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日期:1990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辑部
刊  期:月刊
 
2015年 26卷 11期
刊出日期:2015-11-20

短篇论著
病例报告
 
       论著
761 基于静息态fMRI的有氧训练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有效性研究
祁 鸣,张 玲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实现有氧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AD)治疗效果的量化评估。方法:本研究将选取的17例AD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9例)和对照组(8例),同时获取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和3月后的fMRI数据,分别对数据进行低频振幅(ALFF)分析和脑功能网络分析。结果:训练组3月后的双侧前额叶、前扣带回皮层ALFF值及脑网络介数中心度(BC)值较训练前增高,且3月后训练组的BC值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根据网络的核心节点分布情况发现,训练后网络的核心节点呈现出双侧分布,有异于训练前的偏侧分布。结论:静息态fMRI数据提示有氧训练有助于AD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为AD患者有氧训练有效性评价提供了一种量化评估的方法。
2015 Vol. 26 (11): 761-763 [摘要] ( 569 ) HTML (1 KB)  PDF  (0 KB)  ( 251 )
764 脑皮质层状坏死的MRI影像诊断
赵星辉,张东友,彭红芬
目的:探讨脑皮质层状坏死(CLN)的MRI影像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7例CLN患者的MRI影像资料,总结其MRI影像特点。结果:17例中双侧大脑半球病变3例,单侧大脑半球病变14例。1个脑叶受累11例,2个脑叶受累4例,多个脑叶受累2例。CLN检出时间为12~32 d。病变于MRI T1WI及FLAIR上均表现为脑回状高信号,MRA原始图像上显示更清晰;DWI上12例呈高信号,但信号较T1WI上弱,T2WI上病变显示不清,6例辅助SWAN检查均未发现与皮层高信号范围相符的出血灶。结论:CLN具有典型的MRI影像特征,即T1WI呈脑回状高信号,结合临床病史不难诊断。
2015 Vol. 26 (11): 764-767 [摘要] ( 1084 ) HTML (1 KB)  PDF  (0 KB)  ( 198 )
768 超声造影和VTQ技术在甲状腺实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耿祥亮,聂 芳,宋爱琳,贾英英,刘学会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和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在甲状腺实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2例甲状腺实性结节性疾病患者,共96个结节(所有结节性质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行超声造影及VTQ检查,分析造影增强特点、时间-强度曲线参数、VTQ参数对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50个,甲状腺腺瘤15个,甲状腺乳头状癌31个,经卡方检验分析三者在增强程度、增强形态、周边增强方面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在结节良、恶性鉴别方面,时间-强度曲线参数中RS-Ratio、IMAX-Ratio曲线下面积相对较大(P<0.01),VTQ参数中SWV、SWV-Ratio曲线下面积大于RS-Ratio、IMAX-Ratio。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于鉴别结节的病理类型有重要的研究价值;VTQ技术在鉴别结节良、恶性方面研究价值要大于造影时间-曲线分析。
2015 Vol. 26 (11): 768-771 [摘要] ( 638 ) HTML (1 KB)  PDF  (0 KB)  ( 180 )
772 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
崔可飞1,李惠翔2,徐 珂1,付 超1
目的:评价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109例患者共186个结节术前行常规二维超声、SWE及“萤火虫”成像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对照,分析使用“萤火虫”成像技术、SWE和SWE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使用SWE、“萤火虫”成像技术和SWE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分别是73.8%、85.7%、91.7%,特异度分别是86.3%、83.3%、89.2%,准确度分别是80.6%、86.0%、90.3%,两种方法联合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两种方法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E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2015 Vol. 26 (11): 772-775 [摘要] ( 632 ) HTML (1 KB)  PDF  (0 KB)  ( 215 )
776 宝石CT小剂量对比剂肺动脉成像不同阈值的应用研究
张军晖,何建平,曹文广,呼延佩,张世衡,苏宝珠,韩迎春,张 宇,李 斌,刘吉明
目的:探讨利用智能触发技术在选择相同触发位置、不同阈值时小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成像效果,以期提高肺动脉CTA图像质量。方法:72例接受肺动脉CTA患者随机平均分成A、B、C组,以主动脉弓平面上腔静脉为监测点,分别以50、80、110 HU作为监测阈值进行智能触发扫描,比较肺动脉主干、亚段肺动脉、静脉、主动脉强化CT值及亚段肺动脉与肺静脉强化CT值差值的差异,同时比较不同监测阈值图像之间的差异。结果:肺动脉主干、亚段肺动脉和肺静脉、主动脉强化CT值及亚段肺动脉与肺静脉强化CT值差值和不同监测阈值下等级图像差异在50 HU与其它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图像质量好;80 HU和110 HU两组比较除了亚段肺动、静脉CT值的差值外,其它统计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较差。结论:以主动脉弓平面上腔静脉为监测点,50 HU作为触发阈值时肺动脉强化CT值最大,能获得更理想的肺动脉CTA图像。
2015 Vol. 26 (11): 776-778 [摘要] ( 566 ) HTML (1 KB)  PDF  (0 KB)  ( 197 )
779 不同低对比剂注射方案对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余 美,马 跃,王玉科,向纪卉,杨奕婧,侯 阳
目的:探讨在相同的低碘流率情况下,不同浓度对比剂对低剂量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录我院90例冠状动脉CTA检查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常规剂量滤波反投影(FBP)重建,使用350 mgI/mL的对比剂。B、C组为低剂量组,采用管电压100 kV,iDOSE4 Level 4重建,分别使用350 mgI/mL、270 mgI/mL的对比剂,B、C两组间碘流率一致。比较三组主、客观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碘负荷的差异。结果:A、B、C三组冠脉内CT值、图像噪声及对比噪声比均无统计学差异。B、C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各项均≥3分,均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B和C组间管腔对比度无显著差异。血管边缘锐利度、主观噪声及图像总体质量三组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B、C组碘负荷无显著性差异,较A组减少36.9%~39.6%。B组有效辐射剂量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较A组降低约37.9%。结论:在相同的低碘流率情况下,使用两种不同浓度对比剂(270 mgI/mL和350 mgI/mL),所获冠脉CTA图像质量相当,且均与常规剂量FBP重建所获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
2015 Vol. 26 (11): 779-783 [摘要] ( 584 ) HTML (1 KB)  PDF  (0 KB)  ( 333 )
784 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与畸形的CT表现
徐彦东,贾艳荣,张浩亮,张凤翔,刘智君,杜 海,奇丽霞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与畸形的CT表现。方法:以本院1 402例行冠脉CT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置性门控成像序列扫描,利用各种后重建技术对原始资料分析,总结冠脉先天性变异与畸形的CT表现。结果:本研究共发现冠脉先天性变异与畸形364例,左主干缺如1例,左主干短小3例(其中1例合并副冠状动脉),副冠状动脉或第三冠状动脉2例,右冠起源于左冠状窦7例,单一冠状动脉1例,冠脉异常吻合1例,右后降支冠状动脉瘤并左心房憩室1例,冠状动脉瘤样扩张3例,冠脉动脉迂曲20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325例。结论:宝石CT前置性门控技术扫描既可以大幅降低冠脉CTA的辐射剂量又可以准确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与畸形。
2015 Vol. 26 (11): 784-787 [摘要] ( 646 ) HTML (1 KB)  PDF  (0 KB)  ( 207 )
788 筛孔型房间隔缺损的超声心动图特征
张 颖1,罗惠兰2,李 利2,田建伟2,黄丛春2,刘兴德3
目的:观察65例继发孔性筛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总结筛孔型ASD的超声特征,为临床进一步处理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应用iE33、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多切面多角度观察房间隔,综合判断筛孔型ASD的大小、形态、缺损孔的数目,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对不同类型的筛孔型ASD给予不同的临床干预处理意见。结果:65例筛孔型ASD病例中双孔型缺损33例,多孔型缺损32例,常伴有房间隔瘤形成,超声的特征性表现为房间隔中部成筛孔样回声中断,彩色血流显像为宽窄不一的左向右分流束。结论:多切面多角度观察房间隔对于筛孔型ASD极为重要,超声心动图对于筛孔型ASD病例的观察及处置对策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2015 Vol. 26 (11): 788-790 [摘要] ( 687 ) HTML (1 KB)  PDF  (0 KB)  ( 169 )
791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在评价急性心力衰竭患者#br# 新活素治疗后左心室扭转之变化
李慎义,陈红天,龙湘党,刘 亮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经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rhBNP)治疗后左心室心肌扭转力学参数之变化。方法:4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新活素,分别于新活素治疗前及治疗后应用STI技术检测左心室心尖旋转角度峰值、心底旋转角度峰值、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解旋速度峰值、扭转角度达峰时间,同时设4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新活素治疗前左心室心尖旋转角度峰值、心底旋转角度峰值、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解旋速度峰值均明显下降(P均<0.001),扭转角度达峰时间提前(P<0.001)。其中,心尖旋转角度峰值(Par)下降较心底旋转角度峰值(Pbr)相对明显。rhBNP治疗后患者各扭转参数均有一定程度改善,各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rhBNP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可定量、客观的评价左心室心肌力学变化,此为rhBNP疗效评定和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定提供了一种无创手段。
2015 Vol. 26 (11): 791-793 [摘要] ( 566 ) HTML (1 KB)  PDF  (0 KB)  ( 255 )
794 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与应变率比值法在鉴别诊断#br# 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中的应用
郑 帅,黄丽萍,刘思岐,杨 会,乔俊佩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评分法与应变率比值(SR)法在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FLL)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1例患者的89个FLL进行常规超声、UE评分法及SR法检查,并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绘制UE评分法及SR法鉴别诊断FLL良恶性的ROC曲线,计算二者的最佳临界点及ROC曲线下面积(AUC)。计算常规超声、UE评分法及SR法鉴别诊断FLL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比较三种方法的准确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常规超声鉴别诊断FLL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6.2%、72.3%、74.2%。②UE评分法鉴别诊断FLL良恶性的AUC为0.875,最佳临界点为2.5,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5%、78.7%、84.3%,UE评分法鉴别诊断FLL良恶性的准确性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SR法鉴别诊断FLL良恶性的AUC为0.892,最佳临界点为2.71,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3.3%、89.4%、86.5%,SR法鉴别诊断FLL良恶性的准确性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UE评分法与SR法鉴别诊断FLL良恶性的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E评分法与SR法鉴别诊断FLL良恶性的准确性均高于常规超声,为FLL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二者在鉴别诊断FLL良恶性的准确性上无明显差异,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2015 Vol. 26 (11): 794-797 [摘要] ( 904 ) HTML (1 KB)  PDF  (0 KB)  ( 295 )
798 受胰腺癌侵犯的胰周血管可切除性的影像学界点选择
李明山1,孟凡琴2
目的:探讨胰周血管受侵的影像学表现中的手术可切除性的临界点。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治疗证实的胰腺癌无远处转移患者76例,均行术前螺旋CT增强扫描,其中66例行MRI增强扫描并行三维血管重建,显示胰腺癌对周围血管的侵犯情况,根据肿瘤对血管的侵犯程度分为0级、1级、2级、3级、4级。统计各级血管的条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39例中的138支血管受肿瘤侵犯达2级或以上,放弃手术,另37例术前评估有手术切除可能性,术中25例做了胰腺根治性切除,12例由于术前低估了一支或多支血管的受侵程度,仅做了肿块切除或姑息性治疗。术中综合评估3级、4级的血管手术均无法切除,术中综合评估0级、1级的血管手术均顺利切除,术中综合评估2级的血管受术者水平的影响而有部分切除。以2级受侵为不可切除标准,肿瘤侵犯血管的敏感性为85.5%,特异性为97.1%,阳性预测值105/105=100%,阴性预测值148/191=77.5%。结论:术前用多层螺旋CT及MRI多期增强扫描并进行三维血管重建,可提供可靠的周围血管侵犯情况,对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动脉2级受侵、静脉1级受侵可作为手术不可切除的最佳界点。
2015 Vol. 26 (11): 798-800 [摘要] ( 700 ) HTML (1 KB)  PDF  (0 KB)  ( 179 )
801 男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SCT表现
汤国平,王新宇
目的:探讨男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MSCT动态增强表现,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4年12月行MSCT检查且病理最终确诊为SPTP 8例男性和2012年6月—2014年12月SPTP患者12例女性,共20例,分析男性与女性SPTP的MSCT表现,包括病变部位、大小、包膜、钙化、内部组成、CT强化模式。采用卡方检验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患者中位年龄41.0岁,明显大于女性(29.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SPTP在病变部位、肿瘤部位、钙化、强化模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SPTP患者肿瘤最大直径明显小于女性患者(P=0.001),实性肿块较女性多见(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SPTP的MSCT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于男性胰腺病变,MSCT表现为病灶较小、实性成分较多,具有典型SPTP的强化模式,应考虑SPTP的可能。
2015 Vol. 26 (11): 801-803 [摘要] ( 774 ) HTML (1 KB)  PDF  (0 KB)  ( 172 )
804 MR扩散加权成像对子宫腺肌病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br# 早期疗效的评价价值
丁 立1,王 薇2,康 敏1,代倩苓2,王世琦1,陈 瑞1
目的:评估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子宫腺肌病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早期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55例患者依据病灶范围,分为局灶性44例,弥漫性11例。在HIFU术前及消融后5 d内行DWI、CE-MRI检查,分析病灶的DWI信号特征,并计算不同区域表观弥散系数(ADC)差异。结果:55例DWI均能明确残留病灶及消融灶范围;HIFU术前病灶平均ADC值为(1.36±0.21)×10-2 mm2/s,术后5 d残留灶平均ADC值为(1.49±0.23)×10-2 mm2/s,较术前升高,两者经t检验,t=3.10,P=0.00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5 d消融灶平均ADC值为(1.22±0.24)×10-2 mm2/s,较术前降低,残留灶与消融灶间差异经t检验,t=6.02,P=0.000, 两者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DWI及ADC值是评价子宫腺肌病HIFU术后早期消融效果非常有效的方法。
2015 Vol. 26 (11): 804-807 [摘要] ( 543 ) HTML (1 KB)  PDF  (0 KB)  ( 263 )
808 产前超声“节段分析法”诊断胎儿内脏异位综合征
何晓琴,钟晓红
目的:对照病理解剖结果,探讨“节段分析法”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内脏异位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3月我院在产前超声检查中采用“节段分析法”诊断的内脏异位综合征,和2011年2月—2012年12月未使用“节段分析法”诊断内脏异位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比其产前超声特征与引产后病理解剖结果。结果:2013年1月—2015年3月诊断21例内脏异位综合征胎儿,尸检均符合主要诊断,其中16例右侧异构胎儿均表现复杂心脏畸形,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同侧伴行,胃泡位置异常,15例无脾,1例脾发育不良;5例左侧异构胎儿超声表现下腔静脉离断、奇静脉扩张,3例提示复杂心脏畸形,2例心脏结构正常,2例合并房室传导阻滞。18例胎儿引产后经病理解剖证实。而2011年2月—2012年12月未使用“节段分析法”期间4例尸检中发现有内脏异位综合征漏诊,产前只准确检出1例。结论:采用产前超声“节段分析法”能显著减少胎儿内脏异位综合征的产前漏诊及误诊率,有利于产前咨询及围生期临床处理的决策。
2015 Vol. 26 (11): 808-811 [摘要] ( 769 ) HTML (1 KB)  PDF  (0 KB)  ( 193 )
812 应用足底平面第一与第五跖骨夹角评价胎儿先天性足内翻
丁 皞,王 彧,蔡爱露,王 冰,韩 冰
目的:探讨测量足底平面第一与第五跖骨夹角在诊断先天性足内翻中的价值。方法:对照组选择孕周为19~37周的117例胎儿共186只胎足,病例组选择先天性足内翻的24例胎儿37只胎足,应用TUI模式显示足底平面并测量第一与第五跖骨夹角,分析正常胎儿该角度与其孕周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组之间该角度的差异;同时利用ROC曲线判断其诊断价值。对病例组胎儿于其出生或引产后进行随访并进行DR检查,于正位片上测量第一与第五跖骨夹角,并将超声测量结果与DR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对照组第一与第五跖骨夹角为(22.83±2.07)°,与孕周无明显相关性(r=0.104,P=0.158>0.05)。病例组第一与第五跖骨夹角的测量结果为(32.91±3.3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78,曲线上的最佳临界点为27.47°,对应的敏感度为94.6%,特异度为97.8%。正常足与内翻足的DR正位片测量结果分别为(23.28±1.16)°、(33.59±3.02)°,超声测量结果与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71>0.05,P=0.281>0.05)。一致性检验所得Kappa值分别为0.811和0.894(P=0.000<0.05),说明二者诊断的一致性较好。结论:正常胎儿足底平面第一与第五跖骨夹角与孕周无明显相关性。先天性足内翻胎儿第一与第五跖骨夹角与正常胎儿相比角度明显增大。
2015 Vol. 26 (11): 812-815 [摘要] ( 569 ) HTML (1 KB)  PDF  (0 KB)  ( 218 )
816 腰骶丛神经断裂伤3T MRI分型诊断
闫瑞雪,陈 新,孙雪园,牛琰鑫
目的:探讨腰骶丛神经精细解剖结构及腰骶丛神经断裂伤的MRI分型。材料与方法:对21例腰骶丛神经断裂伤患者行常规扫描序列、3D-STIR序列增强扫描,观察所得图像。结果:21例患者行3D-STIR序列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腰骶丛神经的构成、走行、连续性、形态、信号及腰骶丛神经断裂伤的各种征象,其中神经根断裂型4例、神经丛断裂型11例及神经干断裂型6例。结论:3D-STIR序列增强扫描可以清楚地显示腰骶丛神经解剖结构并为腰骶丛断裂性损伤的诊断提供重要临床依据。
2015 Vol. 26 (11): 816-819 [摘要] ( 826 ) HTML (1 KB)  PDF  (0 KB)  ( 236 )
820 螺旋CT容积再现法腰椎椎间孔测量探讨
乔风雷1,朱 斌2,马 军1,鲍 雷1,周 洁1,陈 璇1
目的:螺旋CT容积再现法测量正常成人各腰椎节段椎间孔,探讨不同节段腰椎椎间孔的差异及变化趋势。方法:120例非腰椎疾病患者,进行腰椎多层螺旋CT扫描并容积再现,测量各腰椎节段椎间孔的上下径、前后径,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及腰椎不同节段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①相同腰椎节段椎间孔上下径,男女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腰椎节段及不同年龄组之间椎间孔的上下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②相同腰椎节段椎间孔的前后径,男女性别之间及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不同腰椎节段椎间孔的前后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常成人不同腰椎节段椎间孔的上下径、左右径均不同,为经椎间孔内窥镜手术或介入治疗前了解骨道提供参考。
2015 Vol. 26 (11): 820-822 [摘要] ( 583 ) HTML (1 KB)  PDF  (0 KB)  ( 254 )
       综述
823 乳腺癌肿瘤微环境的超声研究进展
冷晓玲,马富成
2015 Vol. 26 (11): 823-826 [摘要] ( 643 ) HTML (1 KB)  PDF  (0 KB)  ( 195 )
       短篇论著
827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
项光涨1,丁国勇1,刘克昌1,祝继青1,杨国平1,曹晓青1,陈珍爱2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影像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SFTP影像学表现。结果:①12例SFTP中8例位于胸膜的肋外侧,2例位于纵隔,1例位于叶间,1例位于膈侧。②呈类圆形8例,半圆形2例,1例呈宽基底附于肋侧胸膜呈塑形生长,1例跨叶间裂生长。③密度或信号不均匀9例,均匀3例,1例可见钙化。增强扫描6例有丰富的血管影,9例见大理石样强化,其内可见结节状强化及延迟强化。④2例伴有胸腔积液,1例伴有邻近压迫性肺不张。结论:SFTP的影像学特点有发病部位、形态及大小、密度或信号、强化方式及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是比较可靠的检查手段。
2015 Vol. 26 (11): 827-830 [摘要] ( 672 ) HTML (1 KB)  PDF  (0 KB)  ( 169 )
       病例报告
831 脊索样胶质瘤误诊实性颅咽管瘤1例并文献复习
王宪雯,刘 伟,王 剑,徐珊珊,范 薇,潘晶晶
2015 Vol. 26 (11): 831-832 [摘要] ( 671 ) HTML (1 KB)  PDF  (0 KB)  ( 175 )
832 颈部滑膜肉瘤1例
袁胜美,刘艳君,王学梅,陶春梅
2015 Vol. 26 (11): 832-833 [摘要] ( 528 ) HTML (1 KB)  PDF  (0 KB)  ( 235 )
833 复杂颈静脉源性耳鸣1例
郑玉凤,陈巧妮,李嘉家,陈秋香
2015 Vol. 26 (11): 833-834 [摘要] ( 564 ) HTML (1 KB)  PDF  (0 KB)  ( 210 )
834 胆囊腺肉瘤超声表现1例
孟 璐,史铁梅
2015 Vol. 26 (11): 834-835 [摘要] ( 553 ) HTML (1 KB)  PDF  (0 KB)  ( 204 )
835 胰腺成熟型畸胎瘤1例
王 彤,张 军
2015 Vol. 26 (11): 835-836 [摘要] ( 601 ) HTML (1 KB)  PDF  (0 KB)  ( 271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