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日期:1990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辑部
刊  期:月刊
 
2019年 30卷 1期
刊出日期:2019-01-20

心脏、血管影像学
妇产影像学
肌肉骨骼影像学
影像技术学
病例报告
述评
 
       述评
1 产前超声发展及展望
解丽梅
DOI: 10.12117/jccmi.2019.01.001
超声是筛查胎儿结构异常、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的首选影像学手段,对于降低出生缺陷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胎儿超声医学发展非常迅速,产前超声指南不断更新,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中国胎儿超声检查规范也在与国际接轨。三维/四维等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辅助疾病的诊断,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助于简化胎儿超声检查及对基层医生培训的推广。随着产前诊断的精准化,多学科协作将越来越重要。
2019 Vol. 30 (1): 1-3 [摘要] ( 247 ) HTML (1 KB)  PDF  (0 KB)  ( 53 )
       心脏、血管影像学
4 核素心血池显像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不同步性的研究
陈 雨,谷 阳,林振宇,徐海燕,严 山,马树人,张喜文
DOI: 10.12117/jccmi.2019.01.002
目的:探讨核素心血池显像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不同步性的价值。方法:入选35例肺动脉高压(PH)患者和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使用ERNA的相位分析软件,计算不同步参数右心室相角程(RVmPA),右心室峰相位标准差(RVPSD)和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同时测量6分钟步行距离(6-MWD)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来评价PH患者的右心室功能。结果:PH组患者的RVEF,RVmPA和RVPSD分别为(36.57±7.43%,(403.91±81.78)ms和(54.46±15.05)ms)。与对照组(48.55±7.22,(251.61±68.44)ms和(36.09±11.55)ms)相比,RVEF 明显减低(P<0.001),右心室不同步参数RVmPA和RVPSD也明显增大(P<0.001)。不同步参数RVmPA和RVPSD与RVEF,6-MWD和NT-proBNP有显著相关性(RVmPA:R=0.725,0.645,0.633,P<0.001;RVPSD:R=0.804,0.733,0.725,P<0.001)。结论:ERNA的相位分析技术可以评价PH患者的右心室不同步性。ERNA的右心室不同步参数与右心功能有显著相关性。
2019 Vol. 30 (1): 4-7 [摘要] ( 330 ) HTML (1 KB)  PDF  (0 KB)  ( 56 )
8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右室圆周应变
彭于东1,彭红桃2
DOI: 10.12117/jccmi.2019.01.003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右室圆周应变。方法:研究对象为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及健康人。在心尖四腔切面计算右室面积变化率;采集右室短轴二维图像并输入QLAB9.0工作站获取右室圆周应变(ε)。分析两组间差异。结果:右室短轴圆周应变在PAH组和对照组有良好的一致性,均有90%的测值落在应变值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与对照组相比,PAH组右室基底段前壁、游离壁、下壁、中间段游离壁、心尖段前壁及三个切面整体圆周应变降低(P<0.05),且与右室面积变化率有中度的相关性。结论:斑点追踪技术可以测量右室圆周应变,重复性良好,与右室面积变化率具有相关性,PAH患者右室短轴方向收缩功能减低。
2019 Vol. 30 (1): 8-11 [摘要] ( 369 ) HTML (1 KB)  PDF  (0 KB)  ( 56 )
       妇产影像学
12 心血管整体评分在胎儿心律失常中的价值
张 文,朱 琦,陈 娇,郭 楠,刘 丹,伍 婷,代小惠,罗 红
DOI: 10.12117/jccmi.2019.01.004
目的:产前超声检查研究胎儿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发生率,并探讨心血管整体评分(Cardiovascular profile scores,CVPS)在胎儿心律失常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8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超声科因胎儿心律失常而行针对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孕妇共295例。按CVPS分值进行分层,总结心律失常类型、是否合并心内畸形及类型、是否合并心外异常及预后等。结果:295例孕妇平均年龄27.4±5.6岁,平均胎龄30.6±4.9周,其中CVPS小于4分的胎儿0例,而CVPS分值为4~10分胎儿分别有1例、9例、15例、21例、34例、48例、167例。其中房性心律失常共190例(64.4%),室性心律失常共28例(9.5%),室上性心动过速28例(9.5%),房室传导阻滞39例(13.2%),窦性心动过缓共15例(5.1%)。共有51(17.3%)例合并有心内结构畸形,共有14例(4.7%)合并有心外畸形。不良妊娠结局组共54例(18.3%),活产组共210例(71.2%),其中失访31例(10.5%),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为0.754,活产组与不良妊娠结局组的Cut-off 值为8.5(P<0.05),灵敏度为82.4%,特异度为59.3%。结论:在心律失常胎儿中,房性心律失常占绝大部分,与室性心律失常相似,二者CVPS分值均较高,预后较好;在CVPS分值明显降低的心律失常胎儿中,复杂心内、外畸形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较高,所以胎儿CVPS对胎儿心律失常妊娠结局的预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9 Vol. 30 (1): 12-14 [摘要] ( 349 ) HTML (1 KB)  PDF  (0 KB)  ( 61 )
15 Tei指数联合静脉导管血流参数评价三尖瓣反流胎儿右心功能
罗 兵,杨 贺,张力维,黄嘉诚,焦桂青,郭华贤,王义成
DOI: 10.12117/jccmi.2019.01.005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Tei指数联合静脉导管血流参数综合评价单纯三尖瓣反流胎儿右心功能。方法:选取孕20~41+6周孕妇253例(除外心内及心外畸形),其中三尖瓣反流胎儿88例,依照反流程度不同分为:轻度反流组(68例)、中度反流组(20例),165例无三尖瓣反流胎儿为对照组。首先应用TDI技术分别测量各组胎儿右心室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及射血时间(ET),计算Tei指数;然后测量各组胎儿静脉导管血流参数:S/A、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结果:轻度反流组胎儿右心Tei指数、ICT+IRT、ET、静脉导管血流参数S/A、RI及P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反流组胎儿右心Tei指数、ICT+IRT、静脉导管血流参数S/A、RI及PI均高于对照组及轻度反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中度反流组胎儿右室ET均低于对照组及轻度反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Tei指数联合静脉导管血流参数能够评价三尖瓣反流胎儿右心功能的改变,可对临床积极干预提供重要依据。
2019 Vol. 30 (1): 15-17 [摘要] ( 408 ) HTML (1 KB)  PDF  (0 KB)  ( 56 )
18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M型技术联合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三尖瓣反流胎儿右心功能
罗 兵,王义成,温德惠,黄嘉诚,焦桂青,张力维
DOI: 10.12117/jccmi.2019.01.006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M型技术联合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技术评价单纯三尖瓣反流胎儿右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孕20~41+6周孕妇243例(除外心内及心外畸形),其中三尖瓣反流胎儿83例,依照反流程度不同分为:轻度反流组(63例)、中度反流组(20例),160例无三尖瓣反流胎儿为对照组。应用STIC-M型技术测量各组胎儿三尖瓣环位移(tricuspid annular displacement,TAD),并用TDI技术测量各组胎儿三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并计算E'/A'值,比较各组参数。结果:轻度反流组胎儿TAD、E'、A'、E'/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反流组胎儿TAD、E'、A'、E'/A'值均低于对照组及轻度反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TIC-M型技术联合TDI技术能够评价准确评价三尖瓣反流胎儿右心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情况,为指导临床积极治疗及适当时机分娩提供重要依据。
2019 Vol. 30 (1): 18-20 [摘要] ( 352 ) HTML (1 KB)  PDF  (0 KB)  ( 55 )
21 冠状切面在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王 锟,张晓花,董凤群
DOI: 10.12117/jccmi.2019.01.007
目的:探讨冠状切面在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胎儿心脏超声检查诊断单纯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D)病例,声束从胎儿左侧或右侧入射,获取胸部及腹部前后系列冠状切面,显示肺静脉引流部位及路径,对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进行分型,与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查、手术结果或尸体解剖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9例胎儿单纯TAPVD病例均于产后证实,其中心上型8例,应用冠状切面完整显示引流途径并准确分型8例;心内型6例,应用冠状切面完整显示引流途径并准确分型2例;心下型2例,应用冠状切面完整显示引流途径并准确分型2例;混合型3例,其中2例引流途径为心上型+心下型,1例为心上型+心内型,应用冠状切面完整显示引流途径并准确分型2例。结论:对于胎儿心上型和心下型TAPVD,冠状切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快速、准确的判断肺静脉引流路径,进行准确分型,为临床预后评估提供准确的指导;对于心内型TAPVD肺静脉引流路径的显示,冠状切面优势不明显;对于混合型TAPVD,因其引流途径复杂多变,冠状切面显示引流路径具有一定优势;冠状切面对于肺静脉引流路径中有无梗阻以及梗阻部位的判断有指导价值。
2019 Vol. 30 (1): 21-23 [摘要] ( 381 ) HTML (1 KB)  PDF  (0 KB)  ( 57 )
24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的价值分析
王园园1,王 锟2,董凤群2,张晓花2,李 强1,吴向玲1
DOI: 10.12117/jccmi.2019.01.008
目的:观察并分析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是否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1 00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对其行产前超声检查,分析超声检查得出的结果,并与产后超声检查结果或胎儿产后尸检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1 000例孕产妇中,经过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胎儿心血管畸形57例,畸形率为5.7%(57/1 000),其中有36例分娩后行心脏超声确诊,有11例胎儿引产后经尸检确诊,10例失访,产前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82.46%(47/57);2例动脉导管走形迂曲及狭窄经娩出1月后复查心脏超声,结果显示为正常;2例室间隔缺损经娩出4月后随访观察已愈合。943例孕产妇经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明显异常,其中有4例产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室间隔缺损或房间隔缺损;高龄、异位妊娠史是导致心血管畸形胎儿的高危因素,孕早期行产前超声检查、孕晚期复查均是超声检查的适宜时机。结论:产前超声可有效提高孕产妇分娩质量,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9 Vol. 30 (1): 24-27 [摘要] ( 362 ) HTML (1 KB)  PDF  (0 KB)  ( 50 )
28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张 俊,邓学东,潘 琦,殷林亮,马建芳,杨 忠,苟中山
DOI: 10.12117/jccmi.2019.01.009
目的:探讨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 209例胎儿行早孕期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四腔观、三血管气管观、左、右室流出道观及主动脉弓观。怀疑有心脏异常者于2~4周后复查胎儿心超,确诊后要求引产者行病理检查;要求继续妊娠者18~24周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活产新生儿均通过超声心动图进行随访。结果:早孕期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共发现胎儿严重先心病13例,其中圆锥动脉干畸形7例,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3例,房室间隔缺损2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后经中孕期及出生后随访确诊病例16例,漏诊1例,误诊4例。诊断符合率68.7%(11/16)。结论: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可诊断多数先心病,尤其是四腔心异常的严重先心病。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对胎儿严重先心病的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019 Vol. 30 (1): 28-31 [摘要] ( 372 ) HTML (1 KB)  PDF  (0 KB)  ( 55 )
32 多普勒超声监测生长受限胎儿心肌做功指数的临床价值
张丽娜, 吴青青,韩吉晶,孙丽娟,李 贞,张 娜
DOI: 10.12117/jccmi.2019.01.010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监测生长受限胎儿心肌做功指数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超声检查并随访至妊娠结局的173个胎儿生长受限(FGR)病例。以32孕周为分界,分为早发型FGR 75例和迟发型FGR 98例。正常对照组胎儿分别为<32周和≥32周各100例;超声常规测量胎儿大小并筛查结构畸形,多普勒超声对脐动脉(UA)、静脉导管(DV)、大脑中动脉(MCA)及心肌做功指数(MPI)进行监测记录;所有胎儿均随访至妊娠结局。将研究组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和良好妊娠结局组。结果:①32周前和32周后正常胎儿MPI第95百分位数分别为0.50和0.52。②与正常胎儿相比,早发型FGR的UA-PI、DV-PI、MCAD、MPI增高,DV-a、MCA-PI、CPR减低;迟发型FGR的MPI增高,MCAS和MCA-RI减低。③与良好妊娠结局胎儿相比,早发型FGR不良妊娠结局的UA-PI、MCAS、MPI增高,MCAD、MCA-RI、CPR减低;而迟发型FGR仅MPI增加。结论:多普勒超声监测UA、MCA、DV血流频谱改变有助于临床诊断早发型FGR;对于迟发型FGR仅有MCA血流异常具有诊断价值。然而,MPI在诊断和预测不同分型FGR预后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2019 Vol. 30 (1): 32-35 [摘要] ( 339 ) HTML (1 KB)  PDF  (0 KB)  ( 60 )
36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张普庆,吴青青,王 莉,梁 娜,韩吉晶,张铁娟,马玉庆,姚 苓,孙 娟
DOI: 10.12117/jccmi.2019.01.011
目的:通过分析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声像图特点,定期宫内监测、追踪随访结果,探讨产前超声的诊断价值、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为产前咨询及新生儿处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胎儿胆总管囊肿的病例45例,分析声像图特征、比较出生前后变化、对比病理结果等资料,总结预后与转归。结果:45例中失访2例,最终43例纳入本研究。出生后行新生儿腹部超声检查提示为胆总管囊肿35例,其中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例由于手术延迟因核黄疸死亡,产前产后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1.4%(35/43)。误诊7例,误诊率为16.3%(7/43),其中肝囊肿4例,先天性胆道闭锁2例,卵巢囊肿1例,均行手术治疗;引产1例(1/43,2.3%)。结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在产前可通过超声检出,为可治性囊肿,出生后及时、尽早的手术治疗者预后较好,手术延迟会导致肝脏不可逆损伤。
2019 Vol. 30 (1): 36-38 [摘要] ( 400 ) HTML (1 KB)  PDF  (0 KB)  ( 67 )
39 胎儿肾盂扩张相关疾病的三维超声诊断研究
安园园,王 莉,姚 苓,马玉庆,张铁娟,吴青青
DOI: 10.12117/jccmi.2019.01.012
目的:探讨三维容积超声对胎儿肾盂扩张相关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产检并发现胎儿肾盂扩张的孕妇85例,应用三维容积超声测量肾脏体积,并计算肾实质比率(肾脏总体积-肾积水体积)/肾脏总体积;同时按照SFU(美国胎儿泌尿外科协会)分级方法对胎儿肾积水进行分级。随访患儿预后情况,分析肾脏实质比率及SFU分级与预后的关系。结果:85例胎儿共170只肾脏,其中122只肾脏被诊断肾盂扩张,双侧肾盂扩张37例,单侧肾盂扩张48例(右侧15例,左侧33例)。所有肾脏中,SFU分级0级29只,1级21只,2级58只,3级35只,4级27只。其中3例患者选择终止妊娠。根据随访结局分为3组,出生后手术者14例,出生后需定期复查者(有可能远期手术)34例,出生后缓解者(肾盂宽度达1.0 cm以下)34例。不同结局者肾实质容积比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三维容积超声测量肾实质比率结合SFU分级对产前诊断与咨询可提供一定帮助。
2019 Vol. 30 (1): 39-41 [摘要] ( 273 ) HTML (1 KB)  PDF  (0 KB)  ( 65 )
42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蔡 琪,严英榴,孙 莉,孔凡斌,任芸芸
DOI: 10.12117/jccmi.2019.01.013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妊娠结局和预后。方法:研究对象为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共135例因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腹部囊性占位行多科会诊的病例。结果:共发现胎儿腹部囊性占位135例,其中失访及产后未明确诊断17例。其余118例均经引产后、生后手术或影像学的随访结果证实。胎儿腹部囊性包块根据解剖位置主要分为肝胆来源16例(14%);消化道来源24例(20%);肾脏肾上腺来源27例(23%);泌尿系梗阻38例(32%);生殖系统来源13例(11%)。出现 7例误诊,总符合率93.8%。结论:产前超声可发现胎儿腹部囊性占位,对预测与评估胎儿发育、妊娠结局及生后治疗有重要作用,可为临床处理及治疗提供参考。
2019 Vol. 30 (1): 42-45 [摘要] ( 281 ) HTML (1 KB)  PDF  (0 KB)  ( 57 )
46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朱承峰1,董素贞1,梁中华2,刘春玲2,王 飞2
DOI: 10.12117/jccmi.2019.01.014
目的:探讨胎儿唇腭裂的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胎儿唇腭裂MRI和超声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本组孕妇在行MR检查前均行超声检查。MR检查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TSE)序列和T1加权快速梯度回波(T1WI-TFE)序列,行胎儿颅脑、胸、腹部常规检查,重点行颜面部横轴面、冠状面扫描观察胎儿唇腭部形态结构,是否有中断、缺失,并测量唇腭裂裂口的宽度,将产前MRI、超声表现与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9例胎儿产前MRI诊断单纯唇裂4例,唇腭裂15例,唇腭裂中伴胎儿多发畸形1例,本组引产3例,引产及出生后随访结果与MRI诊断一致。产前超声诊断单纯唇裂10例,单纯唇裂、腭裂不确定6例,唇腭裂3例。结论:MRI在胎儿唇腭裂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是超声产前诊断的重要补充。
2019 Vol. 30 (1): 46-49 [摘要] ( 309 ) HTML (1 KB)  PDF  (0 KB)  ( 64 )
50 经阴道四维输卵管超声造影对输卵管积水的诊断价值
李天刚1,聂 芳2,郑长才1,王 刚1,祁平安1,王艺璇1,马 斌1
DOI: 10.12117/jccmi.2019.01.015
目的:探讨四维输卵管超声造影(4D-HyCoSy)对输卵管积水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输卵管积水患者二维超声及4D-HyCoSy图像资料,以腹腔镜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二维超声与4D-HyCoSy诊断输卵管积水正确率。结果:二维超声诊断输卵管积水的正确率为66.0%,4D-HyCoSy诊断输卵管积水的正确率为88.7%,4D-HyCoSy较二维超声具有更高的正确率,与腹腔镜检查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4D-HyCoSy能够对输卵管积水进行客观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客观准确依据。
2019 Vol. 30 (1): 50-52 [摘要] ( 328 ) HTML (1 KB)  PDF  (0 KB)  ( 65 )
       肌肉骨骼影像学
53 四种3D序列在儿童双髋关节结构显示及各髋臼指数测量方面的比较研究
吴倩倩,刘鸿圣,陈元凯,邝民伟,刘振清
DOI: 10.12117/jccmi.2019.01.016
目的:对比分析三维双回波稳态序列(3D-DESS)、三维稳态进动结构相干序列(3D-CISS)、三维多回波合并成像序列(3D-MEDIC)及三维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3D-True FISP)对儿童双髋关节的结构显示及各髋臼指数测量的可靠性。方法:34例6~12岁小儿均通过3.0T MRI成像系统行四种3D序列扫描,对股骨头、关节软骨信噪比、组织对比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各髋臼指数测量结果分析。结果:研究显示软骨信噪比方面3D-MEDIC>3D-DESS、3D-CISS>3D-True FISP,股骨头信噪比方面3D-DESS、3D-CISS>3D-MEDIC>3D-True FISP,组织对比信噪比方面3D-MEDIC、3D-True FISP>3D-DESS、3D-CISS,主观评分方面3D-MEDIC、3D-DESS>3D-CISS>3D-True FISP,四种序列在髋臼指数测量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D-MEDIC序列在软骨显示上更具优势,且对比信噪比高,3D-DESS、3D-CISS序列在骨质结构方面显示更有优势。
2019 Vol. 30 (1): 53-56 [摘要] ( 293 ) HTML (1 KB)  PDF  (0 KB)  ( 58 )
       影像技术学
57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对低剂量CT冠状动脉支架显示的初步研究
杜恒鑫,侯 阳,王一婧,马 跃
DOI: 10.12117/jccmi.2019.01.017
目的:评价低剂量冠状动脉CT结合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IMR)对冠状动脉支架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招募临床PCI术后拟行冠状动脉CT复查者46例,共计71枚支架。扫描参数: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管电压100 kV,采用自动管电流调试技术。对患者CT扫描的原始数据分别进行滤波反投影法(FBP)、高级混合迭代(iDOSE4)及IMR重建。三组重建图像分别进行主、客观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IMR组噪声(26.9±3.6)、信噪比(16.5±2.9)显著优于iDOSE4组(54.6±9.2,8.2±1.8)及FBP组(78.9±11.4,5.6±1.1)(P<0.01);支架腔内显示方面,IMR组支架腔内信噪比、对比噪声比最高,FBP组最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IMR组主观评分最高;在诊断可行性方面,IMR组与iDOSE4组无显著性差异(P=0.08)。结论:低剂量冠状动脉CT结合IMR具有更低的噪声及更高的信噪比有利于冠脉支架内腔的显示。
2019 Vol. 30 (1): 57-60 [摘要] ( 361 ) HTML (1 KB)  PDF  (0 KB)  ( 40 )
61 双能CT迭代重建技术联合虚拟平扫对胃壁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杨 泠,瞿 姣,袁 欣,杨亚英,赵 卫
DOI: 10.12117/jccmi.2019.01.018
目的:探讨双能CT迭代重建技术(SAFIRE)联合虚拟平扫(VNE)对评价胃壁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50例患者行腹部双能CT扫描,用SAFIRE技术重建动脉期、门脉期图像,后处理得到SAFIRE动脉期、门脉期VNE图像(VNEaS、VNEpS),对真实平扫(TNE)、VNEaS、VNEpS三组图像行主观评价(图像质量评分)及客观评价[CT值、信噪比(SNR)、背景噪声、对比噪声比(CNR)],记录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辐射剂量(ED)]。三组计量资料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Friedman秩和检验,组间两两比较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两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三组图像中胃壁、竖脊肌CT值及图像背景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脏、腹主动脉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8.40、8.59,P<0.05),VNEaS、VNEpS高于TNE。胃壁、肝脏、腹主动脉、竖脊肌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70、11.26、42.73、9.05,P<0.05),TNE高于VNEaS、VNEpS。胃壁-竖脊肌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5.03,P<0.05),TNE、VNEaS高于VNEpS。三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5,P<0.05),TNE高于VNEaS、VNEpS。TNE、VNE两组CTDIvol、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03、-6.11,P<0.05)。常规平扫加增强扫描、双能双期扫描ED分别为(23.79±6.00)、(17.51±4.72)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03、17.72,P<0.05),双能双期扫描ED降低6.28mSv(26.39%)。结论:胃壁动脉期及门脉期SAFIRE技术联合虚拟平扫可替代真实平扫并能降低辐射剂量,且动脉期图像质量优于门脉期。
2019 Vol. 30 (1): 61-64 [摘要] ( 321 ) HTML (1 KB)  PDF  (0 KB)  ( 61 )
       病例报告
65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刘 帆,孙 博,苗延巍,高冰冰,周宇婧,唐乐梅,邱 佳
DOI: 10.12117/jccmi.2019.01.019
2019 Vol. 30 (1): 65-66 [摘要] ( 431 ) HTML (1 KB)  PDF  (0 KB)  ( 75 )
66 肺隔离综合症经皮导管血管栓塞术1例
王 鹏,吴启润,徐 克
DOI: 10.12117/jccmi.2019.01.020
2019 Vol. 30 (1): 66-68 [摘要] ( 417 ) HTML (1 KB)  PDF  (0 KB)  ( 63 )
69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孙晓清,续 凯,王艳晶,柳 林
DOI: 10.12117/jccmi.2019.01.021
2019 Vol. 30 (1): 69-70 [摘要] ( 333 ) HTML (1 KB)  PDF  (0 KB)  ( 69 )
70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陈 晨,任翠萍,赵瑞琛,程敬亮
DOI: 10.12117/jccmi.2019.01.022
2019 Vol. 30 (1): 70-71 [摘要] ( 330 ) HTML (1 KB)  PDF  (0 KB)  ( 67 )
72 肋骨原发性淋巴瘤影像诊断(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刘 瑛
DOI: 10.12117/jccmi.2019.01.023
2019 Vol. 30 (1): 72-73 [摘要] ( 361 ) HTML (1 KB)  PDF  (0 KB)  ( 50 )
74 肾动态显像腰椎骨转移意外显像1例
解 朋,曲 雁,魏玲格,高建青,黄建敏
DOI: 10.12117/jccmi.2019.01.024
2019 Vol. 30 (1): 74-75 [摘要] ( 290 ) HTML (1 KB)  PDF  (0 KB)  ( 65 )
75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王莉蓉,高志国,郑玲玲
DOI: 10.12117/jccmi.2019.01.025
2019 Vol. 30 (1): 75-76 [摘要] ( 439 ) HTML (1 KB)  PDF  (0 KB)  ( 60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