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日期:1990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辑部
刊  期:月刊
 
2011年 22卷 8期
刊出日期:2011-08-20

短篇论著
病例报告
 
       论著
533 脑梗死非溶栓治疗出血性转化的MR分型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卑贵光;李松柏;马 虹;程志亮;蒋宝国;李 响
DOI:
目的:①建立脑梗死非溶栓治疗出血性转化(HT)的磁共振(MR)分型方法;②验证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21例MR弥散加权(DWI)检查有高信号病灶的非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例,依据自定MR分型方法对其中的31例HT进行分型,并与3个月后神经功能修订的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对伴或不伴有HT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行χ2检验,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421个病例中,31例(7.4%)发生HT,其中Ⅰ级10人(2.34%),Ⅱ级4人(0.95%),Ⅲ级17人(4.0%)。3个月后神经功能mRs评分,165人(39.2%)出现神经功能减退(mRs 3~5)或死亡,其中35人(8.3%)死亡;发生HT的31人中,有21人(67.7%)出现神经功能减退或死亡。Ⅱ级、Ⅲ级与预后不良明显相关。结论:7.4%非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例发生HT,脑干或小脑HT、大面积梗死HT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急性脑梗死HT的MR分型与预后有良好的相关性。
2011 Vol. 22 (8): 533-536 [摘要] ( 892 ) HTML (0 KB)  PDF  (0 KB)  ( 170 )
537 腮腺腺淋巴瘤的临床和CT表现
金中高;王小平;田 萍;何 剑;祝跃明;周林江
DOI: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临床和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腺淋巴瘤患者(均为老年男性)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单侧病灶7例(其中2例各具2个病灶),双侧病灶3例(其中1例右侧2个病灶),共16个病灶。病灶较小、较局限12个,位于腮腺后下象限10个,位于前下象限2个;病灶较大累及腮腺多个象限4个。病灶呈圆形、椭圆形13个,呈分叶3个。病灶边缘清楚13个,其中3个可见边缘薄环状影与周围腮腺分隔;病灶边界不清3个,同时伴有同侧腮腺肿胀,密度增高。病灶大小 0.6~4.8cm,平均(2.6±1.5)cm。病灶平扫密度较均匀,增强后12个病灶密度较均匀,4个病灶密度不均,内部可见无强化囊变区。平扫病灶CT值为(58.2±8.1)HU;动脉期(延迟30s)CT值平均为(89.1±18.7)HU,其中病灶轻度强化4个,中度强化7个,明显强化5个;静脉期(延迟90s)CT值平均为(92.6±16.8)HU。5个病灶(31.3%)内可见小血管进入或包绕。无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腮腺腺淋巴瘤的临床和CT表现均具备一定特点,仔细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多数能在术前做出正确的诊断。
2011 Vol. 22 (8): 537-540 [摘要] ( 802 ) HTML (0 KB)  PDF  (0 KB)  ( 354 )
541 预判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多因素分析
何承诚;司勇锋;康利克;王小燕;覃 颖;江 河;陶仲强;覃扬达
DOI:
目的:已经证明超声是判断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较好方法,本研究探讨对预判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最为重要的超声指标。方法:对45例患者的179枚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复发或残留114枚,反应性增生65枚)用彩色多普勒进行术前探查,而后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包括淋巴结长轴直径、淋巴结短轴直径、长/短轴的比率、有无淋巴门结构、淋巴结回声是否均匀、淋巴结边界清晰情况和淋巴结内血流情况。而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的相关价值。结果:在多因素分析里,无淋巴门结构、淋巴结短轴直径增加(≥10mm)是预测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重要指标,淋巴结长轴直径、长/短轴的比率(<2)、回声是否均匀、淋巴结边界清晰情况和淋巴结内血流情况不能作为预判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复发或残留的指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最有意义的指标是无淋巴门结构和淋巴结短轴直径增加(≥10mm),可作为临床上诊断的客观指标。
2011 Vol. 22 (8): 541-543 [摘要] ( 820 ) HTML (0 KB)  PDF  (0 KB)  ( 222 )
542 18F-FDG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结合实验方法学研究
刘文平;吴翼伟;章 斌;邓胜明;崔 凤;徐坤元
DOI:
目的:建立18F-FDG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结合实验的方法学。方法:在不同条件下测定18F-FDG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结合率。①细胞数分别为5×104个/瓶、1×105个/瓶、5×105个/瓶、1×106个/瓶、5×106个/瓶;②反应时间分别为20min、40min、60min、80min、100min和120min;③18F-FDG放射性活度分别为1.85KBq、3.7KBq、7.4KBq、14.8KBq和29.6KBq;④葡萄糖的浓度分别为0mmol/L、2.78mmol/L、5.55mmol/L和11.1mmol/L。用γ测量仪测量细胞的CPM(B)及上清液CPM(F)。计算18F-FDG的细胞结合率=[B/(B+F)]×100%。结果:①18F-FDG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结合率(y)与细胞数(x1)、反应时间(x2)、葡萄糖的浓度(x3)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y=(7.395+5.18E-0.06x1+0.094x2-2.040x3)×100%,F=106.9,P<0.05。偏回归系数P均<0.05。校正决定系数R2c=0.728,P<0.05。细胞结合率与细胞数、反应时间、葡萄糖的浓度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581、0.179、-0.599,P均<0.05。②18F-FDG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结合实验基本条件:细胞数量为1×106个/瓶,18F-FDG放射性活度3.7KBq,反应时间100min,葡萄糖浓度0mmol/L,细胞结合率为(25.45±1.66)%。结论:建立了18F-FDG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结合实验的方法学,为18F-FDG结合实验早期评价放疗和化疗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抑制作用奠定了基础。
2011 Vol. 22 (8): 542-546 [摘要] ( 916 ) HTML (0 KB)  PDF  (0 KB)  ( 218 )
544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理基础与螺旋CT特异征象相关分析
胡燕标;苏明进;肖维华;付 峰
DOI:
目的: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的多层螺旋CT特征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的NG病例,术前行螺旋CT平扫加三期(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增强扫描,1例为颈椎间盘CT平扫时发现,4例为胸部CT检查发现,55例行甲状腺CT检查发现,观察其CT征象,与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提出诊断及鉴别要点。结果:①病变部位、数目、大小、密度:无一例超出甲状腺包膜,43例多发,17例单发,单发者外形相对多发者较大,平均3.5cm,多呈囊变;32例表现为混杂密度,低密度为主,11例病灶表现为高密度。②病理类型:病理诊断NG 49例,其中NG伴乳头状增生或腺瘤性结节18例,NG伴腺瘤7例,NG伴甲状腺乳头状癌4例。③螺旋CT表现:病灶多发多见,密度多混杂,低密度为主,本组11例平扫时表现为高密度,呈花环状、片状或均匀稍高密度结节;31例见钙化;15例病灶内见分隔;24例见包膜征象;49例不同程度囊变,其中12例完全囊变;22例增强扫描时表现为病灶内多发乳头状强化,平衡期扫描呈填充改变32例,囊变区不强化呈大小不等裂隙状低密度,26例呈等密度填充。结论:NG的CT影像表现(甲状腺境界清、增强扫描后病灶内多发乳头状强化影及平衡期呈均匀等密度填充、中心低密度裂隙征、病灶的钙化形态及分布、病灶内分隔影、病灶内光整圆形小囊变)有特异性,在定性诊断上有重要价值。
2011 Vol. 22 (8): 544-548 [摘要] ( 808 ) HTML (0 KB)  PDF  (0 KB)  ( 173 )
549 漏斗胸伴发扁平胸和脊柱侧弯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王运仓;谢 亮;周海榆;马焕荣;吕海通;陈 刚
DOI:
目的:探讨漏斗胸患者中扁平胸和脊柱侧弯的发生率及其相关性。方法:统计171例漏斗胸患者术前的一般情况、正侧位胸片及胸部CT影像学资料。统计扁平胸与脊柱侧弯的发病率,分析Haller指数、Cobb角、胸廓扁平指数和胸廓外形指数与年龄的关系,Cobb角、胸廓扁平指数和胸廓外形指数与Haller指数的关系。结果:171例漏斗胸患者中,青少年患者占22.8%,青春期患者占53.8%,成年患者占23.4%。脊柱侧弯中Cobb角>10°的患者占20.5%,脊柱侧弯程度与Haller指数无关,脊柱侧弯程度与年龄有一定关系,青春期及成人组脊柱侧弯较青少年组严重。扁平胸患者占17.0%,扁平胸程度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但与Haller指数有一定相关性,Haller指数≥3.5的患者中胸廓扁平指数和胸廓外形指数均高于Haller指数<3.5的两组。结论:漏斗胸患者的扁平胸和脊柱侧弯发病率较高,但相关性尚需进一步论证。在漏斗胸的诊疗中应增加扁平胸和脊柱侧弯的诊断,施加漏斗胸矫正术时应适当考虑与两者相关的治疗策略。
2011 Vol. 22 (8): 549-551 [摘要] ( 873 ) HTML (0 KB)  PDF  (0 KB)  ( 197 )
       病例报告
556 双膝关节反曲畸形1例
毛 毳;王 伟;李永华;刘国红
DOI:
2011 Vol. 22 (8): 556-556 [摘要] ( 992 ) HTML (0 KB)  PDF  (0 KB)  ( 352 )
       论著
557 小肾癌4D THRIVE动态增强扫描参数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李晓夫;高 颖;赵 明;张铁成;付 旷
DOI:
目的:探讨小肾癌4D THRIVE动态增强扫描参数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对30例临床疑似小肾癌患者进行4D THRIVE动态增强扫描,分别计算肿瘤感兴趣区(ROI)及瘤周正常肾组织的动态增强参数:最大增强斜率(Smax)、增强峰值(PH)及峰值时间(Tpeak)。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评价小肾癌各动态增强参数与MVD、VEGF的相关性。结果:小肾癌动态增强参数Smax(r=0.707,P<0.01)、PH(r=0.687,P<0.01)与MVD表达呈正相关,Tpeak(r=-0.413,P<0.05)与MVD表达呈负相关。小肾癌MVD计数(63.07±14.73)个/视野,高于瘤周正常肾组织(P=0.002);67%(20/30)的小肾癌VEGF表达阳性,高于瘤周正常肾组织(P=0.001)。结论:小肾癌4D THRIVE动态增强扫描部分参数与MVD、VEGF相关,在评价小肾癌血管生成方面有重要价值。
2011 Vol. 22 (8): 557-561 [摘要] ( 810 ) HTML (0 KB)  PDF  (0 KB)  ( 237 )
       病例报告
561 肝巨大孤立性坏死结节1例
董颖慧;解丽梅
DOI:
2011 Vol. 22 (8): 561-561 [摘要] ( 694 ) HTML (0 KB)  PDF  (0 KB)  ( 221 )
       综述
562 18F-FDG PET在放疗靶区中的价值
陈 松;李亚明
DOI:
2011 Vol. 22 (8): 562-563 [摘要] ( 720 ) HTML (0 KB)  PDF  (0 KB)  ( 148 )
       短篇论著
564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MRI特征探讨
何 闯;郑 伟;方宏洋;叶 伦;冉艮龙;任 丽;刘 云;吴东波
DOI: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以提高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术前MRI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1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增强扫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FLAIR)。结果:右侧小脑半球8例,左侧小脑半球7例,小脑蚓部3例,小脑扁桃体区3例。囊性型18例(85.7%),其中囊性内壁光整,囊液呈长T1、长T2信号,FLAIR上呈稍等、稍高信号。实性成分呈等T2、等T1信号,FLAIR呈稍高、等信号。强化后囊壁未见强化10例,囊壁强化8例,2例强化后结节与邻近囊壁衔接处可见“尾巴”征,瘤体实质部分均明显强化,6例瘤体周围水肿。实质型3例(14.2%),实质肿瘤呈稍长混杂T2、等T1信号,T2WI上均未见流空血管信号影,2例瘤体周围水肿。结论:本研究将小脑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分为多囊型、单囊型、大囊小结节型、囊旁结节型、单发实质型及多发实质型。充分了解小脑血管母细胞瘤MRI的不同表现形式,以提高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术前诊断的正确率。
2011 Vol. 22 (8): 564-567 [摘要] ( 680 ) HTML (0 KB)  PDF  (0 KB)  ( 227 )
567 头颈部淋巴结内部结构及淋巴结门的CT表现在鉴别良恶性淋巴结中的价值
于晓明;金 梅
DOI:
目的:评价淋巴结内部结构及淋巴结门的CT表现,判断其对于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0年10月于我院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54例。观察淋巴结内部结构及淋巴结门的有无等。二者在转移和未转移组之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85个CT及病理检测到的淋巴结中,转移74个,未转移111个。转移淋巴结内部结构平扫表现为密度不均匀,增强检查呈环形强化。良性淋巴结门表现为扁圆形的淋巴内脐凹,脐凹内部为脂肪结构。转移淋巴结门消失。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在淋巴结内部结构及淋巴结门的有无等方面比较,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淋巴结密度减低和淋巴结门消失提示淋巴结为恶性。
2011 Vol. 22 (8): 567-569 [摘要] ( 911 ) HTML (0 KB)  PDF  (0 KB)  ( 221 )
570 乳腺转移性肿瘤的影像表现(附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陈腊梅;廖明俊;张代伦;胡志勇
DOI:
目的:探讨乳腺转移性肿瘤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转移性肿瘤的钼靶X线、CT资料,并结合文献对照分析。结果:表现为多发边界清楚的结节2例,乳腺腺体致密模糊、皮肤广泛增厚2例,巨大肿块1例。结论:乳腺转移性肿瘤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且可能与转移方式相关。
2011 Vol. 22 (8): 570-572 [摘要] ( 756 ) HTML (0 KB)  PDF  (0 KB)  ( 194 )
572 螺旋CT扫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李宏儒;孙上也;赵素岗
DOI: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0例乳腺癌患者的螺旋CT图像,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CT增强采用动态扫描,观察病灶形态,病灶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强化方式,统计本组资料中螺旋CT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结果:本组100例乳腺癌中导管原位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79例,浸润性小叶癌9例,髓样癌3例,炎性乳腺癌、混合癌、黏液癌各2例,乳头状癌1例,共有111个病灶。增强扫描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强化,增强方式中环形强化77个,不均匀强化22个,均匀强化12个。病灶血流动力学特征:111个病灶中强化呈快进快出型占68%,呈平台型占17%,呈线性强化占15%。腋淋巴结转移73例,CT显示67例,占91.78%。结论:乳腺癌在CT增强扫描中均有不同程度强化,病灶的强化方式结合血流动力学特征在乳腺癌定性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2011 Vol. 22 (8): 572-575 [摘要] ( 766 ) HTML (0 KB)  PDF  (0 KB)  ( 242 )
575 乳腺表皮样囊肿的超声表现
李艳娜;汤兵辉
DOI:
目的:探讨乳腺表皮样囊肿的高频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对18例因乳腺肿块就诊,经术前超声及手术病理证实为表皮样囊肿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灰阶声像图上观察肿块位置、形状、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及后方回声。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CDFI)观察病灶内部及周围血流分布和供应情况。结果:灰阶声像图显示肿块多位于乳腺皮下或皮下脂肪层;16例呈圆形或椭圆形,2例形态不规则;肿块最大长径8~55mm;14例边界清晰,可见薄的包膜回声,4例边界部分不清;15例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呈高低回声相间,可伴无回声(2例肿块内见微小钙化),3例为相对均匀低回声;15例肿块后方回声增强,3例后方回声无明显改变。CDFI检查,16例肿块内部及周边均未探及血流信号,2例肿块边缘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论:乳腺表皮样囊肿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性,高频超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2011 Vol. 22 (8): 575-577 [摘要] ( 758 ) HTML (0 KB)  PDF  (0 KB)  ( 243 )
577 斑点追踪技术测量三尖瓣环位移评价右室收缩功能的应用
彭于东;肖 蕾;张 红;刘 蕾;李 娟;李新喜;徐 薇
DOI: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技术测量三尖瓣环位移评价不同左室功能状态下右室收缩功能的方法,同时分析左室收缩功能对右室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及肺心病患者,选全心衰患者为第1组,单纯右心衰患者为第2组,第3组选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集心尖四腔二维图像及全容积动态图像并将其输入QLAB 6.0工作站,获取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位移(T1)、室间隔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位移(T2)、三尖瓣环连线中点收缩期峰值位移(Tm)及RVEF等。分析各组三尖瓣环峰值位移的差别。结果:三尖瓣环位移参数与右室收缩功能(RVEF)有良好的相关性;与正常组相比,全心衰组及单纯右心衰组三尖瓣环位移参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心衰组与单纯右心衰组比较,三尖瓣环位移参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斑点追踪技术测定的三尖瓣环位移参数能反映右室收缩功能;左室通过室间隔纵向收缩能力影响整个右室的收缩,左室收缩功能的降低会加重右室收缩功能不全。
2011 Vol. 22 (8): 577-579 [摘要] ( 780 ) HTML (0 KB)  PDF  (0 KB)  ( 185 )
579 肝棘球蚴病的超声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梁晓秋;李金花
DOI:
目的:探讨肝棘球蚴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血清学检查证实的55例肝棘球蚴病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并进行分型。结果:囊型34例(61.8%),其中单发囊肿型7例(12.7%),多发囊肿型2例(3.6%),子囊孙囊型3例(5.5%),内囊分离型6例(10.9%),囊壁钙化型5例(9.1%),囊肿实变型3例(5.5%),囊肿合并感染8例(14.5%);泡型20例(36.4%),其中浸润型10例(18.2%),钙化型4例(7.3%),液化空洞型6例(10.9%);单发囊肿型合并浸润型1例(1.8%)。超声正确诊断48例,准确率87.3%。结论:各型肝棘球蚴病的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检查对判断病灶类型、大小、数量、部位及有无合并症等有很高的准确性,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011 Vol. 22 (8): 579-581 [摘要] ( 797 ) HTML (0 KB)  PDF  (0 KB)  ( 178 )
581 磁共振DWI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马周鹏;章顺壮;滕华英;邱鹏根;周建军
DOI: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临床怀疑为Pca者行常规MRI及DWI检查,分析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并测量ADC值,根据常规MRI及DWI作出诊断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常规MRI、DWI、MR+DWI、B超诊断Pca的准确率分别为76.1%、89.1%、91.3%、71.7%,DWI诊断准确率高于B超(P<0.05);DWI与MR+DWI诊断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别(P>0.05);常规MRI与MR+DWI诊断准确率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在常规MRI基础上结合DWI检查能提高对Pca诊断的准确性,弥补常规MRI的不足。
2011 Vol. 22 (8): 581-584 [摘要] ( 785 ) HTML (0 KB)  PDF  (0 KB)  ( 365 )
584 超声预测肺重量-体重比诊断胎儿肺发育不良
张 波;杨太珠
DOI:
目的:评价产前超声预测胎儿肺重量-体重比(Fetal lung to body weight ratio,FLB)的准确性,并初步探讨该超声指标在诊断胎儿肺发育不良(Pulmonary hypoplasia,P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拟引产胎儿于引产前1~3d行超声检查,得到其超声预测的FLB值,其中胎儿体重通过二维生长指标经Hadlock公式生成,胎肺重量应用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VOCAL)计算的胎肺容积转换得出。引产后6h内对引产胎儿进行尸检,比较尸检测得的胎儿实际FLB值与超声预测值,并评价超声预测FLB对PH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与尸检得到的FLB的平均值分别为0.017±0.009、0.019±0.0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尸检FLB值为金标准,超声预测FLB值的偏倚及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002及-0.007~0.004;超声预测FLB诊断胎儿PH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3%、90.4%、83.3%、90.5%及87.9%。结论:超声能较准确的预测胎儿FLB,其对产前评价和诊断PH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011 Vol. 22 (8): 584-587 [摘要] ( 756 ) HTML (0 KB)  PDF  (0 KB)  ( 354 )
587 实时三维超声对胎儿唇腭裂的诊断价值
福 林;王晓磊;申文凤
DOI: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对胎儿唇腭裂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妊娠25周以上孕妇行二维超声系统产科检查,对疑诊唇腭裂胎儿行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经分娩后证实的24例唇腭裂胎儿声像图表现,并对照分析210例正常胎儿鼻唇部结构。结果:24例唇腭裂胎儿中,单纯唇裂12例,唇裂伴腭裂11例,单纯腭裂1例,无正中裂。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3.33%,实时三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1.66%,统计学处理,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在胎儿唇腭裂超声诊断中,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诊断率基本相同,但三维超声在诊断胎儿唇腭裂中图像逼真、直观,可做为二维超声空间信息的补充。
2011 Vol. 22 (8): 587-589 [摘要] ( 765 ) HTML (0 KB)  PDF  (0 KB)  ( 203 )
589 18F-FDG PET/CT在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
杨建伟;张富强;李 鹏;闫 瑾;朱海明;韩慧杰;白惠娟
DOI: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宫颈癌诊断、监测治疗后肿瘤复发与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宫颈癌患者60例,均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所有PET、CT及PET/CT融合图像均通过融合软件进行帧对帧对比分析。肿瘤病灶根据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确诊。结果:18F-FDG PET/CT显像对宫颈癌病灶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4%(32/35)、92.0%(23/25)、91.7%(55/60)、94.1%(32/34)、88.5%(23/26)。其中7例治疗前患者,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敏感性为85.7%(6/7);宫颈癌根治术后尚未进行其他治疗的患者27例,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9%(10/11)、87.5%(14/16)、88.9%(24/27);经宫颈癌根治术及放化疗综合治疗后的患者26例,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8%(15/16)、100%(10/10)、96.2%(25/26)。与同期其他影像学检查比较,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敏感性更高,12例提高临床分期,特异性更高,7例降低临床分期。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于宫颈癌的诊断及残余病灶、复发病灶、转移灶的检出具有重要价值。
2011 Vol. 22 (8): 589-591 [摘要] ( 680 ) HTML (0 KB)  PDF  (0 KB)  ( 257 )
591 MRI在小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陈 静;李 欣;王春祥;赵 滨;詹江华
DOI:
目的:探讨MRI在小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50例,术前均行MRI检查。由两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阅读MRI资料。结果:50例患儿中包括高位型闭锁34例、中间位型闭锁7例、低位型闭锁9例。结论:MRI可以准确、全面地显示肛门直肠畸形的类型、瘘管存在与否、肛周肌肉发育状态以及伴发的其他畸形情况,为手术方式的选择、预后的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2011 Vol. 22 (8): 591-594 [摘要] ( 782 ) HTML (0 KB)  PDF  (0 KB)  ( 210 )
595 小儿朗格尔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王 俊;卢 环;许红雨;钟福兴;刘少强;许凡勇
DOI:
目的:探讨小儿朗格尔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压片、皮肤活检、淋巴结及肿物穿刺证实的LCH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颅骨单发浸润2例,颅骨多发浸润6例17处。肋骨局限性膨胀性囊状破坏5例,其中皮质变薄被肉芽组织穿破3例。脊椎破坏单发3例,多发1例。肺部浸润8例,同时形成囊状及结节状1例、囊状及网格状1例、网格状并气胸1例。枕部、颈部、腋窝淋巴结肿大4例。垂体腺浸润1例,垂体柄增粗且后叶T1WI高信号消失。结论:小儿LCH的颅骨、肋骨、脊椎及部分肺浸润的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可以为本病诊断提供依据,而部分肺浸润及垂体浸润的影像学表现不具有特征性,需要鉴别诊断。
2011 Vol. 22 (8): 595-597 [摘要] ( 842 ) HTML (0 KB)  PDF  (0 KB)  ( 219 )
597 高频宽景成像超声在战士训练伤中的诊断意义
李晓萌;曹 晔;杜 巍
DOI:
目的:探讨高频宽景成像超声在战士训练伤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驻地120名因训练伤前来就诊的战士进行超声检查,其影像结果均经MR或临床证实。结果:高频超声对液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100%,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肌肉及肌腱的损伤诊断中,符合率分别为77.4%和92.6%。结论:超声检查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在战时、野外或无昂贵检查设备的条件下,超声成为应急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2011 Vol. 22 (8): 597-598 [摘要] ( 708 ) HTML (0 KB)  PDF  (0 KB)  ( 207 )
       影像技术
599 双能量减影技术在泌尿系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革 波;刘芳梅
DOI:
目的:探讨DR系统双能量减影功能在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4月应用双能量减影技术检查的80例静脉尿路造影患者,将两种图像质量及诊断价值进行对比。结果:80例患者中,66例因肾积水显影效果差或显影延迟,应用双能量减影摄片都能获得清晰、明确的图像。常规片由于受到腹部肠腔气体、内容物及骨骼的影响无法清晰显示造影剂,而数字减影造影显示的图像不受腹部肠腔气体及骨骼等组织的干扰,显示形态完整,有利于做出正确诊断。结论:DR双能量减影功能在静脉尿路造影中较常规片能发挥更好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1 Vol. 22 (8): 599-600 [摘要] ( 785 ) HTML (0 KB)  PDF  (0 KB)  ( 195 )
       病例报告
601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
陈 刚;尹家保;祝俊丽
DOI:
2011 Vol. 22 (8): 601-602 [摘要] ( 763 ) HTML (0 KB)  PDF  (0 KB)  ( 225 )
602 喉软骨瘤与软骨肉瘤的MSCT诊断2例
史东光;孙宇田;曹殿波;杜继民
DOI:
2011 Vol. 22 (8): 602-603 [摘要] ( 826 ) HTML (0 KB)  PDF  (0 KB)  ( 196 )
604 综合影像诊断食管黏膜下海绵状血管瘤1例
孙晓东;白卓杰;王小进;向成燕
DOI:
2011 Vol. 22 (8): 604-605 [摘要] ( 756 ) HTML (0 KB)  PDF  (0 KB)  ( 217 )
605 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室巨大憩室1例
左冬梅;王岳恒;邢恒国;尹洪宁
DOI:
2011 Vol. 22 (8): 605-606 [摘要] ( 699 ) HTML (0 KB)  PDF  (0 KB)  ( 340 )
606 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屈春晖;罗 丽;韩福刚;陈光祥
DOI:
2011 Vol. 22 (8): 606-607 [摘要] ( 773 ) HTML (0 KB)  PDF  (0 KB)  ( 179 )
607 CTA诊断多发性假性动脉瘤1例
张继扬;万业达
DOI:
2011 Vol. 22 (8): 607-608 [摘要] ( 764 ) HTML (0 KB)  PDF  (0 KB)  ( 166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