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日期:1990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辑部
刊 期:月刊
2009年 20卷 7期
刊出日期:2009-07-20
短篇论著
病例报告
论著
505
腮腺基底细胞瘤的CT诊断和文献复习(附15例分析)
董 越;葛 莹;伍建林;李 莉;张 晨
DOI:
目的:回顾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基底细胞瘤的MSCT影像特征,探讨MSCT在腮腺基底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基底细胞瘤的MSCT检查资料,所有病例术前均进行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评价肿瘤的平扫和增强特征,包括增强程度和方式,并与同期收集的腮腺混合瘤和腺淋巴瘤的CT增强特征进行比较;应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肿瘤CT平扫和增强的CT值定量测量结果。结果:基底细胞瘤平扫呈不均匀的等密度结节,可见比较明显的囊变区;增强动、静脉期均显著强化,动脉期CT值增加幅度与混合瘤有显著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腺淋巴瘤比较没有显著差别(P>0.05),静脉期CT值增加幅度与腺淋巴瘤、混合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腮腺基底细胞瘤CT增强动脉期和静脉期均有较显著的持续性强化,伴有显著的囊变;与混合瘤和腺淋巴瘤两种常见良性肿瘤有显著差别。
2009 Vol. 20 (7): 505-508 [
摘要
] (
1448
)
HTML
(0 KB)
PDF
(0 KB) (
256
)
509
探讨高分辨率CT和术中所见对听骨链病变诊断符合率的对比分析
韩正理;张官萍;陆钊群;唐浩程
DOI:
目的:通过对中耳炎患者听骨链病变术前颞骨HRCT诊断与术中诊断符合率的对比分析,探讨中耳乳突手术患者术前HRCT对判断听骨链病变的价值。方法:48例50耳颞骨影像学和临床资料完整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住院患者,已行中耳乳突手术,对其术前HRCT诊断与术中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听骨链病变术前HRCT检查与术中所见的符合情况,探讨HRCT对中耳炎患者听骨链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结果:HRCT对病变听骨链的诊断准确率与术中对照符合率较高,砧骨的Kappa值达0.8286,超过0.75,显示HRCT对砧骨病变的显示与术中所见一致性非常好。锤骨、镫骨上部结构、锤砧关节和砧镫关节的Kappa值均超过0.40,显示HRCT对上述病变诊断的一致性较好。结论:通过不同重建方法,术前HRCT能对听骨链病变程度做出准确判断,有助于术者在术前对手术的径路和方式的选择,并能对手术安全性及手术预后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2009 Vol. 20 (7): 509-511 [
摘要
] (
1362
)
HTML
(0 KB)
PDF
(0 KB) (
230
)
512
高频超声对糖尿病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
莎仁高娃;姜 颖;楼慧萍
DOI: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技术研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11例糖尿病老年患者双侧颈动脉检测结果与对照组97例健康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斑块回声及发生部位相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老年患者颈动脉病变以内中膜增厚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为主要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直接反应斑块的大小、位置及回声,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9 Vol. 20 (7): 512-515 [
摘要
] (
1352
)
HTML
(0 KB)
PDF
(0 KB) (
193
)
516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胡辉军;王海彦;班晓华;段小慧;成丽娜;钟小梅;沈 君
DOI:
目的:探讨CTA多种后处理方法在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AV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口腔颌面部AVM的MSCT表现,着重分析其CTA表现。结果:8例患者中,发生于软组织内5例,下颌骨3例。5例软组织者,边界均不清楚,无钙化,1例肿瘤内可见出血,增强扫描明显强化。3例下颌骨者,均表现为明显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增强扫描明显强化。CTA通过VR及MIP后处理能够清楚地显示病灶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结论:CTA通过不同的三维重建方法能全方位、直观、详细地显示口腔颌面部AVM病灶及血管情况。
2009 Vol. 20 (7): 516-518 [
摘要
] (
1397
)
HTML
(0 KB)
PDF
(0 KB) (
202
)
519
99Tcm-MIBI与99TcmO4-联合显像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变的定位诊断
张芬茹;许建林;周建平;施秉银;邓惠兴;段小艺
DOI: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HPT)患者行99Tcm-MIBI与99TcmO4-联合显像对HPT病变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原发性HPT患者36例,对照组10例为甲状腺疾病患者。99Tcm-MIBI注射后15min行早期相甲状旁腺显像,2h后行延迟显像。相隔24h后加做99TcmO4-甲状腺显像,对两种图像进行对比分析、视觉相减及图像判断。结果:36例HPT患者99Tcm-MIBI/99TcmO4-联合显像在甲旁腺部位或其邻近部位出现局限性核素明显增浓的阳性结果34例,假阴性结果2例,阳性率为94.44%;36例甲旁亢患者单行99Tcm-MIBI显像检出阳性结果12例,假阴性结果4例,可疑阳性结果20例,阳性率88.89%(其中55.56%为可疑阳性)。10例对照组单行99Tcm-MIBI显像出现假阳性结果3例,可疑假阳性结果1例,加做99TcmO4-显像后,对照组无假阳性结果。结论:99Tcm-MIBI/99TcmO4-联合显像可提高HPT病变诊断的阳性率,减少假阳性结果的发生,对单行99Tcm-MIBI显像出现可疑阳性结果者,联合显像有利于结果的准确判断,对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与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
2009 Vol. 20 (7): 519-522 [
摘要
] (
1481
)
HTML
(0 KB)
PDF
(0 KB) (
251
)
523
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肾癌亚型诊断中的应用
张祎年;周俊林;何 宁;毛俊杰;白亮彩;赵建洪;李晓鸣
DOI:
目的:探讨肾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恶性肿瘤CT动态增强扫描资料,其中肾细胞癌57例,依据WHO病理分类包括透明细胞癌38例、乳头状癌10例、嫌色细胞癌8例、梭形细胞癌1例。比较平扫、皮髓质期、肾实质期及排泄期各型肾癌的强化程度及强化模式。结果:3种肾癌在平扫的CT值无统计学差异。在增强扫描皮髓质期、肾实质期及排泄期,透明细胞癌的CT值均高于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P值分别为0.01、0.01和0.03),而后二者在增强各期均无统计学差异。均匀强化最常见于嫌色细胞癌,不均匀强化最常见于透明细胞癌。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鉴别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有应用价值,同时在肾癌的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在术前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2009 Vol. 20 (7): 523-526 [
摘要
] (
1521
)
HTML
(0 KB)
PDF
(0 KB) (
310
)
527
胸段食管癌TN分期的CT表现与p53蛋白的关系
许建生;黄伟鹏;陈洁容;姚沛旭;陈卫鹏
DOI: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TN分期的CT表现与p53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CT扫描,分析66例经病理确诊的胸段食管癌组织p53蛋白表达与TN分期的CT表现间的关系。结果:经CT分期,T1期3例,T2期10例,T3期41例,T4期12例,淋巴结转移21例。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1.52%(34/66)。T4期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T3、T1~2期(χ2分别为3.412、3.381,P值均<0.05)。淋巴结转移阳性与阴性组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95%(17/21)和37.78%(17/4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86,P=0.001)。T1~2、T3、T4期p53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23.08%(3/13)、46.34%(19/41)、66.67%(8/12),p53蛋白表达强度随着CT的T分期升高而有增强的趋势(rs=0.270,P=0.028)。淋巴结短径≤2cm与短径>2cm组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4.62%(11/13)、75.00%(6/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9)。结论:食管癌中较高的p53蛋白表达与CT术前TN分期相关,p53蛋白的表达强度随着CT T分期升高有增强的趋势,淋巴结大小与p53蛋白无关。
2009 Vol. 20 (7): 527-529 [
摘要
] (
1399
)
HTML
(0 KB)
PDF
(0 KB) (
334
)
530
冰水刺激诱发前庭性眩晕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王 志;陈 敏;龚 霞;黄魏宁;徐 亮;周 诚
DOI: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0℃冰水刺激诱导下人类大脑前庭功能相关区域的信号变化。材料与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在15s内将15ml的冷水注入受试者右侧外耳道。所有的数据都使用SPM 99,对与前庭性眩晕相关的皮质激活区和失活区进行了个体分析及组分析处理。结果:多个皮质及皮质下脑区出现激活及失活。其中激活区包括:辅助运动区、中央旁小叶、左侧楔前叶、左侧后脑岛、左侧颞中回/颞上回复合体及左侧舌状回(BA19区)。失活区包括:双侧额上回及额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楔前叶及右侧颞中回/颞上回复合体。结论:本实验结果证实人类大脑存在着一个广泛的皮质反应网络参与前庭信号处理过程的学说。
2009 Vol. 20 (7): 530-534 [
摘要
] (
1399
)
HTML
(0 KB)
PDF
(0 KB) (
227
)
535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与影像分析(附20例报告)
周仲佑;谭 志;王吕浩
DOI: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和影像特点,探讨影像学检查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GIST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病灶分布于胃3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11例,结肠1例,胃肠外4例。病理分型:良性1例,潜在恶性7例,恶性12例。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占25%(5/20),腹部触及肿块30%(6/20),腹痛65%(13/20),排便异常15%(3/20)。主要影像学表现是外生性为主的肿块,肿块易出现坏死、液化,增强扫描有中等以上强化。肿块边界可以清楚或不清楚,很少出现淋巴结转移,易发生肝内转移或腹腔种植。结论:GIST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MRI检查对其定位、良恶性的判断、随诊治疗有较高的价值。
2009 Vol. 20 (7): 535-537 [
摘要
] (
1350
)
HTML
(0 KB)
PDF
(0 KB) (
206
)
538
急性胰腺炎胰外蜂窝组织炎CT表现及其分布的解剖病理基础
姚沛旭;许建生;陈 曙;钟 柱
DOI: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胰外蜂窝组织炎的CT表现及其分布的相关解剖病理学基础。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2008年10月经临床连续性治疗的126例合并胰外蜂窝组织炎AP病例,分析胰外蜂窝组织炎CT表现,并分析蜂窝组织炎的分布与解剖病理学的关系。结果:蜂窝组织炎CT表现为密度比腹水稍高的软组织密度块,CT值约5~30HU,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不清,增强扫描边缘部分轻度强化。126例AP共259处蜂窝组织灶,分布以小网膜囊(93次),左肾旁前间隙(69次),右、左侧结肠旁沟(26次和21次)常见,其次右肾旁前间隙12次,盆腔11次,肾旁后间隙、肾周间隙、左肝上间隙各5次,左肝下间隙4次,右肝上间隙、左肠系膜窦、胸腔各2次,右肠系膜窦、心包各1次,多发67例。结论:AP胰外蜂窝组织炎的CT表现具特征性,其分布与腹腔解剖有一定关系,但由于蜂窝组织炎的侵袭性和流动性,解剖上不相通的部位也可受侵犯。
2009 Vol. 20 (7): 538-540 [
摘要
] (
1872
)
HTML
(0 KB)
PDF
(0 KB) (
387
)
541
子宫颈癌的MRI动态增强扫描特征分析
张 弦;严志汉;虞志康;白光辉;毛传万
DOI: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的MRI动态增强特征,为子宫颈癌的多期增强扫描时相的选择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选取25例临床病理证实为子宫颈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以4例子宫颈肌瘤和10例女性志愿者作对照组,均行盆腔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选取感兴趣区绘制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TIC),分别计算各感兴趣区在增强16s、32s、48s、64s、128s信号参数强化率(E)[(增强后的信号强度值-增强前的信号强度值)×100%/增强前的信号强度值],用student-t检验统计分析各时间段强化率的差异,同时将TIC分为4种类型。结果:子宫颈癌在增强早期(0~32s)明显强化,与正常子宫颈肌层、子宫颈肌瘤的强化率有显著差异(P<0.05)。在增强扫描中、晚期(32~128s)子宫颈癌增强强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5例子宫颈癌中,22例TIC呈Ⅰ型,3例呈Ⅱ型。对照组TIC主要呈Ⅲ、Ⅳ型曲线。结论:MR动态增强扫描能够反应子宫颈癌组织的血供状态,应着重观察子宫颈癌增强早期(0~32s)时间段内宫颈癌的信号变化及强化率,有助于子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
2009 Vol. 20 (7): 541-544 [
摘要
] (
1558
)
HTML
(0 KB)
PDF
(0 KB) (
307
)
综述
545
核素显像评价存活心肌的研究进展
黄江河;梁绍奖
DOI:
2009 Vol. 20 (7): 545-548 [
摘要
] (
1311
)
HTML
(0 KB)
PDF
(0 KB) (
172
)
短篇论著
549
原发性颅骨内脑膜瘤的CT与MRI表现
张碧云;黄海青;陈自谦
DOI:
2009 Vol. 20 (7): 549-550 [
摘要
] (
1256
)
HTML
(0 KB)
PDF
(0 KB) (
210
)
551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
孙鹏飞;吕维平;郭祖才;何 宁
DOI:
2009 Vol. 20 (7): 551-552 [
摘要
] (
1382
)
HTML
(0 KB)
PDF
(0 KB) (
171
)
553
初级运动区脑瘤手术前后功能区变化的BOLD-fMRI评价
李文贵;张云亭;高万军;张 敬;李 威;张 权
DOI:
2009 Vol. 20 (7): 553-555 [
摘要
] (
1262
)
HTML
(0 KB)
PDF
(0 KB) (
307
)
555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及病理表现对照分析
杨蕊梦;赖胜圣;冯 婕;许乙凯
DOI:
2009 Vol. 20 (7): 555-557 [
摘要
] (
1277
)
HTML
(0 KB)
PDF
(0 KB) (
204
)
557
急性碘过量对甲状腺摄锝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张 新;李亚明;王玉华;蒋 森;李德顺;穆盛田
DOI:
2009 Vol. 20 (7): 557-559 [
摘要
] (
1417
)
HTML
(0 KB)
PDF
(0 KB) (
486
)
560
64-MSCTA对先天性心脏病心外血管异常的诊断价值
钟井松;沈海林;丁 乙
DOI:
2009 Vol. 20 (7): 560-563 [
摘要
] (
1298
)
HTML
(0 KB)
PDF
(0 KB) (
205
)
563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初步研究
蒲 红;黄红云;赵 源;陶客言
DOI:
2009 Vol. 20 (7): 563-565 [
摘要
] (
1267
)
HTML
(0 KB)
PDF
(0 KB) (
307
)
566
糖尿病性舞蹈症影像分析
蒋高民;赵绘萍;曲保忠
DOI:
2009 Vol. 20 (7): 566-568 [
摘要
] (
1295
)
HTML
(0 KB)
PDF
(0 KB) (
253
)
568
肝泡球蚴病的超声诊断
张秋兰;隋燕妮
DOI:
2009 Vol. 20 (7): 568-569 [
摘要
] (
1212
)
HTML
(0 KB)
PDF
(0 KB) (
213
)
570
正常腰4、5神经根解剖结构及走行的MR研究
于海涛;张晓锦;董 健;史燕杰;胡智军
DOI:
2009 Vol. 20 (7): 570-572 [
摘要
] (
1375
)
HTML
(0 KB)
PDF
(0 KB) (
240
)
572
老年单纯颅骨骨折的损伤原理及CT特点
彭李青;王银国;曾 鸿;王 峰;刘棱锋;陈金品;林桂雄;王雪玩
DOI:
2009 Vol. 20 (7): 572-573 [
摘要
] (
1324
)
HTML
(0 KB)
PDF
(0 KB) (
207
)
病例报告
574
先天性面部偏侧肥大1例
肖 芳;黄穗乔;胡 涛
DOI:
2009 Vol. 20 (7): 574-574 [
摘要
] (
1217
)
HTML
(0 KB)
PDF
(0 KB) (
235
)
575
胸腔内原始神经外胚瘤2例
王晓琪;陶 冉;马培东;张彦旭
DOI:
2009 Vol. 20 (7): 575-576 [
摘要
] (
1135
)
HTML
(0 KB)
PDF
(0 KB) (
197
)
576
腹膜后肾外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及文献复习
柴 学;卢光明;张龙江
DOI:
2009 Vol. 20 (7): 576-577 [
摘要
] (
1212
)
HTML
(0 KB)
PDF
(0 KB) (
280
)
578
胃脂肪肉瘤1例报道和文献复习
杨建峰;赵振华;王伯胤;冯国灿;王 伟;王 宁
DOI:
2009 Vol. 20 (7): 578-579 [
摘要
] (
1321
)
HTML
(0 KB)
PDF
(0 KB) (
250
)
579
前列腺结核误诊为前列腺癌1例
王丽娟;袁曙光;郝金钢;郭 立;刘灿丽
DOI:
2009 Vol. 20 (7): 579-580 [
摘要
] (
1271
)
HTML
(0 KB)
PDF
(0 KB) (
208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