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日期:1990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辑部
刊  期:月刊
 
2015年 26卷 12期
刊出日期:2015-12-20

病例报告
 
       论著
837 高分辨磁共振探讨大脑中动脉斑块形态和强化程度与脑梗死的关系
孙雪园,张红梅,牛琰鑫,陈 新
目的:应用3.0T高场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有症状的颅内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是否存在、形态及斑块增强度,评估斑块稳定性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的成像和临床数据,高分辨率T1WI显示斑块形态并测量斑块增强度和垂体增强度,两者之间比较分为3组:明显强化、轻度强化和无强化。结果:60例有症状的患者纳入统计,45例为偏心性斑块,研究19例急性期、14例亚急性期、15例慢性期和12例无脑梗死病灶的大脑中动脉斑块增强度,斑块增强度与垂体增强度间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及P值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呈偏心性比较常见,斑块强化程度与斑块稳定性、脑梗死发生率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这两点相结合可用于与其他血管性病变相鉴别。
2015 Vol. 26 (12): 837-840 [摘要] ( 624 ) HTML (1 KB)  PDF  (0 KB)  ( 150 )
841 MR扩散峰度成像在鉴别高级别胶质瘤与转移瘤中的价值
刘培政,沈晓君,李 军,耿军祖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中的多个参数(MK值、MD值和FA值)在鉴别脑内原发性高级别胶质瘤与单发脑实质内转移瘤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并经病理确诊的高级别胶质瘤13例,颅内单发转移瘤1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MRI序列及DKI序列,在肿瘤实质部分及肿瘤周围水肿区分别设置感兴趣区,测量其MK值、MD值和FA值,并与对侧正常脑白质进行标准化校正处理,得到相应标准化参数值MK’值、MD’值、FA’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高级别胶质瘤、转移瘤两组中实质区和瘤周区的DKI各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的肿瘤实质区和瘤周区MK值、MD值和FA值分别为0.84±0.21、(1.28±.30)×10-3 mm2/s、0.26±0.17;1.19±0.26、(1.07±0.22)×10-3 mm2/s、0.28±0.12。颅内不典型转移瘤的肿瘤实质区和瘤周区的MK值、MD值和FA值分别为0.80±0.20、(1.48±0.45)×10-3 mm2/s、0.17±0.12;0.86±0.18、(1.54±0.46)×10-3 mm2/s、0.22±0.14。肿瘤实质区的DKI参数值在胶质瘤和转移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瘤周区MK值和MD值在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矫正后的MK’值、MD’值在瘤周区两种肿瘤间具有明显差异(P均<0.01),其他矫正后参数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瘤周水肿区MK值、MD值在鉴别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转移瘤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2015 Vol. 26 (12): 841-843 [摘要] ( 726 ) HTML (1 KB)  PDF  (0 KB)  ( 209 )
844 帕金森病的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研究
冯结映,黄 飚,钟小玲,杨万群,麦发泽
目的:研究在静息状态下帕金森病(PD)患者的脑区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变化特点,探讨PD的可能中枢病理生理改变。方法:采用静息态fMRI技术,收集35例PD患者及31例正常对照组(NC组)的BOLD数据,采用Reho的数据后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将PD组与NC组比较,获取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脑区。结果:排除一些伪影、头动较大、配准不佳的被试,最后入组PD组29例,NC组20例;所有被试均为右利手。与NC组相比,PD组Reho增高的脑区包括右侧楔前叶、左侧中央旁小叶、左侧额内侧回、左侧小脑后叶;PD组Reho减低的脑区包括右侧小脑后叶、右侧舌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额下回、右侧枕中回、右侧额上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壳核、左侧枕中回(P<0.05,K>29,AlphaSim校正)。结论:P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存在广泛异常,主要表现为PD患者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相关脑区、默认网络关键节点、辅助运动区等部位神经元活动异常改变。
2015 Vol. 26 (12): 844-847 [摘要] ( 637 ) HTML (1 KB)  PDF  (0 KB)  ( 315 )
848 对主观认知下降人群基于TBSS白质损伤的研究
李红艳1,唐振超2,盛 灿1,孙 宇1,李瑜霞1,王晓妮1,于 洋1,李轩宇1,陈观群1,李坤成1,田 捷3,刘振宇3,韩 璎1
目的:本研究通过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分析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人群的核磁弥散张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MR-DTI)的影像数据,观察SCD阶段是否存在脑结构异常。方法:收集27个临床诊断为SCD的患者为SCD组,另选取37个正常老年人为对照组(Normal controls,NC),他们的年龄、性别和教育互相匹配。采用TBSS分析方法对MR-DTI影像数据预处理后SCD组和NC组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弥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径向弥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RD)、轴向弥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AxD)进行基于体素的全脑非参数统计学比较,并且分析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CD组FA值显著减小及MD、RD增高的纤维束主要位于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双侧放射冠、上下纵束、内囊、额枕上下束、外囊、穹窿,右侧扣带回、丘脑后辐射和左侧钩束,AxD未发现异常。相关性分析发现MD与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AVLT)即刻及延迟记忆分数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RD与AVLT延迟记忆分数存在负相关(P<0.05),未发现FA、MD和RD与MMSE和MoCA评分存在相关。结论:在SCD阶段,患者白质纤维损害已经存在,并且分布广泛,MD和RD与记忆功能相关联,提示在SCD阶段已经出现病理改变,并早于临床认知功能减退。
2015 Vol. 26 (12): 848-852 [摘要] ( 657 ) HTML (1 KB)  PDF  (0 KB)  ( 174 )
853 超高场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内毛细血管扩张症诊断的价值
吴吟晨,曹代荣,张宇阳,林 娜,黄 楠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明确诊断脑内毛细血管扩张症(Intracerebral capillary telangiectasia,IC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采用3.0T超高场MR常规扫描及MR增强扫描诊断为ICT的12例患者,对SWI、常规MR序列及增强MR图像进行分析。结果:12例病灶分别位于脑桥或基底节区,在T1WI、T2WI、DWI、ADC及FLAIR序列上均呈等信号。在SWI中,12例ICT均显示为局灶性低信号,与增强MRI病灶强化范围完全一致。结论:SWI是诊断ICT最敏感的序列。
2015 Vol. 26 (12): 853-856 [摘要] ( 694 ) HTML (1 KB)  PDF  (0 KB)  ( 202 )
857 磁共振3D-TOF FLASH与VIBE序列对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
刘 刚,王学军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时间飞跃法扰相梯度回波序列(Three-dimensional time of flight fast low angle shot sequence,3D-TOF FLASH)与容积内插屏气检查(Volumetric interpolated breath-hold examination,VIBE)在三叉神经痛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7例经临床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分别进行大体素及小体素模式下的3D-TOF FLASH与VIBE序列检查,比较两种扫描序列下三叉神经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载噪比(Carrier noise ratio,CNR)及周围血管显现数目,评价两种序列在三叉神经痛中的诊断价值。结果:VIBE序列图像的三叉神经SNR、CNR值均较3D-TOF FLASH序列图像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三叉神经周围血管显示的数目明显增多(P<0.05)。大体素扫描模式下,应用两种序列进行扫描,相较小体素模式,三叉神经的SNR、CNR值均升高且周围血管显示数目均增多(P<0.05)。结论:在进行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扫描时,应用大体素3D-TOF FALSH序列对三叉神经进行扫描,能够快速、准确地分辨责任动脉血管;而使用VIBE序列进行扫描,能够对脑桥小脑角池内的三叉神经及其周围血管进行更为精确的显示。
2015 Vol. 26 (12): 857-860 [摘要] ( 1348 ) HTML (1 KB)  PDF  (0 KB)  ( 195 )
861 CT钙化分型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杨 海1,韩志江2,雷志锴2,胡群辉1
目的:探讨CT钙化分型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26例492枚甲状腺钙化结节的CT影像,包括良性结节404枚、恶性结节88枚。根据钙化形态,将其分为微钙化、粗钙化、环状钙化,分析不同钙化形态在良、恶性结节中的分布,并统计微钙化在恶性结节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本组492枚甲状腺钙化结节中,微钙化在良、恶性结节中分别占25.2%(102/404)和36.4%(32/88)(χ2=4.506,P=0.034),微钙化在恶性结节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36.4%、84.4%、23.9%和67.9%。粗钙化和环状钙化在良、恶性结节中分别占61.6%(249/404)和51.1%(45/88)(χ2=3.311,P=0.069)、13.1%(53/404)和12.5%(11/88)(χ2=0.024,P=0.876)。结论:CT检查中,尽管微钙化在甲状腺恶性结节中更常见,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而粗钙化和环状钙化在良、恶性结节中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钙化结节的CT诊断中,需要结合其它征象综合分析,而不能以钙化形态作为良、恶性判断的唯一依据。
2015 Vol. 26 (12): 861-863 [摘要] ( 696 ) HTML (1 KB)  PDF  (0 KB)  ( 203 )
864 侧卧式X线立体定位导丝引导术在乳腺触诊阴性病变的临床应用
龚柳燕,刘凤梅,裘 娟,梁 云,韦金秀
目的:探讨应用侧卧式X线立体定位导丝引导术对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微小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临床触诊阴性而乳腺摄片发现微小病变的患者,采用侧卧式X线立体定位引导术,将导丝滞留在病变处,外科医师将带有导丝的病变切除并送病理检查。结果:118例病灶一次性定位成功,定位成功率100%。测量留置导丝针尖端与目标靶点病灶的距离,定位满意111例(94%)。病变切除后标本摄片,病变切除率98.30%。经手术后病理证实,恶性病变45例(38.14%),其中原位癌29例,良性病变73例(61.86%)。结论:侧卧式X线立体定位导丝引导术可准确引导切检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微小病变、确定病变的性质、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2015 Vol. 26 (12): 864-868 [摘要] ( 670 ) HTML (1 KB)  PDF  (0 KB)  ( 155 )
869 滤波反投影与迭代算法的图像质量及左心室功能评价准确性的比较研究
李佩玲,蒋 娜,赵 宇,赵 丽,李松柏
目的:比较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与迭代算法(Sinogram-affirm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SAFIRE)的图像质量及左心室功能评价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纳入我院先后3天内行冠状动脉CT检查和心脏MR检查者8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FBP和SAFIRE重建系列图像。将82例按照体质量指数(BMI)分成A组(BMI≤24 kg/m2,共30例)和B组(BMI>24 kg/m2,共52例),测量主动脉根部及皮下脂肪组织CT值及标准差,计算图像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CNR),分别比较两个BMI组不同重建方法的图像质量。利用心功能分析软件测量两种重建图像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和射血分数(EF),并以MRI心功能测量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重建方法评价左心室功能的准确性。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A组和B组SAFIRE重建图像噪声分别下降18.98%和17.40%,SNR和CNR分别提高23.99%、32.54%和22.07%、31.73%,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与MRI相比较,两种重建算法测得的左心室EDV、ESV、SV和EF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两种重建方法与MRI的结果均具有相关性。结论:SAFIRE重建较FBP重建可提高图像质量。两组重建方法测量左心室功能与MRI均具有相关性,SAFIRE重建图像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2015 Vol. 26 (12): 869-872 [摘要] ( 617 ) HTML (1 KB)  PDF  (0 KB)  ( 198 )
873 煤工尘肺小叶内线影HRCT与病理的对照研究
关春爽1,马大庆1,崔 平2,陈步东1,张岩松3,柳玮华1
目的:评估煤工尘肺患者离体肺标本在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上的影像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52例煤工尘肺标本尸检新鲜离体肺标本通过改良Heitzman法进行固定。充气状态肺标本进行HRCT冠状位及横轴位扫描。2位有经验的胸部影像医师独立读片。评估参数包括小叶内线影、微小结节、磨玻璃密度影、小叶间隔增厚、铺路石征、支气管扩张及蜂窝影。根据HRCT上感兴趣区,做组织学切片,进行影像与病理的对照研究。结果:52例肺标本,31例纳入研究范围。在横轴位CT上,仅有16.1%的病例分布在支气管血管周围,38.7%的病例分布在胸膜下。在冠状位CT上,上肺区分布的仅有16.1%。小叶内线影的伴随征象中微小结节和增厚的小叶间隔(100%)是最常见的,其次是磨玻璃密度影(83.9%)和肺气肿(80.6%)。HRCT上小叶内线影与增厚的肺泡间隔一致,组织病理学上肺泡间隔内可见煤斑、炎症细胞、肿瘤细胞或渗出液等。结论:煤工尘肺小叶内线影可以由多种病理基础造成,小叶间隔增厚是小叶内线影最常见的伴随征象。
2015 Vol. 26 (12): 873-876 [摘要] ( 560 ) HTML (1 KB)  PDF  (0 KB)  ( 191 )
877 双能CT碘图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茅国群,杨光钊,屠高峰
目的:评估双能CT碘图对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68例SPN患者行双能CT平扫和增强扫描。双能CT增强扫描图像经双能软件处理后,生成碘图。对SPN进行动脉期、静脉期病灶强化值和碘图CT值测量以及标准化碘基值测量分析,并以病理结果为对照评价其鉴别诊断价值。结果:68例SPN,48例为恶性,其中腺癌36例、鳞癌5例、小细胞癌7例;20例为良性,其中炎症7例、结核10例、腺瘤2例、错构瘤1例。良恶性组比较,动脉期、静脉期恶性组CT增强强化值(△CT)、碘图CT值(Overlay)及标准化碘基值(NIV)均高于良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组动脉期、静脉期△CT均小于Overlay值,静脉期恶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能CT碘图分析有助于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2015 Vol. 26 (12): 877-881 [摘要] ( 719 ) HTML (1 KB)  PDF  (0 KB)  ( 179 )
       病例报告
881 门脉高压继发肠系膜上静脉夹层1例
任金武,马聪敏,张立红
2015 Vol. 26 (12): 881-881 [摘要] ( 571 ) HTML (1 KB)  PDF  (0 KB)  ( 211 )
       论著
882 小鼠正常肝脏MRI普美显动态增强扫描探讨
张洪涛1,盛复庚1,邢旭东1,章 雷2,胡艳梅1,李功杰1
目的:在常规磁共振成像仪上进行小型动物实验,探讨昆明小鼠MRI T1平扫及普美显动态增强扫描最佳成像参数,为小型动物肝脏影像学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西门子3.0T超导MR成像仪,腕关节专用线圈。选取雄性昆明小鼠10只,6~8 W,分别进行T1WI及T1动态增强扫描,动态增强不间断扫描10期。尾静脉注射,普美显用生理盐水稀释100倍,剂量采用0.05 mL/10g、0.1 mL/10g、0.15 mL/10g。T1WI平扫及动态增强后处理形成时间与信号强度百分比曲线,观察曲线的形态。测量肝脏T1WI的信号强度、增强后胆囊显影时肝脏的信号强度及肝脏与肌肉信号的组织对比度(平扫及增强),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计算出肝实质信号的强化率,并与肌肉信号的强化率进行比较。结果:尾静脉注射造影剂剂量采用0.1 mL/10g,动态增强时间与信号强度百分比曲线呈上升平台型,第4期之后呈平台型,胆囊显影在第5期或第6期。小鼠肝脏平扫与增强的信号强度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别;肝脏及肌肉平扫信号强度组织对比度与肝脏及肌肉增强扫描信号强度组织对比度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别;肝实质信号的强化率与肌肉信号的强化率比较亦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常规MRI上进行小型动物实验切实可行,可以进行小鼠肝脏普美显动态增强扫描。普美显动态增强扫描曲线呈上升平台型,胆囊显影清晰,可以利用普美显进行相关肝脏疾病的研究。
2015 Vol. 26 (12): 882-885 [摘要] ( 667 ) HTML (1 KB)  PDF  (0 KB)  ( 220 )
886 能谱CT单能量技术优化髂静脉MSCTV血管成像质量的可行性研究
朱华勇,潘璟琍,朱卫萍,丁建荣,李杨飞,季文斌,樊树峰
目的:探讨能谱CT单能量技术对提高间接法髂静脉MSCTV成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44例患者行髂静脉能谱CT增强扫描,获得50 keV单能量、70 keV单能量和混合能量图像,并行髂静脉MPR、CPR和MIP重建。测量3组图像中髂静脉CT值、图像噪声及CNR,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原始数据及图像质量进行独立主观评分。3组图像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结果:50 keV单能量图像的髂静脉CT值、图像噪声、CNR及主观评分均高于70 keV单能量和混合能量图像,3组图像的髂静脉CT值分别为(220.72±27.90) HU、(112.76±13.42) HU和(115.55±12.80) HU,图像噪声分别为29.83±5.15、15.25±2.73和18.46±3.05,CNR分别为4.55±1.74、3.63±1.60和2.68±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45.404、178.996和16.356,P值均<0.01)。2名医师对3组图像的主观评价结果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63.825,P<0.001;F值=64.938,P<0.001)。2名医师对3组图像的主观评价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806,P<0.001)。结论:能谱CT单能量技术能显著提高间接法髂静脉MSCTV成像质量。
2015 Vol. 26 (12): 886-889 [摘要] ( 612 ) HTML (1 KB)  PDF  (0 KB)  ( 206 )
       综述
890 MR成像在三叉神经痛中的研究进展
贺芸芸,关丽明
2015 Vol. 26 (12): 890-893 [摘要] ( 538 ) HTML (1 KB)  PDF  (0 KB)  ( 197 )
894 超声心动图评价胎儿心脏功能的研究进展
王 超,解丽梅
2015 Vol. 26 (12): 894-896 [摘要] ( 683 ) HTML (1 KB)  PDF  (0 KB)  ( 178 )
       论著摘要
897 颅底软骨肉瘤的CT和MRI表现
王秀芹1,王鹤翔2,聂 佩2,郝大鹏2,崔久法2,展金锋2
目的:探讨颅底软骨肉瘤的CT与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底软骨肉瘤的CT与MRI表现。结果:6例普通髓腔型表现为分叶状软组织肿块伴邻近骨质破坏;CT均见到环形或絮状钙化影;MRI表现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的明显混杂信号影,内见长T1短T2信号分隔,增强扫描呈“花瓣状”强化。3例黏液型表现为类圆形软组织肿块伴邻近骨质破坏;CT见局限、轻微钙化;MRI表现为明显长T1长T2信号为主的轻度混杂信号影,增强扫描呈“蜂窝状”强化。结论:根据颅底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可以推测其病理学类型,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2015 Vol. 26 (12): 897-899 [摘要] ( 778 ) HTML (1 KB)  PDF  (0 KB)  ( 244 )
899 高频超声与放射性核素显像对小儿美克尔憩室的诊断价值
朱继红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放射性核素显像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在诊断小儿美克尔憩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美克尔憩室患儿共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术前均进行高频超声检查与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结果:32例患者术前经过高频超声检查诊断为美克尔憩室者22例,经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诊断为美克尔憩室者13例。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放射性核素显像相比,高频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小儿美克尔憩室的诊断方法。
2015 Vol. 26 (12): 899-901 [摘要] ( 623 ) HTML (1 KB)  PDF  (0 KB)  ( 237 )
901 超声在幼女阴道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张君玲,鲁海燕,杨 坡,栗河舟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阴道异物中的价值及阴道异物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2010年2月—2015年3月在我院住院经临床确诊为阴道异物的患儿35例,其中29例于住院前后曾在我科行超声检查,超声诊断阴道异物23例,漏诊6例。总结分析阴道异物临床及超声表现。结果:阴道异物患儿多以阴道出血及异常分泌物就诊,异物在超声下多表现为强回声。结论:超声在诊断阴道异物方面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2015 Vol. 26 (12): 901-902 [摘要] ( 571 ) HTML (1 KB)  PDF  (0 KB)  ( 251 )
       影像技术
903 Slot Scan摄影技术在脊柱侧弯摄影中的临床应用
钟华成
目的:探讨Slot Scan全景摄影技术在脊柱侧弯摄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2014年来我院就诊的脊柱侧弯患者105例,应用Slot检查技术,通过一次连续几秒曝光获得从颈1至骶尾椎的脊柱全长影像。结果:105例患者均一次性地完成全脊柱摄影扫描检查,然后通过软件后处理,人体的脊柱全长影像就能够清晰地显示出来。结论:Slot Scan全景脊柱成像技术简便快捷,能够直观清晰地显示脊柱全长影像,能有效地满足临床对脊柱侧弯患者作出明确的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2015 Vol. 26 (12): 903-905 [摘要] ( 650 ) HTML (1 KB)  PDF  (0 KB)  ( 282 )
       病例报告
906 松果体区转移瘤1例
王 琪,李 军
2015 Vol. 26 (12): 906-907 [摘要] ( 556 ) HTML (1 KB)  PDF  (0 KB)  ( 176 )
907 心脏内异物取出1例
姜 舒,王小丛,高永生,裴莉平,张艳丽
2015 Vol. 26 (12): 907-908 [摘要] ( 587 ) HTML (1 KB)  PDF  (0 KB)  ( 197 )
908 胸膜恶性孤立性纤维瘤1例CT表现及文献复习
朱海东,程广河,梁宏文,姜怀洲
2015 Vol. 26 (12): 908-910 [摘要] ( 688 ) HTML (1 KB)  PDF  (0 KB)  ( 170 )
910 MRI诊断胎儿双侧脑穿通畸形1例
邹 略,张 军
2015 Vol. 26 (12): 910-911 [摘要] ( 567 ) HTML (1 KB)  PDF  (0 KB)  ( 223 )
911 右尺骨纤维黏液瘤1例
戴 放,关晓辉
2015 Vol. 26 (12): 911-912 [摘要] ( 677 ) HTML (1 KB)  PDF  (0 KB)  ( 277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