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日期:1990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辑部
刊  期:月刊
 
2010年 21卷 5期
刊出日期:2010-05-20

短篇论著
病例报告
 
       论著
305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
杨志宏;苗延巍;伍建林;张 清;张竞文;蔡兆诚
DOI: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对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脑梗死各期患者进行MR及随诊检查,超急性期(<6h)9例,急性期(7~24h)18例,亚急性期(1.5~7天)18例,稳定期(8~14天)3例,慢性期(>15天)6例。对其中21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例行SWI随诊。观察脑梗死内有无出血、出血程度及梗死区周围小血管的改变,并与患者的临床NIH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1例大面积脑梗死随访中,SWI发现梗死后出血为16例,占76.8%。梗死后重度出血程度与临床NIHSS评分改变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s=0.765,P=0.001)。14例发现梗死灶周边有增多的微小血管,明显显示10例(占47.6%),显示程度与临床NIHSS评分改变无明显相关性(rs=0.408,P=0.066)。结论:SWI能够敏感检测梗死灶内的出血灶,预测梗死后再灌注损伤的程度与发展趋势;SWI通过显示梗死灶周围微小血管的影像改变,有助于判断其周围血流再灌注情况,对临床的治疗及预后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2010 Vol. 21 (5): 305-308 [摘要] ( 1067 ) HTML (0 KB)  PDF  (0 KB)  ( 191 )
309 颈动脉体瘤的64-MSCTA诊断及影像征象
王 刚;卢星如;冯 颖;王晓琦;徐 凤
DOI:
目的:探讨64-MSCTA对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CTA影像资料,评价64-MSCTA对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价值。结果:所有病例均显示为颈动脉分叉处的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的实性软组织肿物,14例均未见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呈显著不均匀强化,瘤体内见丰富供血血管;静脉期肿瘤持续强化,强化程度低于动脉期,瘤体内密度趋向均匀;三维重建示肿瘤附着于颈动脉分叉部,多数病例见分叉角增大。结论:64-MSCTA多种重建技术可明确显示病灶大小、范围、境界、强化特征以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可提供更多鉴别诊断信息,可作为颈动脉体瘤的首选诊断方法。
2010 Vol. 21 (5): 309-311 [摘要] ( 1178 ) HTML (0 KB)  PDF  (0 KB)  ( 422 )
312 颈动脉间隙单发实体肿瘤形态特征MSCT研究
贺新华;曹和涛
DOI:
目的:探讨颈动脉间隙(Carotid space,CS)单发实体肿瘤形态特征及其意义。材料和方法: 收集经手术、活检及临床(找到原发灶)证实的CS神经性肿瘤19例,淋巴结肿瘤28例,均作CT平扫及增强。在肿瘤最大横断面上测量横径和矢状径,并沿两径作多平面重建(MPR),在冠矢状面上测量横径、矢状径和纵径。观察3个平面上肿瘤形态特点、毗邻关系并求两径比值。结果:横轴位上神经性肿瘤和淋巴结性肿瘤以类圆形为主,前者使颈血管外侧移位为主,后者使颈血管内侧移位为主。两径比均值依次为:1.22±0.38,1.18±0.25,t=2.31,P>0.05。在冠矢状位上,15例神经性肿瘤均呈椭圆形或梭形,21例淋巴结肿瘤均呈类圆形。4例神经性肿瘤一极(3例)/两极(1例)显示“神经尾征”。冠状位上肿瘤两径比均值依次为:2.25±0.98,1.48±0.39,t=5.27,P<0.05。矢状位上依次分别为:2.57±1.06,1.69±0.45,t=6.22;P<0.05。结论:横轴位利于显示CS肿瘤毗邻关系,MPR利于显示CS肿瘤形态特征,两者结合进一步有利于CS肿瘤诊断。
2010 Vol. 21 (5): 312-315 [摘要] ( 1144 ) HTML (0 KB)  PDF  (0 KB)  ( 397 )
       病例报告
315 超声诊断肠系膜脂肪母细胞瘤1例
孟凡玲;白旭东;赵 静;林 蔚
DOI:
2010 Vol. 21 (5): 315-315 [摘要] ( 1039 ) HTML (0 KB)  PDF  (0 KB)  ( 216 )
       论著
316 99Tcm-HL91与99Tcm-MIBI比较显像对甲状腺冷结节的诊断价值
杨 帆;袁卫红;张 怡;杨建仙;岳江红;凌刚波
DOI:
目的:比较99Tcm-HL91和99Tcm-MIBI显像定性及半定量分析对甲状腺冷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3例99TcmO4-甲状腺扫描提示为冷结节的患者手术前行SPECT亲肿瘤显像,其中99Tcm-HL91显像组35例,99Tcm-MIBI显像组68例;并对两组患者早期和延迟图像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9Tcm-HL91乏氧显像对甲状腺冷结节诊断的准确度和特异度均高于99Tcm-MIBI亲肿瘤显像,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两种显像方法的敏感度无显著差异。结论:99Tcm-HL91乏氧显像对甲状腺冷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更具有优越性。
2010 Vol. 21 (5): 316-318 [摘要] ( 1030 ) HTML (0 KB)  PDF  (0 KB)  ( 184 )
319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于秀英;李玉宏
DOI: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正常对照组31例;左心功能不全组患者96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轻度(30例)、中度(34例)和重度(32例)左心功能不全组,根据心电图QRS波宽度分为宽QRS(64例)和窄QRS(32例)左心功能不全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RT-3DE容积-时间曲线进行分析,以对照组Tmsv16-SD%的均数+3个标准差,作为左室收缩期不同步化指数(SDI)的截点值。结果:①正常对照组,轻、中、重度左心功能不全组收缩期不同步化指数(SDI)分别为1.54%±0.85%、2.71%±4.52%、5.56%±2.22%、7.88%±1.67%,轻度左心功能不全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左心功能不全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及左心功能不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左心功能不全各组随着LVEF减低,SDI逐渐增高;②轻、中、重度左心功能不全组患者左室收缩不同步比例分别为6.67%(2,30)、38.24%(13,34)、68.75%(22,32),中、重度与轻度左心功能不全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与中度左心功能不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宽、窄QRS波群左心功能不全组左室收缩不同步比例分别为79.06%(50,64)、56.25%(1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SDI与LVEF之间有良好的负相关性(r=-0.752,P<0.001),与QRS间期呈弱相关(r=0.256,P=0.011)。结论:RT-3DE可以评价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并提供了筛选心脏再同步化(CRT)患者的新方法。
2010 Vol. 21 (5): 319-323 [摘要] ( 1118 ) HTML (0 KB)  PDF  (0 KB)  ( 180 )
       病例报告
323 超声诊断胎儿双面畸形1例
关云萍;张允洛;周卫卫;冯小静
DOI:
2010 Vol. 21 (5): 323-323 [摘要] ( 913 ) HTML (0 KB)  PDF  (0 KB)  ( 208 )
       论著
324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容积数据长轴平面法与短轴平面法 测量心室容积准确性的对比研究
邓斌华;谢明星;王新房;周阳泱
DOI:
目的:比较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容积数据(VD-RT3DE)长轴平面法与短轴平面法测量心室容积的准确性。方法:应用RT3DE获取17例健康体检者和24例左室重构患者左、右心室的三维容积数据,存贮行脱机处理。容积分析软件中,分别选用心尖长轴平面法和短轴平面法,勾画心室内膜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同时记录勾画内膜时间。超声容积测值分别与多层螺旋CT(MSCT)的测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VD-RT3DE长轴平面法和短轴平面法所获LVEDV、RVEDV测值与MSCT测值均具有好的相关性(P<0.05)。②正常组长轴平面法LVEDV测值与MSCT测值相关性稍高于短轴平面法,r值分别为0.975,0.960;左室重构组r值分别为0.925,0.904。③正常组长轴平面法RVEDV测值与MSCT测值的相关性要明显高于短轴平面法,r值分别为0.933,0.797;左室重构组r值分别为0.908,0.753。④左室重构组长轴平面法和短轴平面法的心室容积测值均大于正常组,相关性均低于正常组。⑤长轴平面法勾画左、右心室内膜所用时间均少于短轴平面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同测量方法下,勾画左心室内膜时间明显少于右心室(P<0.001)。结论:VD-RT3DE长轴平面法较短轴平面法更为高效地准确测量心室容积,测量右心室容积时优势更为明显。
2010 Vol. 21 (5): 324-327 [摘要] ( 1113 ) HTML (0 KB)  PDF  (0 KB)  ( 192 )
328 使用枸橼酸铁铵抑制3D-MRU图像中胃肠信号的初步研究
张立娜;徐 克;任 克;孙文阁;金安玉;戚喜勋;李延亮
DOI:
目的:评价使用枸橼酸铁铵后3D-MRU图像改善的情况。材料与方法:我们以相同的采集参数对共计22例病人在服用枸橼酸铁铵前、后分别行3D-MRU成像。图像评价从胃肠信号消除情况和图像改善情况两方面进行。结果:使用造影剂后左、右肾门周围的小肠信号则分别由1.10±1.22和1.28±0.96降至0.62±0.39和0.57±0.32。使用造影剂后,左、右肾门周围小肠信号均有显著性降低(两者的P值均小于0.05);而左、右两区间的小肠信号降低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MRU的图像质量在造影前后则分别为4.25±1.84,7.75±1.84(P<0.05)。结论:枸橼酸铁铵的使用几乎可完全消除3D-MRU图像中的胃肠信号,明显改善图像质量。
2010 Vol. 21 (5): 328-330 [摘要] ( 1204 ) HTML (0 KB)  PDF  (0 KB)  ( 194 )
331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分析
吕绍茂;段少银;韩 丹;王金岸;叶 锋;梁昆如
DOI:
目的: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3例行CT平扫,10例平扫后行多期增强扫描,2例行MR检查,1例行食道钡餐检查。结果:病变位于乳突窦1例,肺部2例,纵隔2例,鼻咽1例,鼻窦1例,食道1例,胃窦1例,肝脏1例,腹膜后1例,膀胱1例,影像学表现为实性肿块8例,囊实性肿块5例,大部分病例边界清楚,增强扫描肿瘤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到明显强化,发生在头颈部及腹膜后的肿瘤及1例纵隔肿瘤影像表现具有侵袭性。病理示瘤组织由梭形纤维细胞及炎细胞组成,免疫组化染色肌源性蛋白阳性表达。结论:IMT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但能为其提供准确的解剖部位等信息,在定性诊断方面有一定价值,最后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其免疫组化染色肌源性蛋白阳性表达是诊断IMT的重要依据。
2010 Vol. 21 (5): 331-335 [摘要] ( 1126 ) HTML (0 KB)  PDF  (0 KB)  ( 452 )
331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分析
吕绍茂;段少银;韩 丹;王金岸;叶 锋;梁昆如
DOI:
目的: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3例行CT平扫,10例平扫后行多期增强扫描,2例行MR检查,1例行食道钡餐检查。结果:病变位于乳突窦1例,肺部2例,纵隔2例,鼻咽1例,鼻窦1例,食道1例,胃窦1例,肝脏1例,腹膜后1例,膀胱1例,影像学表现为实性肿块8例,囊实性肿块5例,大部分病例边界清楚,增强扫描肿瘤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到明显强化,发生在头颈部及腹膜后的肿瘤及1例纵隔肿瘤影像表现具有侵袭性。病理示瘤组织由梭形纤维细胞及炎细胞组成,免疫组化染色肌源性蛋白阳性表达。结论:IMT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但能为其提供准确的解剖部位等信息,在定性诊断方面有一定价值,最后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其免疫组化染色肌源性蛋白阳性表达是诊断IMT的重要依据。
2010 Vol. 21 (5): 331-335 [摘要] ( 1066 ) HTML (0 KB)  PDF  (0 KB)  ( 189 )
336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脊柱单发放射性“热区” 鉴别诊断的临床研究
赵 峰;王 莹;赵 倩;何丽荣;刘保军;李 娟
DOI:
目的:探讨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SPECT/CT融合显像对脊柱单发放射性浓聚影“热区”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31例常规99Tcm-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时脊柱单发放射性“热区”同时行断层显像、CT图像以及后两者的同机融合图像。由2名核医学科医生共同阅片,作出最终诊断。结果:131例脊柱单发放射性“热区”,34例诊断为肿瘤骨转移,占总病例数的26.0%;94例诊断为良性病变,占总病例数的71.7%;3例诊断为原发骨肿瘤,占总病例数的2.3%。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不仅解决了常规骨显像对阳性病灶精确解剖定位难的问题,同时也显示脊柱单发病灶的良恶性与病灶的位置、形状密切相关。明显降低了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假阳性率,对诊断骨转移的类型也有一定的价值。结论: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检查对脊柱单发放射性“热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0 Vol. 21 (5): 336-339 [摘要] ( 2109 ) HTML (0 KB)  PDF  (0 KB)  ( 264 )
       综述
340 SPECT/CT融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何 英;潘明志
DOI:
2010 Vol. 21 (5): 340-342 [摘要] ( 881 ) HTML (0 KB)  PDF  (0 KB)  ( 384 )
       短篇论著
343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分析
刘斯平;张宗军;卢光明;张 波
DOI: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MRI表现,并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0例肿块均位于侧脑室Monro孔附近,呈不规则分叶状。CT平扫病灶呈等或稍高密度,囊变5例、钙化2例;MRI平扫,1例肿瘤呈实体性,余肿瘤均伴有大小不等的囊变,肿块实体部分与脑灰质相比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DWI肿块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在CT、MRI 影像上有一定特征性,合理应用其影像学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
2010 Vol. 21 (5): 343-345 [摘要] ( 1024 ) HTML (0 KB)  PDF  (0 KB)  ( 186 )
345 64排容积扫描多向调整多平面重组在内耳结构全程显示中的评价
曹绍东;王 丹;申宝忠;白荣杰;张 同;秦海燕;徐 艳
DOI:
目的:探讨多向调整多平面重组技术同平面全程显示内耳精细结构的方位和方法。材料和方法:运用64排螺旋CT对76例内耳行高分辨率容积扫描后行多向调整MPR后处理,确定耳蜗、半规管结构的基础显示方位、重组基线旋转中心点解剖标志,测量旋转角度。按全程显示程度对内耳轴、冠、矢图像及MPR图像进行分级统计,进行Ridit分析和χ2检验。结果:多向调整MPR耳蜗底周,外、上、后半规管的同层全程显示率均为100%,明显高于轴面、冠状面、矢状面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4排螺旋CT颞骨容积扫描只需一次扫描,后经多次MPR处理,就可取代内耳多次多方位扫描。结论:各向同性扫描技术上的多向调整多平面重组可以取代多次多方位扫描,可提供具有诊断意义的内耳精细解剖结构全程显示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0 Vol. 21 (5): 345-348 [摘要] ( 972 ) HTML (0 KB)  PDF  (0 KB)  ( 173 )
348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MSCT影像特征
丁莹莹;李 鹍;王关顺
DOI:
目的:总结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结果: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19例为同侧转移,双侧转移1例;转移淋巴结分布于Ⅱ区15例、Ⅲ区14例、Ⅳ区11例、Ⅴ区6例、Ⅵ区和咽后组各2例;17例边缘清楚,边缘模糊3例;淋巴结明显强化18例,其中10例为血管样强化;6例淋巴结内见细颗粒状钙化,淋巴结囊变伴明显强化壁结节6例。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表现较具特征性,CT增强扫描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2010 Vol. 21 (5): 348-350 [摘要] ( 988 ) HTML (0 KB)  PDF  (0 KB)  ( 178 )
350 乳腺MR VIBRANT动态增强减影血管成像
朱 越;陶 黎;段 阳;罗娅红;曾宪一;范依莎
DOI:
目的:探讨应用MR VIBRANT动态增强减影成像技术显示乳腺三维动脉血管结构。方法:选择100名正常乳腺MR VIBRANT动态增强减影血管成像,分析8个时相的胸廓内、外动脉,肋间动脉和其分支。结果:胸廓内动脉Ⅰ/Ⅱ级分支显示率分别为93%/62%;胸外侧动脉Ⅰ/Ⅱ级分支显示率分别为72%/45%;肋间动脉的显示率为59%。结论:乳腺VIBRANT动态增强3DMRI血管减影成像可以良好反映乳腺的动脉一级血管分布和部分二级血管分布。
2010 Vol. 21 (5): 350-352 [摘要] ( 1028 ) HTML (0 KB)  PDF  (0 KB)  ( 197 )
353 SCT正常人左心房容积测量
杨小军;杨广夫;姚晓群;韩 博;刘 晖;闫新成;任小军;富宪民;张文奎;顾科力;张宝其;崔 华
DOI:
目的:建立SCT正常人左心房容积的正常值。方法:测量146例正常人左心房的前后径(L),左右径(W),并计算其层数(H),用椭圆公式(Pumbo’s formula)计算其容积。另选43例动脉硬化病人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其左心房容积。结果:男、女性正常人左心房容积的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房大小与年龄相关,35岁以上人群左心房容积明显大于35岁以下人群(P<0.01)。动脉硬化病人左心房容积的均值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本文建立了正常人左心房容积的SCT正常值,对确定左心房容积增大提供了标准。
2010 Vol. 21 (5): 353-354 [摘要] ( 1303 ) HTML (0 KB)  PDF  (0 KB)  ( 189 )
355 心率变化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及其对策
陈燕浩;张树桐;金朝林
DOI:
目的:探讨心率变化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和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心率变化患者1100例,正常无明显心率变化患者500例,根据心率变化幅度分组,无明显心率变化患者500例为对照组,即A组,心率变化2~6次/min患者500例为试验组B组,心率变化7~12次/min患者500例为试验组C组,心率变化12次/min以上患者100例为试验组D组,均进行64层螺旋CTA检查,将试验组各组结果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判断二者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心电编辑前试验组各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心电编辑功能处理后试验组B组、C组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试验组D组与对照组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64层螺旋CT心电编辑功能软件能够有效地提高心率变化患者冠状动脉诊断率。
2010 Vol. 21 (5): 355-357 [摘要] ( 982 ) HTML (0 KB)  PDF  (0 KB)  ( 191 )
358 应用重组改良型人膜联蛋白评估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实验研究
宋丽萍;华子春;张 欣;轩 楠;邢海燕
DOI:
目的:探讨99mTc标记的重组改良型人膜联蛋白(H-Annexin V)评估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价值。方法:9只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球囊损伤组、单纯高脂饲料组、正常对照组,每组3只。球囊损伤组兔通过球囊损伤腹主动脉内膜,并饲喂高脂饲料15周。单纯高脂饲料组兔饲喂高脂饲料15周。对照组兔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5周。15周后3组大白兔均自耳缘静脉注射99mTc-H-Annexin V 37~55.5MBq/kg,进行活体及离体血管显像。对球囊损伤组和高脂饲料组兔降主动脉分段,测定各段质量和放射性计数,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显像剂注射后2小时,球囊损伤组兔降主动脉显影最为清晰。单纯高脂饲料组兔仍可见降主动脉影像。对照组兔降主动脉显影不明显。注射显像剂后2小时球囊损伤组靶/非靶(T/NT)比值(2.68±0.25)明显高于单纯高脂饲料组(2.08±0.18,t=3.26,P<0.05)和正常对照组(1.57±0.24,t=5.44,P<0.01)。离体显像可见:球囊损伤组影像较为清晰,而单纯高脂饲料组可见降主动脉显影,但影像欠清晰。球囊损伤组含AS斑块的血管片段放射性摄取为63.33±14.11cpm/mg,明显高于单纯高脂饲料组含AS斑块血管片段的放射性摄取52.08±12.39cpm/mg(t=2.17,P<0.05)。结论:99mTc-H-Annexin V核素显像在评估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0 Vol. 21 (5): 358-360 [摘要] ( 1043 ) HTML (0 KB)  PDF  (0 KB)  ( 308 )
361 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暂时缺血性扩张的临床意义
郑泓明;陈英敏;冯 珏;方风宁;王亚平
DOI:
目的:核素心肌显像出现的左心室暂时缺血性扩张(TID)与多支冠脉病变及严重冠心病相关。高血压患者核素心肌显像经常出现TID,其临床意义有待深入研究。方法:从508例进行99Tcm-MIBI静息-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的连续检查者中,根据运动负荷试验指标选择高血压且核素显像与冠脉造影结果均正常的患者35例。同时筛选出25例没有高血压、冠脉造影及核素心肌显像正常的检查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核素显像计算机软件同步处理得出的TID数值,并进行随访。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中TID数值分别为1.09±0.12和0.97±0.08,经统计学研究发现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t=-4.492,P<0.01)。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对比,TID ROC曲线下面积为0.814(P<0.01,Area=0.5)最佳截点值为1.03(0.693~0.903,95%可信区间)。敏感性77.1%,特异性97.0%。对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随访(随访时间18~42个月),两组患者均未有严重心脏事件(非致死性心梗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结论:高血压患者核素心肌显像会出现左心室TID,TID辅助判断冠心病平衡型心肌缺血时应与高血压的影响相鉴别。
2010 Vol. 21 (5): 361-363 [摘要] ( 2000 ) HTML (0 KB)  PDF  (0 KB)  ( 156 )
363 原发淀粉样变性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
徐 晖;张 军;李 军;苏海砾;刘丽文
DOI:
目的:探讨原发淀粉样变性心肌病超声特点。方法:回顾2000年10月~2007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16例原发淀粉样变性心肌病患者心脏超声的主要改变。结果:16例原发淀粉样变性心肌病患者的左室壁都存在均匀性肥厚,14例患者心肌内存在颗粒样闪光点,12例患者出现左室EF减低(<0.5),分别有11例患者的房间隔和房室瓣发生改变,7例患者出现心包积液。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淀粉样变性心肌病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0 Vol. 21 (5): 363-364 [摘要] ( 994 ) HTML (0 KB)  PDF  (0 KB)  ( 176 )
365 IBS参数及SRI技术综合评价表阿霉素复合化疗药物早期心肌毒性
高春恒;沈伟生;邹大中;张 华;邓立春;袁 明;奚 蕾;张 瑶
DOI:
目的:探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Integrated backscatter,IBS)及应变率显像技术(Strain rate imaging,SRI)综合评价蒽环类抗肿瘤药表阿霉素(EPI)早期心肌毒性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 iE33型超声诊断仪及其配置的背向散射联机分析软件和应变率成像软件测定30例接受EPI化疗的肿瘤患者于化疗前、达到表阿霉素累积剂量分别为100mg/m2、200mg/m2、300mg/m2 24小时后进行心肌背射参数、组织多普勒应变率成像测定: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均值(IBS)、心肌校正的背向散射积分均值(IBS%)、背向散射积分的心动周期变化幅度(CVIB)、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异率(CVIB%)和心尖四腔观后间隔应变ε及应变率(Strain rate,SR)。30例组织病理确诊为不同部位肿瘤的患者,准备行表阿霉素为主的化疗。结果:EPI化疗前后心肌IBS均呈周期性变化,但EPI化疗组变化幅度明显减低;EPI化疗组心肌IBS%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CVIB和CVIB%则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P<0.01);与化疗前相比较,当表阿霉素累积剂量200mg/m2时就观察到明显左室收缩功能损害:SR明显下降(1.82±0.57/s vs 1.45±0.44/s)且与SR值呈正相关,而应变ε无明显变化(21.45±5.43% vs 21.15±8.18%);随后当表阿霉素累积剂量在300mg/m2时,左室舒张功能出现明显改变:二尖瓣舒张早晚期血流速度比值E/A明显下降(1.16±0.36 vs 0.93±0.24)与SR无明显相关,左室射血分数(LVEF)用药前及在整个化疗过程中(累积剂量100~300mg/m2内)均值有所下降,但始终在正常范围内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IBS参数测定及SRI技术从结构和功能上可早期(累积剂量为200mg/m2)综合评价EPI心脏毒性,IBS参数的变化不仅反映表阿霉素复合化疗患者的心肌病理改变,还可间接反映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改变。
2010 Vol. 21 (5): 365-367 [摘要] ( 1982 ) HTML (0 KB)  PDF  (0 KB)  ( 210 )
368 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马羽佳;刘兆玉;卢再鸣;张 军;温 锋;单 明
DOI: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合并胆囊增大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经验。方法:分析2006年10月~2009年10月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的23例合并胆囊增大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患者,通过对比术前、术后实验检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评价疗效。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置入引流管,患者临床症状在术后72小时内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术后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术后3~14天16例患者经ERCP治疗,7例外科手术治疗解除梗阻后拔管。22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造瘘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够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身体状态,是对合并胆囊增大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
2010 Vol. 21 (5): 368-369 [摘要] ( 1068 ) HTML (0 KB)  PDF  (0 KB)  ( 213 )
370 超声对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杨 华;李 颖;唐少珊;刘守君;邓力军
DOI:
目的:探讨超声对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超声表现,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果:22例原发性肠道淋巴瘤患者中儿童多见(12例,占55%)。原发于回盲部8例,结肠7例,回肠2例,阑尾2例,肠系膜2例,直肠1例。主要声像图表现可分为:①实性肿块型12例(55%):表现为低回声或接近无回声,6例呈“假肾征”,实性肿块内均可检出血流信号;②肠壁增厚型8例(36%):表现为肠壁非对称性增厚,2例合并肠套叠;③囊性肿物型2例(9%):表现为壁厚,内伴细小点状回声。10例伴肠系膜或腹后壁淋巴结肿大,所有病例均无肝脏转移。结论: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超声可以准确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肠外器官受侵及腹腔淋巴结肿大情况,为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
2010 Vol. 21 (5): 370-371 [摘要] ( 1121 ) HTML (0 KB)  PDF  (0 KB)  ( 226 )
372 生理状态下成人正常阑尾超声声像变化特征
董 梁;陈 洁;方 煊
DOI:
目的:描述生理状态下成人正常阑尾超声声像变化特征。方法:对怀疑阑尾炎的356例患者进行超声阑尾扫查,最后经临床排除病变的患者101例,分析其中超声显像的阑尾声像图,然后和98例健康人群正常阑尾声像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健康人群组:阑尾显示86例,壁呈明暗相间的五层结构,厚0.8~2.5mm,平均1.8mm,阑尾腔全部呈闭合状态,阑尾外径3~5.6mm,平均5mm。怀疑阑尾炎组:阑尾显示94例,壁呈明暗相间的五层结构,厚0.8~2.8mm,平均1.9mm。28例阑尾腔呈闭合状态,66例阑尾腔呈扩张状态,阑尾外径3~9mm,平均6.4mm。结论:生理状态下,成人正常阑尾声像图表现个体间差异较大,壁声像表现恒定,为明暗相间的五层结构,不受肠道功能影响,而阑尾腔声像表现及外径大小多变,常受肠道功能影响。
2010 Vol. 21 (5): 372-374 [摘要] ( 935 ) HTML (0 KB)  PDF  (0 KB)  ( 219 )
374 指(趾)骨骨髓炎的影像诊断
陆忠烈;吴卿杰
DOI:
目的:探讨指(趾)骨骨髓炎的X线、CT、MR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抗炎治疗愈合、症状明显好转的指(趾)骨骨髓炎的X线、CT和MR表现。结果:36例中,有外伤史21例,有异物刺入史15例;骨质破坏36例,关节受累12例,骨膜反应6例,死骨形成7例,软组织肿胀36例。X线漏诊1例籽骨骨髓炎,CT、MR均能较早发现病灶并正确诊断。结论:指(趾)骨骨髓炎的发生与割伤、异物刺伤关系密切。MR检查是早期诊断指(趾)骨骨髓炎有效方法,但不能普及。X线平片只能作为基本检查和观察疗效的复查。CT能较早地同时发现骨髓、骨皮质、软组织的改变,可作为诊断指(趾)骨骨髓炎的常规检查。
2010 Vol. 21 (5): 374-375 [摘要] ( 974 ) HTML (0 KB)  PDF  (0 KB)  ( 184 )
       病例报告
376 额、筛窦骨瘤并黏液性囊肿突入脑内1例
张高峰;刘 晔;曾毅骢
DOI:

2010 Vol. 21 (5): 376-377 [摘要] ( 945 ) HTML (0 KB)  PDF  (0 KB)  ( 196 )
377 家族遗传性肺动静脉瘘并脑海绵状血管瘤1例表现并文献回顾
孙晓艳;冯春生;杨思睿;曹殿波
DOI:
2010 Vol. 21 (5): 377-348 [摘要] ( 967 ) HTML (0 KB)  PDF  (0 KB)  ( 198 )
377 家族遗传性肺动静脉瘘并脑海绵状血管瘤1例表现并文献回顾
孙晓艳;冯春生;杨思睿;曹殿波
DOI:
2010 Vol. 21 (5): 377-378 [摘要] ( 1000 ) HTML (0 KB)  PDF  (0 KB)  ( 174 )
378 超声诊断多脾综合征1例
向贵双;朱 虹
DOI:
2010 Vol. 21 (5): 378-379 [摘要] ( 1069 ) HTML (0 KB)  PDF  (0 KB)  ( 242 )
379 右侧下颌骨髁状突软骨黏液样纤维瘤1例
赵冬梅;漆 军;刘莉丽
DOI:
2010 Vol. 21 (5): 379-380 [摘要] ( 973 ) HTML (0 KB)  PDF  (0 KB)  ( 223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