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日期:1990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辑部
刊  期:月刊
 
2013年 24卷 8期
刊出日期:2013-08-20

短篇论著
病例报告
 
       论著
533 原发性脑B细胞性淋巴瘤的DWI及MR多时相增强对比研究
刘干辉;陈振松;程 英;陈业媛;王宏琢;孙莞琴;蔡树丰;杨丽娟;龚洪翰;潘高升
DOI:
目的:探讨和分析原发性脑B细胞性淋巴瘤MR影像特点,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将MR平扫脑内有单发肿块的71例患者,给予DWI扫描,同时分别在造影剂注射后,应用25 s、125 s和185 s三个时相进行增强扫描。根据病理资料,将所有患者分组,并测量各组ADC值、平扫时的信号强度和增强后不同时相病灶的信号强度,将所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1例中58例患者具备完整的病理资料,其中包括原发性脑B细胞性淋巴瘤12例、胶质母细胞瘤20例、肺腺癌脑转移26例。将原发性脑B细胞性淋巴瘤、胶质母细胞瘤及肺癌脑转移瘤的ADC值及平扫信号强度进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将原发性脑B细胞性淋巴瘤三个增强时相的平均信号强度进行比较,25 s和125 s时相相关系数为1.0,有统计学差异,25 s与185 s时相及125 s与185 s时相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0.994,无统计学意义。原发性脑B细胞性淋巴瘤与胶质母细胞瘤有5个时相点有鉴别意义,而与肺腺癌脑转移中有11个时相点有鉴别意义。结论:应用MR多时相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原发性脑B细胞性淋巴瘤、胶质母细胞瘤及肺腺癌脑转移,而ADC值无鉴别价值。
2013 Vol. 24 (8): 533-536 [摘要] ( 629 ) HTML (0 KB)  PDF  (0 KB)  ( 341 )
537 结节型脑膜转移瘤CT表现及组织来源的探讨
吴华超;何旭升;温志玲;符有文;王朝文
DOI:
目的:分析结节型脑膜转移瘤的CT影像表现及探讨结节型脑膜转移瘤的组织来源。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或CSF细胞学检查阳性证实为结节型脑膜转移瘤的病例,每例进行CT常规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35例结节型脑膜转移瘤的CT影像表现为位于颅骨内板下密度均匀的高密度影,边缘清楚。结节型脑膜转移瘤分结节状脑膜转移瘤和团块状脑膜转移瘤2型,结节状和团块状脑膜转移瘤伴颅骨破坏分别为6例(6/27,22.22%)和5例(5/8,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状和团块状脑膜转移瘤为单发的脑膜转移瘤分别为5例(5/27,18.52%)和5例(5/8,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结节状脑膜转移瘤和团块状脑膜转移瘤组织来源有明显不同。结论:结节型脑膜转移瘤CT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CT是结节型脑膜转移瘤的重要检查方法。
2013 Vol. 24 (8): 537-539 [摘要] ( 621 ) HTML (0 KB)  PDF  (0 KB)  ( 218 )
540 正常成人腮腺及颌下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的研究
王健楠;王学梅;方 毅;姜 镔;赵 磊
DOI: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检测腮腺及颌下腺硬度的可行性,建立正常成人杨氏模量的参考值范围。方法:对820名健康成人进行腮腺及颌下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比较左右两侧及不同性别、年龄组之间杨氏模量值的差异。结果:左右两侧腮腺及颌下腺杨氏模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腮腺杨氏模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颌下腺杨氏模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的腮腺及颌下腺杨氏模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可用于评估腮腺及颌下腺的硬度,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013 Vol. 24 (8): 540-542 [摘要] ( 592 ) HTML (0 KB)  PDF  (0 KB)  ( 201 )
543 超声和CT的联合应用在甲状腺滤泡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舒艳艳;包凌云;韩志江;陈文辉;雷志凯;丁金旺
DOI:
目的:探讨超声和CT的联合应用在甲状腺滤泡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122例135枚甲状腺滤泡性病变的CT和超声资料,其中包括109例122枚腺瘤性病变(FAN)、13例13枚滤泡细胞癌(FC)。以同时具备回声均匀、周围低回声晕环、边缘规则作为典型的超声诊断FAN的征象,以强化程度高于周围甲状腺组织作为典型的CT诊断FAN的征象,分别观察典型的超声、CT和超声与CT征象联合在FAN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具备典型超声征象、典型CT征象和环状钙化的FAN与F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因环状钙化后方声衰显著而影响观察的1枚FAN和2枚FC除外,典型超声征象的敏感性为72.7%(88/121),特异性为54.5%(6/11);典型CT征象的敏感性为68.9%(84/122),特异性为84.6%(11/13);典型超声与CT征象联合在FAN诊断中的敏感性为91.0%(111/122),特异性为61.5%(8/13)。典型超声征象在FAN与FC诊断中无统计学差异,典型CT征象及环状钙化在FAN与FC诊断上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CT在FAN的诊断中较超声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二者的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FAN的敏感性;环状钙化及CT强化程度低于周围甲状腺组织有助于FC的诊断。
2013 Vol. 24 (8): 543-547 [摘要] ( 702 ) HTML (0 KB)  PDF  (0 KB)  ( 246 )
548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
胡正明;孙德胜;钟洁愉;韦 伟;韩 彬;胡会英;龚继军
DOI: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53例患者共57个肿块经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且经临床评估需行新辅助化疗,在新辅助化疗前1周内及化疗后手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肿瘤大小、血流分布、血流阻力指数,根据RECIST指南,将患者分为有效组(CR组、PR组)及无效组(SD组、PD组),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CR组共5例,由于肿块完全消失,化疗后血流消失;PR组中,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RI值及血流分级变化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病灶前后P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效组(SD组+PD组)中,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内PSV、RI值及血流分级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检测病灶大小及血流参数,可客观地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2013 Vol. 24 (8): 548-550 [摘要] ( 694 ) HTML (0 KB)  PDF  (0 KB)  ( 174 )
551 耐药人乳腺癌细胞株Bcap37/MDR1及其亲本细胞株Bcap37 18F-FDG细胞结合实验的比较研究
肖 汉;张 玮;章 斌;邓胜明;周海中
DOI:
目的:对耐药人乳腺癌细胞株Bcap37/MDR1与其亲本细胞株Bcap37 18F-FDG结合率进行比较,为进一步研究化疗药物对两细胞株抑制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定18F-FDG与Bcap37/MDR1和Bcap37的结合率。①细胞数为1.25×105~1×107个/瓶;②反应时间为20~120 min;③18F-FDG放射性活度为1.85~29.6 KBq;④葡萄糖的浓度为0~5.5 mmol/L。用γ测量仪测量细胞的CPM计数(B)及上清液CPM计数(F),计算18F-FDG的细胞结合率(%)=(B/(B+F))×100%,并行两者差异的比较。结果:当其它条件不变,分别改变细胞数量、反应时间、18F-FDG放射性活度时,Bcap37结合率均高于Bcap37/MDR1,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其它条件不变,葡萄糖的浓度为0 mmol/L和1.39 mmol/L时,两组细胞间结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糖的浓度为2.78 mmol/L和5.5 mmol/L时,两组细胞间结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各种实验条件下,Bcap37/MDR1的18F-FDG细胞结合率均低于Bcap37,表明耐药肿瘤细胞的增殖及代谢均低于其亲本肿瘤细胞。
2013 Vol. 24 (8): 551-554 [摘要] ( 901 ) HTML (0 KB)  PDF  (0 KB)  ( 271 )
555 磁共振肝动态增强与肝门静脉成像一站式检查
周 围;胡秋根;岑玉坚;陆 涛
DOI:
目的:探讨磁共振肝动态增强与肝门静脉成像一站式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200例住院患者的磁共振影像资料,其中150例(实验组)行磁共振肝动态增强与肝门静脉成像一站式检查,另50例(对照组)分别行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磁共振对比增强肝门静脉成像检查。比较两组间肝门静脉图像质量和磁共振平均侯检时间、检查总时间、总费用有无差别,观察对照两组中肝癌、门脉癌栓、肝门静脉高压症侧支静脉曲张的影像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或其他辅助检查结果是否相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磁共振平均侯检时间缩短66.67%(P<0.01),检查总时间平均减少43.84%(P<0.01),总费用降低34.58%。对肠系膜下静脉和肝门静脉肝内分支的检测能力对照组均优于实验组(P<0.05)。两组中肝癌、门脉癌栓、肝门静脉高压症侧支静脉曲张的影像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或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相符。结论:磁共振肝动态增强与肝门静脉成像一站式检查能同时获得肝实质动态增强信息和肝门静脉解剖信息,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和指导手术、介入进行,并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
2013 Vol. 24 (8): 555-559 [摘要] ( 683 ) HTML (0 KB)  PDF  (0 KB)  ( 226 )
560 加权窗宽及加权窗位的选择在双源CT双能门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王晓梅;边 杰;杨俊武;白建新;张 策;张健飞;隋鸿锦
DOI:
目的:探讨加权窗宽(Blending width,BW)及加权窗位(Blending center,BC)的选择在双源CT双能门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30例患者门静脉期采用双源双能扫描后进行不同BW、BC进行优化对比出6组图像,加权系数0.3的原始图像作为对照组图像,分别测得7组门静脉主干ROI及肝脏ROI的CT值及二者之差的CT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组优化均和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优化对比后使得门静脉主干ROI及肝脏ROI的CT值及二者之差的CT值增高和增大;6组优化对比中在BW=100~200、BC=50~100之间存在3组,他们的CT值升高最明显,但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而与此范围之外的其他各组存在着统计学差异。结论:双源CT优化对比可以在不增加对比剂使用剂量的同时提高门静脉图像质量,在优化对比的参数上目前推荐使用BW=100~200、BC=50~100这个范围。
2013 Vol. 24 (8): 560-563 [摘要] ( 710 ) HTML (0 KB)  PDF  (0 KB)  ( 211 )
564 能谱CT综合分析对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鉴别价值
鞠 烨;刘爱连;汪禾青;张 婷;马春梅;刘静红;王 升;田士峰;崔文俊;张龙敏;谢德舜
DOI:
目的:探讨能谱CT综合分析对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行能谱CT扫描并经组织学或生化检查证实的浆膜腔积液患者85例,其中良性浆膜腔积液14例、恶性浆膜腔积液71例。应用能谱综合分析平台,分别测量和计算各浆膜腔积液的常规混合能量CT值、不同单能量keV(40~140 keV)的CT值、有效原子序数及其分布峰值、脂(水)浓度、水(碘)浓度、水(钙)浓度、能谱曲线斜率并做相应统计分析,统计比较良恶性积液的曲线类型。结果:混合能量和单能量70~120 keV下CT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良恶性积液在单能低keV(40~60 keV)CT值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130~140 keV两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积液有效原子序数及其分布峰值均高于恶性(P<0.01),恶性组脂(水)、水(碘)、水(钙)浓度均高于良性组(P<0.01),良性曲线斜率大于恶性(P<0.01),良恶性积液具有不同曲线类型(P<0.01)。结论:能谱CT综合分析平台给良恶性浆膜腔积液鉴别提供了一个多参数的方法。
2013 Vol. 24 (8): 564-568 [摘要] ( 689 ) HTML (0 KB)  PDF  (0 KB)  ( 186 )
569 超声造影定量评价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害的价值
丁晓静;傅晓红;刘连勇;刘秋云;朱竹青;陈 鸣
DOI: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观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肾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已确诊的Mogensen分期为Ⅲ期、Ⅳ期的DN患者16例,其中Ⅲ期为早期DN组,Ⅳ期为临床期DN组,各8例,另选年龄、身高、体质量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8例为对照组。利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的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观察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超声造影定量灌注参数,并统计3组间的差异。结果:早期DN组与对照组比较,肾皮质灌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增加、峰值强度(Derived peak intensity,DPI)降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期DN组与对照组比较,肾血流灌注的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延长、DPI降低、AUC减少、曲线上升支斜率增加(Slope rate of ascending curve,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DN组与对照组、临床期DN组与对照组间的曲线下降支斜率(Slope rate of descending curve,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可早期、敏感、方便的评价DN的早期肾功能损害。
2013 Vol. 24 (8): 569-571 [摘要] ( 590 ) HTML (0 KB)  PDF  (0 KB)  ( 203 )
572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动静脉畸形所致血尿
单 明;孙 博;刘兆玉
DOI:
目的:评价经动脉栓塞治疗静脉曲张型肾动静畸形(rAVM)所致血尿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因肉眼血尿为主要表现的rAVM患者,随访观察行微钢圈栓塞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10例经DSA检查后均诊断为静脉曲张型rAVM,均获得成功栓塞,术后15~48 h(平均28 h)血尿消失,随访12~36月未见血尿复发,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动脉微钢圈栓塞治疗静脉曲张型rAVM所致的血尿安全、有效。
2013 Vol. 24 (8): 572-574 [摘要] ( 807 ) HTML (0 KB)  PDF  (0 KB)  ( 206 )
575 卵巢囊性腺纤维瘤的CT及MRI诊断
鲁 钊;单 明;温 锋;申敬伟;刘兆玉
DOI:
目的:探讨卵巢囊性腺纤维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囊性腺纤维瘤的影像资料。卵巢浆液性囊性腺纤维瘤32例,其中3例伴出血坏死,黏液性囊性腺纤维瘤1例,交界性卵巢浆液性囊性腺纤维瘤2例。22例行CT检查,其中18例行增强扫描;13例行MR检查,其中12例行增强扫描。结果:35例患者共36个病灶,2个为实性,6个为囊实性,28个为囊性,其中16个肿瘤为单囊性,12个为多囊性,且6个含有实性结节成分。增强扫描2个含有实性成分的肿瘤明显强化,1个轻度强化,10个未见强化。3个肿瘤内部伴有出血坏死,3个肿瘤伴有囊壁钙化,2个出现“蜂窝征”。结论:卵巢囊性腺纤维瘤内的实性成分在组织病理学上为增殖的纤维组织成分,纤维组织成分的多少决定了肿瘤是囊性或实性。实性肿瘤内含子囊腔、囊性肿瘤伴囊壁增厚,并且实性成分和增厚的囊壁在T2WI为极低信号提示卵巢囊性腺纤维瘤。与CT相比,MRI更有助于判断病变性质,MRI应是卵巢囊性腺纤维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2013 Vol. 24 (8): 575-578 [摘要] ( 756 ) HTML (0 KB)  PDF  (0 KB)  ( 259 )
579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我国PET-CT临床应用现状研究
孟 开;马云川;陈东红;熊杰明;莫陶欣;王秋樵;李佳根
DOI:
目的:掌握我国PET-CT临床应用现状,为促进PET-CT的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法,以“PET-CT”为关键词或以“PET-CT”为篇名,在CNKI中国知网上检索出建库以来至2013年2月20日的文献2 528篇,在形成文献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计量统计分析。结果:PET-CT临床应用的文章数量和资助课题数量逐年增加,应用于肿瘤领域的文章数量最多(1 651篇,占65.4%),其中肺部肿瘤、妇科肿瘤和头颈部肿瘤的文章数量居前3位。结论:PET-CT文章数量的增加与该医疗设备数量的增加及地域分布有关,PET-CT在我国的临床应用及研究呈现出不均衡状态,建议开拓更广泛的PET-CT应用领域。
2013 Vol. 24 (8): 579-582 [摘要] ( 621 ) HTML (0 KB)  PDF  (0 KB)  ( 200 )
       短篇论著
583 小脑囊性肿瘤的MRI影像学分析
吴 鹏;刘培俊;王 敏
DOI:
目的:分析不同性质的小脑囊性肿瘤的MRI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对小脑囊性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35例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囊性肿瘤的临床资料与MRI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2例,血管母细胞瘤11例,髓母细胞瘤5例,转移瘤7例。它们在MRI影像中有一定的共性,也有各自的特性,主要表现在肿瘤的形态、瘤周水肿的程度和对比剂增强征象上的各异。结论:小脑囊性肿瘤各自特殊的MRI表现以及好发年龄和部位是诊断和鉴别小脑囊性肿瘤的依据。
2013 Vol. 24 (8): 583-585 [摘要] ( 712 ) HTML (0 KB)  PDF  (0 KB)  ( 204 )
585 三维CT容积成像研究牙槽骨缺损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付英杰;刘海霞;孙静华;王 瑾
DOI:
目的:通过三维CT容积成像探讨牙槽骨缺损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从350例经头颈部CT血管造影检查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中,分别选择60例颈动脉狭窄率<50%的患者为轻度狭窄组和颈动脉狭窄率>50%的患者为重度狭窄组,另选择颈部动脉正常者60例为对照组,应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分别观察各组牙槽骨的缺损情况。结果:应用三维CT容积成像技术可以在显示颈部动脉的同时清晰显示牙槽骨的缺损情况。颈动脉狭窄者牙槽骨缺损牙位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牙槽骨缺损牙位数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牙槽骨的缺损与颈动脉狭窄密切相关。三维CT容积成像技术为研究颈动脉疾病与牙周病提供了有价值的方法。
2013 Vol. 24 (8): 585-588 [摘要] ( 699 ) HTML (0 KB)  PDF  (0 KB)  ( 219 )
588 改良Geatti减影法显像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金仲慧;刘 君;毛 远;宋 乐;张燕燕
DOI:
目的:探讨改良的Geatti减影法显像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价值。方法:减影法,静脉注射99TcmO4- 37 MBq,20 min后行甲状腺动态显像,然后静脉注射99Tcm-MIBI 740 MBq,2 min后再次行动态显像,两组动态影像以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减影运算获得阳性病灶。对照组采用双时相法,上述动态采集结束后立即采集早期图像,3 h后采集延迟图像。以手术记录和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54例病人中有52例成功进行了减影扫描,其中50例成功实现病灶定位,检出率为92.59%(50/54)。所有54例病人均进行了双时相法扫描,共检出病灶17例,检出率为31.48%(17/54)。两组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0,P<0.000 1)。结论:改良的Geatti减影法显像较双时相法更容易发现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病灶。
2013 Vol. 24 (8): 588-591 [摘要] ( 599 ) HTML (0 KB)  PDF  (0 KB)  ( 206 )
591 超声高频凸阵探头在婴儿胆道闭锁诊断中的价值
王 霞;董凤群;李红艳;贺新建;樊艳辉
DOI:
目的:应用高频凸阵探头对梗阻性黄疸婴儿进行检查,评价其对胆道闭锁(BA)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婴儿梗阻性黄疸患儿空腹4 h后进行腹部高频超声检查,同时加彩色血流显像(CDFI)观察、存图,对经手术证实的超声诊断为BA的59例患儿的图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高频超声诊断59例BA中58正确,1例误诊。肝内外胆管未探及、无胆囊及胆囊形态异常、肝门部纤维块对BA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93.2%、88.1%、78.0%,3种征象结合判断敏感度达98.3%,肝门部孤立小囊出现率不高,但伴上述征象时其对BA诊断的准确率很高。肝动脉内径增宽、流速增快可用于判断BA患儿的肝损伤程度。结论:高频凸阵探头频率高、体积小、操作灵活,更清晰地显示肝门部的形态结构,特别是可对肝内外胆管直接显示,显著提高超声对婴儿BA诊断的准确性,优于以往间接通过胆囊及肝门部纤维块变化对BA的诊断。
2013 Vol. 24 (8): 591-593 [摘要] ( 681 ) HTML (0 KB)  PDF  (0 KB)  ( 348 )
593 经阴道彩超诊断输卵管扭转的实际价值
刘欣友;胡丹旦;胡 萌
DOI:
目的:探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输卵管扭转当中的诊断标准及价值。方法:分析12例输卵管扭转患者的超声表现,总结输卵管扭转在超声影像上的图像特征,并评估这些特征对输卵管扭转的诊断价值。结果:根据现有病例样本,我们认为可行的指标有:单侧附件区可见多个厚壁囊性包块,囊与囊相通,呈腊肠形;螺旋状突入管腔的回声信号;囊壁高回声;囊壁血流减少或消失,若血流存在,多呈涡流状。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输卵管扭转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提示意义。
2013 Vol. 24 (8): 593-594 [摘要] ( 595 ) HTML (0 KB)  PDF  (0 KB)  ( 216 )
595 胸内脊柱旁髓外造血的影像表现
吴伟本;俞同福
DOI:
目的:探讨胸内脊柱旁髓外造血(EMH)组织增生的影像表现,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6例经病理证实的EMH的胸部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胸内脊柱旁EMH的影像表现为两侧脊柱旁沟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的等密度(信号)软组织肿块影,病变边缘光滑,CT上密度均匀。MRI上信号均匀,T1WI为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相邻椎体骨小梁增粗。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结论:胸内脊柱旁EMH具有较特征性的影像表现,结合贫血病史可作出正确诊断。
2013 Vol. 24 (8): 595-597 [摘要] ( 750 ) HTML (0 KB)  PDF  (0 KB)  ( 249 )
597 腰骶椎CT扫描识别髂腰韧带对定位节段的作用
赵 珑;辛 军;郭文力;刘长平;翟 伟
DOI:
目的:利用PET-CT全身扫描3D重建图像资料探讨髂腰韧带在腰骶椎节段定位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接受全身PET-CT检查的237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利用全身CT容积扫描数据进行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重建图像,以从C2开始计数的方法,确定L5椎体。依此为定位L5椎体的标准,比较以腰骶部侧位定位像上最后一个宽大的椎间隙为L5~S1椎间隙、将髂前上嵴连线所对的椎间隙视为L4~L5椎间隙、以髂腰韧带起始部为L5椎体横突3种判定方法的准确率。结果:以腰骶部侧位定位像上最后一个宽大的椎间隙为L5~S1椎间隙为定位标准的准确率为88.2%,以髂前上嵴连线所对的椎间隙视为L4~L5椎间隙为定位标准的准确率为84.8%,以髂腰韧带起于L5椎体横突者为定位标准的准确率为100%。结论:临床利用髂腰韧带进行腰骶椎节段定位是较为准确的手段。
2013 Vol. 24 (8): 597-599 [摘要] ( 621 ) HTML (0 KB)  PDF  (0 KB)  ( 213 )
       影像技术
600 CT导引胸部位置较深小病灶穿刺研究
陈德路
DOI:
目的:研究CT导引下胸部位置较深小病灶的定位穿刺方法。方法:选择27例胸部位置较深的小病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利用自行研制的定位穿刺辅助器械进行试验性应用,并对应用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例患者一次穿刺进针到位准确率和取组织成功率都达到了100%,无一例严重穿刺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胸部病灶精确定位穿刺辅助器械进行胸部较深小病灶穿刺,操作便捷、安全有效、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2013 Vol. 24 (8): 600-602 [摘要] ( 604 ) HTML (0 KB)  PDF  (0 KB)  ( 193 )
       病例报告
603 鞍旁脑膜血管周细胞瘤1例
牛田力;郑程程;冯 洁;苗延巍
DOI:
2013 Vol. 24 (8): 603-604 [摘要] ( 632 ) HTML (0 KB)  PDF  (0 KB)  ( 185 )
604 颅骨骨膜窦合并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及额中缝1例
王东昕;周 悦;孙淑敏;刘树荣
DOI:
2013 Vol. 24 (8): 604-605 [摘要] ( 672 ) HTML (0 KB)  PDF  (0 KB)  ( 275 )
605 罕见胰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董进文;赵迅霞;王坦新
DOI:
2013 Vol. 24 (8): 605-607 [摘要] ( 676 ) HTML (0 KB)  PDF  (0 KB)  ( 249 )
607 少见盆腔滑膜肉瘤1例
杜林芝;韩月东;成满平
DOI:
2013 Vol. 24 (8): 607-608 [摘要] ( 622 ) HTML (0 KB)  PDF  (0 KB)  ( 241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