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日期:1990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辑部
刊  期:月刊
 
2015年 26卷 1期
刊出日期:2015-01-20

短篇论著
病例报告
 
       论著
0 MRI动态增强结合MRCP技术在肝吸虫性胆管癌中的诊断价值
李 莉;黎健樟;向之明;关雪婷;张平平
DOI: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结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对肝吸虫性胆管癌的诊断价值及肝吸虫病与胆管癌的病理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肝吸虫性胆管癌的动态增强MRI与MRCP征象,包括肿瘤发生部位、大小、形态、信号特点、强化方式及胆管扩张特点。结果:①肿块型胆管癌:9例,表现为肝内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T1WI呈低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动态增强呈渐进式强化。②浸润型胆管癌:16例,表现为胆管内浸润性生长,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动态增强呈渐进式强化。③腔内型胆管癌:3例,表现为病变区胆管腔内充盈缺损,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Gd-DTPA动态增强呈全瘤较均匀强化。④MRCP:肿块型胆管癌表现为肿块周围肝内胆管轻~中度扩张合并肝内末梢胆管小囊状扩张;浸润型及腔内型胆管癌显示梗阻区远端胆管中~重度扩张。结论:肝吸虫感染是诱发胆管癌的重要因素,肝脏末梢胆管小囊状或杵状扩张为吸虫病较特异征象,MRI动态增强结合MRCP技术对肝吸虫性胆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2015 Vol. 26 (1): 0-30 [摘要] ( 578 ) HTML (0 KB)  PDF  (0 KB)  ( 161 )
1 影响单侧烟雾病临床预后的因素
张亚男;薛 静;高培毅
DOI:
目的:探讨影响单侧烟雾病(MMD)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判断预后并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一定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3年12月经北京天坛医院确诊的单侧MMD患者51例,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指标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1例接受随访的患者中,脑梗死(CI)、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脑出血(CH)的预后改善与否不全相同(χ2=11.22,P<0.05),其中TIA组的预后优于CI组(P<0.05)。术前大脑后动脉(PCA)区域的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延长的患者预后较好(P<0.05)。结论:临床分型及PCA区域的rMTT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2015 Vol. 26 (1): 1-4 [摘要] ( 681 ) HTML (0 KB)  PDF  (0 KB)  ( 145 )
5 MRI环形强化的高级别胶质瘤的DWI信号探讨
杨 宇;周知慧;李 平;娄 昕
DOI:
目的:探讨MRI环形强化的高级别胶质瘤的DWI信号特点。方法:对19例高级别胶质瘤环形强化区域的DWI信号进行回顾分析,按照图像特点分4种情况:①强化环形与DWI信号区域的对应关系;②环的形态规则或不规则;③环的外形有无张力;④环壁为闭环或开环;MRI检查序列为T2WI,T2WI-FLAIR,T1WI,DWI,T1WI抑脂增强。结果:19例患者MRI增强均呈环形强化,DWI高信号区与环形强化区范围基本一致或超过强化范围的有16例,DWI高信号区小于环形强化区范围的3例;DWI高信号呈环形且无张力的12例,DWI高信号呈环形且有张力的1例,DWI高信号不呈环形导致无法判断有无张力的6例;DWI高信号呈环形且形态不规则的12例,DWI高信号呈环形且形态规则的1例,DWI高信号不呈环形导致不好判断的6例;DWI高信号呈环形且环的形态连续(闭环)11例,DWI高信号呈环形且环的形态不连续(开环)2例,DWI高信号不呈环形导致不好判断的6例。结论:环形强化的高级别胶质瘤,DWI高信号范围一般都与强化大致一致或超过其范围;DWI呈环形高信号时,其环的形态多不规则、呈无张力、多为闭环等特点,如病变伴出血时其DWI信号上述环形特点不明显,这些影像特征对颅内高级别胶质瘤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提示价值。
2015 Vol. 26 (1): 5-8 [摘要] ( 704 ) HTML (0 KB)  PDF  (0 KB)  ( 186 )
9 基于MRS的脑转移瘤伽玛刀疗效分析
郭 琪;张雪宁;吴梦琳;时 代;魏 璐;徐德生;张宜培
DOI:
目的:通过磁共振波谱(MRS)检测脑转移瘤伽玛刀(GKS)治疗前后各代谢物水平的变化以评估其疗效,探索MRS在脑转移瘤伽玛刀术后疗效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接受GKS治疗且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24个脑转移瘤病灶,于GKS治疗前24小时内、治疗1月及4月后行cMRI及MRS扫描。计算肿瘤体积,并测得各代谢物值。采用ANOVA分析比较GKS治疗前后肿瘤实质区各代谢物的变化,对肿瘤体积变化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①肿瘤体积在GKS治疗前、治疗后1月及4月三个时间点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月后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4月后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肿瘤代谢物中,在GKS治疗前、治疗1月及4月后三个时间点的肿瘤nCho、Cho/Cr、Cho/NAA及Cho/cNAA值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1月、4月时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肿瘤nCho、Cho/Cr、Cho/NAA及Cho/cNAA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S可对脑转移瘤GKS的早期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合cMRI可更准确判断术后疗效。
2015 Vol. 26 (1): 9-13 [摘要] ( 691 ) HTML (0 KB)  PDF  (0 KB)  ( 243 )
14 高频彩超及X线钼靶检查对乳腺原位癌早期诊断价值的对照分析
张秉宜;张郁林;韩 玲;高 扬;王 旭;平 杰;张 玲;李 爽
DOI: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及X线钼靶检查诊断乳腺原位癌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3年12月经手术证实为乳腺原位癌共30例患者的高频彩超及X线钼靶检查的影像学资料,并作对照分析研究。结果:30例乳腺原位癌患者中,乳腺X线钼靶检查有乳腺癌征象共有21例,诊断正确率70%;乳腺高频彩超检查呈乳腺癌表现的有16例,诊断正确率53%。X线钼靶对乳腺原位癌的诊断正确率(70%)显著高于彩超(53%)。X线钼靶对肿瘤微钙化的正确识别率(66.7%)显著高于彩超(40%)。结论:对于乳腺原位癌的早期影像学诊断来说,乳腺X线钼靶优于高频彩超检查,但二者能取长补短,联合应用两种影像学方法能进一步提高乳腺原位癌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的发生。
2015 Vol. 26 (1): 14-17 [摘要] ( 716 ) HTML (0 KB)  PDF  (0 KB)  ( 438 )
18 胃神经鞘瘤和间质瘤的多排CT表现及对照研究
徐慧新;徐 青
DOI: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GS)的CT表现,并与胃间质瘤(GST)进行对照分析,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材料与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S 19例及GST 7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CT表现,并对两者的CT表现进行比较。CT影像资料由两名具有丰富经验的高年资放射科医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肿瘤大小、形态、生长方式、增强模式、强化程度、肿瘤内部出血、钙化及坏死囊变。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极低风险度GST的最大直径小于GS(P=0.04),低、中风险度间质瘤最大直径与胃肠道神经鞘瘤的最大直径没有统计学意义(P=0.98,P=0.23),高风险度间质瘤的最大直径大于GS(P=0.01)。GS(18/19)和极低(16/16)、低风险(28/34)及中风险(11/13)GST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而高风险GST(8/13)多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极低风险GST腔内生长较多见(12/16)。GS(18/19)和极低危险度(15/16)GST肿瘤内部均匀强化。低(26/34)、中等(11/13)及高危险度GST(13/13)中等或明显强化较GS(9/19)多见。GS(1/18)内部的坏死囊变较低(11/34)、中等(6/13)及高危险度(11/13)间质瘤少见(P=0.01)。结论:胃肠道神经鞘瘤CT上多表现为圆形、卵圆形的肿块,增强后呈轻度均匀强化,肿瘤内部坏死囊变、钙化、出血现象较少见,与高危险度GST影像学表现差异较大,但与极低、低、中危险度GST较难区别。
2015 Vol. 26 (1): 18-22 [摘要] ( 663 ) HTML (0 KB)  PDF  (0 KB)  ( 177 )
23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64排螺旋CT/MRI影像特点分析
杨朝武;何光武;李征宇;赵炳辉
DOI:
目的:探讨原发胃肠道淋巴瘤64排螺旋CT及1.5T MRI成像特点,提高该病的确诊率及准确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经内镜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的32例病例CT及MRI资料,总结对该病诊断效力较高的影像学征象。结果:CT检查提示胃淋巴瘤增厚胃壁密度较均匀,累及宽基底部,动脉期“黏膜白线征”出现率87.5%,静脉期“三轨征”出现率81.3%,MRI检查T1WI及T2WI显示胃黏膜及浆膜有独特优势。肠道淋巴瘤以长管样肠壁环形增厚为特征,累及肠段多较长,肠壁密度或信号均匀且轻中度强化。其中小肠“动脉瘤样扩张”常见;结肠肠壁扩张伴积气积液常见,肠梗阻少见;回盲部以肿块形成更多见,肿块中心常见气体影,病变多同时累及回肠或升结肠,常继发肠梗阻。原发胃肠道淋巴瘤区域淋巴结受累多见,绝大多数受累淋巴结位于相应引流区域,散在淋巴结累及少见。结论:CT/MRI可以清楚显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病变特点及其周围组织浸润情况,典型CT/MRI征象对定性诊断有较大价值。
2015 Vol. 26 (1): 23-26 [摘要] ( 639 ) HTML (0 KB)  PDF  (0 KB)  ( 167 )
31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先天性泪囊突出中的应用价值
刘玉婷;蔡爱露;王 冰;王 彧;王晓光
DOI:
目的:系统评价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先天性泪囊突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先天性泪囊突出胎儿的产前超声图像特点,并与产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全部病例均从眼科医生或直接从患儿父母处获得随访结果。结果:胎儿先天性泪囊突出超声图像特点:二维超声扫查可见胎儿眼眶内眦部内下方类圆形,边界清晰的无回声液性区,CDFI未检出血流信号。应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同时在A(矢状切面)、B(横切面)、C(冠状面)平面显示该液性区,多层面分析病灶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利用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可直观显示内眦部向表面突出的包块。产前共18例胎儿怀疑为先天性泪囊突出,产后均得到证实。囊肿直径在0.3~1.2 cm之间,均无眼球受压移位现象。结论: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可对先天性泪囊突出病灶处做出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变位置,病灶各个径线的大小,血运情况,与周围软组织及骨性结构的毗邻关系等。本研究发现先天性泪囊突出病灶最长径线大于或等于1.0 cm,且多次复查未见明显减小者,自愈率低,预后相对较差。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胎儿先天性泪囊突出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 Vol. 26 (1): 31-33 [摘要] ( 579 ) HTML (0 KB)  PDF  (0 KB)  ( 159 )
34 不同b值时正常前列腺ADC值变化与年龄相关性研究
张方璟;朱记超;陈燕萍
DOI:
目的:通过对正常前列腺行并行采集弥散加权成像,比较不同b值时,正常前列腺各区带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变化情况以及随着年龄的增加前列腺各区带ADC值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正常前列腺DWI检查者29例,分为2组:正常中青年组(21~50岁)14例,无症状老年组(51~79岁)15例,b值选用300、600、800、1 000 s/mm2。结果:相同b值,正常前列腺外周带DWI信号与ADC值高于中央腺,外周带与中央腺ADC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同b值,老年组前列腺外周带及中央腺DWI信号与ADC值高于中青年组,相同区带ADC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b值,同一年龄组相同区带ADC值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值越高,ADC值越小;年龄与前列腺外周带及中央腺的ADC值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相同b值下,正常前列腺外周带的ADC值高于中央腺,b值越大,ADC值越小;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外周带及中央腺的ADC值增加,因此运用ADC值诊断前列腺疾病时,要考虑年龄的因素。
2015 Vol. 26 (1): 34-37 [摘要] ( 639 ) HTML (0 KB)  PDF  (0 KB)  ( 164 )
38 电针刺激合谷穴在颈脊髓内效应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初步研究
王伟东;孔抗美;王新家;吴仁华;沈智威
DOI:
目的:观察比较穴位刺激与非穴位刺激的正常颈脊髓对针灸信号效应特征,初步探索脊髓针灸效应的作用机制,为探索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理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和方法。方法:16名健康志愿者按要求随机分成2组(每组8名)分别进行电刺右手合谷穴位和伪穴位,采用“静息-任务刺激-静息”的时段设计模式,共4次刺激,5次静息,各长35 s。获得的fMRI信号用AFNI软件进行后处理,得到激活信号与解剖信号的叠加图、激活信号值曲线。结果:神经功能激活区域大部分位于高位与低位颈脊髓平面,主要集中于C5~T1和C2~C3;5位志愿者在C2、C3、C5与C6平面脊髓前角出现神经功能激活;同时在C2、C5及C6平面对侧脊髓后角出现神经功能激活。电刺伪穴位组的脊髓fMRI激活结果:神经功能激活区域主要集中于C5~T1,高位颈脊髓未发现神经功能激活区;激活部位主要位于同侧脊髓后角。结论:利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脊髓功能核磁共振技术能检测电刺合谷穴及其伪穴位时正常脊髓功能变化的信号,穴位刺激能引起更广泛的脊髓激活区域,高位脊髓激活区可能是针灸经络的特定激活区域;使用1.5T医用核磁共振机和常规颈线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脊髓功能核磁共振成像能检测到受损脊髓对电刺合谷穴时的神经信号,有助于评估脊髓功能状况。
2015 Vol. 26 (1): 38-43 [摘要] ( 469 ) HTML (0 KB)  PDF  (0 KB)  ( 143 )
44 SPECT/CT骨三相显像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与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邓咏梅;张金山;李 园;袁文金
DOI:
目的:探讨99Tcm-MDP血流、血池及延迟的SPECT/CT融合显像在骨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与无菌性假体松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关节疼痛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99Tcm-MDP血流、血池及延迟的SPECT/CT融合显像,采用视觉分析法,并与细菌培养、C反应蛋白、血红细胞沉降率及术后病理等对照。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比较,以单纯延迟的SPECT/CT融合显像骨-假体弥漫性放射性浓聚诊断为关节感染,其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0%、77.78%、78.6%;如以血流或血池相任意阳性结合延迟的SPECT/CT融合显像阳性诊断关节感染,其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100%、88.89%、92.9%。结论:延迟的SPECT/CT融合显像可以对假体松动和感染的具体部位进行精准定位,99Tcm-MDP血流、血池结合延迟的SPECT/CT融合显像,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和感染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 Vol. 26 (1): 44-46 [摘要] ( 477 ) HTML (0 KB)  PDF  (0 KB)  ( 192 )
       综述
47 乳腺癌功能磁共振成像发展现状
周 红;陈 东
DOI:
2015 Vol. 26 (1): 47-49 [摘要] ( 568 ) HTML (0 KB)  PDF  (0 KB)  ( 153 )
       短篇论著
50 儿童肝脏血管源性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余杨红;陶 强;黄 伟;杨文萍;许惠玲;杨 玲;陶 钧;丁 山
DOI:
目的:探讨儿童肝脏血管源性瘤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肿瘤患儿的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选择动脉期进行CTA重建以明确肿瘤血供情况。结果:15例中,11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IHHE),单发8例,多发2例,共12个肿块,11个肿块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7个肿块内见钙化,另有1例为弥漫性。肝海绵状血管瘤4例,均为单发肿块,平扫2个肿块密度不均匀,1个肿块内见条索样钙化。增强后肿块自周边向心性强化,CTA显示肿块内丰富的血管影,主动脉管径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肝脏血管源性肿瘤间的鉴别诊断较为困难,但不同类型的肿瘤有各自的强化方式,CT多期增强扫描是鉴别肝脏肿瘤的较好的检查方法。
2015 Vol. 26 (1): 50-52 [摘要] ( 665 ) HTML (0 KB)  PDF  (0 KB)  ( 203 )
53 肾集合管癌的CT诊断(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杨国美;朱庆强;胡晓华;田彤彤;吴晶涛
DOI: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的CT表现,以加深对肾集合管癌的认识,提高肾集合管癌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两例病理确诊的肾脏集合管癌病人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结果:病例1 CT表现为:左肾上极一低密度病灶,边界不清,最大层面约70 mm×62 mm,其内多发钙化灶,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另见左肾门旁淋巴结肿大,最大直径约 24 mm,增强后环形强化。病例2 CT表现为:右肾下极一低密度灶,边界不清,最大层面约53 mm×48 mm,其内多发钙化灶,增强三期病灶CT值稍有变化,考虑病灶有轻度强化,另见多发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最大直径约30 mm。结论:肾集合管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充分认识到这些特征性有助于提高该病的CT诊断准确性。
2015 Vol. 26 (1): 53-55 [摘要] ( 670 ) HTML (0 KB)  PDF  (0 KB)  ( 220 )
56 后肾腺瘤的临床、病理和MRI表现(附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贺新华;丁玉芹;黄健峰;缪熙音;罗荣奎;曹颖丽;周建军;曾蒙苏
DOI: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MA)的临床、病理和MRI表现,提高对MA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MA患者的临床、病理及MRI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2例MA患者均为女性,均表现为单侧肾脏实质性肿块,T1WI肿瘤实质部分信号与肾皮质相仿,T2WI为等信号和略低信号,DWI均为明显高信号,1例瘤内可见出血、坏死、囊变、钙化和假包膜,信号不均匀,另1例瘤内可见中心瘢痕,除瘢痕外肿瘤信号较均匀,增强后1例表现为中度不均匀延迟强化,另1例表现为“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病理学特点:肿瘤细胞非常丰富,排列紧密,常可形成肾小球样或花蕾状结构, 常见砂粒体形成。免疫组化常见WT-1、CD57阳性,EMA和AMACR阴性。结论:MA典型的MRI表现为T1WI和T2WI低或等信号,DWI明显高信号,瘤内常见出血、坏死,部分伴有囊变和钙化,信号不均匀,边界清晰,有或无假包膜,增强后病灶呈轻中度持续性或渐进性强化。因其MRI表现形式多样,最终诊断依赖于病理学检查。
2015 Vol. 26 (1): 56-58 [摘要] ( 599 ) HTML (0 KB)  PDF  (0 KB)  ( 131 )
59 探讨泌尿系影像学检查对双肾盂输尿管畸形与并发症的诊断差异性研究
陈善锡;高源统;严志汉;侯 波
DOI:
目的:浅析螺旋CT尿路成像(CTU)对双肾盂输尿管畸形与并发症的诊断与B超、IVU对比差异。方法:对我院及外院63例均行B超、IVU及CTU检查双肾盂输尿管畸形及并发症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肾盂输尿管畸形的诊断符合率有显著差异,结果分别为B超65%、IVU 72%、CTU 96%,并发症检出率亦有显著差异。结论:此研究表明CTU检查及影像后处理诊断双肾盂输尿管畸形的诊断符合率及并发症的检出率高于B超和IVU,能够清晰显示扩张或梗阻部位和程度、异位开口及肾功能评估,可以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2015 Vol. 26 (1): 59-61 [摘要] ( 584 ) HTML (0 KB)  PDF  (0 KB)  ( 161 )
61 胎儿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产前超声诊断
陈翠华;陈思瑾;裘毓雯;王云芳;肖淑芳;邓许洁
DOI:
目的:探讨胎儿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对此病的产前诊断水平。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经我院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5例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超声特征。结果: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病例共5例,按Richardson分型法,Ⅰ型4例,Ⅱ型1例;缺损大小为0.17~4.0 mm。其中1例合并有室间隔缺损。声像图主要表现在三血管观上可见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出现回声中断,范围大小不等,缺损呈窗形或弧形。CDFI在缺损处可探及肺动脉向主动脉分流信号。结论:胎儿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具有特征性声像图,产前超声能够显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位置、大小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情况,是产前首选的检查方法。
2015 Vol. 26 (1): 61-62 [摘要] ( 870 ) HTML (0 KB)  PDF  (0 KB)  ( 201 )
63 易被误诊为多发骨转移瘤的全身骨显像病例分析
郑 磊;谢来平;罗朝学;厉红民;陈 杰;黄定德
DOI:
目的:分析总结易被误诊为多发骨转移瘤的疾病的全身骨显像特征,为核医学医师鉴别诊断这些疾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2014年5月我科以骨骼多发病变为表现的全身骨显像病例,重点分析易被误诊为多发骨转移瘤的病例,总结各类误诊疾病的骨显像特征。结果: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多发性骨结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所致骨病、侵犯骨骼的淋巴瘤、骨髓纤维化、多发性骨嗜酸性肉芽肿等疾病可出现类似于多发骨转移瘤的全身骨显像表现,易被误诊。但分析总结后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结核、多发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所致骨病具有一些不同于骨转移瘤的全身骨显像特征。结论:类似多发骨转移瘤骨显像表现的部分疾病具有一些骨显像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核医学医师鉴别骨转移瘤与上述疾病。
2015 Vol. 26 (1): 63-65 [摘要] ( 1194 ) HTML (0 KB)  PDF  (0 KB)  ( 183 )
66 低管电压结合自适应统计性迭代算法对腹部CT平扫图像的影响
浦仁旺;刘义军;刘静红;卢绪论;王诗瑜;刘爱连
DOI:
目的:评价低管电压结合自适应统计性迭代算法对腹部CT平扫图像的影响。方法:77例BMI<22 kg/m2的腹部CT平扫患者采用管电压80 kVp、自动管电流(噪声指数14)、50%ASIR重建,为实验组;56例BMI<22 kg/m2的腹部平扫CT患者采用管电压120 kVp、自动管电流(噪声指数10)、FBP重建,为对照组。测量两组图像肝脏和脾脏的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并记录CT剂量指数,两名高年资诊断医师采用盲法对两组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测量和主观评价。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两名医师的一致性评估采用Kappa检验。结果:实验组肝脏和脾脏的噪声分别为(14.99±1.95)HU、(14.62±2.17)HU,SNR分别为3.76±0.65、4.07±0.71,CNR分别为2.37±0.61、7.32±0.55,CT剂量指数(CTDIVOL)为(6.89±0.39)mGy,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为4.50±0.51;对照组肝脏和脾脏的噪声分别为(27.1±6.42)HU、(27.11±6.4)HU,SNR分别为2.39±0.99、2.14±0.69,CNR分别为3.07±0.50、6.19±0.39,CTDIVOL为(11.03±6.44)mGy,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为4.21±0.46。独立样本t检验中肝脏和脾脏的CNR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0.67、1.61,P值为0.51、0.11);两组图像肝脏噪声、脾脏的噪声、肝脏的SNR、脾脏的SNR、CT剂量指数、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68、11.18、9.52、12.57、10.02、3.51,P值均<0.05)。结论:在腹部CT平扫中针对BMI<22 kg/m2的患者采用低管电压结合自适应统计性迭代算法,不但可以降低辐射剂量,而且还可提高图像质量。
2015 Vol. 26 (1): 66-68 [摘要] ( 558 ) HTML (0 KB)  PDF  (0 KB)  ( 158 )
       病例报告
69 急性胃扩张致门静脉大量积气1例
杨俊明;王福平
DOI:
2015 Vol. 26 (1): 69-70 [摘要] ( 596 ) HTML (0 KB)  PDF  (0 KB)  ( 210 )
70 胰腺神经鞘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张 娟;李培岭;翟昭华
DOI:
2015 Vol. 26 (1): 70-71 [摘要] ( 570 ) HTML (0 KB)  PDF  (0 KB)  ( 247 )
71 婴幼儿原发性胰腺内胚窦瘤1例
杨会萍;张洪锡;郑 怡;杨兴惠
DOI:
2015 Vol. 26 (1): 71-73 [摘要] ( 461 ) HTML (0 KB)  PDF  (0 KB)  ( 165 )
73 多层螺旋CT诊断小网膜巨淋巴细胞增生症1例
刘尼军;刘小庆;张华文;潘高争
DOI:
2015 Vol. 26 (1): 73-75 [摘要] ( 581 ) HTML (0 KB)  PDF  (0 KB)  ( 227 )
75 股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1例
李传洁
DOI:
2015 Vol. 26 (1): 75-76 [摘要] ( 587 ) HTML (0 KB)  PDF  (0 KB)  ( 210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