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日期:1990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辑部
刊  期:月刊
 
2017年 28卷 10期
刊出日期:2017-10-20

中枢神经影像学
头颈部影像学
心脏、血管影像学
腹部影像学
妇产影像学
新视点
病例报告
述评
专家笔谈
 
       述评
685 肝纤维化影像学研究进展
郭启勇,石 喻,王 威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进展的核心病理过程。早期、定量及精准诊断对肝纤维化的预防意义重大。由于肝穿活检的局限性,影像学检查成为评价肝纤维化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近年来,以弹性成像为代表的功能成像及分子成像技术飞速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病理检查,肝脏穿刺活检率逐年下降。因此,本文将就肝纤维化的影像学检查研究现状与进展作一述评。
2017 Vol. 28 (10): 685-691 [摘要] ( 610 ) HTML (1 KB)  PDF  (0 KB)  ( 117 )
692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的临床应用及挑战
王晓明,郑 阳
近年来,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作为一种新的MR成像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APT成像技术能够通过水信号变化探测体内游离蛋白质、多肽的酰胺质子与水质子的化学交换特征,可从分子水平上反映脑发育、脑肿瘤、中风、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等组织内蛋白质及(或)pH的变化。目前APT成像除神经系统外,在多个系统中也得到应用。APT成像作为一种在体、无创、无需外源性对比剂的细胞分子水平MR成像技术,能够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会在今后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2017 Vol. 28 (10): 692-696 [摘要] ( 621 ) HTML (1 KB)  PDF  (0 KB)  ( 292 )
       中枢神经影像学
697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研究
郑 阳,王晓明
目的:探讨基于蛋白质浓度敏感的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患者共19例,经病理证实低级别Ⅰ级4例、Ⅱ级7例,高级别Ⅲ级5例、Ⅳ级3例。术前,患者均行常规磁共振序列(T1WI、T2WI、DWI、FLAIR和Gd-T1WI)及APT序列扫描,其中APT成像在增强扫描之前进行。比较APT成像信号在肿瘤实质区(用APTmax表示)、瘤旁区(水肿区或实质区0.5 cm以内为瘤旁区,用APTmin表示)的信号差异。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低级别肿瘤(Ⅰ、Ⅱ级)及高级别肿瘤(Ⅲ、Ⅳ级)肿瘤APTmin与APTmax值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采用方差分析检验各级胶质瘤APTmax与APTmin统计学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统计胶质瘤分级与APTmax、APTmin的相关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APTmax的诊断效能。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低级别肿瘤APTmax与APTmin值均低于高级别肿瘤。Ⅰ~Ⅳ级肿瘤APTmax与APTmin值均有统计学差异。各级肿瘤APTmax较APTmin值均高。胶质瘤级别与肿瘤APTmax与APTmin呈正相关。结论:作为非侵入性的MR成像技术,APT成像对于脑肿瘤的诊断、分级及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2017 Vol. 28 (10): 697-701 [摘要] ( 698 ) HTML (1 KB)  PDF  (0 KB)  ( 255 )
702 基于7.0T磁共振用MT成像新方法探究NOE及APT加权成像
唐湘雍,沈苑玉,胡 伟,张志艳,戴卓智,沈智威,吴仁华
目的:磁化传递效应成像是一种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目前分子影像学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核奥氏效应(Nuclear overhauser enhancement,NOE)以及酰胺质子转移(APT)是两种特殊的MT成像方法。本研究在7.0T磁共振上探究NOE及APT加权成像。方法:将生鸡蛋清、胎牛血清白蛋白(BSA)、柠檬汁置于试管,将C6胶质瘤细胞接种至大鼠右侧基底节区,7.0T磁共振扫描仪在连续波预饱和下的PRESS序列用不同的预饱和能量进行扫描,射频能量分别为0.6、0.8、1.0、1.3、1.6、2.0、3.0 μT。同时用连续被预饱和下的EPI序列扫描出正常鼠以及胶质瘤大鼠的MT图。以上偏置频率为5~-5 ppm,其中扫描参数:TR 6 000 ms,TE 26.51 ms,RF持续时间为4 s。结果:生鸡蛋清以及BSA均可以观察到比较明显的NOE及APT效应,而柠檬汁则观察不到NOE效应,只能观察到APT效应。且随着能量的增大,APT效应明显增强,而NOE效应明显减弱;在RF预饱和能量<1.0 μT时,NOE效应相对较大,而APT效应相对较小,当能量>1.0 μT时则表现为相反的结果。对于大鼠而言,表现为相同趋势。NOE及APT加权图(NOER及APTR)提示大鼠胶质瘤肿瘤中心区域NOE效应下降,APT效应增强。结论:NOE及APT的观察需要较恰当的参数,其中预饱和能量的大小对两种效应的影响较大。太小及太大的预饱和能量都会影响两种效应。本实验首先证实了富含蛋白质的物质可以观测到两种效应,并且观测到胶质瘤大鼠肿瘤区域NOE效应下降而APT效应增强,从而猜测肿瘤区域的效应变化可能与蛋白质分子的浓度有关。
2017 Vol. 28 (10): 702-706 [摘要] ( 906 ) HTML (1 KB)  PDF  (0 KB)  ( 145 )
707 左乙拉西坦对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脑活动影响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价
李志鹏1,杨 昉1,胡 正2,张其锐1,权 巍1,许 强1,张志强1,卢光明1
 目的:采用基于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的低频振荡振幅(ALFF)算法,观察左乙拉西坦(LEV)治疗对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S)的脑活动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纳入22例服用LEV的BECTS、22例未服药的BECTS和22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儿童,均在3T MRI仪器下采集fMRI数据,经数据预处理后,应用SPM8软件的方差分析比较三组被试的ALFF改变,并与癫痫病程、起病年龄及用药时间等临床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儿童对照组比较,未治疗BECTS组和LEV治疗BECTS组的双侧Rolandic区ALFF均增加,而与未治疗BECTS组比较,LEV治疗BECTS组的双侧Rolandic区ALFF减低。未治疗BECTS组左侧中央前/后回和额下回ALFF值与其病程呈正相关,LEV治疗BECTS组左侧中央前回和右侧额上回与其用药时间呈负相关,左侧楔前叶和右侧颞中回与其用药时间呈正相关。结论:未经治疗的BECTS异常放电脑区内在脑活动增加,而LEV治疗可使其脑活动减低,并且可以影响语言、注意力和默认模式网络(DMN)的相关脑区,从静息态功能成像角度证实了LEV治疗BECTS的有效性。
2017 Vol. 28 (10): 707-711 [摘要] ( 541 ) HTML (1 KB)  PDF  (0 KB)  ( 265 )
712 7.0T磁共振BOLD技术评估大鼠脊髓损伤功能继发性改变的研究
王 磊1,王昱青2,陈榆舒1,王廷华1,郜发宝1
目的:基于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方法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Spinal cord injury,SCI)静息态及任务态的脑功能活动继发性改变的影像学趋势。方法:12只SD大鼠每只按造模后刺激时间顺序分为A、B、C三个时期。A期作为对照,造模后5 min电极插入脊髓右侧肌肉2 mm处;B期为造模30 min后电极插入脊髓横断面下段约2 mm处;C期为造模24 h后电极插入脊髓横断面下段约2 mm处。各期大鼠行静态和任务态7.0T磁共振fMRI成像,其中任务态电刺激(0.5 A,1 Hz)持续320 s。采用SPM8及DPARSF软件分析任务态及静息态fMRI数据。结果:A、B、C三种时期的大鼠静息态和任务态的脑活动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大鼠静息态脑活动区主要分布在前额叶中部、前后扣带回和海马。其中,B期较A期活动体素数量上升10%,低频振幅比率分数(fALFF)上升21%;C期较A期活动体素数量下降4.4%,fALFF下降6%。三个时期大鼠任务态的脑激活区主要包括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纹状体。其中,B期较A期激活体素数量下降64%,t值平均值下降49%;C期较A期激活体素数量上升61%,t值平均值下降9%。结论:应用BOLD-fMRI方法可活体动态、定量、无创评估大鼠SCI后静息态及任务态的脑功能活动继发性改变,SCI后静息态脑功能活动存在一个应激效应,而这种应激效应在24 h后消失,SCI后任务态脑功能激活存在由低到高的过程。
2017 Vol. 28 (10): 712-715 [摘要] ( 470 ) HTML (1 KB)  PDF  (0 KB)  ( 276 )
716 运用fMRI对抑郁症及一级亲属的静息态脑功能分析研究
宋玉璐1,穆新暖2,宋筱蕾1,房俊芳2,毛 宁3,王 滨1
目的:探讨抑郁症及一级亲属静息状态下脑区的局部一致性(ReHo)的特点及差异,以了解抑郁症患者的脑功能状态。方法:前瞻性研究15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15例抑郁症一级亲属(一级亲属组)、1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进行3.0T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fMRI)成像。结果:与一级亲属组相比,抑郁症组的右侧额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额上回、右侧前扣带回、右侧脑岛、左侧壳核、左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左侧背侧扣带回的ReHo值显著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的左侧中央后回、左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左侧额下回、左侧眶额叶皮质、左侧背侧扣带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内侧前额叶皮质、右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双侧前扣带回、右侧脑岛的ReHo值显著减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一级亲属组的左侧小脑前叶、左侧颞上回、左侧额下回、左侧眶额叶皮质、左侧额上回、左侧背侧扣带回、左侧脑岛、右侧额中回、右侧前扣带回的ReHo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及一级亲属脑区均存在广泛的ReHo异常,这些异常的脑区可能与抑郁症认知网络障碍及情感低落相关。
2017 Vol. 28 (10): 716-721 [摘要] ( 512 ) HTML (1 KB)  PDF  (0 KB)  ( 266 )
       头颈部影像学
722 MDCT多种窗技术曲面重组对食管瘘的诊断价值
刘彩云,苗新中,沙正布,孟 冲,许 旭,马云松,蒋 玥
目的:探讨轴位联合多种窗技术和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诊断食管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0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疑似食管瘘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行MDCT轴位及多种窗技术和CPR成像。利用χ2检验比较轴位联合多种窗技术和CPR诊断食管瘘、确定瘘口位置与轴位诊断结果的差异;以胃镜或随访结果为金标准,采用ROC评价轴位联合多种窗技术和CPR、轴位的诊断效能。利用Wilcoxon检验比较MDCT图像上测量食管瘘口纵向长度与胃镜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110例可疑食管瘘患者中,食管瘘53例(55处瘘口),均经胃镜、食管造影证实。采用轴位联合多种窗技术和CPR诊断食管瘘效能高于轴位,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8.787,P=0.032;但在确定食管瘘口位置方面无统计学差异,χ2=0.104,P>0.05。CPR脂肪窗测量瘘口长度与胃镜测量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z=-2.722,P=0.006。CPR纵隔窗上测量结果与胃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1.807,P=0.071。结论:轴位联合多种窗技术CPR对食管瘘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可全面评估瘘口部位及范围,提高诊断准确率。
2017 Vol. 28 (10): 722-726 [摘要] ( 575 ) HTML (1 KB)  PDF  (0 KB)  ( 235 )
       心脏、血管影像学
727 磁共振GRE电影序列评价恒河猴心功能的重复性及有效性研究
朱 桐1,龚 立2,陈榆舒1,张 钰1,梁志刚2,孙家瑜1,程 巍1,王 磊1,伍 兵1,郑 捷3,曾 文2,郜发宝1
目的:对心脏磁共振梯度回波电影序列(Spoiled gradient echo,GRE)评估恒河猴心功能的有效性与重复性进行评价,为开展恒河猴疾病动物模型磁共振研究提供准确、最优的心功能评估策略。方法:正常恒河猴8只,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磁共振GRE电影序列扫描。采用心功能分析软件(cvi42)对GRE电影图像进行分析获取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每搏量(SV)、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舒张期左室质量(Myo Mass(Diast))以及收缩期左室质量(Myo Mass(Syst))等心功能相关参数值。进行磁共振扫描的复测实验,采用组内相关系数及Bland-Altman分析评价GRE各心功能参数的重复性,以超声心功能结果为相对的标准效度评价GRE各心功能参数的有效性,并对超声和GRE结果进行比较。结果:GRE重复性评价结果显示,各心功能参数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值均在0.75~0.97之间,且显著性均小于0.01,重复性评价结果较好,Bland-Altman分析显示复测实验中各指标测量的一致性较高;有效性评价结果显示,除CO外,其余心功能参数的Pearson相关系数(r)值在0.80~0.92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发现GRE获取的EF、CO以及Myo Mass(Diast)要小于超声的测定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磁共振GRE电影序列评价正常恒河猴心功能的结果具有较好的有效性与重复性,能有效、稳定地对恒河猴的心功能予以评价。
2017 Vol. 28 (10): 727-730 [摘要] ( 624 ) HTML (1 KB)  PDF  (0 KB)  ( 146 )
       腹部影像学
731 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超高b值MR扩散成像与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张思影1,尧林鹏1,汪启东1,洪 源2,薛 星1,孔德兴2,陈 峰1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表达规律,探讨此模型超高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与AQP-4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体质量为250~300 g的SD大鼠42只,分为7组,每组6只。实验组行肝右叶门静脉和肝动脉结扎3 h后再灌注,对照组行假手术。两组分别在再灌注后0 h、6 h、12 h、1 d、3 d、7 d和14 d行3.0T MRI扫描,包括平扫T1WI和T2WI、常规DWI(0 s/mm2,1 000 s/mm2)和15个b值DWI(0~     4 500 s/mm2)扫描,分别根据单b值DWI和15个b值DWI测量记录标准ADC值(Standard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s)以及超高ADC值(Ultra-high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u)。观察各时间点各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扫描后给予动物安乐死,留取肝脏标本用于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AQP-4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在术后12 h开始至3 d ADCs值均高于对照组,术后7 d开始恢复正常。实验组ADCu在术后6 h开始比对照组明显增高,术后14 d恢复正常。实验组AQP-4表达量在术后6 h、12 h、1 d、3 d逐渐降低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7 d仍减低并开始接近正常。ADCs与AQP-4表达量不具有相关性(P=0.416),而ADCu与AQP-4表达量具有相关性(P=0.034),相关系数为0.721。结论:超高b值DWI可以反映AQP的转运情况。
2017 Vol. 28 (10): 731-735 [摘要] ( 655 ) HTML (1 KB)  PDF  (0 KB)  ( 238 )
736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评价胰腺纤维化的初步研究
刘艳清1,刘 莹1,史凯宁2,王小奇2,王 敏1,石 喻1,郭启勇1
目的:探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胰腺纤维化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及45例胰头体部或壶腹部病变并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病变组),病变组术前一周内均行3.0T IVIM-DWI检查及术后胰腺断端纤维化分期评价(F0期15例,F1期10例,F2期11例,F3期9例),由两名具有5年以上腹部影像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于胰腺断端处绘制感兴趣区(ROI),测得真实扩散系数(D),假性扩散系数(D*)及灌注分数(f)值,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及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D、D*、f值与胰腺纤维化间的相关性及诊断胰腺纤维化分期的效能。结果:两名测量者间测得受试者的D、D*、f值的一致性良好(ICC:0.925、0.907、0.823)。f值与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略高于D和D*(Spearman相关性检验:r=-0.651、-0.392、-0.523,P分别为<0.001、0.002、<0.001)。f值区分F0/(F1~F3)期、(F0,F1)/(F2,F3)的曲线下面积略高于D及D*(F0比(F1~F3):0.822、0.662、0.764;(F0,F1)比(F2,F3):0.876、0.772、0.79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结论:IVIM-DWI成像是一种良好的胰腺纤维化的分期方法。
2017 Vol. 28 (10): 736-741 [摘要] ( 464 ) HTML (1 KB)  PDF  (0 KB)  ( 113 )
742 BOLD MRI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早期损伤的动态评估研究#br#
过川根1,张 兰2,汪启东1,王照明1,徐 莹1,肖文波1
目的: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OLD MRI)对糖尿病大鼠模型及正常对照组进行肾内氧和代谢动态评估,确定BOLD MRI成像对糖尿病肾脏早期损伤评价的意义。方法:将造模成功的62只糖尿病大鼠作为实验组(DN组,n=62),正常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NC组,n=10)。NC组作为BOLD MRI扫描基线,DN组在造模成功后3,7,14,21,28,35,42,49,56,63和70天成像。获得肾脏皮髓质R2*值(CR2*,MR2*)及髓皮质R2*值比值(MCR)。同时检测DN组大鼠微量蛋白尿(UAE)以及大鼠肾脏病理标本评估肾小球硬化指数(GSI),系膜容积(Vvmes),肾小球毛细血管面积(Svcap)的检测。结果:DN组CR2*和MR2*值逐渐上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在35天达到最高值(MR2*=(43.79±1.46) s-1,CR2*=(33.95±0.34) s-1);之后有所下降至第70天为MR2*=(41.61±0.95) s-1,CR2*=(33.17±0.69) s-1,但仍高于NC组(P<0.01)。MCR亦呈先升后降的动态过程,42天达到高峰1.32,70天时为1.25。DN组大鼠的生化指标以及病理学检查数据均有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呈显著差异。其中大鼠成模第7天DN组与NC组的UAE出现显著差异(P<0.01)。结论:BOLD MRI可以对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伤的动态过程进行氧代谢方面的无创性评估,且比微量白蛋白能更早的反应出肾脏病理生理变化;本实验获得MCR的动态改变可能提示肾脏损伤从功能性高渗代偿进入器质性病变如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球硬化等病变。
2017 Vol. 28 (10): 742-746 [摘要] ( 478 ) HTML (1 KB)  PDF  (0 KB)  ( 95 )
       妇产影像学
747 对比分析PERCIST1.0和RECIST1.1标准评价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治疗反应的初步研究#br#
徐微娜1,于丽娟2,杨之光1,辛 军1
目的:应用18F-FDG代谢PERCIST1.0及解剖学RECIST1.1两种标准评价宫颈癌同步放化疗(CCRT)治疗反应,对比分析两种标准评价结果的差异及治疗反应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6年2月间多中心病理证实原发宫颈鳞癌患者共22例,FIGO分期ⅡB~Ⅳ期,分别于治疗前后行两次18F-FDG PET/CT扫描,应用PETCIST1.0及RECIST1.1标准评价治疗效果。同时观察不同治疗反应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SCC-Ag变化水平。结果:PERCIST1.0标准评价结果:CMR 3例、PMR 9例、SMD 7例及PMD 3例;RECIST1.1标准评价结果:CR 0例、PR 11例、SD 7例及PD 4例。两种标准评价结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χ2=16.76,P=0.01),Kappa值为0.321(P=0.018),其中10/22(45.45%)例患者两种标准评价结果不一致。PERCIST1.0和RECIST1.1标准评价治疗有效率(CMR/CR+PMR/PR)分别为:54.55%(12/22)和50%(11/22),其中PERCIST1.0评价为2例CMR、6例PMR及3例SMD,而RECIST1.1全部评价为PR;同时,RECIST1.1评价7例SD,而PERCIST1.0评价为1例CMR、3例PMR及3例SMD。治疗后不同治疗反应组患者SCC-Ag水平存在明显差异(F=7.08,P=0.002),且两者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γ=0.529,P=0.011)。有效组(CMR+PMR)治疗前、后SCC-Ag存在明显差异(T=2.28,P=0.044);而无效组(SMD+PMD)治疗前、后SCC-Ag明显不显著(T=-0.42,P=0.687)。结论:PERCIST1.0和RECIST1.1两种标准对宫颈癌CCRT治疗反应的评价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ERCIST1.0标准更能准确评价宫颈癌CCRT的不同治疗反应。
2017 Vol. 28 (10): 747-751 [摘要] ( 510 ) HTML (1 KB)  PDF  (0 KB)  ( 130 )
       专家笔谈
752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分期与治疗方案制定中影像检查的作用
陈丽英1,王亚柱2,邹 杰3,张锦华1
2017 Vol. 28 (10): 752-755 [摘要] ( 606 ) HTML (1 KB)  PDF  (0 KB)  ( 180 )
       新视点
756 关于学术不端判别与防范——“J10”峰会共识
2017 Vol. 28 (10): 756-759 [摘要] ( 555 ) HTML (1 KB)  PDF  (0 KB)  ( 194 )
       病例报告
760 超声诊断头静脉内马松瘤1例
宋宴鹏,李 杰,刘素霞
2017 Vol. 28 (10): 760-760 [摘要] ( 943 ) HTML (1 KB)  PDF  (0 KB)  ( 295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