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Vol. 15 Issue (9): 502-505    DOI:
  论著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在鉴别生理性与高血压性左室肥厚诊断中的价值
郭文清,郭瑞强,陈金玲,成 燕,初洪钢,孙有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超声科,湖北 武汉 430060
全文: PDF (0 KB)   HTML (0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对生理性肥厚和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进行鉴别,并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左心室功能进行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28例经临床与超声诊断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高心组)、8例有心肌肥厚的职业运动员(运动员组)和22例正常人(对照组)。应用DTI技术测量各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收缩期,舒张早、晚期峰值运动速度(分别是Vs,Ve,Va)、内外膜峰值速度差(ΔV)及峰值速度阶差(VG)、Ve?蛐Va比值、等容收缩期及等容舒张期心肌运动频谱持续时间(IVC,IVR),并进行比较。结果:运动员组各期的峰值速度及速度阶差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高血压性心肌肥厚组虽反映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指标EF是正常的,但是其E波运动速度及Ve、舒张早期速度阶差(VGe)均较正常组和运动员组有显著下降。结论:DTI技术可实时、准确地反映心肌舒缩功能状况,并可依此对生理性肥厚心肌和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进行鉴别。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郭文清
郭瑞强
陈金玲
成燕
初洪钢
孙有刚
关键词 心肌病肥大性高血压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收稿日期: 2004-04-23     
:  R541.3  
  R445.1  
引用本文:   
郭文清;郭瑞强;陈金玲;成 燕;初洪钢;孙有刚.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在鉴别生理性与高血压性左室肥厚诊断中的价值[J]. , 2004, 15(9): 502-505.
链接本文:  
http://www.jccmi.com.cn/CN/      或     http://www.jccmi.com.cn/CN/Y2004/V15/I9/502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