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乳腺癌X线诊断误诊病例分析 |
彭东红,马 捷,王国红,潘 晖
|
深圳市人民医院 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广东 深圳 518020 |
|
[1] |
冷晓玲;黄国福;马富成. 乳腺癌不同病灶大小、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的超声造影差异[J]. , 2015, 26(8): 561-565. |
[2] |
梁 云. 乳腺X线立体定位导丝引导下对乳腺不可触及病灶活检术失败原因分析[J]. , 2015, 26(8): 566-569. |
[3] |
李 响;王学梅;孙加司. 泌乳性腺瘤伴微钙化影像学图像与病理对照分析1例[J]. , 2015, 26(8): 606-607. |
[4] |
贾志莺;张银华;艾秀清;马富成. 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初探[J]. , 2015, 26(6期): 438-440. |
[5] |
李 宏;李德华;胡 波. 乳腺癌超声征象与Ki67、p53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J]. , 2015, 26(5): 321-324. |
[6] |
赵洪全;孔丽丽;程永远;孙海成. 液氨吸入性肺炎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及动态观察[J]. , 2015, 26(3): 170-174. |
[7] |
黄春荣;杨少伟;谢丽玲;程 红;李 健;陈雅婷. 在不同切面中应用超声弹性成像面积比值法对BI-RADS 4级乳腺肿块良恶性判断的价值[J]. , 2015, 26(3): 175-178. |
[8] |
高春恒;何丽娟. 超声在定位PICC导管头端位置中的作用[J]. , 2015, 26(3): 216-217. |
[9] |
赵书英;张万强;耿进朝;张景国 . 实验性胫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X线表现与骨密度、骨灰重及钙磷元素、病理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J]. , 2015, 26(10): 736-739. |
[10] |
刘庆旭;李 静;赵小春;时克伟. 左下肢蜡油样骨病1例[J]. , 2015, 26(10): 759-760. |
[11] |
张秉宜;张郁林;韩 玲;高 扬;王 旭;平 杰;张 玲;李 爽. 高频彩超及X线钼靶检查对乳腺原位癌早期诊断价值的对照分析[J]. , 2015, 26(1): 14-17. |
[12] |
周 红;陈 东. 乳腺癌功能磁共振成像发展现状[J]. , 2015, 26(1): 47-49. |
[13] |
董 科;傅健飞;楼菁菁;刘 江. 分子影像SPECT/CT对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J]. , 2015, 26(07): 465-468. |
[14] |
漆 强;邹玉林;余 晖;刘 晓;李志娟.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比较[J]. , 2015, 26(07): 523-527. |
[15] |
于代友;刘秀梅;康 鹏;陈 雯;于 洁. BI-RADS在乳腺肿块X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 2014, 25(9): 615-61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