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日期:1990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辑部
刊 期:月刊
2009年 20卷 2期
刊出日期:2009-02-20
短篇论著
病例报告
论著
77
脑血管畸形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应用初探
唐乐梅;宋清伟;郎志谨;杨志宏
DOI: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对脑血管畸形诊断的价值及脑血管畸形的SWI影像特征。资料与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08年7月MRI显示的典型脑血管畸形41例(海绵状血管瘤23例,动静脉畸形13例,静脉畸形5例)进行磁共振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T1WI增强扫描及SWI,与手术所见及DSA对比,将SWI与常规MRI对比,分析其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结果:SWI可以显示较常规序列更多的海绵状血管瘤病灶,发现3例脑内弥漫性血管瘤及5例多发病变的病例;同一病灶SWI显示的范围较常规序列大;SWI显示6个静脉畸形病灶,而常规序列显示5个,可以显示扩张的髓静脉,并与T1WI增强扫描图像很好的对应;SWI可以显示DSA显示的15支供血动脉中的13支(常规序列显示13支),20支引流静脉中的18支(常规序列显示13支)。结论:SWI是显示血管畸形最敏感的MR序列,是筛查脑血管畸形的理想手段,结合MRI常规扫描序列可以为脑血管畸形的诊断及内部组织结构判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2009 Vol. 20 (2): 77-79 [
摘要
] (
1473
)
HTML
(0 KB)
PDF
(0 KB) (
231
)
80
静脉性出血性脑梗死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初步研究
贺 丹;汪国石;陈德强;杨 丽;刘怀军
DOI: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并静脉性出血性脑梗死(VHCI)的价值。方法:采用3.0T磁共振SWI序列,回顾性分析经DSA或病理证实的18例VHCI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与病变部位近似的12例单纯性脑出血和8例脑肿瘤伴出血相对照。结果:18例VHCI患者,SWI表现为顶叶皮层或皮层下斑片状低信号,邻近大脑皮层或皮层下可见“线状”或“蚯蚓状”广泛扩张的皮层静脉或髓静脉。12例单纯性脑出血患者,SWI表现为均匀低信号,周围皮层静脉正常或稍减少。8例脑肿瘤伴出血患者,SWI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其内可见线状低信号小静脉影及斑点状低信号出血灶,周围皮层静脉明显减少。结论:对于顶叶皮层及皮层下出血性病变,SWI能够通过显示病灶邻近皮层扩张的皮层静脉或髓静脉的特殊征象,提高对VHCI的诊断,是常规磁共振成像(c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的重要补充。
2009 Vol. 20 (2): 80-83 [
摘要
] (
2358
)
HTML
(0 KB)
PDF
(0 KB) (
258
)
84
60例活动性肺结核治疗转归与随访的多层螺旋CT应用评价
伍建林;路希伟;张竞文;张 清;张国庆;刘 薇
DOI: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转归肺部病变CT表现演变规律,评价CT在肺结核临床转归与随访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60例获得细菌学治愈的涂阳活动性肺结核,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6个月时的CT征象变化;并使用呼气末CT扫描,观察小气道阻塞与空气潴留征象,以及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在治疗前、治疗疗程结束和6个月随访3个阶段,肺结核活动性CT征象的检出率分别为95.0%、31.7%和1.7%。CT在治疗前活动性判定准确率为95.0%,在疗程结束后的活动性判定准确率为68.3%,在6个月后随访再次判断准确率达96.7%。疗程结束后至6个月CT扫描仍见76.5%(39例)肺内残留病变进一步缩小和吸收。小气道病变的气体潴留在治疗结束后持续存在,气体潴留体积与肺功能指标中FEF50%、MMEF呈显著相关(χ2=10.48,P<0.01)。结论:肺结核CT征象转归滞后于细菌学转归,仅凭CT征象对治疗后肺结核活动性判定存在限度;CT对肺结核细菌学治愈后的继发小气道病变的评价有较高价值。
2009 Vol. 20 (2): 84-88 [
摘要
] (
2653
)
HTML
(0 KB)
PDF
(0 KB) (
242
)
89
酒精依赖患者局部脑血流的初步研究
江旭峰;于金铃;张剑戈;李 彪;朱承谟
DOI:
目的:探讨酒精依赖患者局部脑血流的变化。方法:酒精依赖组14例,均为就诊于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患者,男性,年龄40~54岁,以酒精依赖诊断量表(SCID-AD)确诊存在酒精依赖,所有受检者在前3个月无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未服用任何符合精神科药物或停用该类药4周以上。正常对照组20例,男性,年龄38~54岁,无重大躯体疾病,无任何符合诊断标准的精神疾病。常规99Tcm-ECD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所有SPECT横断面图像通过专用软件,转换成DICOM格式或analysis 7格式,然后用SPM99进行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结果:SPM显示酒精依赖患者的双侧额叶、右侧扣带回、右侧尾状核局部脑血流明显降低(P<0.05),左侧中及下颞回、左侧丘脑、左侧边缘叶、右侧豆状核的局部脑血流明显升高(P<0.05)。结论:SPM分析显示酒精依赖患者的局部脑血流有明显变化。
2009 Vol. 20 (2): 89-90 [
摘要
] (
1977
)
HTML
(0 KB)
PDF
(0 KB) (
214
)
91
声学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陈 军;阎 萍;张 波;吴 涛
DOI:
目的:探讨声学造影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乳腺肿块(33例良性,29例恶性)进行声学造影检查,通过观察造影增强模式、分析时间-强度曲线参数比较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差异。结果:良、恶性肿块造影增强均匀度、造影增强时间、达峰时间、斜率有显著差异(P<0.05);峰值强度、峰值~60s平均强度及峰值~60s曲线下面积无明显差异。把肿块不均匀增强、造影剂出现时间<10s,达峰时间<20s,斜率<5作为恶性参考指标。对于乳腺肿块灰阶及彩色多普勒确诊率88.7%,结合声学造影确诊率93.6%。结论:声学造影有助于提高乳腺肿块定性的确诊率。
2009 Vol. 20 (2): 91-93 [
摘要
] (
1458
)
HTML
(0 KB)
PDF
(0 KB) (
255
)
94
高频超声检测幼兔未成熟心肌的心功能
姜克新;任卫东;刘 杰;刘晶华;周 鹏
DOI: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测定幼兔未成熟心肌的心功能。方法:应用M型超声、脉冲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检测幼兔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即心室的舒张及收缩功能,包括每搏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期速度(Ea)和舒张晚期速度(Aa)及心肌做工指数(IMP)等指标。结果:幼兔的心肌顺应性减低,舒张功能异常,收缩功能正常。结论:高频超声可以评价幼兔的未成熟心肌的心功能。
2009 Vol. 20 (2): 94-96 [
摘要
] (
1470
)
HTML
(0 KB)
PDF
(0 KB) (
214
)
97
经胸和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三尖瓣下移畸形
李冬蓓;黄云洲;任书堂;刘晓程;孔祥荣;林云佳
DOI: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MTEE)在三尖瓣下移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外科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证实的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术前TTE和其中5例术中MTEE的表现,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3例TTE检查中单纯隔叶下移1例,三尖瓣隔、后叶均下移12例;其中5例术中MTEE检查三尖瓣重度下移并功能右室发育小,室壁薄2例,三尖瓣叶严重畸形3例。13例患者根据不同程度的畸形分别行瓣膜成形术6例,瓣膜置换术5例,双向Glenn术2例。结论:TTE可诊断三尖瓣下移畸形,MTEE可更准确地评价瓣膜及右心室的功能,二者结合可更好地指导外科医生对不同程度的畸形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成功率。
2009 Vol. 20 (2): 97-99 [
摘要
] (
2746
)
HTML
(0 KB)
PDF
(0 KB) (
412
)
100
经直肠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临床价值
陈 莉;袁新春;胡杨柳
DOI:
目的:探讨经直肠能量多普勒超声(PDU)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率。方法:对临床高度怀疑前列腺癌的54例病人在穿刺前完成经直肠二维灰阶超声的常规检查、PDU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经直肠二维灰阶超声、PDU及两者联合使用靶向穿刺结合6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方案。对比分析直肠二维灰阶超声、PDU靶向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经直肠PDU检查发现异常血流增多37例,其中前列腺癌23例(包括2例为灰阶超声无异常发现的位于外腺的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症11例,前列腺癌不能除外1例, 前列腺占位1例(未定),转移性前列腺癌1例(膀胱癌)。结论:经直肠PDU能提高前列腺癌检测的敏感性与定位适合穿刺点,经直肠PDU靶向穿刺活检病理Gleason评分更高。
2009 Vol. 20 (2): 100-102 [
摘要
] (
2833
)
HTML
(0 KB)
PDF
(0 KB) (
240
)
103
超声造影对肾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
张大鹍;张新力;于晓玲;董宝玮;赵媛媛
DOI: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肾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及实时超声造影检查,比较病变区造影剂灌注的变化规律,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恶性肿瘤17例,良性病变14例。分析超声造影特征后发现肾恶性肿瘤中11例表现为皮质期快速增强,廓清时间早于周围肾皮质,为快进快退型。良性病变超声造影特点为造影剂廓清过程与周围肾皮质一致或晚于肾皮质,囊肿造影全程均无增强。结论:超声造影可以清晰显示肾脏病变的血流灌注特征,对鉴别诊断肾脏病变的良、恶性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2009 Vol. 20 (2): 103-105 [
摘要
] (
1573
)
HTML
(0 KB)
PDF
(0 KB) (
225
)
106
四肢滑膜肉瘤影像特征分析
方挺松;许乙凯;彭加友;樊长姝
DOI:
目的:探讨四肢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表现,评价X线、CT、MRI、DSA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对滑膜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滑膜肉瘤患者的各种影像学资料。结果:大部分滑膜肉瘤位于关节旁;X线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部分可见肿块内钙化;典型的CT表现为较深在的、等或稍低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肿块;磁共振T1WI与肌肉信号相比,滑膜肉瘤表现为分叶状、不均匀、等或稍高信号,T2WI则表现为高信号为主的不均匀信号;DSA呈显著的肿瘤实体染色及新生血管。结论:滑膜肉瘤具有一些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多种影像学检查与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够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2009 Vol. 20 (2): 106-109 [
摘要
] (
1597
)
HTML
(0 KB)
PDF
(0 KB) (
291
)
110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
周建军;王建华;曾蒙苏;严福华;周康荣;丁建国;纪 元
DOI:
目的:分析软骨黏液样纤维瘤影像表现与病理的关系,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骼软骨黏液样纤维瘤11例,术前分别经X线平片,CT平扫,MR SE T1WI、T2WI,增强T1WI扫描,仔细复习影像学结果并与手术病理作对照。结果:11例原发性骨骼软骨黏液样纤维瘤中,发生于长管状骨7例,骨盆2例,颅骨1例,脊柱1例。所有肿瘤呈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内可见骨性分隔9例,周边骨质硬化8例,软组织肿块3例。肿瘤直径3.2~16.9cm,平均4.7cm。7例位于长管状骨者,所有病灶位于干骺段,破坏区呈椭圆形,长轴与骨长轴一致,内可见增粗骨小梁,皮质膨胀,显著骨内膜增生,少数可见弓环状钙盐沉着。位于骨盆的2例中,1例呈地图样囊性骨质破坏,内可见少许分隔,并见硬化边;1例以巨大软组织肿块为主,境界欠清,可见明显弓状和环状钙化。1例位于鞍区,CT检查显示病灶密度低于肌肉密度,内隐约可见分隔和钙化,MR T1WI为低信号,T2WI显著高信号,内均可见低信号分隔,增强扫描分隔明显强化。1例位于腰椎的附件,MR T1WI为等信号,T2WI显著高信号,增强隐约可见强化。结论:软骨黏液样纤维瘤多位于长管状骨的干骺段,呈偏心性、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皮质膨出、增粗小梁以及大量骨内膜增生为其显著特点,病灶内软骨钙化少见。少数可侵犯骨盆、脊柱附件以及颅底等不规则骨,多呈不规则圆形或地图状,边缘常有硬化。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由软骨样物质、黏液样结构和纤维按不同比例构成,不同肿瘤三者比例不同,某一种成分比例过多可能影响诊断。
2009 Vol. 20 (2): 110-114 [
摘要
] (
2499
)
HTML
(0 KB)
PDF
(0 KB) (
271
)
综述
115
风险预测模型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研究进展
张佳妮;于诗嘉;史铁梅
DOI:
2009 Vol. 20 (2): 115-116 [
摘要
] (
1357
)
HTML
(0 KB)
PDF
(0 KB) (
203
)
短篇论著
117
18F-FDG脑PET显像评价烟雾病治疗效果的价值
欧阳巧洪;段中响;段 炼;肖 玲;冯 捷
DOI:
2009 Vol. 20 (2): 117-118 [
摘要
] (
1337
)
HTML
(0 KB)
PDF
(0 KB) (
222
)
119
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MR成像序列选择
李又成;黎金林;闻彩云;袁湘芝;温新东;郭献日;李建策
DOI:
2009 Vol. 20 (2): 119-122 [
摘要
] (
1459
)
HTML
(0 KB)
PDF
(0 KB) (
255
)
122
MRI对脊柱单发转移瘤与单发损伤的诊断价值
王 军;王晨光;王旭荣;翁晓海;吕金纯;蒋晓彬;郑汉鹏
DOI:
2009 Vol. 20 (2): 122-124 [
摘要
] (
1325
)
HTML
(0 KB)
PDF
(0 KB) (
278
)
125
64层螺旋CT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价值
黄贤胜;曹振东;李春华;丁振江;王 虹;王胜林
DOI:
2009 Vol. 20 (2): 125-127 [
摘要
] (
1332
)
HTML
(0 KB)
PDF
(0 KB) (
260
)
127
经导管封堵12例冠状动脉瘘临床分析
王 承;潘 欣;马建伟;陆 静;吴卫华;方唯一
DOI:
2009 Vol. 20 (2): 127-128 [
摘要
] (
1349
)
HTML
(0 KB)
PDF
(0 KB) (
212
)
129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征象分析
张 雷;罗 汀;李 森;罗娅红
DOI:
2009 Vol. 20 (2): 129-131 [
摘要
] (
1461
)
HTML
(0 KB)
PDF
(0 KB) (
230
)
131
少血供肝细胞癌与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多层螺旋CT表现
郑贤应;李银官;倪希和;曹代荣;游瑞雄;方哲明
DOI:
2009 Vol. 20 (2): 131-133 [
摘要
] (
1331
)
HTML
(0 KB)
PDF
(0 KB) (
248
)
134
经阴道三维超声对早期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价值
时 博;韩 冰;李士星;张 尧
DOI:
2009 Vol. 20 (2): 134-135 [
摘要
] (
1263
)
HTML
(0 KB)
PDF
(0 KB) (
221
)
136
MSCTA对上肢无脉症的诊断价值
张 丹;万立野;王胜林;仇恒志;王淑贤
DOI:
2009 Vol. 20 (2): 136-138 [
摘要
] (
1354
)
HTML
(0 KB)
PDF
(0 KB) (
223
)
139
下肢骨应力相关性损伤的MRI
杨海涛;王仁法;宋少辉;周俊芬;夏黎明;王承缘
DOI:
2009 Vol. 20 (2): 139-140 [
摘要
] (
1240
)
HTML
(0 KB)
PDF
(0 KB) (
274
)
病例报告
141
Lhermitte-Duclos病的MRI、MRS及DWI表现1例
章梦薇;高思佳;李松柏;佟志勇;邱雪杉
DOI:
2009 Vol. 20 (2): 141-142 [
摘要
] (
1333
)
HTML
(0 KB)
PDF
(0 KB) (
278
)
142
介入栓塞治疗颊面部蔓状血管瘤1例
金德昊;金武男
DOI:
2009 Vol. 20 (2): 142-143 [
摘要
] (
1307
)
HTML
(0 KB)
PDF
(0 KB) (
268
)
143
18F-FDG代谢显像诊断肺结节病2例
张乐乐;孙丽华;王自正;姚薇萱;王 峰;苏 燕;孟庆乐
DOI:
2009 Vol. 20 (2): 143-144 [
摘要
] (
1361
)
HTML
(0 KB)
PDF
(0 KB) (
204
)
145
超声诊断三房心合并左冠状动脉左房瘘、动脉导管未闭1例
陈 旭;杨松青
DOI:
2009 Vol. 20 (2): 145-145 [
摘要
] (
1268
)
HTML
(0 KB)
PDF
(0 KB) (
228
)
146
肝脏原发性血管肉瘤1例
张 媛;张 芳;张宏伟;付梅芳
DOI:
2009 Vol. 20 (2): 146-147 [
摘要
] (
1267
)
HTML
(0 KB)
PDF
(0 KB) (
322
)
147
肝脏巨大神经内分泌癌伴肝内转移1例
唐 敏;顾康康;秦国初;朱 斌;周 强
DOI:
2009 Vol. 20 (2): 147-148 [
摘要
] (
1296
)
HTML
(0 KB)
PDF
(0 KB) (
289
)
149
99mTc-MDP骨扫描发现肝内浓聚显像剂1例
王 强;葛翠洁;郝济学;苏 艳
DOI:
2009 Vol. 20 (2): 149-149 [
摘要
] (
1272
)
HTML
(0 KB)
PDF
(0 KB) (
243
)
150
医源性完全充盈返流性胆管炎1例
栾 海;于树森;马冬梅
DOI:
2009 Vol. 20 (2): 150-150 [
摘要
] (
1231
)
HTML
(0 KB)
PDF
(0 KB) (
193
)
151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Ⅳ型1例
马 跃;任 莹
DOI:
2009 Vol. 20 (2): 151-152 [
摘要
] (
1299
)
HTML
(0 KB)
PDF
(0 KB) (
243
)
152
B超诊断胃重复畸形1例
李瑛琪;畅 萍
DOI:
2009 Vol. 20 (2): 152-152 [
摘要
] (
1237
)
HTML
(0 KB)
PDF
(0 KB) (
271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