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日期:1990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辑部
刊  期:月刊
 
2003年 14卷 3期
刊出日期:2003-06-20

病例报告
 
       论著
151 磁源性影像对颅内肿瘤患者初级体感皮质定位的研究
孙吉林;吴 杰;李素敏;吴育锦;刘连祥;冯庆韬
DOI:
目的:确定磁源性影像(MSI)对颅内肿瘤性病变患者脑初级体感皮质定位的价值。材料与方法:6例颅内肿瘤接近体感皮质的患者,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15~68岁,平均46岁。对患者双侧腕部正中神经进行电刺激。用306通道全头型生物磁仪(MEG)进行脑磁场测量。MRI设备使用GE公司生产的1.5T Signa Horizon成像系统。结果:所有受试者均出现M20波峰(电刺激腕部正中神经后20ms左右出现的体感诱发磁场)及M35波峰(电刺激腕部正中神经后35ms左右出现的体感诱发磁场),M20波峰潜伏期为21.2±0.9ms。MRI显示病变侧脑沟明显变窄。MSI明确地显示出脑体感皮质与肿瘤的立体关系,借此外科医师很容易地识别出中央沟的位置。结论:MSI对帮助术前制定的手术计划、术中的程序以及提供肿瘤与脑功能区的立体关系有重要意义。
2003 Vol. 14 (3): 151-154 [摘要] ( 1766 ) HTML (0 KB)  PDF (958 KB)  ( 860 )
155 脂质体声学造影剂增强脑实质显像的视频分析研究
何 琳;高云华;左 松;夏红梅;谭开彬
DOI:
目的:评价本实验室研制的脂质体声学造影剂“脂氟显”应用于脑实质时的显像增强效果。方法:对实验犬颞骨部分切除,建立2cm×1.5cm大小骨窗作为声窗,经外周静脉团注“脂氟显”(剂量为0.01ml/kg)对脑组织进行实时造影观察。应用视频灰阶分析技术,测定大脑皮质、丘脑、深部白质造影0秒、10秒……30分各时间的灰阶值,绘制时间-强度曲线。结果:造影后脑实质的丘脑、灰质、白质显像较造影前明显增强(0秒与40秒灰阶值比较P<0.01);造影显像时间长(造影5分时的灰阶强度与0秒时比较P<0.01);脑实质丘脑、皮质、白质的灰阶峰值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小剂量“脂氟显”可显著增强脑实质显像,脑实质不同部位的血流灌注有差异。
2003 Vol. 14 (3): 155-157 [摘要] ( 1206 ) HTML (0 KB)  PDF  (0 KB)  ( 671 )
158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CT表现(附151例分析)
张晓凡;蔡静怡;刘志学;丁凤姝;张 毅
DOI:
目的:评价CT扫描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151例经临床确诊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CT平扫151例,增强78例,62例患儿复查2~5次。结果:CT正常21例,异常130例,其中脑积水128例,脑沟普遍增宽73例,脑底池闭塞密度增高85例,脑膜血管异常强化56例,脑梗塞54例,结核瘤26例,钙化22例。结论:CT在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中具有重要价值,脑沟增宽可作为脑萎缩早期的唯一征象,基底池变窄密度增高伴脑积水及局灶状脑梗塞为其典型表现,增强CT显示脑膜血管异常强化及结核瘤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平扫CT。
2003 Vol. 14 (3): 158-160 [摘要] ( 2481 ) HTML (0 KB)  PDF (1565 KB)  ( 596 )
160 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CT分析
郭 岗;蔡爱群;周修国
DOI: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分析63例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CT表现及转移淋巴结分布,对手术加放、化疗与单纯手术治疗者,及术前淋巴结转移阳性与阴性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时间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最常见于2R区、7区及2L区。手术加放、化疗与单纯手术治疗及术前有否淋巴结转移,其术后淋巴结转移时间有明显差异。结论: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受多种因素影响,若能合理的结合放、化疗,可延长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时间,提高生存率。CT是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有效诊断方法。
2003 Vol. 14 (3): 160-163 [摘要] ( 1250 ) HTML (0 KB)  PDF (889 KB)  ( 648 )
164 腐生型肺曲霉菌病的CT诊断(附6例报告)
杨 彦;候中和;田 萍;孙逢春
DOI:
目的:探讨腐生型肺曲霉菌病的CT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经病理活检、手术证实的6例腐生型肺曲霉菌病的CT进行分析,其中结核继发曲霉菌病3例,慢性肺脓肿、糖尿病肺大泡和包虫囊肿各1例,常规CT扫描,病变区变换体位扫描。结果:6例CT分别于肺结核空洞、慢性脓腔、肺大泡空腔及包虫囊腔内见结节状曲霉菌球,变换体位曲霉菌球游离于空腔或空洞内,其周围有新月样透亮影。讨论:结节样均匀的高密度曲霉菌球,其周围有新月样透亮影,曲霉菌球随体位的变化游离于空腔或空洞内是腐生型肺曲霉菌病的CT特征。结合原发病史,变换体位进行病变区扫描对其诊断有重要意义。
2003 Vol. 14 (3): 164-165 [摘要] ( 1191 ) HTML (0 KB)  PDF (2029 KB)  ( 809 )
166 肺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技术可行性探讨
张英魁;邓文辉;齐学军;范伟英;杜彤宇;高 菲;吕 丽;贾绍田
DOI:
目的:探讨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对50例受检者在行常规剂量肺部螺旋CT扫描后再进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而后对两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显示正常肺部结构方面两组图像无明显差别;在不同肺部疾病中两组图像均可提供相近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信息。结论:肺部低剂量螺旋CT是切实可行的,特别适用于大批量体格检查。
2003 Vol. 14 (3): 166-168 [摘要] ( 1214 ) HTML (0 KB)  PDF (3430 KB)  ( 895 )
169 PET诊断肺部肿瘤的SUV值与灵敏度分析
关志伟;姚树林;田嘉禾;张锦明;陈英茂;冯惠茹
DOI:
目的:通过病例回顾分析标准摄取值(SUV)和以此为诊断标准时18F-FDG PET灵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CT不能诊断的肺部实性变而行PET检查的病例,用半定量的方法进行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参照最终的病理或随访结果,计算灵敏度、特异性,绘制工作曲线ROC。分别选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寻找SUV和18F-FDG PET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入选病例121例,最后证实恶性94例,良性27例。以SUV≥2.5为诊断标准,PET正确诊断恶性69例,良性23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3.4%和85.2%,细支气管肺泡癌在假阴性病例中占68%。析因结果显示,SUV值受病理类型和病灶大小的影响意义显著,年龄和性别对其影响的意义不显著。结论:病理类型和病灶大小是影响SUV值的两大独立因素,它们影响了以SUV值为诊断标准的灵敏度,细支气管肺癌是影响灵敏度的主要病理类型。
2003 Vol. 14 (3): 169-172 [摘要] ( 1286 ) HTML (0 KB)  PDF (988 KB)  ( 923 )
173 主动脉壁内血肿——一种不典型夹层的电子束CT诊断
郑敏文;孙立军;葛雅丽;赵宏亮;白桂琴;李 剑
DOI:
目的:探讨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电子束CT(EBCT)影像特征及对临床诊治的指导意义。方法:13例经EBCT连续容积增强扫描的主动脉IMH患者,综合分析其EBCT影像特征及临床特点。结果:EBCT所见IMH的直接征象:13例主动脉壁新月形或环形低密度增厚,无内膜片及真、假腔。7例血肿外缘轻度环状强化。血肿CT值60~108Hu。间接征象:穿透性溃疡征9例,钙化内移3例,主动脉壁粥样硬化8例,一侧或双侧胸腔积液7例(2例分别合并叶间裂或心包积液)。并发征象:动脉瘤2例,B型主动脉夹层1例。结论:EBCT是检出主动脉IMH的快速、无创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IMH的直接、间接征象及并发征象,对临床的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3 Vol. 14 (3): 173-176 [摘要] ( 1355 ) HTML (0 KB)  PDF (1234 KB)  ( 1028 )
       病例报告
176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破裂1例的超声所见
韩舞群
DOI:
2003 Vol. 14 (3): 176-176 [摘要] ( 1181 ) HTML (0 KB)  PDF (936 KB)  ( 657 )
       论著
177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临床应用
王照谦;夏 昆;朱 皓;杨志强;王克礼;刘晓枫;方唯一
DOI:
目的:初步探讨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5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的患者做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回顾性心电门控、0.5s螺旋扫描、心脏分段重建算法和静脉注射对比剂)。在9个心电相位窗上对冠状动脉进行图像重建并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45例中,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重建图像质量最佳的相位窗多数为70%,分别占84.4%,77.8%和66.7%。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显示较好且能满足影像学评价分别占93.3%,80%,60%和42.2%。在心率<60次/分的16例中,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显示较好且能满足影像学评价分别占93.8%,75%和62.5%。在心率为60~70次/分的21例中,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较好且能满足影像学评价分别占85.7%,66.7%和42.9%。在心率>70次/分的8例中,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较好且能满足影像学评价分别占37.5%,12.5%和0。在冠状动脉正常或狭窄程度<50%的12例中,二维曲面重建图像显示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的长度分别为108±15mm,81±26mm和126±16mm。结论:MSCT在多数情况下能较好地显示冠状动脉,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的筛选方法。
2003 Vol. 14 (3): 177-180 [摘要] ( 1270 ) HTML (0 KB)  PDF (1690 KB)  ( 1067 )
181 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前后血清VEGF含量的变化
郭吉刚;郭顺林;杜富会;王文辉;王莲初;常香惠
DOI: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后外周血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检测28例HCC患者TACE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天、3天、5天、7天、14天、28天的血清VEGF的含量,并在术前及术后1天测定肝功和外周血血小板数量。结果:TACE术后1天血清VEGF升高达峰值,之后逐步下降,术后14天又开始升高。术后1天肝功(ALT和AST)升高达峰值,以后下降。术后1天较术前血清VEGF的变化与相应肝功变化,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变化及术中碘化油用量无相关性。结论:TACE术后外周血VEGF含量的变化,反映了HCC患者TACE术后肿瘤组织缺氧及肿瘤血管生成状况,依据VEGF分泌规律,TACE术后选择合适时机进行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有望提高TACE的疗效。
2003 Vol. 14 (3): 181-183 [摘要] ( 1246 ) HTML (0 KB)  PDF (932 KB)  ( 837 )
184 卵巢肿瘤的MRI诊断(附38例MRI、超声和病理对照)
李 敏;胡振民
DOI:
目的:探讨MR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的MRI资料,包括良性肿瘤20例,恶性肿瘤18例,并与超声及病理学结果对照。结果:38例卵巢肿瘤中单侧性卵巢肿瘤21例,双侧卵巢肿瘤17例。卵巢病灶共计55个,其中囊性肿瘤33个,实质性肿瘤22个。MRI和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92.7%,87.2%和81.8%,72.7%。结论:MRI对卵巢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较超声优越。
2003 Vol. 14 (3): 184-187 [摘要] ( 1248 ) HTML (0 KB)  PDF (1249 KB)  ( 722 )
188 动脉化疗与手术序贯治疗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
梁 敏;王晓丽;高文斌;尹良伟
DOI:
目的:探讨动脉化疗与手术序贯治疗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68例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行Seldinger改良法股动脉穿刺、插管。分别行肠系膜下动脉、双侧髂内动脉造影。根据肿瘤对盆腔转移、侵袭情况加用肠系膜下动脉化疗药物动脉灌注。化疗后对可以进行手术者行肿瘤切除术或肿瘤减瘤术,术后继续动脉化疗至少2~3周期。评价化疗疗效、2期手术切除率及毒副反应。结果:全部病例有效率(CR+PR)为80.88%(55/68)。2期手术切除率为39.70%(27/68),其中,卵巢癌2期手术切除率为44.0%(22/50),子宫颈癌2期手术切除率为27.8%(5/18),二者间差异显著(P<0.05)。施行2期手术病例的生存期明显高于单纯动脉化疗而未行2期手术病例,二者间差异显著(P<0.05)。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轻到中度。结论:肠系膜下动脉的造影、灌注应作为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动脉化疗的常规步骤实施。动脉化疗与手术序贯治疗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一个新方法,显著提高了肿瘤的2期切除率、有效率,延长了生存期。
2003 Vol. 14 (3): 188-190 [摘要] ( 1005 ) HTML (0 KB)  PDF (996 KB)  ( 568 )
       病例报告
190 小网膜淋巴管囊肿1例
杨 全;李晓兰;张 翱;肖 凡
DOI:
2003 Vol. 14 (3): 190-190 [摘要] ( 1199 ) HTML (0 KB)  PDF (923 KB)  ( 604 )
       论著
191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诊断(附42例分析)
孔西建;刘玉可
DOI:
目的:探讨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表现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表现,42例均行X线检查,28例CT检查,12例MR检查。结果:①皂泡状或吹气球样膨胀性骨破坏:X线36例,CT 22例,MR 6例;②病灶内骨小梁间隔或骨嵴:X线 33例,CT 18例,MR 4例;③邻近病灶端骨质轻度硬化:X线 16例,CT 14例,MR 8例;④骨壳边缘不全病理骨折:X线 9例,CT 8例,MR 4例;⑤骨膜反应:X线 2例,CT 1例;⑥软组织肿块:X线 1例,CT 3例,MR 1例;⑦病灶内单发或多发液-液平面:CT 21例,MR 10例。结论:动脉瘤样骨囊肿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X线、CT及MR三者结合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2003 Vol. 14 (3): 191-194 [摘要] ( 1275 ) HTML (0 KB)  PDF (1180 KB)  ( 914 )
195 检查前未大量饮水对骨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高文萍;屈婉莹;姚稚明;朱 明;秦 嵩
DOI:
目的:探讨未专门饮水对骨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以及该方法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采集图像的最佳时间。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大量饮水组(饮水组)和未大量饮水组(未饮水组),每组16例;饮水组注药后饮水1000ml以上,未饮水组注药后正常饮食;两组均于注药后3小时开始行全身前位和后位骨显像,未饮水组注药后4、5小时再各完成1次全身后位骨显像;用目测和半定量分析判断图像结果。结果:饮水组和未饮水组注药后3小时图像质量的差别无显著意义;未饮水组注药后3、4、5小时目测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别,但半定量分析表明,随时间的推移,骨与软组织的放射性比值有所增加。结论:骨显像时患者不大量饮水是可行的,特别适于不能大量饮水和排尿困难的患者;未饮水组采集图像的最佳时间后延,注药后4小时为宜。
2003 Vol. 14 (3): 195-196 [摘要] ( 1170 ) HTML (0 KB)  PDF (821 KB)  ( 837 )
197 蒙古族正颌外科正常值的三维X线测量研究
徐妍妍;孟秀英;申铁兵;印淑贤;杨秀峰;苏秉亮
DOI:
目的:研究蒙古族正常成年人的三维头影测量标准,为正颌外科提供诊断治疗设计的定量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正常牙合标准的蒙古族成年人105名(男51名,女54名),选择92名(男女各半)运用计算机辅助X线头影测量系统,对颌面软、硬组织进行三维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①硬组织三维X线,线距测量有性别差异而角度项目无性别差异;②线距项目在矢状、横向、垂直三维方向与广东人、西安人有显著性差异;③左右相同测量项目结果比较并不完全一致;④颅颌面软组织三维头影测量结果存在性别、民族和种族的差异。结论:通过本次研究获取颌面软、硬组织的三维信息,揭示了蒙古族正常牙合成人的骨骼,外貌特征,为临床的正颌、正畸提供了依据。
2003 Vol. 14 (3): 197-201 [摘要] ( 1120 ) HTML (0 KB)  PDF (1571 KB)  ( 753 )
202 PACS在放射科图像管理中的应用
王 涛;于长路;祁 兵;韩宇欣;吴 天
DOI:
目的:探讨图像存档及通信系统(PACS)在现代化医院放射科图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通过数字化图像管理与传统的放射科胶片管理两种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进行比较。结果:传统的胶片管理模式显露出许多缺点,数字化图像管理是唯一出路。结论:随着PACS在放射科中的应用,数字化图像管理模式必将取代传统的胶片管理模式。医学影像领域的“无胶片”时代即将来临。
2003 Vol. 14 (3): 202-204 [摘要] ( 2121 ) HTML (0 KB)  PDF (767 KB)  ( 782 )
       论著摘要
205 不伴皮肤血管痣的Sturge-Weber综合征的颅骨平片、CT、MRI和MRA表现
任 艳;高振龙;陈 谅
DOI:
2003 Vol. 14 (3): 205-206 [摘要] ( 2562 ) HTML (0 KB)  PDF (1263 KB)  ( 1694 )
207 急症动脉溶栓救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王 宏;翟会琴;吴 英;陈庆福
DOI:
2003 Vol. 14 (3): 207-208 [摘要] ( 1122 ) HTML (0 KB)  PDF (2443 KB)  ( 628 )
209 脑内环形强化病变的CT鉴别诊断
黄 延
DOI:
2003 Vol. 14 (3): 209-210 [摘要] ( 1272 ) HTML (0 KB)  PDF (1065 KB)  ( 731 )
211 蝶窦变异的CT评价及其临床意义
周长友;张玉忠
DOI:
2003 Vol. 14 (3): 211-212 [摘要] ( 2878 ) HTML (0 KB)  PDF (905 KB)  ( 1790 )
213 CT在甲状腺切除术中防止神经损伤的作用
冯国成
DOI:
2003 Vol. 14 (3): 213-214 [摘要] ( 1135 ) HTML (0 KB)  PDF (832 KB)  ( 656 )
215 重复肾及其合并畸形的影像学诊断
魏月凤;周 兵
DOI:
2003 Vol. 14 (3): 215-216 [摘要] ( 1148 ) HTML (0 KB)  PDF (1212 KB)  ( 661 )
217 MRI诊断子宫平滑肌脂肪瘤(附3例报告)
何 丹;高 森;陈向红;孙玲玲;李利利
DOI:
2003 Vol. 14 (3): 217-218 [摘要] ( 1525 ) HTML (0 KB)  PDF (1601 KB)  ( 1202 )
219 常规X线图像数字化成像技术CR与DR的比较
杨 凯
DOI:
2003 Vol. 14 (3): 219-220 [摘要] ( 1125 ) HTML (0 KB)  PDF (743 KB)  ( 870 )
       病例报告
221 异位肾CT、MR诊断2例
董其龙;黄金辉;钱根年
DOI:
2003 Vol. 14 (3): 221-222 [摘要] ( 1365 ) HTML (0 KB)  PDF (1472 KB)  ( 709 )
223 肾嗜酸细胞瘤的CT诊断2例
蒋立城;田洪梓
DOI:

2003 Vol. 14 (3): 223-224 [摘要] ( 1192 ) HTML (0 KB)  PDF (1927 KB)  ( 693 )
224 肝炎性假瘤误诊为肝癌1例
吕仕军;王 倩
DOI:
2003 Vol. 14 (3): 224-225 [摘要] ( 1096 ) HTML (0 KB)  PDF (1265 KB)  ( 763 )
225 腹主动脉瘤致上消化道出血1例
刘会生;曹旭升;朱永彤
DOI:
2003 Vol. 14 (3): 225-226 [摘要] ( 1178 ) HTML (0 KB)  PDF (1259 KB)  ( 681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