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日期:1990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辑部
刊  期:月刊
 
2005年 16卷 11期
刊出日期:2005-11-20

病例报告
 
       论著
601 经颅彩色双功超声检测高血压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
赵金惠;陈宇翔;曾慧茹;刘 彤;李 玲;刘海螺;牛乐君
DOI: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高血压对脑血管血流储备功能的损害。方法:用经颅彩色双功超声(TCCD)检测了33例I级原发高血压(EH)患者(A组),30例II级或III级EH患者(B组),以及38例正常对照组(C组)的安静状态下及屏气25s后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mca)及其彩色血流宽度(Dmca)。用如下公式计算MCA的血流量(BFVmca):BFVmca(ml/min)=(Dmca/2)2·π·Vmmca·60。并把屏气25s后BFVmca的相对增加率作为评价脑血管CO2反应性的观察指标。结果:BFVmca的相对增加率在A组、B组及C组分别为29.07%±3.79%,28.12%±3.97%和31.19%±3.21%。I级EH组的脑血管CO2反应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 II级或III级EH组较正常对照组减低更为明显(P<0.01)。结论:轻度高血压患者脑血管血流储备能力已明显受损,且随高血压程度的增高损害进一步加重。
2005 Vol. 16 (11): 601-603 [摘要] ( 2082 ) HTML (0 KB)  PDF  (0 KB)  ( 286 )
604 滤波参数对SPECT图像质量的影响
黄克敏;贺小红;冯彦林;温广华;刘树生;余丰文;刘德军;袁建伟
DOI:
目的:探讨Butterworth滤波器不同滤波参数对SPE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在Jaszczak模型中,注入99Tcm溶液185MBq,充分混匀后模拟常规脑断层显像。然后对1例患者注射99Tcm-TRODAT-1显像剂740MBq,1小时后行常规脑断层显像。选择Butterworth滤波器的不同截止频率(fc)和陡度因子(n)组合,分别对模型及患者数据进行图像重建,获得模型热区和均匀区横断面图像以及患者脑横断面图像。以模型图像的断层分辨率、均匀性指标和平均像素计数,以及脑断层图像中纹状体的分辨效果,来评价滤波参数对SPECT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当fc=0.55~0.70,n=12~32时,模型热区横断面图像可分辨出最小直径为7.9mm的立柱。当fc=0.50~0.60,n=12~32时,患者脑断层图像显示纹状体最清晰;均匀性指标随fc的升高而降低(r=
-0.951,P=0.000),但随n的改变无明显变化(r=0.571,P=0.052);平均像素计数随fc的升高而降低(r=-0.974,P=0.000),但随n的升高而升高(r=0.922,P=0.000)。结论:Butterworth滤波器不同滤波参数可不同程度影响SPECT图像的分辨率、均匀性及平均像素计数。在本研究条件下,临床脑断层图像重建最佳滤波参数为fc=0.50~0.60,n=12~32。
2005 Vol. 16 (11): 604-607 [摘要] ( 1154 ) HTML (0 KB)  PDF  (0 KB)  ( 237 )
       病例报告
607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1例
林建生;王和良;吴建安
DOI:
2005 Vol. 16 (11): 607-607 [摘要] ( 1092 ) HTML (0 KB)  PDF  (0 KB)  ( 259 )
       论著
608 过滤伞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术中的应用价值
周科峰;陈 康;刘长建;张雪斌;舒 欣;程 乐
DOI:
目的:探索过滤伞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材料和方法:20例颈动脉狭窄行支架成形术患者,均采用过滤伞保护装置,术后短期随访。大体观察回收的过滤伞,观察围手术期间死亡、脑栓塞情况以及脑缺血事件的发生。结果:全部过滤伞成功放置,支架成形术均成功实施,回收的20个过滤伞中18个发现组织碎片,无手术死亡,无症状性脑血栓栓塞,临床短期随访均无脑缺血事件发生。结论:过滤伞能有效防止脑血栓事件的发生,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是安全和有效的。
2005 Vol. 16 (11): 608-610 [摘要] ( 1111 ) HTML (0 KB)  PDF  (0 KB)  ( 398 )
       病例报告
610 超声诊断右膝关节多发性游离体1例
熊志强;刘 健
DOI:
2005 Vol. 16 (11): 610-610 [摘要] ( 1078 ) HTML (0 KB)  PDF  (0 KB)  ( 243 )
       论著
611 HRCT在胸部结节病诊断中的价值
肖振平;黎 庶
DOI:
目的:探讨胸部结节病HRCT表现影像特征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26例确诊为胸部结节病的HRCT表现。结果:26例结节病中25例(96.2%)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19例(73.1%)显示肺实质异常,1例仅有肺内病变显示。肺内主要表现为结节影(16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8例),小叶间隔增厚(6例)?熏实变影(6例),磨玻璃影(5例)。经激素治疗4~8周后淋巴结缩小或消失。结论: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和(或)多组纵隔淋巴结肿大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结节影是胸部结节病的特征性表现。HRCT在诊断胸部结节病、观察激素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05 Vol. 16 (11): 611-613 [摘要] ( 1102 ) HTML (0 KB)  PDF  (0 KB)  ( 271 )
614 原发心房肿瘤超声心动图图像特征及规律性研究(附200例病理对照和术后随访)
侯传举;邓东安;朱鲜阳;韩秀敏;刘剑立;毛文珍;齐岩梅;黄 峥
DOI:
目的:探寻原发心房肿瘤超声心动图(ECG)图像特征及规律性,观察心房肿瘤ECG图像特征与病理和预后关系。方法:应用ECG检查200例原发心房肿瘤,探寻心房肿瘤ECG图像特征及规律性,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术后ECG随访。结果:根据ECG图像特征对200例心房肿瘤全部做出正确诊断。心房肿瘤ECG图像特征及规律性明显:①左房肿瘤多见,右房肿瘤少见,双房肿瘤罕见。②左房肿瘤以粘液瘤多见,ECG图像表现单一,其它肿瘤少见;右房肿瘤虽然少见,但肿瘤病理类型多,ECG图像特征多样。③粘液瘤与心房壁界限明显,绝大多数都通过短蒂与房间隔相连,极少数与心房壁相连,瘤体以蒂为固定点随心脏收缩、舒张往返运动;恶性肿瘤与心房壁接触密切,接触范围广泛,无蒂,瘤体不随心脏收缩、舒张运动。④心房粘液瘤可致房室瓣相对性狭窄和关闭不全,但一般不引起瓣膜器质性病变,瘤体摘除后ECG随访绝大多数房室瓣功能即恢复正常。⑤术后ECG随访粘液瘤术后复发率很低,复发间隔时间较长;恶性肿瘤复发率很高,复发间隔时间很短。结论:原发心房肿瘤ECG图像特征及规律性明显,ECG对原发心房肿瘤有特异性诊断价值,但最后确定肿瘤性质必须依靠病理诊断。
2005 Vol. 16 (11): 614-617 [摘要] ( 1067 ) HTML (0 KB)  PDF  (0 KB)  ( 233 )
618 不同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的应变率评价
蒋文莉;郭瑞强;周 青;周立明;郝力丹;陈金玲
DOI:
目的:探讨左心室收缩期应变率与射血分数的关系,评价不同左室构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55例高血压患者和25例健康人,应用常规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图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根据LVMI和RWT将高血压病分为左室正常构型(LVN)和左室重构(LVR)两组。每例病人采用应变率成像法测量各室壁中间段和基底段的收缩期应变率,Simpson’s法计算射血分数。结果:不同构型组各室壁收缩期应变率的平均值与射血分数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r1=-0.82,r2=-0.84和r3=-0.94,P<0.001)。收缩期应变率在3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射血分数在高血压LVR与正常组和高血压LVN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熏 而在正常人组和高血压LVN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变率成像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敏感、简便而可靠的描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收缩功能的指标。
2005 Vol. 16 (11): 618-620 [摘要] ( 2159 ) HTML (0 KB)  PDF  (0 KB)  ( 199 )
621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及应变率成像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研究
徐伟忠;李剑平;李 恂;季 勇
DOI:
目的:探讨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及应变率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及应变率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取心尖四腔心切面,获取44例高血压病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二尖瓣前后叶瓣环的组织速度曲线和应变率曲线,分别测量舒张期峰值速度(Ve、Va)及舒张期峰值应变率(e、a);计算前后瓣环的平均峰值速度(EVe、EVa)及比率(EVe?蛐EVa);平均峰值应变率(Ee、Ea)及比率(Ee/Ea)。用血流多普勒法测定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E、A)及比率(E/A),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患者EVe,EVe/EVa和Ee,Ee/Ea明显降低,且高血压肥厚组(LVH组)比非肥厚组(non-LVH组)降低更甚,EVa则明显升高,Ee/Ea比率与EVe/EVa比率呈高度显著相关(rs’=0.890,P<0.001),二者对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E/A比率(P<0.001)。结论:QTVI及SRI能便捷准确地定量高血压病患者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及应变率,揭示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改变,有助于舒张功能受损程度的判断,优于传统的血流多普勒法,为又一无创检测左室舒张功能的新方法。
2005 Vol. 16 (11): 621-623 [摘要] ( 2336 ) HTML (0 KB)  PDF  (0 KB)  ( 259 )
624 血管压迫延髓腹外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李玉侠;韩东明;王红坡;夏黎明;周国胜
DOI:
目的:评价原发性高血压与延髓腹外侧血管压迫的相关性。方法:2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共同分析2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0例继发性高血压病人、18例正常对照组的MRI。结果: 第一组中15例(n=20,75%)、第二组中1例(n=10,10%)、第三组中2例(n=18,11%)延髓头侧腹外侧部(RVLM)受压(P<0.01)。所见责任血管15例原发性高血压小脑后下动脉(PICA)10例(67%),小脑前下动脉(AICA)2例(13%),椎动脉(VA)3例(20%)。另3例为PICA。15例原发性高血压中分别见7例左、右单侧受压,1例两侧同时受压;另3例均为右侧受压。第一组中橄榄后沟中心与最近动脉的距离平均为(1.1±3.0)mm,第二组为(4.9±4.0)mm,第三组为(3.8±2.2)mm(P<0.05)。延髓髓质表面与最近动脉的距离,第一组为(0.5±0.9)mm,第二组为(1.5±1.6)mm,第三组为(1.6±2.1)mm,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与血管压迫RVLM关系密切,而与延髓其它部位受压无关。
2005 Vol. 16 (11): 624-626 [摘要] ( 1246 ) HTML (0 KB)  PDF  (0 KB)  ( 239 )
627 梯度回波同、反相位T1WI在不典型脂肪肝的应用价值
温新东;李又成;黎金林;翁传政
DOI:
目的:探讨MR梯度回波同相位与反相位T1WI在不典型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随访性研究24例不典型脂肪肝患者的常规MR成像及MR梯度回波同相位与反相位T1WI,直接观察肝脏脂肪变性灶在MRI常规序列及SPGR T1WI同相位与反相位像上的信号变化,并计算梯度回波同相位与反相位T1WI上肝脏脂肪变性灶与脾脏的信号强度比(SIR),应用小样本配对t检验作统计学差异分析。结果:弥漫性脂肪肝伴正常肝岛8例,肝内局灶性脂肪浸润16例,肝脂肪变性灶在SE T1WI及FSE T2WI上为均等或稍高信号,正常肝岛呈相对低信号。在SPGR T1WI同相位与反相位像上,肝脂肪变性灶信号分别为等或稍高信号及低信号,脂肪变性灶与脾脏的信号强度比值分别为1.37±0.13和0.92±0.13,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13.187,P=0.000)。结论:MR梯度回波同相位与反相位T1WI能对脂肪肝进行简单而敏感的定性检出,在US或CT表现不典型脂肪肝的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
2005 Vol. 16 (11): 627-630 [摘要] ( 1436 ) HTML (0 KB)  PDF  (0 KB)  ( 254 )
       病例报告
630 脾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关敬尧;戴世鹏;桂 林
DOI:
2005 Vol. 16 (11): 630-630 [摘要] ( 1115 ) HTML (0 KB)  PDF  (0 KB)  ( 269 )
       论著
631 肝门胆管癌CT诊断与手术及病理对照
张晓锦;祝安惠
DOI: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16例肝门胆管癌行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并与手术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典型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及肝门区肿块,大部分肝门肿块表现为中等程度强化,动态增强扫描肿块逐渐强化。大部分肿瘤经手术切除。病理结果12例为中、高分化腺癌,4例为低分化腺癌。结论: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显示肝门胆管癌的形态特征和提高诊断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2005 Vol. 16 (11): 631-633 [摘要] ( 1159 ) HTML (0 KB)  PDF  (0 KB)  ( 299 )
       病例报告
633 乙状结肠膀胱瘘1例
吕道生;林玲玲;林丽娟;鞠衍国;王洪杰
DOI:
2005 Vol. 16 (11): 633-633 [摘要] ( 1094 ) HTML (0 KB)  PDF  (0 KB)  ( 214 )
       论著
634 钩突癌的CT诊断
夏瑞明;章士正
DOI:
目的:探讨钩突癌的CT检查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钩突癌的CT检查和诊断资料。结果:CT发现钩突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1.8%,增强扫描动脉期是诊断的关键,钩突癌CT平扫表现为钩突增大变形,动脉期钩突内可见低密度肿块。结论:CT检查对钩突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2005 Vol. 16 (11): 634-635 [摘要] ( 1115 ) HTML (0 KB)  PDF  (0 KB)  ( 277 )
636 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土贝母皂甙微囊栓塞治疗兔肾VX2移植癌的疗效观察
张大昆鸟;刘振堂;李 镝
DOI:
目的:利用能量多普勒超声评价土贝母皂甙微囊经肾动脉灌注对兔VX2移植性肾癌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复制40只兔VX2移植性肾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土贝母组、空白微囊组、土贝母皂甙微囊组各10只,经肾动脉分别注入生理盐水3ml、土贝母注射液0.1mg/kg、空白微囊5.1mg/kg、土贝母皂甙微囊5.1mg/kg。1周后对各组兔肿瘤生长情况及血流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栓塞治疗后土贝母皂甙微囊组兔肾癌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肿块内及其周边出现强回声光团,低回声肿块回声增强或变成强弱不等回声。术前土贝母皂甙微囊组10个肿块内均可测及血流信号,术后8个肿块血流信号完全消失,2个肿块血流信号明显减少。结论:能量多普勒超声可对土贝母皂甙微囊栓塞治疗兔肾VX2移植癌疗效评价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
2005 Vol. 16 (11): 636-638 [摘要] ( 1891 ) HTML (0 KB)  PDF  (0 KB)  ( 284 )
639 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泌尿系结石中的初步应用
殷瑞根;王冬青;赵 亮;孙维斌;廖 谦;张 莉
DOI: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MSCT)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9例可疑泌尿系结石的病例行腹部平片(KUB)和全腹部低剂量MSCT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对两种方法检出结果作统计分析。记录低剂量MSCT扫描时权重CT剂量指数(CTDIw)。结果:KUB拟诊33例为阳性结石,36例阴性,其中共有47例得到证实,其敏感性为62%,特异性为89.5%,准确性为69.6%。MSCT共拟诊泌尿系结石51例,18例阴性,其中68例得到证实,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4.7%,准确性为98.6%。两种方法对泌尿系结石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P<0.01)。低剂量MSCT扫描时CTDIw平均为4.8mGy。结论:低剂量MSCT是一种敏感、安全的泌尿系结石检查方法,优于KUB平片。
2005 Vol. 16 (11): 639-641 [摘要] ( 1205 ) HTML (0 KB)  PDF  (0 KB)  ( 228 )
642 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的CT鉴别诊断
王冬梅;陈君坤
DOI:
目的:提高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的术前CT定性诊断准确性。材料与方法:5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病变,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卵巢良、恶性肿瘤的CT诊断准确性均为89%,其中畸胎瘤达93%,卵巢区炎性包块的准确性为73%。结论:CT对于卵巢畸胎瘤的诊断及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值得肯定,对于各类囊肿及炎性包块作定性诊断时应密切结合临床。
2005 Vol. 16 (11): 642-644 [摘要] ( 1128 ) HTML (0 KB)  PDF  (0 KB)  ( 264 )
645 螺旋CT三维重建在正畸治疗埋伏多生牙中的应用
吴爱琴;郑文龙;许崇永;程建敏;林新平;胡荣党
DOI: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骨埋伏多生牙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9例颌骨埋伏多生牙患者作轴位薄层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SSD)及容积重建(VR)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任意平面和任意曲面的三维图像。结果:39例计52颗埋伏多生牙均能清楚显示其数量、位置、大小、形状、唇腭侧、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正确诊断埋伏多生牙及其相关情况,对正畸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05 Vol. 16 (11): 645-647 [摘要] ( 1121 ) HTML (0 KB)  PDF  (0 KB)  ( 298 )
       病例报告
647 胸廓出口综合征右锁骨下动静脉及臂丛神经均受压迫1例
刘向东;吴文娟;李海涛
DOI:
2005 Vol. 16 (11): 647-647 [摘要] ( 1024 ) HTML (0 KB)  PDF  (0 KB)  ( 271 )
       论著
648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骨骼单发病灶的鉴别诊断
范义湘;罗荣城;李贵平
DOI: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显像对骨显像单个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MDP)骨显像提示骨骼单个病灶的恶性肿瘤患者38例,骨显像后1~2周接受18F-FDG代谢显像。根据病灶穿刺活检、3~12个月随访期内有无骨痛及MRI检查判断单个病灶是否为骨转移。以此为标准,计算18F-FDG显像对骨骼单个病灶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灶穿刺活检证实为骨转移瘤21例,随访期内出现骨痛,复查全身骨显像提示其它部位骨骼出现新的病灶而诊断骨转移4例,2例经MRI证实为骨转移;其余11例为良性病变。38例患者发生骨转移27例,发生率71.0%(27/38)。18F-FDG显像提示骨骼病灶高代谢27例,但其中1例为骨结核,另1例为放射性炎症。18F-FDG显像对骨骼单个病灶的诊断灵敏度为92.5%(25/27),特异性为81.8%(9/11),诊断符合率89.5%(34/38),阳性预测值92.5%,阴性预测值81.8%。结论:18F-FDG代谢显像可对骨骼单个病灶准确鉴别。在脊椎骨、骨盆等部位能更灵敏地发现病灶。
2005 Vol. 16 (11): 648-650 [摘要] ( 2240 ) HTML (0 KB)  PDF  (0 KB)  ( 248 )
       论著摘要
651 原发腹部脏器外囊性病变的CT诊断(附9例报告)
吴 天;张 翔;李 欣
DOI:
2005 Vol. 16 (11): 651-652 [摘要] ( 1122 ) HTML (0 KB)  PDF  (0 KB)  ( 317 )
       影像技术
653 甲氧氯普胺在非压迫性低张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
毕景亮;毕 波
DOI:
2005 Vol. 16 (11): 653-653 [摘要] ( 1084 ) HTML (0 KB)  PDF  (0 KB)  ( 236 )
       病例报告
654 成人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影像诊断:1例报告与文献复习
全冠民;袁 涛
DOI:
2005 Vol. 16 (11): 654-655 [摘要] ( 1087 ) HTML (0 KB)  PDF  (0 KB)  ( 226 )
656 Hallervorden-Spatz病1例
郑东明;张锦辉;范国光;郭 阳
DOI:
2005 Vol. 16 (11): 656-657 [摘要] ( 1163 ) HTML (0 KB)  PDF  (0 KB)  ( 331 )
657 鼻筛型脑膜膨出1例
全世杰;任连兴;郑 刚;王文刚;于秀荣
DOI:
2005 Vol. 16 (11): 657-658 [摘要] ( 1073 ) HTML (0 KB)  PDF  (0 KB)  ( 297 )
659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1例及文献复习
王 罡;王绍波;李 鹏;季云海;安鸿飞
DOI:
2005 Vol. 16 (11): 659-660 [摘要] ( 1078 ) HTML (0 KB)  PDF  (0 KB)  ( 240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