166 )
693 超声斑点追踪显像评估慢性压力超负荷对兔左室功能的影响
李 楠;任卫东;靳忠民;刘 爽
DOI: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E)评价腹主动脉缩窄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兔和舒张性心力衰竭兔模型的左室纵向、径向、圆周应变及扭转运动。方法:34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n=10),左室肥厚组(LVH组,n=12),舒张性心力衰竭组(DHF组,n=12)。LVH、DHF兔以肾上腹主动脉缩窄的方法建立,模型建立后测量左室应变及扭转,并行左室导管检查。结果:LVH组纵向应变(LS)减低,DHF组的LS和径向应变(RS)均减低,LVH组的左室峰值扭转角度(Ptw)增加,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DHF组的Ptw仅有增加趋势。结论:STE可准确评价慢性压力超负荷对兔左室功能的影响。
2010 Vol. 21 (10): 693-696 [摘要] ( 1041 ) HTML (0 KB)  PDF  (0 KB)  ( 160 )
697 猪心梗模型MR首过灌注及延迟成像的技术探讨
杨新焕;赵新湘;闫 东;袁曙光
DOI:
目的:探讨MR首过灌注剂量及延迟扫描最佳成像时间,以获得较好心肌灌注图像及最佳延迟增强图像。方法:采用1.5T磁共振扫描仪行不同剂量(0.05mmol/kg组与0.1mmol/kg组)的首过灌注及不同延迟增强时间扫描,并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首过灌注剂量0.05mmol/kg组与0.1mmol/kg组,两组显示的心肌灌注降低或缺损区节段数有统计学差别(P<0.05)。不同延迟增强扫描时间数据显示:①在10min与5min时、40min与30min时的信号值有统计学意义;②5~10min是心肌缺损区信号值不断上升的一个阶段,10~30min信号值相对较平稳,30~40min心肌缺损区的信号值较前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首过灌注剂量0.1mmol/kg较0.05mmol/kg更利于检出缺血心肌;延迟增强扫描时间以10~30min之间的图像质量为最佳;有助于MRI更好的应用及心肌活性评价。
2010 Vol. 21 (10): 697-700 [摘要] ( 1019 ) HTML (0 KB)  PDF  (0 KB)  ( 620 )
701 18F-FDG PET/CT显像在胃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鲍俊初;周文兰;王全师;李从海;黄英荷
DOI: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胃癌术后患者112例,共行PET/CT检查150例次,图像分析采用视觉及半定量分析法(SUVave),病灶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及临床随访确诊,随访时间半年以上。结果:112例患者中,16例存在肿瘤复发和转移,PET/CT诊断残胃复发的灵敏度为81.2%,特异性100%,准确性97.3%。复发病灶SUVave为4.4±1.2,吻合口炎性病灶SUVave为2.6±0.5,两者差异显著(t=3.9370,P=0.0005)。PET/CT诊断胃癌术后肿瘤转移的灵敏度94.1%、特异性96.7%和准确性95.5%。26例行两次以上PET/CT检查,第一次PET/CT检查发现复发或转移15例,经放化疗后6例PET显像示病情好转,随访6个月至2年患者均存活;9例治疗后PET显像示病情无明显变化或者出现新病灶,患者存活时间为3个月至1年。结论:18F-FDG PET/CT在胃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中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并在监测胃癌术后复发放化疗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2010 Vol. 21 (10): 701-704 [摘要] ( 1616 ) HTML (0 KB)  PDF  (0 KB)  ( 177 )
       病例报告
704 围生期心肌病心房心室血栓误诊为黏液瘤1例
李 虹;陈 健;王如瑛
DOI:
2010 Vol. 21 (10): 704-704 [摘要] ( 928 ) HTML (0 KB)  PDF  (0 KB)  ( 231 )
       论著
705 少脂肪良性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
陈 雁;朱 正;戴景蕊;欧阳汉;郝玉芝;周纯武
DOI:
目的:观察良性少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影像学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男6 例,女14 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良性肾脏少脂肪AML的超声、CT及MRI表现。全部病例均行超声检查。12例行CT平扫及增强,1例仅行CT增强。12例行MR平扫及增强,1例仅行MR平扫。结果:病灶呈扁圆形或不规则形10例(50%),与肾脏交界面平直者9例(45%);15例(75%)病灶突出于肾轮廓外,其中7例(46.7%)呈限制性生长或“蘑菇”征。9例(75%)CT平扫呈均匀稍高密度。全部病灶T2WI信号稍低于肾实质,信号完全均匀4例(30.8%),夹杂微小点片状稍高信号9例(69.2%);双回波化学位移成像5例(41.7%)反相位信号点状或片状减低。双期CT和动态MRI增强扫描示病灶呈均匀或筛网状强化。12例(60%)病灶呈高回声,18例(90%)回声均匀。3例(15%)病灶内见扩张或粗大迂曲走行的血管。结论:良性肾脏少脂肪AML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以下特征:形态不规则或非膨胀性生长、稍高回声、CT平扫呈稍高密度、T2WI呈均匀稍低信号或夹杂少许点片状稍高信号、均匀或筛网状持续性强化、女性多见、病灶内偶可见迂曲扩张血管等。
2010 Vol. 21 (10): 705-708 [摘要] ( 1114 ) HTML (0 KB)  PDF  (0 KB)  ( 181 )
709 3.0T MR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张艺军;唐志全;孙 槟;刘 琳;刘明霞;赵承琳
DOI:
目的:探讨3.0T MR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穿刺活检证实的12例早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常规序列、DWI及动态增强扫描表现。结果:12例早期前列腺癌患者中,病变均位于包膜内。T2WI抑脂像8例表现为T2WI外周带内异常低信号区,4例表现为中央带稍高信号,DWI序列10例呈高信号,2例等信号。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8例病灶于动脉期明显强化,平衡期为低信号,3例呈持续渐进性强化,1例动脉期强化不明显。结论:3.0T MR的常规T2WI序列、DWI及动态增强扫描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中具有特征性表现,联合应用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2010 Vol. 21 (10): 709-711 [摘要] ( 995 ) HTML (0 KB)  PDF  (0 KB)  ( 269 )
712 良、恶性软组织肿瘤1H-MRS的临床价值
王洪波;陈焱君;吴泽文;肖 林
DOI:
目的:研究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氢质子波谱(1H-MRS)特点,探讨1H-MRS用于软组织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可行性及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组研究共44例,分3组。正常志愿者10例,良性肿瘤组14例,恶性肿瘤组20例。均行常规MRI扫描及1H-MRS检查。观察良、恶性肿瘤组织及正常肌肉1H-MRS表现,在工作站上测量Cho/Cr及Lipid/Cr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30例软组织肿瘤的细胞密度,并与肿瘤组织Cho/Cr值作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恶性肿瘤组织Cho/Cr比值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及正常肌肉,Lipid/Cr比值低于良性肿瘤及正常肌肉,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波谱研究显示,与良性肿瘤组织相比,12例恶性肿瘤组织的Cho、Lac都明显升高,而Lipid、Glc则明显下降。恶性肿瘤平均细胞密度为152/视野,良性肿瘤平均细胞密度为57/视野,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软组织肿瘤细胞密度与Cho/Cr值呈明显正相关(r=0.891,P<0.001)。结论:良、恶性软组织肿瘤1H-MRS表现明显不同,1H-MRS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2010 Vol. 21 (10): 712-715 [摘要] ( 994 ) HTML (0 KB)  PDF  (0 KB)  ( 241 )
716 脊髓血吸虫病的MRI表现
罗昭阳
DOI:
目的:探讨脊髓血吸虫病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经临床治疗和实验室相关检查确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脊髓血吸虫病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11例均显示远端脊髓和圆锥肿胀,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 9例呈不均匀高信号,信号强度低于脑脊液,2例显示硬膜下结节伴脊髓信号异常。增强后11例中9例可见髓内病灶呈多种形态强化,其中7例呈多发小结节或小斑片状强化,2例呈肿块样强化。11例中6例显示脊髓表面线样强化,5例可见神经根强化,2例硬膜下结节轻度强化。结论:脊髓血吸虫病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疫水接触史、免疫学检查及诊断性治疗有助于明确诊断。
2010 Vol. 21 (10): 716-719 [摘要] ( 964 ) HTML (0 KB)  PDF  (0 KB)  ( 180 )
       短篇论著
720 MR动态增强T-SI曲线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
张永顺;杜昱平;祝玉芬;许颜晖;徐卫锋
DOI: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T-SI)曲线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经手术病理或药物实验性治疗证实的垂体微腺瘤患者的MR平扫、动态增强及延迟扫描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图像后处理软件生成T-SI曲线,并观察其变化特征。结果:所有病例的MR动态增强T-SI曲线均呈明显变化,其中包括13例MR平扫影像基本正常的患者。T-SI曲线出现幅度差的平均起始时间为23s,最大差值的平均出现时间为55s。结论:MR动态增强T-SI曲线对垂体微腺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重要的诊断价值。
2010 Vol. 21 (10): 720-721 [摘要] ( 1034 ) HTML (0 KB)  PDF  (0 KB)  ( 190 )
722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高分辨率CT表现
景宏儒;陈志烈
DOI:
目的: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高分辨率CT征象,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观察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6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高分辨率CT资料。结果:高分辨率CT能清楚地显示中耳鼓室、鼓窦和/或乳突破坏腔内异常软组织密度灶以及相应部位的细微骨质破坏征象。鼓室、鼓窦及乳突腔软组织肿块36例,骨质破坏包括听小骨(32/36)、鼓棘(6/36)、鼓室盖(1/36)、面神经管(2/36)及乙状窦前壁(4/36)。手术与CT诊断符合率为86.1%~100%。结论:高分辨率CT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2010 Vol. 21 (10): 722-723 [摘要] ( 884 ) HTML (0 KB)  PDF  (0 KB)  ( 406 )
724 双源CT及双能量成像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价值
路 莉;周长圣;张龙江;罗 松;杨 震;卢光明
DOI:
目的:探讨双源CT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5例经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患者,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40.2岁。5例患者均行双源CT检查,其中2例行双能量扫描,并分别分析其成像特点及诊断意义。结果:双源CT血管成像准确显示颈动脉体瘤的位置、大小、形状及与周围动脉及静脉的关系,并与术中所见完全吻合。双源CT双能量去骨技术可以直接去除骨质结构对血管成像的影响,虚拟平扫的碘图可以显示瘤体内的血供情况。结论: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颈动脉体瘤的术前诊断与手术评估有一定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2010 Vol. 21 (10): 724-726 [摘要] ( 965 ) HTML (0 KB)  PDF  (0 KB)  ( 230 )
727 以单肿块首发的胸腹部恶性淋巴瘤影像学特征
张 禹;朱友志;李大圣
DOI:
目的:探讨胸腹内以单发肿块首发的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和穿刺活检确诊的13例以单发肿块首发的结内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男9例,女4例,均为单发肿块,B细胞型6例,T细胞型1例,未明确细胞来源6例,前纵隔4例,后纵隔3例,腹膜后2例,下腹部盆腔3例,小肠系膜1例。13例CT平扫呈较均匀的肌肉样密度,其中8例常规增强肿瘤实质呈中等均匀强化,3例三期增强示肿瘤实质动脉期强化轻微,静脉期呈中等度强化,延迟期强化持续,肿瘤内出现坏死6例,另外2例MRI呈等T1稍长T2信号,肿瘤实质呈中等均匀强化,内无低信号坏死。长团块状9例,扁团块状2例,条块状2例。13例均有分叶改变,周围脂肪间隙受侵12例,相邻浆膜或筋膜受累共11例,后纵隔者2例侵犯骨质。胸腔积液3例,心包积液2例,少量腹腔积液2例。包埋、包绕、环抱血管者8例。结论:胸腹内以单发肿块首发的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预后较差,影像学能够准确判断肿块良恶性,直接定性诊断有一定困难,但仔细分析影像学特征后仍有望做出倾向性诊断。
2010 Vol. 21 (10): 727-730 [摘要] ( 878 ) HTML (0 KB)  PDF  (0 KB)  ( 311 )
730 18F-FDG与99Tcm-MDP联合显像探测肺癌转移及复发中价值
侯先存;周 青;任少阳;李智勇;朱 辉;何 苗
DOI:
目的:研究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探头hPET/CT联合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WBS)探测肺癌转移及复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肺癌患者108例,分别行18F-FDG hPET/CT颈胸腹部显像和99Tcm-MDP WBS,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结果均以病理结果或CT、磁共振成像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为确诊依据。结果:108例肺癌患者中临床确诊为转移及复发者74例;18F-FDG hPET/CT检查出转移及复发者60例,灵敏度81.1%,特异性91.2%,准确率为84.3%;18F-FDG hPET/CT联合99Tcm-MDP WBS检查出转移及复发者68例,灵敏度91.9%(P<0.05),特异性为91.2%(P>0.05),准确率为91.7%(P<0.05)。结论:18F-FDG hPET/CT联合99Tcm-MDP WBS探测肺癌患者转移及复发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0 Vol. 21 (10): 730-732 [摘要] ( 968 ) HTML (0 KB)  PDF  (0 KB)  ( 184 )
733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孤立性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的临床价值
李剑明;李 婷;史蓉芳;赵晓斌;卢如明;梁 钰
DOI:
目的: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对孤立性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行G-MPI和CT冠状动脉造影(CTCA)患者,选择孤立性MB-MCA者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分成无症状组和症状组(包括胸痛组和非胸痛组),以G-MPI诊断结果为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作为心肌灌注异常阳性标准,计算并比较G-MPI检测各组孤立性MB-MCA导致心肌灌注异常的阳性率。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孤立性MB-MCA者共89例,其中G-MPI阳性者4例(均为心肌缺血),阳性率为4.5%(4/89);无症状组、非胸痛组和胸痛组G-MPI阳性率分别为0(0/31)、0(0/37)和19.1%(4/21),与其他组相比,胸痛组G-MPI阳性率较高(P<0.05)。结论:孤立性MB-MCA者导致心肌灌注异常的比例不高,心肌灌注显像能明确该病是否引起心肌缺血,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疗。
2010 Vol. 21 (10): 733-735 [摘要] ( 946 ) HTML (0 KB)  PDF  (0 KB)  ( 176 )
736 MSCT仿真内镜技术在胃间质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郭志军;陈艳芳;张玉环;孟繁杰;蔺 强
DOI: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CTVE)在胃间质瘤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20例经胃镜诊断胃间质瘤,术前行MSCT扫描并进行CTVE重建,手术后病理结果与胃镜及CTVE诊断结果对照。结果:18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胃间质瘤,其中腔内型12例,腔外型6例。1例为异位胰腺,1例为慢性胆囊炎伴胃窦受压。结论:内生型胃间质瘤具有相对特征性CTVE表现,但外生型胃间质瘤的CTVE表现无特异性,需要结合轴位图像及其它重建方法。
2010 Vol. 21 (10): 736-737 [摘要] ( 874 ) HTML (0 KB)  PDF  (0 KB)  ( 320 )
738 18F-FDG PET/CT在胰腺癌的应用
池晓华;王全师;李贵平;吴湖炳
DOI: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61例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并与同机CT相比较。所有病例最后确诊依据手术或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多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确诊,随访时间>5个月。结果:在61例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胰腺癌48例,良性病变13例。18F-FDG PET/CT对胰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76.9%、95.1%、94.1%、100%。胰腺癌病灶平均SUV 4.5±1.9与胰腺良性病变平均SUV 2.3±2.5两者差异显著(P=0.001)。48例胰腺癌确诊时18F-FDG PET/CT发现36例胰腺癌病灶侵犯毗邻组织。在胰腺癌患者中,24例(50.0%)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25例(52.1%)存在远处脏器或/和组织转移。结论:18F-FDG PET/CT在胰腺癌的诊断、临床分期中有重要价值。18F-FDG PET/CT应作为CT诊断胰腺癌的一种补充方法。
2010 Vol. 21 (10): 738-740 [摘要] ( 967 ) HTML (0 KB)  PDF  (0 KB)  ( 248 )
741 多层螺旋CT阴性法胰胆管成像与MRCP诊断胆道梗阻性病变的对比分析
马跃虎;殷信道;顾建平;周星帆;吴 刚
DOI:
目的:探讨螺旋CT阴性法胰胆管成像(N-MSCTCP)与MRCP对胆道梗阻性病变的诊断能力。方法:临床疑诊胆道梗阻行腹部螺旋CT及MRCP检查的136例病人,两位医生采用单盲法分别对其N-MSCTCP及MRCP图像作出梗阻定位及定性诊断。以ERCP、手术及病理结果为标准,对2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种诊断方法的定位准确率均为100%。在定性诊断上,MRCP诊断胆道结石准确率高于N-MSCTCP,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准确率2种方法相近,但N-MSCTCP显示转移灶更清晰、准确。N-MSCTCP对炎性狭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MRCP,但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MRCP对显示胆道结石有明显优势,而N-MSCTCP诊断炎性狭窄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选择最佳的检查方法提供指导。
2010 Vol. 21 (10): 741-744 [摘要] ( 1080 ) HTML (0 KB)  PDF  (0 KB)  ( 276 )
744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弥漫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张大鹍;张新力;李志艳;陈 敏;冯 卉;李 猛;董 政;赵媛媛
DOI: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技术定量诊断弥漫性脂肪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RFI技术对59例弥漫性脂肪肝患者和健康对照30例进行肝脏弹性定量检测,比较并分析各组差异。结果:各组间肝脏ARFI测值存在显著差异(P<0.01),重度脂肪肝组与其他3组间ARFI测值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ARFI测值与脂肪肝程度存在正相关(r=0.372,P<0.05),随着脂肪肝程度加重,肝脏ARFI测值逐渐增高。结论:ARFI技术做为无创性检测肝脏弹性的方法,有助于量化评价弥漫性脂肪肝病变程度。
2010 Vol. 21 (10): 744-746 [摘要] ( 946 ) HTML (0 KB)  PDF  (0 KB)  ( 207 )
747 肾细胞癌亚型的CT诊断价值
郭雨水;冯学知;李先和
DOI:
目的:探讨肾癌亚型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术后病理证实的肾癌68例。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结果:行肾皮质期扫描,在增强的程度上,透明细胞癌比乳头状肾癌和嫌色细胞癌强化明显(P<0.05)。在强化方式上,不均匀性强化及周边强化多见于透明细胞癌(90%)和乳头状肾细胞癌(92%),而均匀性强化多见于嫌色细胞癌(71%);透明细胞癌出现钙化的频率(12%)明显低于乳头状肾细胞癌(25%)和嫌色细胞癌(43%)(P<0.05)。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肾细胞癌较嫌色细胞癌更容易肾周、静脉侵犯。结论:在鉴别肾癌亚型中,肿瘤的强化程度是最有价值的参数,而强化方式、钙化的有无及肿瘤的扩散方式起补充作用。
2010 Vol. 21 (10): 747-749 [摘要] ( 948 ) HTML (0 KB)  PDF  (0 KB)  ( 187 )
750 经阴道超声宫腔声学造影在宫腔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福 林;申文凤;包 狄;陈 伟
DOI: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宫腔声学造影(Sonohysterography,SHG)对宫腔内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101例不孕症患者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sonography,TVS)检查疑有宫腔病变,随后行SHG检查,结果与宫腔镜检查(Hystemscopy,HS)和病理诊断相对照,估价SHG对宫腔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通过与HS和病理检查结果相比,TVS检查对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54.46%(55?蛐101),SHG检查对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91.09%(92?蛐101),二者疾病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G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有效方法,对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有指导意义。
2010 Vol. 21 (10): 750-752 [摘要] ( 1658 ) HTML (0 KB)  PDF  (0 KB)  ( 241 )
752 多层螺旋CT对眼眶爆裂骨折的征象分析
叶玉芳;张淑倩;贾秀川;周汝明;王连庆
DOI: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显示眼眶爆裂骨折直接及间接征象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我院64排多层螺旋CT扫描机,对171例眼眶爆裂骨折的患者行容积扫描并行轴位、冠状位、斜矢状位MPR重建。结果:单侧眶内壁骨折120例,单侧眶下壁骨折12例,单侧眶内壁及眶下壁均骨折27例,单侧内下壁隅角区骨折7例,双侧眶内壁骨折5例。其中骨折伴发的征象有眼睑鼻根及面部肿胀、眼外肌增粗移位及嵌顿、视神经挫伤、球后脂肪间隙模糊、球后血肿、副鼻窦积血积液、眶内脂肪疝入邻近窦腔等18种征象共计336处。邻近的颅面部其他部位的骨折如鼻骨、上颌骨额突、鼻中隔、上颌窦壁等12个部位共计116处。结论: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MPR重建不仅能对眼眶爆裂骨折的直接征象做出诊断,对它的间接征象亦能做出明确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
2010 Vol. 21 (10): 752-755 [摘要] ( 910 ) HTML (0 KB)  PDF  (0 KB)  ( 442 )
755 1家4代13例骨斑点症
靳文德;靳利华;靳玉普
DOI:
目的:旨在提高对家族性骨斑点症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先症者为偶然发现,对先症者及其家族进行手X线片检查。结果:共发现13人患骨斑点症,斑点骨好发于手足的掌、指、跖、趾骨、腕、肘、肩、踝、膝、髋关节、骨盆及长骨的干骺端,以手足短骨、腕、踝、骨盆、膝关节最多见,斑点骨大小不一,形态不一,分布不均。表现奇特。结论:斑点骨对人体无害,儿童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没发现斑点骨缩小、变少的病例。对先症者观察了37年,为国内观察最长的1例。
2010 Vol. 21 (10): 755-756 [摘要] ( 981 ) HTML (0 KB)  PDF  (0 KB)  ( 265 )
       病例报告
757 先天性门静脉瘤2例
杨东红;姚亚宁;南彩玲;马苏美
DOI:
2010 Vol. 21 (10): 757-758 [摘要] ( 804 ) HTML (0 KB)  PDF  (0 KB)  ( 256 )
758 巨大子宫肌瘤的CT诊断2例并文献复习
谢一平;刘金林;马周鹏
DOI:
2010 Vol. 21 (10): 758-759 [摘要] ( 974 ) HTML (0 KB)  PDF  (0 KB)  ( 167 )
760 超声诊断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1例
赵金惠;赵庆春;唐珊珊
DOI:
2010 Vol. 21 (10): 760-760 [摘要] ( 905 ) HTML (0 KB)  PDF  (0 KB)  ( 211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