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日期:1990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辑部
刊  期:月刊
 
2018年 29卷 3期
刊出日期:2018-03-20

中枢神经影像学
乳腺影像学
胸部影像学
心脏、血管影像学
腹部影像学
肌肉骨骼影像学
介入影像学
短篇论著
病例报告
综述
 
       中枢神经影像学
153 颈动脉斑块与急性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研究
刘雅宝1,纪盛章2,张伯生1,贾福艳1
目的:应用3.0T多序列高分辨率MRI对颈动脉斑块分型、定量测量斑块负荷并分析其成分,探讨颈动脉斑块分型、负荷及组成成分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纳入65例颈内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Philips Intera Achieva 3.0T MRI扫描仪,于发病7 d内行头颅和双侧颈动脉MRI检查。在DWI序列上测量急性脑梗死体积;根据蔡剑鸣等制定的颈动脉斑块的MRI分型标准,采用CASCADE软件对斑块分型,分析其组成成分;测量平均颈动脉管腔面积(LA)、平均血管总面积(TVA),计算出平均管壁面积(WA)、平均管壁标准化指数(NWI);测量颈动脉斑块内脂质核心体积。结果:①缺血侧颈动脉Ⅳ~Ⅴ型及Ⅵ型斑块的发生率、斑块内脂质核心的发生率、平均WA及平均NWI均高于非缺血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缺血侧颈动脉平均NWI及斑块内脂质核心体积与同侧急性脑梗死体积具有较强正相关性(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3.0T MR能清晰显示颈动脉斑块的组成成分,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分型、定量测量颈动脉管壁负荷以及斑块内部成分的体积,从而对预测脑缺血事件的发生、监控病情的发展提供帮助。
2018 Vol. 29 (3): 153-157 [摘要] ( 652 ) HTML (1 KB)  PDF  (0 KB)  ( 246 )
158 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及MRI影像学特点
徐亚利,汤光宇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及MRI影像学特点,探讨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男8例,女6例,年龄21~65岁,平均(30.3±12.0)岁。14例均行MRI检查,5例同时行CT检查。结果:14例中枢神经细胞瘤中10例位于侧脑室近孟氏孔处,4例位于其它脑脊液播散部位,肿瘤平均直径(5.79±1.79) cm。CT上多表现为混杂密度,2例肿瘤表现为完全实性,3例均可见钙化及囊变。MRI肿瘤表现为不均匀信号,T1WI多呈等、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囊性部分表现为明显高信号;12例可见肥皂泡样表现及血管流空影,8例均可见针状体连接肿瘤实性部分与波浪形侧脑室壁。增强MRI多呈不均匀强化。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在CT及MRI上有一定特征性,根据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有助于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准确诊断。
2018 Vol. 29 (3): 158-160 [摘要] ( 682 ) HTML (1 KB)  PDF  (0 KB)  ( 335 )
       乳腺影像学
161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对乳腺癌化疗疗效的评价
王 伟,于凤凯,韩云鹏,关 健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对乳腺癌化疗疗效的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的45例化疗的乳腺癌进行MRI的疗效的诊断分析,化疗前进行MRI检查,化疗2~3月后再进行MRI检查,比较肿瘤大小,ADC值变化,增强扫描的横轴位及曲线的变化等。结果:化疗前的肿瘤大小(29.9±10.3) mm及体积大小(22 689.2±1 090.5) mm3与化疗后的肿瘤大小(12.6±5.3) mm和体积大小(15 042.9±211.2) mm3存在明显差异(P<0.05);化疗后患者的ADCmean值(1 102.6±102.3)×10-6 mm2/s和ADCmin值(1 042.9±211.2)×10-6 mm2/s明显高于化疗前(849.9±120.3) mm2和(715.2±100.5) mm2/s,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由Ⅲ型向Ⅰ型变化的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化疗后进行MRI评价可以明显观察患者的病灶变化及ADC的变化,进行化疗后患者的曲线由Ⅲ型向Ⅰ型变化的趋势。
2018 Vol. 29 (3): 161-164 [摘要] ( 655 ) HTML (1 KB)  PDF  (0 KB)  ( 306 )
165 联合彩色多普勒、弹性成像的BI-RADS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价值
柳舜兰,吕国荣,徐晚虹,郭海欣,许丹凤,许志荣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超声弹性成像(UE)与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联合诊断乳腺病变的价值。方法:199例病例215个乳腺病灶,根据UE评分及CDFI的Adler血流分级对BI-RADS分类进行调整,绘制ROC曲线,比较单纯运用BI-RADS、BI-RADS+UE联合、BI-RADS+UE+CDFI联合的诊断效能。结果:215个病灶中,良性病灶126个,恶性病灶89个。BI-RADS分类、BI-RADS+UE联合、BI-RADS+UE+CDFI联合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依次为77.5%、88.8%、91.0%,特异性依次为78.6%、84.9%、88.9%,准确性依次为78.9%、85.1%、87.9%,阳性预测值依次为71.9%、79.4%、81.8%,阴性预测值依次为83.2%、89.8%、93.1%,AUC依次为0.780、0.868、0.900。BI-RADS+UE+CDFI联合、BI-RADS+UE联合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准确性均高于单纯运用BI-RADS分类(P<0.05)。BI-RADS+UE+CDFI联合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高于BI-RADS+UE联合(P<0.05)。结论:BI-RADS+UE联合、BI-RADS+UE+CDFI联合均可显著提高超声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BI-RADS+UE+CDFI联合较BI-RADS+UE联合诊断敏感性提高,可有效提高恶性病变的检出率。
2018 Vol. 29 (3): 165-167 [摘要] ( 733 ) HTML (1 KB)  PDF  (0 KB)  ( 322 )
       胸部影像学
168 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附2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沈金丹1,范光明2,徐 澍1,黄曌殊1,张飘尘1,李 其1
目的:探讨胸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部SFT的CT平扫及增强资料。结果:25例病变均为单发,23例起源于胸膜,2例起源于肺组织。病变的平均最大径为10.9 cm,呈圆形或类圆形,10(10/25)例有分叶,4(4/25)例有钙化,边界均较清楚。平扫CT上,6(6/9)例表现为不均匀密度肿块,3(3/9)例表现为均匀等密度肿块。增强后,大部分(15/21)肿块呈中度或明显不均匀性强化,类似“地图样”改变。14例肿块内部在动脉期可见明显强化的血管影,杂乱分布。8例内部见多发结节状强化,13例内见斑片状、囊状不强化区。以最大径10.0 cm为界值,不同大小SFT的部分CT表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部SFT在CT上常表现为单发、体积巨大、边界清楚、包含多种密度的肿块,多发结节状强化及内部杂乱的血管影是其增强特征。
2018 Vol. 29 (3): 168-172 [摘要] ( 729 ) HTML (1 KB)  PDF  (0 KB)  ( 291 )
       心脏、血管影像学
173 彩色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双腔右心室的价值
叶富永,梁均强,林晓春,梁银婷
目的:探讨彩色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双腔右心室(DCRV)的价值。方法:回顾112例右室腔狭窄病例的二维与三维超声检查,对照手术结果,分析两种超声检查方法诊断DCRV的差异。结果:手术结果有20例DCRV;二维超声诊断灵敏度80.0%,漏诊率20.0%,特异度93.5%,误诊率6.5%,阳性似然比12.308,阴性似然比0.214,诊断指数173.5%,Youden指数73.5%,一致百分率91.07%;三维超声诊断灵敏度95.0%,漏诊率5.0%,特异度98.9%,误诊率1.1%,阳性似然比86.364,阴性似然比0.051,诊断指数193.9%,Youden指数93.9%,一致百分率98.21%。二维与三维超声心动图灵敏度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特异性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DCRV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指数、Youden指数、一致百分率较之二维超声呈现增高趋势,而漏诊率、误诊率呈现减低趋势,是二维超声诊断DCRV的有益补充。
2018 Vol. 29 (3): 173-176 [摘要] ( 535 ) HTML (1 KB)  PDF  (0 KB)  ( 274 )
177 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IMR)在“双低”冠状动脉CTA成像中#br# 应用价值的探讨
高思喆1,马 跃1,侯 阳1,张晓娟2
目的:探讨全模型迭代重建(Iterative model reconstruction,IMR)技术在256层螺旋CT“双低”冠状动脉CTA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0例拟行冠状动脉CTA检查者按照同期随机原则分为2组,每组50例。均采用前置门控扫描。A组(对照组)采用120 kV、管电流根据噪声指数自动调节DRI=15(Dose Right Index)及iDose4重建,B组(低剂量组),采用100 kV、DRI=11及IMR重建。A、B组对比剂注射方案分别为0.8 mL/kg体质量和0.6 mL/kg体质量,对比剂注射时间均为12 s。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客观评价指标(噪声、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辐射剂量(CT剂量指数、CT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及碘负荷的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两组主观图像(管腔对比度、边缘锐利度、主观噪声及图像总体质量)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B组噪声为(23.4±2.8) HU,低于A组(34.3±4.3) 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77,P=0.000)。B组信噪比为(16.3±2.2),高于A组(11.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13,P=0.000)。B组对比噪声比为(21.1±2.7),高于A组(15.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83,P=0.000)。B组主观噪声与整体质量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51.000、934.000,P=0.008、0.005),两组对比度与锐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 233.000、1 233.500,P=0.884、0.888)。B组有效辐射剂量为(0.94±0.23) mSv,较A组剂量(1.53±0.32) mSv降低约39%;B组碘负荷为(15.1±2.4) g,较A组(20.1±2.5) g降低约25%。结论:IMR较混合迭代重建(iDose4)可以进一步降低噪声,在剂量降低39%且碘负荷降低25%的条件下,图像质量仍可满足诊断需求。
2018 Vol. 29 (3): 177-181 [摘要] ( 565 ) HTML (1 KB)  PDF  (0 KB)  ( 296 )
182 低剂量间接法CT静脉成像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价值研究
赵 飞1,刘 怡1,董 健2
目的:探讨间接法CT静脉成像(CTV)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可行性和价值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因下肢静脉曲张而准备行介入或手术治疗的患者共37例(F/M,21/16,年龄29~65岁)行下肢CTV成像,所有原始图像均进行血管重建。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轴位、VR和MPR图像进行综合评价,其中量化参数指标为血管强化程度,包括大隐静脉(GSV)和VV的CT值,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记录两者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将直径>2 mm的穿支静脉标记,取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患肢为单侧者23例,双侧者14例。所有患者的GSV显示均达到诊断要求,且GSV近端与静脉曲张的客观评价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平均SI,SNR和CNR分别为(121.7±15.9) vs. (124.6±20.3),(8.97±2.16) vs. (9.01±3.02),(3.98±1.99) vs. (4.06±2.17)。主观评价指标中,图像质量好为27例(73.4%),一般为9例(24.3%),1例(2.3%)图像质量差。共14支交通静脉被检出,平均直径为(2.97±0.92) mm,并在后续手术中证实。结论:间接法下肢CTV成像可以显示曲张静脉的回流路径,对穿支静脉的显示具有可行性,具有术前指导意义。
2018 Vol. 29 (3): 182-185 [摘要] ( 619 ) HTML (1 KB)  PDF  (0 KB)  ( 312 )
       病例报告
185 产前超声诊断重复阴茎畸形1例
张晓娇,蔡爱露
2018 Vol. 29 (3): 185-185 [摘要] ( 449 ) HTML (1 KB)  PDF  (0 KB)  ( 191 )
       腹部影像学
186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诊断及评估先天性#br# 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新应用价值
马穗红,柳建华,杨毓雯,位红芹,萧淑宜,胡志文
目的:旨在通过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血流显像技术(CDFI)及脉冲多普勒(PW)频谱分析技术观察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患儿的幽门管组织的血流分布、血流速度等情况,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CHPS并评估其肥厚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2015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经超声检查及X线造影检查确诊的65例CHPS患儿,以50例各项生命体征均正常且无临床症状的婴儿作为对照组,对65例CHPS患儿及对照组婴幼儿进行超声检查,记录受检者的幽门形态结构并分别测量幽门肌层厚度、幽门管长径、直径和幽门管内径,通过CDFI检查观察肥厚幽门黏膜各层的彩色血流分布特点并对幽门肌层进行血流分级;通过PW技术进行血流速度测量和频谱分析;另外将CHPS组肌层按厚度分为3组,比较肌层厚度与上述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肥厚的幽门管各层黏膜组织的血流具有分布特征;肌层血流分级为2.83±0.38;最大血流速度(Vmax)为(16.96±0.91) cm/s;阻力指数(RI)为0.68±0.33。65例CHPS患儿的肌层厚度与年龄、体质量、幽门管直径、Vmax、RI均呈正相关(r=0.63、0.48、0.68、0.48、0.42,P均<0.05),与幽门管长度无相关性(r=0.13,P>0.05)。以肌层厚度分为3组的病例中第1组与第2组的血流分级、Vmax及RI无显著差别,血流均较丰富,第3组的血流分级较低,且Vmax加快,RI增大。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可准确掌握幽门管的黏膜各层的血流分布情况和肌层血流分级,并通过测量Vmax及RI以估计幽门狭窄的轻重程度,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乃至为手术治疗方案提供宝贵的客观资料,且简便易行,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8 Vol. 29 (3): 186-189 [摘要] ( 527 ) HTML (1 KB)  PDF  (0 KB)  ( 300 )
190 同轴导管技术在胰头癌致严重胆道梗阻中的应用
林 洋,杨巧丽,罗 斌,杨 波,潘 峰,李玉伟
目的:探讨同轴导管技术在胰头癌致严重胆道梗阻中的应用,为临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20例患者术中以普通导丝疏通失败。以同轴导管技术顺利越过梗阻段,然后于梗阻平面顺利释放胆道支架。术后观察患者并发症及入院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术后1月复查的肝功情况并和术前比较;术后1月行腹部B超、CT或MRI了解胆道及支架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成功疏通狭窄段,术后2例出现寒战发热及疼痛症状,给予抗感染及镇痛处理后好转。术后1月复查肝功,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患者术后皮肤巩膜黄染、厌油纳差及皮肤瘙痒等入院相关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1月,患者于门诊行腹部B超、CT或MRI提示:20例患者肝内外胆道均无明显扩张,胆道支架顺畅在位。结论:同轴导管技术可提升严重胆道梗阻的成功率,在临床工作中值得尝试及推广。
2018 Vol. 29 (3): 190-193 [摘要] ( 471 ) HTML (1 KB)  PDF  (0 KB)  ( 245 )
194 前列腺肉瘤的MRI表现
郭亚飞,程敬亮,张 勇,张春艳,汪卫建
目的:探讨前列腺肉瘤的MRI特征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肉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9例前列腺肉瘤中团块状病变7例,结节状病变2例,病变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弥散受限,平均ADC值为(0.90±0.17)×10-3 mm2/s,内部可有液化、坏死。增强扫描8例中6例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较均匀强化,时间-信号曲线5例呈流入型、3例呈平台型。结论:前列腺肉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MRI有助于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2018 Vol. 29 (3): 194-196 [摘要] ( 675 ) HTML (1 KB)  PDF  (0 KB)  ( 145 )
197 双参数MRI PI-RADS联合PSAD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刘 艳,柏根基
目的:基于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探讨双参数MRI联合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对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sPCa)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PCa)80例,前列腺增生(BPH)47例,前列腺炎症4例均进行3.0T双参数核磁共振检查(T2WI+DWI),由2名诊断医师在双盲情况下对以上影像图像分别进行PI-RADS评分并记录,检测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量前列腺体积(PV),计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以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PCa组与非PCa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Ca组与非PCa组PSAD平均值分别为1.19±0.88,0.38±0.40;PI-RADS V2评分平均值分别为3.90±1.00,2.30±0.55,两组间PSAD及PI-RADS V2评分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AD,t=10.10,P<0.05;PI-RADS,t=5.91,P<0.05)。PSAD,PI-RADS评分在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4,0.894。PSAD诊断sPC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68%,30%,68.18%,94.12%;PI-RADS评分诊断sPC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67%,69.23%,81.00%,83.72%;两者联合诊断sPCa时,当PI-RADS=3分及PSAD≥0.15,PI-RADS≥4分及PSAD≥0.15,sPCa阳性率分别为72%,92%;当PI-RADS<3分及PSAD≥0.15,PI-RADS>3分及PSAD<0.15,sPCa阳性率为20%,25%;当PI-RADS≤3分及PSAD<0.15,sPCa阳性率为0。结论:基于PI-RADS V2,双参数MRI联合PSAD对sPCa诊断不仅准确性更高,而且对患者穿刺病理结果的预测有重要意义,当PI-RADS≤3分及PSAD<0.15,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穿刺活检。
2018 Vol. 29 (3): 197-201 [摘要] ( 584 ) HTML (1 KB)  PDF  (0 KB)  ( 267 )
       肌肉骨骼影像学
202 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
敬 婷1,斯光晏1,何其舟1,罗传斌1,王文渊2,赵 捷1,李兆南1
目的:探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影像特征,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24例中骨孤立性浆细胞瘤20例,其中脊柱6例,长骨6例,扁骨5例,颧骨1例,斜坡2例,X线和CT上均为单发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多有残存骨质,均未见骨膜反应。骨质破坏区见软组织充填,可突破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髓外浆细胞瘤4例,CT表现为病变部位软组织肿块及病变邻近部位骨质破坏。MRI信号具有多样性,增强扫描均呈明显强化。结论: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包括孤立的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伴残存骨质及软组织肿块、无明显骨膜反应、出现“微脑征”“皂泡状”“花边状”改变、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等。
2018 Vol. 29 (3): 202-205 [摘要] ( 849 ) HTML (1 KB)  PDF  (0 KB)  ( 268 )
206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价值
廖瑞真,刘倚河,刘舜辉,邵建川,陈燕红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设计旋股外侧动脉(LCFA)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临床收治的32例拟行LCFA穿支皮瓣修复手术的患者,术前应用CDFI检测LCFA降支起点位置、穿支血管(管径≥0.5 mm)的数量、内径、穿深筋膜位置及峰值流速并进行体表标记,选用管径粗、峰值流速快、肌间走行短的穿支血管设计皮瓣,将术前检测结果与术中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32例患者共检测到穿支动脉72支,管径0.5~1.5 mm,其中肌皮穿支57支,肌间隙穿支15支。术中证实穿支血管69支,准确率为95.8%。皮瓣范围内仅探及1条穿支血管2例,2支12例,3支16例,3支以上2例。结论:CDFI在术前LCFA穿支皮瓣设计方面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8 Vol. 29 (3): 206-208 [摘要] ( 560 ) HTML (1 KB)  PDF  (0 KB)  ( 258 )
       介入影像学
209 DSA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疗效评估
王 皆,钱少圭,白晓光,朱志宏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15例(17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溃疡的患者。术前行下肢顺行静脉造影,明确溃疡下浅静脉位置及走行,术中穿刺溃疡周围浅静脉,注入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术后患肢加压,并及时更换弹力袜,随访6月。结果:15例患者17条患肢均成功注入泡沫硬化剂,技术成功率100%,每条患肢平均注入泡沫硬化剂5.5 mL,无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当天患者能下床活动,17例患肢分别于术后7 d~3月愈合,1例内踝患肢术后5月复发。结论:DSA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是一项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疗效显著的微创方法。
2018 Vol. 29 (3): 209-211 [摘要] ( 684 ) HTML (1 KB)  PDF  (0 KB)  ( 226 )
        综述
212 放射性核素显像对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张 倩,陈昱宇
功能性胃肠病(FGIDs)目前被定义为脑-肠互动异常导致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PET运用于消化道功能的脑影像,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胃肠道症状的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放射性核素胃排空显像及胃食道反流显像对部分FGIDs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判断具有特殊的临床价值。
2018 Vol. 29 (3): 212-214 [摘要] ( 569 ) HTML (1 KB)  PDF  (0 KB)  ( 290 )
215 影像学方法鉴别胆囊结石成分的研究进展
米利晓1,孙建男2,赵恒宇2,赵 春2,王莉娜2,蒋延彬2
胆囊结石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发现,结石成分不同的患者,其治疗及预防方案也不同。因此治疗前确切了解结石的化学类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影像学检查是目前鉴别体内胆囊结石成分的主要方法。本文将对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胆囊结石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8 Vol. 29 (3): 215-217 [摘要] ( 713 ) HTML (1 KB)  PDF  (0 KB)  ( 266 )
       短篇论著
218 腹膜孤立性纤维瘤的MSCT表现(附4例报告)
漆婉玲,冷银萍,夏 青,陈立婷,李 众,何玉麟
目的:探讨腹膜孤立性纤维瘤(SFT)的多排螺旋CT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4例均行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结果:4例SFT中,肠系膜2例、大网膜1例、盆底腹膜1例;均为单发肿块,3例呈椭圆形,分叶状1例,最大径约8.1~17.3 cm,边界清楚,见包膜。CT平扫4例呈不均匀等密度,内见不规则形低密度区,1例带宽蒂并见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均呈不均匀“斑驳样”强化,静脉期及实质期强化程度逐渐增加、强化面积逐渐扩大。其中2例肿块内见迂曲紊乱供血动脉。术前误诊3例。结论:腹膜SFT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仍需与腹膜其他富血供肿瘤相鉴别。
2018 Vol. 29 (3): 218-220 [摘要] ( 668 ) HTML (1 KB)  PDF  (0 KB)  ( 234 )
221 99mTc-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及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br#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李祥周1,吴 静2,程 兵1,韩星敏1
目的:探讨99mTc-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及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6年1月于我科行全身骨显像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156例,其中69例行原发灶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患者全身骨显像骨骼转移部位、原发灶内钙化及肿块摄取显像剂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56例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全身骨显像中,63例(40.4%)患者诊断为骨转移,14例(9.0%)患者疑似骨转移;69例患者原发灶部位行局部断层融合显像,59例(85.5%)患者原发灶软组织肿块内见钙化灶;129例患者术前行全身骨显像中,77例(59.7%)见原发灶软组织肿块显影,软组织显影多表现为软组织内钙化灶显影,少部分表现为肿块内低密度软组织显影。结论:99mTc-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及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不仅能提供全身骨骼转移情况,而且对瘤体与周围组织关系、病灶内是否存在钙化灶及软组织显影等情况提供重要诊断信息。
2018 Vol. 29 (3): 221-223 [摘要] ( 623 ) HTML (1 KB)  PDF  (0 KB)  ( 219 )
       病例报告
224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微乳头状癌合并中后纵隔异位甲状腺1例并文献复习
马伟伟,周子恩,洪 鸣,俞 璐,姚秋英,路 青
2018 Vol. 29 (3): 224-226 [摘要] ( 605 ) HTML (1 KB)  PDF  (0 KB)  ( 231 )
226 儿童皮肌炎伴肺间质病变1例
杨 扬,李 欣,王春祥,赵 滨,张 琳,刘俊刚
2018 Vol. 29 (3): 226-227 [摘要] ( 680 ) HTML (1 KB)  PDF  (0 KB)  ( 227 )
228 钙化性胃癌1例
李晓光,全松石
2018 Vol. 29 (3): 228-228 [摘要] ( 586 ) HTML (1 KB)  PDF  (0 KB)  ( 249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