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日期:1990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辑部
刊  期:月刊
 
2011年 22卷 11期
刊出日期:2011-11-20

短篇论著
病例报告
 
       论著
761 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颈内动脉狭窄与卒中危险性的相关性分析
徐方元;陈 爽;陈晓荣;韩云学;徐 瑛;毛宜虎;于 岚;王建民;叶春梅;叶春燕
DOI: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与脑卒中危险性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26例临床诊断为TIA的病人行头颅CT平扫,脑CT灌注和颈动脉血管成像。评价脑CT灌注成像的峰值时间(TT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等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斑块的性质。结果:26例TIA患者中,CTA显示颈动脉狭窄19例,轻度7例(37%),中度8例(42%),重度4例(21%);发现颈动脉斑块44处,其中混合性斑块9处,钙化性斑块22处,纤维性斑块7处,脂质性斑块6处。老年组钙化性斑块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在26例TIA患者中,21例头颅CT平扫正常,5例有腔隙性脑梗塞,其中多发2例。26例脑CTP检查,异常17例,正常9例,17例脑CTP异常患者患侧与对侧的平均TTP分别为(11.25±1.94)s和(8.64±0.96)s, 经配对t检验:t=9.418,P<0.01,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两侧平均CBF、平均CBV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中3例发生脑梗塞。结论:TIA患者颈内动脉狭窄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CT脑灌注成像结合CTA,不仅可以发现颈动脉有无狭窄及斑块的性质,还可以了解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脑组织的损害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1 Vol. 22 (11): 761-765 [摘要] ( 844 ) HTML (0 KB)  PDF  (0 KB)  ( 226 )
766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131I-SPECT/CT探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转移的价值
孙云钢;冯会娟;刘金华;胡 瑞;欧阳伟
DOI:
目的: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131I-SPECT/CT对转移灶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过甲状腺手术及131I成功清除甲状腺残留组织的5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在第2次131I治疗前1周内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并在给予剂量3.7~7.4GBq 131I后第3天行131I-SPECT/CT,对比分析两种显像结果,并统计分析影响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探测效率的因素。结果:131I-SPECT/CT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转移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21%(32/38),94.44%(17/18),87.5%(49/56),96.97%(32/33),73.91%(17/23)。131I-SPECT/CT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转移患者的灵敏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高于18F-FDG符合线路显像(χ2=16.114,14.175,6.285,P均<0.05)。18F-FDG符合线路显像阳性组与阴性组的转移病灶大小分别为(1.83±0.30)cm、(1.29±0.2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31I-SPECT/CT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转移患者的灵敏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高于18F-FDG符合线路显像;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是131I-SPECT/C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诊断中的重要补充,其探测效率与转移灶大小有关。
2011 Vol. 22 (11): 766-769 [摘要] ( 671 ) HTML (0 KB)  PDF  (0 KB)  ( 209 )
770 多层螺旋CT扫描在喉癌术前分型、分期的诊断价值
席永强;李 丹;袁婷婷;汪 欣;佟 丹
DOI: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组技术在喉癌患者术前分型、分期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影响CT诊断的因素。方法:对41例电子喉镜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喉癌的患者,行术前CT扫描及多平面重组,根据图像资料进行临床分型、分期,并与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结果:CT诊断肿瘤侵犯范围总的符合率为81.9%,假阴性率为9.3%,敏感性为90.7%。术前T分期的符合率分别为T1期80.0%、T2期66.7%、T3期52.6%、T4期72.7%;术前N分期的符合率分别为N1期58.3%、N2期100%。结论: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组图像能够很好地显示喉癌的形态、大小、侵犯范围及淋巴结转移等,对肿瘤术前分型、分期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2011 Vol. 22 (11): 770-773 [摘要] ( 779 ) HTML (0 KB)  PDF  (0 KB)  ( 209 )
774 三阴性乳腺癌与非特异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影像鉴别诊断
郝 亮;余日胜;崔 凤;任兴昌;徐海滨;杜 芳;徐坤元
DOI:
目的:通过对比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与非特异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 IGM)的钼靶X线、超声及MRI表现,旨在加深对二者影像共性及差异的认识,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5例TNBC与18例IGM的影像表现,其中所有TNBC与IGM患者均行钼靶X线检查;行超声检查的TNBC 37例,IGM 18例;行MR检查的TNBC 33例,IGM 14例。钼靶X线表现包括:病灶形态、密度、边缘、钙化、有无皮肤增厚及有无腋窝淋巴结肿大。超声表现包括:病灶形态、边界、大小范围、内部回声、腋下等引流区有无淋巴结肿大等。MRI表现包括: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在T2WI信号强度、肿块强化情况,同时绘制时间-信号增强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 TIC)以及在压脂T2WI图像上肿块周围是否有高信号。结果:①钼靶X线表现:TNBC组肿块影占67%(30/45),其中边缘光滑占60%(18/30);非对称性局限致密影占22%(10/45);钙化占9%(4/45);局限性结构扭曲占2%(1/9)。IGM组非对称性局限性致密影占50%(9/18);肿块影占39%(7/18),其中边缘光滑占29%(2/7);局限性结构扭曲占11%(2/18)。②超声表现:TNBC组低回声肿块影占92%(34/37),其中边缘光滑占62%(21/34);腋窝淋巴结肿大占38%(14/37);皮肤增厚占14%(5/37)。IGM组低回声肿块影占89%(16/18),其中边缘光滑占37%(6/16);腋窝淋巴结肿大占17%(3/18);皮肤增厚占22%(4/18)。另外,IGM组病灶分布于乳腺外周区域占56%(10/18)。③MRI表现:TNBC组肿块型占91%(30/33),肿块呈环形强化占67%(20/30),其中边缘光滑占70%(14/20),在T2WI序列肿块周边存在高信号的占85%(17/20),TIC曲线表现为II型或III型,无I型病例。IGM组肿块型占86%(12/14),非肿块型占14%(2/14)。肿块呈环形强化占75%(9/12),其中边缘光滑占11%(1/9),在T2WI序列肿块周边存在高信号占21%(2/9),TIC表现为I型或II型,无III型病例。另2例非肿块型IGM在T2WI序列均为稍高信号,边界欠清,增强后呈局灶样强化。结论:TNBC与IGM影像表现存在重叠性,尤其是二者在MR上均可表现为环形强化的肿块,在压脂T2WI序列肿块内都可出现超高信号,但通过仔细观察病灶的部位、边缘,在压脂T2WI序列肿块周边信号、强化方式及TIC类型等方面,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2011 Vol. 22 (11): 774-779 [摘要] ( 794 ) HTML (0 KB)  PDF  (0 KB)  ( 395 )
780 左旋心及合并畸形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和规律性研究
侯传举;齐艳梅;邓东安;朱鲜阳;韩秀敏;李 波;卢 迪;许兆柱
DOI:
目的:探寻左旋心及合并畸形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特征和规律性。方法:应用CDE检查52例左旋心及合并畸形,寻找左旋心及合并畸形CDE特征和规律性,所有病例均经心血管造影对照,34例经手术证实。结果:根据CDE特征对48例做出正确诊断,诊断准确率92.3%。本组左旋心及合并畸形CDE特征和规律性明显:①左旋心合并8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其中矫正性大动脉转位(34.6%)多见,两腔心(19.2%)、心室双入口(15.4%)、右心室双出口(13.5%)和二尖瓣闭锁(11.6%)少见,三尖瓣闭锁、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和永存动脉干(各1.9%)罕见。②在每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又合并多种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大动脉转位(98.1%)、肺动脉狭窄(88.5%)、室间隔缺损(60.0%)、房间隔缺损(38.5%)、动脉导管未闭(7.7%)。③合并肺动脉狭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过肺动脉五彩镶嵌射流束血流信号明显;合并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分流束血流信号不明显。④所有左旋心无论合并哪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DE共同特征为心房反位。结论:左旋心及合并畸形CDE特征和规律性明显,应用CDE可对左旋心及合并畸形做出正确诊断,但检查者必须熟练掌握病理解剖,在检查前阅读X线正位胸片对CDE明确诊断有帮助,并可提高检查效率。
2011 Vol. 22 (11): 780-782 [摘要] ( 712 ) HTML (0 KB)  PDF  (0 KB)  ( 166 )
783 心肌造影检测冠状动脉微循环内皮损伤的初步应用研究
李 馨;陈 宇;贺 声;张云山;何疆春
DOI:
目的:探讨心肌超声造影(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 MCE)在检测冠心病早期冠脉微循环内皮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CAG)检查结果正常的患者20例为冠心病高危人群组(第2组),另选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0例作对照组(第1组)行“声诺维”心肌造影。造影后进行4次闪烁成像,分析两组闪烁显像后心肌血流再灌注充盈曲线,获得再充盈峰值强度(PI)、达峰值强度时间(TP)以及心肌内微泡持续显影时间(T)并作定量分析。结果:第2组4次flash后的峰值强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达峰值强度时间(TP)以及心肌内微泡持续显影时间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MCE通过定量评价心肌微循环灌注可达到检测冠状动脉微循环内皮功能损伤的目的。
2011 Vol. 22 (11): 783-785 [摘要] ( 746 ) HTML (0 KB)  PDF  (0 KB)  ( 172 )
786 直肠低张充气多层螺旋CT检查对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疗效的评价
高德培;王光顺;封 俊;谭 静;张大福
DOI:
目的:探讨直肠低张充气多层螺旋CT检查对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疗效的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前后直肠低张充气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从肿瘤所在肠壁厚度、肿瘤累及肠管周径的范围、累及肠管的长度范围、增强表现、侵犯层次、管周筋膜情况、管周淋巴结有无肿大、T分期进行分析判断。结果:新辅助治疗前后直肠低张充气多层螺旋CT检查对直肠肿瘤病变均显示良好,新辅助治疗前肿瘤部位肠壁厚度:4~10mm 7例;11~30mm 15例;31mm以上11例;累及肠管周径:1/3以内6例,1/3~1/2 11例,1/2以上未达全周8例,全周径8例。累及肠管长度:10mm以内4例;10~30mm有8例;30~50mm 14例;50mm以上7例。均为中度强化。侵犯黏膜层及黏膜下层7例;浆膜层15例;突破浆膜层11例。11例累及管周脂肪及筋膜。管周、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15例;远处转移4例。T1期15.15%,T2期30.30%,T3期42.42%,T4期12.12%。新辅助治疗后肠壁厚度正常10例,4~10mm 5例;11~30mm 10例;31mm以上8例。累及肠管周径1/3以内15例;1/3~1/2 12例;1/2以上未达全部周径6例。累及肠管长度10mm以内13例;10~30mm 6例;30~50mm 10例;50mm以上4例。均为轻度强化。侵犯黏膜层及黏膜下层10例;浆膜层17例;突破浆膜层6例。管周脂肪及筋膜受累3例。管周、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6例;远处转移2例。新辅助治疗后T分期变化为:T0期30.30%,T1期24.24%,T2期30.30%,T3期9.09%,T4期6.06%。结论:直肠低张充气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对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前后直肠癌作出良好的分期,能够正确判断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直肠癌的降期情况。
2011 Vol. 22 (11): 786-789 [摘要] ( 727 ) HTML (0 KB)  PDF  (0 KB)  ( 227 )
790 MR全身弥散扫描在多发性骨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刘 帅;赵卫东;陈 鹏;张红宇;蔡 琳
DOI:
目的:探讨MR全身弥散扫描(WB-DWI)在多发骨转移瘤及骨髓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57例多发骨肿瘤性病变患者(其中多发骨转移瘤47例,多发骨髓瘤10例)及12例正常志愿者进行WB-DWI检查。选取胸椎、腰椎及髂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正常志愿者及多发骨肿瘤性病变在WB-DWI上的信号特征,测量其ADC值范围,通过比较ADC值差异探讨WB-DWI在多发骨转移瘤和多发性骨髓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同时计算多发骨转移瘤患者通过WB-DWI找到原发灶的阳性病例数的比率。结果:与正常骨质相比,多发骨肿瘤性病变在WB-DWI表现为异常高信号。多发骨转移瘤病灶ADC值高于多发骨髓瘤,且两者的ADC值均明显高于正常骨质(P<0.01)。在多发骨转移瘤患者中,WB-DWI对原发灶的检出率为74.5%(35/47)。结论:通过比较多发骨转移瘤及多发骨髓瘤ADC值的差异,能为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WB-DWI对原发灶的显示,亦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2011 Vol. 22 (11): 790-793 [摘要] ( 651 ) HTML (0 KB)  PDF  (0 KB)  ( 188 )
       综述
794 颅脑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的影像学与功能研究
高小幼;苗延巍;姚艺文;伍建林
DOI:
2011 Vol. 22 (11): 794-796 [摘要] ( 727 ) HTML (0 KB)  PDF  (0 KB)  ( 210 )
796 功能性影像技术在肿瘤乏氧评价方面的进展
仝安娜;汪延明
DOI:
2011 Vol. 22 (11): 796-799 [摘要] ( 702 ) HTML (0 KB)  PDF  (0 KB)  ( 222 )
       短篇论著
800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基于体素的形态学MRI研究
缪光胜;李亚迪;董海波
DOI:
目的:利用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VBM)研究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灰质、白质萎缩的特点及灰质体积与认知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1.5T磁共振对29例aMCI患者及30例正常老年人进行三维T1加权成像扫描,利用基于SPM的DARTEL工具箱对扫描获得的结构图像进行预处理,再对aMCI组和对照组的全脑灰质、白质体积进行基于体素的统计学比较。此外,将所有患者的灰质体积作为因变量,MMSE评分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与正常老年组比较,aMCI组左侧海马、海马旁回、舌回、颞上回,双侧岛叶、颞中回等结构的灰质体积萎缩,双侧海马旁回的白质体积出现萎缩,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DR corrected,K≥50体素)。回归分析发现左侧海马的萎缩程度与MMSE评分相关。结论:基于体素的形态学研究能够较客观、全面的发现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大脑灰质、白质结构萎缩的模式。aMCI患者左侧内侧颞叶萎缩最为显著,双侧海马旁回白质也出现了明显萎缩。左侧海马的体积变化可能用于评估认知功能损害程度。
2011 Vol. 22 (11): 800-802 [摘要] ( 764 ) HTML (0 KB)  PDF  (0 KB)  ( 210 )
803 实时超声造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张 渊;江 泉;陈 剑;张云霄;何 竹;龚丽萍;徐智章
DOI: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和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并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造影增强时多表现为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病灶无明显增强,不均匀增强,出现局灶性灌注缺损区,分别占86.8%、82.4%、83.8%、91.2%、72.1%。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增强前后结节的平均大小分别为(12.8±8.6)mm、(18.6±9.5)mm,造影增强后显示的病灶明显增大(P<0.05)。本组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率达91.2%。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较典型的恶性造影增强特征。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准确率。
2011 Vol. 22 (11): 803-805 [摘要] ( 778 ) HTML (0 KB)  PDF  (0 KB)  ( 301 )
805 甲状腺微小癌的声像图特征及误诊分析
童文静;陈晓华;黄继光;赵中洪;邱俊芬
DOI: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误诊原因,提高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识别及诊断率。方法:对3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癌病例术前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共35个病灶,术前超声准确诊断22个(符合率62.86%),误诊9个(误诊率为25.71%),不确定4个(11.43%)。甲状腺微小癌大多合并甲状腺其他疾病,二维大多表现为实质性低回声,以类圆形为主,无包膜,形态不规则,内可见簇状分布的强光斑,部分伴颈部淋巴结转移,CDFI显示大多数病灶内能测及彩色血流信号,以5~10mm结节明显。结论: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因其病灶比较小且部分与良性病变表现相似或与良性病变共存,易导致误诊。
2011 Vol. 22 (11): 805-807 [摘要] ( 769 ) HTML (0 KB)  PDF  (0 KB)  ( 174 )
808 肿瘤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后彩超诊断静脉内血栓的相关因素分析
成 涛;赵华生;袁 洋
DOI: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后彩超诊断的静脉内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关系。方法:对121例颈内静脉置管后的恶性肿瘤患者颈内静脉进行彩超检测,对比静脉内形成血栓病例组(血栓组)与未形成血栓病例组(对照组)的8个因素:性别、年龄、肿瘤类别、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白细胞、D-二聚体。结果:121例肿瘤患者中79例颈内静脉内形成血栓,42例颈内静脉内未见血栓;血栓可附着于静脉的前壁、后壁、静脉瓣处及内置管表面。在两组资料的凝血指标中仅D-二聚体的检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白细胞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升高提示置管后的肿瘤患者静脉内形成血栓的可能性增大,彩超可明确诊断静脉内血栓,结合检测D-二聚体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血栓提供依据。
2011 Vol. 22 (11): 808-809 [摘要] ( 715 ) HTML (0 KB)  PDF  (0 KB)  ( 159 )
810 Y型单侧覆膜盲端支气管支架封堵支气管残端瘘的应用体会
单 明;畅智慧;刘兆玉;郑加贺;张 军;卢再鸣;郭启勇
DOI:
目的:探讨Y型单侧覆膜盲端支气管支架在治疗支气管残端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Y型单侧覆膜盲端支气管支架治疗支气管残端瘘的患者7例。结果:7例患者均为全麻下行气管支架置入术,6例患者支架1次置入成功,1例患者首次未能成功置入后,第2次置入成功。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1例5个月后死于心血管意外,其余6例随访3~14个月,均未出现气管残端再瘘。结论:Y型单侧覆膜盲端支气管支架治疗支气管残端瘘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2011 Vol. 22 (11): 810-811 [摘要] ( 740 ) HTML (0 KB)  PDF  (0 KB)  ( 167 )
812 螺旋CT动态增强在肝先天性纤维化的应用价值
徐新胜;张登科
DOI:
目的:回顾分析8例肝先天性纤维化影像特点,提高肝先天性纤维化的诊断正确率,以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方法:8例患者中男3例、女5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8岁,中位年龄7岁,行超声检查并使用东软-飞利浦双层螺旋CT平扫7例,动态增强8例。120kV,150mA,由膈顶至肾脏扫描,螺距为1,层厚为5mm,动态增强3~4ml?蛐s,2ml?蛐kg,动脉期30s,门脉期60s,平衡期120s,延迟4~5min。结果:8例患者超声均提示肝脏体积增大,肝实质内异常回声,边界清晰,似有包膜,内呈紊乱中等略低回声,CDFI示血流丰富。CT扫描7例患者行平扫,5例见肝脏弥漫性增大,密度均匀。2例见肝内略低密度肿块,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见均匀明显强化之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晰,门脉期呈等密度,边界不清,邻近血管受压移位;平衡期及延迟呈等密度,4例见不完整强化包膜。结论:肝先天性纤维化动态增强动脉期均见明显强化的病灶,呈现速升-平台-平台的典型强化形式,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
2011 Vol. 22 (11): 812-813 [摘要] ( 658 ) HTML (0 KB)  PDF  (0 KB)  ( 219 )
813 CT、MRI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李 刚;李柏华;屠柏铭
DOI:
目的: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证实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及MRI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CT、MRI诊断为主胰管型IPMNs 3例,分支胰管型IPMNs 10例,混合型5例。主胰管型CT及MRI表现为主胰管弥漫性或节段性扩张,常伴有扁平状、乳头状突起,增强后突起处有不同程度强化;分支胰管型CT及MRI为病变呈葡萄串样或分叶状囊性变,内部常伴有分隔和壁结节,伴有主胰管轻中度扩张,MR胰胆管成像(MRCP)显示病灶与主胰管交通;混合型5例,主、分支胰管扩张,内可见囊性病变,其中3例内壁结节>10mm。病理分型与CT、MRI分型一致,根据CT及MRI提示恶变的标准,诊断恶变10例,手术病理证实恶变11例,两者基本一致。结论:CT及MRI对IPMNs的诊断、分型和恶变的判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2011 Vol. 22 (11): 813-816 [摘要] ( 726 ) HTML (0 KB)  PDF  (0 KB)  ( 191 )
816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SCT诊断
燕 军;李吉臣;邓 昆
DOI: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MSCT表现,提高其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结果:①女10例,年龄12~57岁;男2例,年龄16~32岁。②3例位于胰头,1例位于胰颈,8例位于胰体尾部。③4例呈囊实性混杂密度,4例以实性成分为主,1例以囊性成分为主,3例密度均匀。④8例包膜完整,4例包膜不完整。4例可见钙化。⑤病变实性成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中度或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正确认识CT特点,可以对大多数SPTP做出正确诊断。
2011 Vol. 22 (11): 816-818 [摘要] ( 777 ) HTML (0 KB)  PDF  (0 KB)  ( 181 )
818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CT诊断
徐宏亮;吕晓勇;庞伟强
DOI: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CT表现特征。请2位高年资医师对CT图像进行分析,包括肿瘤特点、范围及强化特征。结果:本组8例肾上腺淋巴瘤3例为单侧,5例为双侧。病理均为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6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为滤泡性淋巴瘤。CT表现为病灶呈圆形、椭圆形及三角形肿块。肿瘤直径4.5~10.8cm,平均为6.5cm。病灶平扫密度均匀,未见钙化和坏死,CT值较肾实质略低,增强后病灶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中度强化;其中1例伴出血,病灶平扫即表现为高密度。结论: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2011 Vol. 22 (11): 818-820 [摘要] ( 775 ) HTML (0 KB)  PDF  (0 KB)  ( 205 )
820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血
卢增新;王伯胤;赵振华
DOI: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后并发肾动脉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的5例血尿患者行肾动脉DSA造影,诊断为肾动脉损伤并假性动脉瘤形成,用聚乙烯醇(PVA)颗粒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结果:5例患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后肉眼血尿全部于1天内消失,镜下血尿于3天内消失。5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MPCNL术后并发出血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2011 Vol. 22 (11): 820-822 [摘要] ( 698 ) HTML (0 KB)  PDF  (0 KB)  ( 154 )
822 高频超声诊断腓骨长肌腱滑脱症
何秀珍;梁峭嵘;朱永展
DOI: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腓骨长肌腱滑脱症。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10年4月7例经手术证实腓骨长肌腱滑脱症的病例资料,分析X线检查结果和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X线检查不能直接诊断腓骨长肌腱滑脱症。腓骨长肌腱滑脱症超声表现为长肌腱和短肌腱分别位于外踝前、后两侧,2例病例跖屈踝关节时,长肌腱可复位至外踝后部,5例病例不能复位。结论:高频超声能直接、动态观察腓骨长、短肌腱的位置,能为临床诊断腓骨长肌腱滑脱症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1 Vol. 22 (11): 822-823 [摘要] ( 775 ) HTML (0 KB)  PDF  (0 KB)  ( 178 )
       影像技术
824 一次扫描全身动脉CTA的图像质量:与局部扫描CTA的对比研究
杨新国;刘 磊;庞闽厦;宋殿行;周晓明
DOI:
目的:比较一次扫描全身动脉CTA和局部扫描CTA的图像质量。方法:使用飞利浦256层螺旋CT对20例拟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由颅顶至足跟的一次扫描全身动脉CTA,扫描准值128×0.625mm,螺距0.601,球管转速0.75s。每例患者的评价动脉包括16支颈脑动脉、10支胸腹部动脉和14支下肢动脉,共40支。测量每支动脉的CT值,并对其图像质量进行3级量化评分。对照组包括行颈脑部、胸腹部和下肢部局部扫描CTA者各20例。两组间每支动脉的CT值比较采用t检验,图像质量评分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全身扫描CTA的髂总动脉、髂外动脉和股动脉的CT值低于下肢部局部扫描CTA[分别为(314.2±47.8)HU vs (386.8±30.4)HU,(293.7±65.3)HU vs (365.2±25.4)HU,(294.9±84.8)HU vs (384.5±28.5)HU],其余动脉的CT值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全身扫描CTA组中,除2支肠系膜下动脉外,其余动脉的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但肠系膜下动脉、髂外动脉和股动脉的图像质量评分低于局部扫描CTA组。结论:一次扫描全身动脉CTA的图像质量在绝大多数血管能够满足诊断,且并不比局部扫描CTA差。
2011 Vol. 22 (11): 824-827 [摘要] ( 827 ) HTML (0 KB)  PDF  (0 KB)  ( 227 )
       病例报告
828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并发导线血栓形成及三尖瓣、右室流出道重度狭窄1例
李慎义;陈 莉
DOI:
2011 Vol. 22 (11): 828-828 [摘要] ( 683 ) HTML (0 KB)  PDF  (0 KB)  ( 227 )
829 胃壁蔓状血管瘤1例
李 胜;邹文远;石思李;张自力;侯明伟
DOI:
2011 Vol. 22 (11): 829-830 [摘要] ( 725 ) HTML (0 KB)  PDF  (0 KB)  ( 212 )
830 彩超诊断移植肝肝固有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
魏 炜;汪靖园
DOI:
2011 Vol. 22 (11): 830-831 [摘要] ( 793 ) HTML (0 KB)  PDF  (0 KB)  ( 193 )
831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瘤并狭窄1例
王贤明;张文君;刘建新
DOI:
2011 Vol. 22 (11): 831-832 [摘要] ( 689 ) HTML (0 KB)  PDF  (0 KB)  ( 228 )
832 膀胱原发性淋巴瘤1例
石双任;陈宏伟
DOI:
2011 Vol. 22 (11): 832-833 [摘要] ( 752 ) HTML (0 KB)  PDF  (0 KB)  ( 189 )
833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
丁 炎;周锋盛;周 昊;吴鹏西
DOI:
2011 Vol. 22 (11): 833-834 [摘要] ( 667 ) HTML (0 KB)  PDF  (0 KB)  ( 427 )
834 超声诊断胎儿胸外心脏2例
战 燕;孙伟华;宋宴鹏
DOI:
2011 Vol. 22 (11): 834-835 [摘要] ( 658 ) HTML (0 KB)  PDF  (0 KB)  ( 211 )
835 CT及病理诊断颈部软组织骨化性纤维黏液样肿瘤1例
兰国宾;张凤梅;代士林;李胜水
DOI:
2011 Vol. 22 (11): 835-836 [摘要] ( 706 ) HTML (0 KB)  PDF  (0 KB)  ( 208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