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日期:1990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辑部
刊  期:月刊
 
2009年 20卷 4期
刊出日期:2009-04-20

短篇论著
病例报告
 
       论著
229 特发性颞叶癫痫的MRI海马T2弛豫时间测量
方 春;王尔祯;包 强;俞方荣;王立章
DOI:
[摘要] 目的:探讨海马T2弛豫时间(HCT2)在特发性颞叶癫痫(TLE)评价中的价值,并为后续的TLE病例HCT2测量与手术预后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36例全面性癫痫(GEP)、23例非颞叶部分性癫痫(NTPE)、26例TLE以及60例正常对照者(CL)进行HCT2测量,并分析其差异。结果:TLE组高侧平均HCT2较CL组增高7.5518ms,较GEP组及NTPE组增高4.1639ms和3.7293ms。TLE组低侧及GEP组和NTPE组低侧、高侧较CL组相应侧别分别增高2.7547ms、3.1347ms、3.2829ms、3.4669ms和3.9016ms。TLE组平均HCT2低/高比率较CL组、GEP组、NTPE组分别降低0.0482、0.0456和0.0425。结论:TLE组病灶侧HCT2明显高于CL组、GEP组及NTPE组,HCT2低/高比率降低是TLE的较特异表现。
2009 Vol. 20 (4): 229-232 [摘要] ( 1489 ) HTML (0 KB)  PDF  (0 KB)  ( 233 )
233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与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检测方法对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对比性研究
胡莉君;吕 清;马 红;王新房;廖云飞;余 帆
DOI:
[摘要] 目的:对比血管回声跟踪技术与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检测方法对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价值。方法:对46例T2DM患者和30例正常人采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实时跟踪描记右侧肱动脉管壁的运动轨迹,测量肱动脉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僵硬度(β)、弹性模量(Eρ)、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等参数;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T2DM组和对照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NTG)功能。其中24例T2DM患者在3个月降糖药物治疗后重新测量上述各指标。结果:β,Eρ及PWVβ T2DM组较对照组升高(P<0.01),AC及FMD功能较对照组降低(P<0.01),硝酸甘油介导的NTG功能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与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检测方法均能较好的评价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两种方法具有良好一致性。
2009 Vol. 20 (4): 233-235 [摘要] ( 1499 ) HTML (0 KB)  PDF  (0 KB)  ( 264 )
236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分布特征的螺旋CT表现
黄伟鹏;许建生;陈洁容;陈卫鹏;姚沛旭;陈丽君
DOI: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颈胸腹部三野淋巴结转移的分布特征及其螺旋CT表现。资料与方法:对200例手术病理证实为胸段食管癌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或影像标准诊断有淋巴结转移。根据本组200例CT所反映的肿大淋巴结的分布情况,将颈胸腹部三野淋巴结分为19组。设定淋巴结的短径≥1cm为淋巴结转移阳性标准,统计各组阳性淋巴结的出现率,观察淋巴结转移的位置、形态、大小、数目及强化情况。结果:200例食管癌中,共有546个部位观察到淋巴结转移。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以右下气管旁组(40.0%,80例)、主肺动脉窗组(34.0%,68例)、隆突下组(27.0%,54例)最多,膈上组(2.5%,5例)及脾动脉组(1.5%,3例)最少。结论: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分布在右下气管旁组、主肺动脉窗组及隆突下组。螺旋CT检查可以较为准确地显示食管癌三野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2009 Vol. 20 (4): 236-239 [摘要] ( 1363 ) HTML (0 KB)  PDF  (0 KB)  ( 228 )
240 白质纤维束成像在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作用
贾中正;李 敏;曹 亮;汤乐民
DOI:
目的:探讨白质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技术在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研究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3例经病理证实的脑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进行常规MR成像、弥散张量成像(DTI)和DTT,分析肿瘤瘤周白质纤维束的改变形式与肿瘤分级的关系。结果:无论是高级别还是低级别肿瘤,瘤周白质纤维束都可以发生移位(77.78%~100%),而白质纤维束的破坏和中断主要与星形胶质细胞瘤的恶性程度有关,随着肿瘤级别的升高,白质纤维束的破坏和中断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7.69%~72.73%)。结论:DTT技术在显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分级方面有重要的价值。
2009 Vol. 20 (4): 240-242 [摘要] ( 1233 ) HTML (0 KB)  PDF  (0 KB)  ( 253 )
243 颞侧偏盲患者单眼水平半视野刺激的fMRI研究
张 权;张云亭;宋修峰;张 敬;李 威
DOI:
目的:观察正常人单眼水平半视野刺激下视觉皮层的激活形式;探讨fMRI用于评价颞侧偏盲患者初级视觉皮层激活形式的可能性。资料与方法:对13例颞侧偏盲的垂体大腺瘤患者和15名正常志愿者进行组块设计的fMRI实验,所有受试者分别接受左眼颞侧、左眼鼻侧、右眼颞侧和右眼鼻侧视野刺激,刺激内容为水平单侧40°黑白翻转棋盘格,对照内容为黑色屏幕中心的白色“+”。采用1.5T MR扫描仪采集数据,采用SPM 2软件进行后处理,获得对照组各种刺激下的平均激活图,分析患者组视野缺损与初级视觉皮层激活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在排除了扫描过程中头动及噪声影响后,患者组和对照组最终各入组10例。对照组单眼颞侧视野刺激时表现为对侧视觉皮层激活,鼻侧视野刺激时表现为同侧初级视觉皮层激活为主。患者组在接受颞侧视野刺激时双侧视觉皮层均未见激活,而给予鼻侧视野刺激时均表现为同侧视觉皮层激活。结论:正常情况下视野与初级视觉皮层之间存在对应关系,颞侧偏盲患者表现为以对侧初级视觉皮层激活下降为主,fMRI是反映视交叉异常对视觉皮层影响的有效方法。
2009 Vol. 20 (4): 243-246 [摘要] ( 2587 ) HTML (0 KB)  PDF  (0 KB)  ( 219 )
247 先天性肺静脉狭窄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
张志芳;张玉奇;孙 锟;刘怡青;沈 蓉
DOI:
目的:评价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肺静脉狭窄(PV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心导管、MRI检查或心外科手术证实为先天性PVS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右侧PVS 6例,超声诊断4例,诊断正确率为66.7%,漏诊2例,漏诊率为33.3%;左侧PVS 4例,超声诊断4例,正确率为100%;双侧PVS 5例,超声诊断4例,诊断正确率80%,1例患者左侧PVS漏诊。15例中单纯PVS 4例,占26.7%;其余11例均合并有其它心血管畸形,最常见的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右室双出口等畸形。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清晰显示肺静脉的回流情况,能较准确的诊断PVS。
2009 Vol. 20 (4): 247-249 [摘要] ( 1366 ) HTML (0 KB)  PDF  (0 KB)  ( 307 )
250 超高场MR扩散系数值对兔急性脑梗死后出血的预测价值
全冠民;袁 涛;魏志刚;刘怀军;尚 华;高国栋;雷建明;李彩英;耿左军
DOI:
目的:探讨MR扩散系数值对急性脑梗死继发出血(HT)预测的价值。方法:75只兔颈内动脉注射自体血栓制作急性脑梗死模型,证实脑梗死的动物在3.0T MR设备上依次行3、6、12、24、48及72h扩散加权成像(DWI),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及指数扩散系数(EDC)图。采用欧洲急性中风合作研究方法(ECASS)对病理证实的HT进行分型,包括无HT组与HT组,后者又分为斑点状出血组(HI)及较大出血组(PH)。应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比较无HT组与不同程度HT组之间ADC及EDC值有无差异。结果:59只(78.67%)动物模型制作成功,其中无HT组21只(35.59%,21/59)、HI组31只(52.54%,31/59)、PH组7只(11.87%,7/59)。无HT组3~72h梗死区ADC值为(0.601±0.128)×10-3~(0.813±0.060)×10-3,HT组ADC值为(0.432±0.091)×10-3~(0.618±0.060)×10-3,各时间点两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17~5.986,P值为0.000~0.031)。无HT组3~72h梗死区EDC值为(0.415±0.039)~(0.502±0.009),HT组EDC值为(0.559±0.040)~(0.583±0.064),两组各时间点E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002~6.995,P值为0.000~0.002)。HI组3~72h梗死区ADC值为(0.435±0.091)×10-3~(0.631±0.045)×10-3,PH组ADC值为(0.390±0.180)×10-3~(0.586±0.104)×10-3,除24h(t值为4.664,P=0.002)外,其余时间点HI组与PH组ADC值均无统计学差异(t值为0.057~1.996,P值为0.171~0.956)。HI组3~72h梗死区EDC值为(0.545±0.039)~(0.638±0.042),PH组EDC为(0.575±0.054)~(0.649±0.019),各时间点两组间EDC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值为0.051~1.698,P值0.150~0.960)。结论:脑梗死急性期ADC值及EDC值变化与HT的发生存在着相关性,ADC值下降及EDC值增高有可能预测HT的出现,但仅根据扩散系数值不能预测HT的程度。
2009 Vol. 20 (4): 250-254 [摘要] ( 2858 ) HTML (0 KB)  PDF  (0 KB)  ( 187 )
255 肝细胞性肝癌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袁 惠;王 丹;陈红艳;牛锦东
DOI: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超声造影血流灌注定量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46例HCC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利用时间-强度曲线(TIC)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肝癌及癌旁组织的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与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的MV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6例HCC与癌旁组织的TTP平均值分别为(14.24±5.11)s及(25.34±9.11)s,PI平均值分别为(43.11±10.25)dB及(20.87±8.21)dB,MVD平均值分别为52.32±18.21及21.43±8.65。HCC术前TTP与术后MVD呈负相关(r=-0.75,P<0.05),PI与MVD呈正相关(r=0.73,P<0.05)。结论:HCC超声造影定量灌注参数PI、TTP与MVD的表达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术前评估HCC血管生成状况的指标。
2009 Vol. 20 (4): 255-257 [摘要] ( 1369 ) HTML (0 KB)  PDF  (0 KB)  ( 256 )
       病例报告
257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2例
林雅莉;陈爱灼;许菁菁
DOI:
2009 Vol. 20 (4): 257-257 [摘要] ( 1061 ) HTML (0 KB)  PDF  (0 KB)  ( 235 )
       论著
258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临床及CT诊断研究
任 莹;吴雪杨;陈丽英;郭启勇
DOI:
目的:探讨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临床及CT影像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患者的临床及胸、腹部CT影像资料,6例均行肺部及腹部CT扫描。结果:6例胸部CT均可见双肺内多发大小不等囊性透光区,有较薄囊壁。其中3例合并气胸;1例合并乳糜性胸腔积液;1例伴有多组纵隔淋巴结肿大。腹(盆)部CT检查中发现肾脏血管平滑肌瘤3例,其中2例为双肾受累并多发,1例同时合并肝脏血管平滑肌瘤,1例合并腹膜后血管平滑肌瘤;另见子宫阔韧带及腹膜后淋巴管平滑肌瘤1例;1例CT显示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结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具有特征性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对诊断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2009 Vol. 20 (4): 258-260 [摘要] ( 1361 ) HTML (0 KB)  PDF  (0 KB)  ( 186 )
261 肾占位病变的CT误诊分析(附21例报告)
张晓锦;祝安惠;胡智军
DOI:
目的:分析肾占位性病变的误诊原因及CT表现,探讨CT对该类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误诊的肾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恶性肿瘤13例,其中11例误诊为其他类型恶性肿瘤,2例误诊为良性病变。良性肿瘤5例,均误诊为肾癌。感染性病变3例,其中1例肾结核CT误诊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肾脓肿CT均误诊为肾癌。结论:CT对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大优势,对大部分肿块能准确诊断。但对少数表现不典型的肿块,应行术中冰冻切片或肾穿刺活检;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影像学方法的功能成像均有可能为这类病变提供鉴别诊断的依据。
2009 Vol. 20 (4): 261-266 [摘要] ( 1369 ) HTML (0 KB)  PDF  (0 KB)  ( 257 )
267 以病理结果为对照观察骨结核与骨肿瘤的骨显像鉴别点
张燕燕;张卫方;马 婧
DOI:
目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结核、骨恶性病变患者56例,将其核素骨显像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索骨结核与骨恶性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对行99Tcm-MDP骨显像的1817例骨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56例骨病理结果提示为骨结核及骨肿瘤的患者分组进行影像学对比研究。结果:本研究中骨转移瘤与原发恶性肿瘤多发病灶比单发病灶有增多趋势。骨结核累及关节高达73%,并均出现在中轴骨;恶性病变可出现在中轴骨、四肢骨或同时出现在中轴与四肢骨。骨结核病灶的多发病灶中,比邻分布占优势,为83%;而骨转移瘤的无规律分布占优势,为84%。70%的骨结核病变呈放射性摄取增浓程度较低、分布均匀的表现,而80%骨转移瘤及70%骨原发瘤则表现出放射性的异常浓聚、分布不均匀的表现。结论:全身骨显像恶性病变多发及无规律地出现于中轴和四肢骨上,绝大多数病灶呈形态不规则及放射性分布不均匀。骨结核易累及中轴骨,多发病灶中比邻分布占优势,病灶摄取放射性较淡且均匀,易累及关节是其显著特征。
2009 Vol. 20 (4): 267-270 [摘要] ( 1495 ) HTML (0 KB)  PDF  (0 KB)  ( 186 )
       综述
271 弥漫性创伤性脑损伤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
苗延巍;伍建林
DOI:
2009 Vol. 20 (4): 271-273 [摘要] ( 1137 ) HTML (0 KB)  PDF  (0 KB)  ( 256 )
       短篇论著
274 丘脑小灶梗死的影像学定位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万里姝;罗晓光;任 艳
DOI:
脑梗塞;丘脑;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2009 Vol. 20 (4): 274-275 [摘要] ( 1271 ) HTML (0 KB)  PDF  (0 KB)  ( 231 )
276 多层螺旋CT在先天性外耳道闭锁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黎江芽;韩路军;蒋山姗
DOI:
2009 Vol. 20 (4): 276-278 [摘要] ( 1181 ) HTML (0 KB)  PDF  (0 KB)  ( 237 )
278 低剂量对比剂MSCT犬颈部动脉成像的可行性实验研究
吴宗霞;雷 振;钱 颖;王志铭
DOI:
2009 Vol. 20 (4): 278-281 [摘要] ( 1278 ) HTML (0 KB)  PDF  (0 KB)  ( 221 )
281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价值
吴成权;何晓虹;张幼祥;董 静;张平洋;张建鑫;马小五
DOI:
2009 Vol. 20 (4): 281-283 [摘要] ( 1133 ) HTML (0 KB)  PDF  (0 KB)  ( 234 )
283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囊性肾癌中的应用价值
陈松华;王 炼;卢光明
DOI:
2009 Vol. 20 (4): 283-285 [摘要] ( 1142 ) HTML (0 KB)  PDF  (0 KB)  ( 220 )
285 超声引导下微创经皮肾穿刺建立经皮肾镜取石术通道
李小鹏;李友芳
DOI:
2009 Vol. 20 (4): 285-286 [摘要] ( 1289 ) HTML (0 KB)  PDF  (0 KB)  ( 258 )
286 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特点与CT诊断价值
文 阳;王 华;王伯胤
DOI:
2009 Vol. 20 (4): 286-289 [摘要] ( 1181 ) HTML (0 KB)  PDF  (0 KB)  ( 245 )
289 靶向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邵 军;李 祁;王伟乐;梁东彦;李 海;邓志勇
DOI:
2009 Vol. 20 (4): 289-291 [摘要] ( 1221 ) HTML (0 KB)  PDF  (0 KB)  ( 231 )
291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于淑靖;李佳芮;孔令茹
DOI:
2009 Vol. 20 (4): 291-293 [摘要] ( 1151 ) HTML (0 KB)  PDF  (0 KB)  ( 223 )
294 高分辨率超声检测斑块状银屑病表皮真皮厚度
宋 坪;颜志芳;王丽昀;郝喜书;涂 平
DOI:
2009 Vol. 20 (4): 294-295 [摘要] ( 1026 ) HTML (0 KB)  PDF  (0 KB)  ( 241 )
296 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诊断
张小占;史大鹏;李仲菊;马发鹏
DOI:
2009 Vol. 20 (4): 296-298 [摘要] ( 1296 ) HTML (0 KB)  PDF  (0 KB)  ( 256 )
298 颅顶骨凹陷症的影像学分析
朱小东;王新宏;曹和涛;苏海兵;高小红
DOI:
2009 Vol. 20 (4): 298-300 [摘要] ( 1225 ) HTML (0 KB)  PDF  (0 KB)  ( 223 )
300 不规则骨骨巨细胞瘤的CT、MRI诊断
戴士林
DOI:
2009 Vol. 20 (4): 300-301 [摘要] ( 1145 ) HTML (0 KB)  PDF  (0 KB)  ( 210 )
       病例报告
302 MRI诊断牵牛花综合征1例
唐乐梅;郎志瑾
DOI:
2009 Vol. 20 (4): 302-302 [摘要] ( 1115 ) HTML (0 KB)  PDF  (0 KB)  ( 217 )
303 异位甲状腺伴癌变1例
刘 斌;匡安仁;潘明志;曾 宇
DOI:
2009 Vol. 20 (4): 303-304 [摘要] ( 1224 ) HTML (0 KB)  PDF  (0 KB)  ( 230 )
304 左侧腹股沟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谢 惠;覃 川
DOI:
2009 Vol. 20 (4): 304-304 [摘要] ( 1017 ) HTML (0 KB)  PDF  (0 KB)  ( 218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